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河北香河一中 武海燕

请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2005年,全国单独命题的省市中有4个省市为命题作文,北京卷“说‘安’”,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天津卷“留给明天”,重庆卷“自嘲”;

2006年,5个省市为命题作文,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辽宁卷“肩膀”,湖南卷“谈意气”,天津卷“愿景”,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形成了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足鼎立的格局;

2007年,18套高考命题中,有9个省市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占据了作文命题的半壁江山。

由此看来,命题作文这种传统的作文方式,在被赋予了时代气息、文化气息之后,正焕发出 新的生命力,也成为作文备考不可忽视的焦点。

“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成败的关键,命题作文也是如此。比起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难度似乎要小一些——没有思考材料的麻烦,不易出现见仁见智的观点分歧,题目的明确性,使考生能迅速集中思想朝着一个目标思考,那种不着边际的跑题的文章明显会少一些,这是无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是说审题不再重要,相同的题目更能考查出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立意的高下优劣一目了然。

如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对“坎”的理解就决定了立意的高低。这个“坎”字,隐含着多元内涵:其一,意味着难度;其二,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其三,意味着新的高度;其四,也是最为主要的,这个“坎”,既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生活和人生的考验。考场作文中出现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战胜失败、挫折,走出低谷,走向成功;战胜人性的弱点,如懦弱、自私、嫉妒、浮躁、惰性等,找到新的自我;跨越名利、生死、荣辱等人生的关口,超越自我,达到新的生命高度;跨越某一领域在发展中起阻碍作用的“瓶颈”,如写作中的盲目模仿,流行音乐发展中的媚俗、炒作等;国家社会须跨越腐败、人口压力、教育危机的“坎”;人类跨越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和平危机的“坎”等等。这些立意都不“跑题”,但很明显,第一种较为一般化,不如后面几种更深刻。

那么,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联想生发,化实为虚。

有一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如果就实写实,容易流于表面,这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词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使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领域。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更能体现考生思想的深刻和思维的活跃。

如2006年辽宁卷的“肩膀”,这一文题的立意,往往更多关注其深层次语义,一般的行文思路是由具象到抽象,挖掘标题深层含义,从而拓展文章的中心,使文章更加深刻。从字面意思上讲,肩膀只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肩膀的作用是什么?挑,扛,担负。这一系列词语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责任、使命、担当等。另一个是与肩膀有关的诗文、名言有哪些?各体现了怎样的意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责任;“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使命;“若是我比别人看得远些,只因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基础、人梯;“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依靠;“风雨一肩挑。”(歌词)——承受、担当。经过这样一番联想,“肩膀”就成了一个承载了丰富内涵的词语,作文立意就不会浅薄苍白。

二、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题目是词语或短语,审题时,我们可以在给定的词语之前或之后添加词语,找到一个具体鲜明的切入点,使所给词语或短语更加明晰丰满,以此打开思路。

如2005年天津卷“留给明天”,题目含概内容很多,若找不好切入点,容易写得空泛。我们在构思时不妨运用添加语素的方法,使所写内容具体化,如“把希望留给明天”“把绿色留给明天”“把和平留给明天”“留给明天一片晴空”“留给明天古老的文明”等。这样把写作的“口子”开得小一些,化大为小,由一点切入,力求深刻,就能避免面面俱到,流于浮泛。再如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的后面添加内容,是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应尽可能尝试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三、分析题目,明确关键。

命题作文的审题,必须抓住题目本身细致分析,要认真分析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必要时要进行语法分析,明确词语之间的关系,找出关键词语,以便准确理解题义。

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面对这一文题,我们要做如下分析,“我”,在文中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要弄清“你”是谁,是某个具体的人,还是抽象的概念;“想”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它表明“握手”还只是一种渴望,还没有实现,而为什么“想”、为什么有“握住你的手”的渴望就成了构思最紧要的环节, “握手”表达的是和解、求助、鼓励、崇拜、同情、思念还是其它内涵?在对构成题目的每个词语认真分析后,我们就能够把握住构思的关键,避免偏题。

再如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在题目后有明确的提示“注意题目中的‘地’字”。在审题时,考生必须注意到“诗意地生活”是一个偏正短语,“诗意”是名词作状语,修饰“生活”,“生活”要作动词看待,因而也就决定了中心词“生活”在此不应理解为某种静止的状态或情景,而是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或心理体验。“诗意地生活”不等于“诗意的生活”,两个短语,前者强调应该如何去让生活变得富有诗意,后者重在描述或赞美某一种诗意的生活。忽视了这一点提示,文章容易偏离主题。

以上这三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考生应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细心揣摩,熟练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避免在高考中出现审题不当的“硬伤”,留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遗憾。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河北香河一中 武海燕

请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2005年,全国单独命题的省市中有4个省市为命题作文,北京卷“说‘安’”,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天津卷“留给明天”,重庆卷“自嘲”;

2006年,5个省市为命题作文,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辽宁卷“肩膀”,湖南卷“谈意气”,天津卷“愿景”,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形成了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足鼎立的格局;

2007年,18套高考命题中,有9个省市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占据了作文命题的半壁江山。

由此看来,命题作文这种传统的作文方式,在被赋予了时代气息、文化气息之后,正焕发出 新的生命力,也成为作文备考不可忽视的焦点。

“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成败的关键,命题作文也是如此。比起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难度似乎要小一些——没有思考材料的麻烦,不易出现见仁见智的观点分歧,题目的明确性,使考生能迅速集中思想朝着一个目标思考,那种不着边际的跑题的文章明显会少一些,这是无庸置疑的。但这并不是说审题不再重要,相同的题目更能考查出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立意的高下优劣一目了然。

如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对“坎”的理解就决定了立意的高低。这个“坎”字,隐含着多元内涵:其一,意味着难度;其二,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其三,意味着新的高度;其四,也是最为主要的,这个“坎”,既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生活和人生的考验。考场作文中出现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战胜失败、挫折,走出低谷,走向成功;战胜人性的弱点,如懦弱、自私、嫉妒、浮躁、惰性等,找到新的自我;跨越名利、生死、荣辱等人生的关口,超越自我,达到新的生命高度;跨越某一领域在发展中起阻碍作用的“瓶颈”,如写作中的盲目模仿,流行音乐发展中的媚俗、炒作等;国家社会须跨越腐败、人口压力、教育危机的“坎”;人类跨越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和平危机的“坎”等等。这些立意都不“跑题”,但很明显,第一种较为一般化,不如后面几种更深刻。

那么,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联想生发,化实为虚。

有一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如果就实写实,容易流于表面,这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词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使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领域。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更能体现考生思想的深刻和思维的活跃。

如2006年辽宁卷的“肩膀”,这一文题的立意,往往更多关注其深层次语义,一般的行文思路是由具象到抽象,挖掘标题深层含义,从而拓展文章的中心,使文章更加深刻。从字面意思上讲,肩膀只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肩膀的作用是什么?挑,扛,担负。这一系列词语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责任、使命、担当等。另一个是与肩膀有关的诗文、名言有哪些?各体现了怎样的意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责任;“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使命;“若是我比别人看得远些,只因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基础、人梯;“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依靠;“风雨一肩挑。”(歌词)——承受、担当。经过这样一番联想,“肩膀”就成了一个承载了丰富内涵的词语,作文立意就不会浅薄苍白。

二、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题目是词语或短语,审题时,我们可以在给定的词语之前或之后添加词语,找到一个具体鲜明的切入点,使所给词语或短语更加明晰丰满,以此打开思路。

如2005年天津卷“留给明天”,题目含概内容很多,若找不好切入点,容易写得空泛。我们在构思时不妨运用添加语素的方法,使所写内容具体化,如“把希望留给明天”“把绿色留给明天”“把和平留给明天”“留给明天一片晴空”“留给明天古老的文明”等。这样把写作的“口子”开得小一些,化大为小,由一点切入,力求深刻,就能避免面面俱到,流于浮泛。再如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的后面添加内容,是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应尽可能尝试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三、分析题目,明确关键。

命题作文的审题,必须抓住题目本身细致分析,要认真分析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必要时要进行语法分析,明确词语之间的关系,找出关键词语,以便准确理解题义。

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面对这一文题,我们要做如下分析,“我”,在文中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要弄清“你”是谁,是某个具体的人,还是抽象的概念;“想”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它表明“握手”还只是一种渴望,还没有实现,而为什么“想”、为什么有“握住你的手”的渴望就成了构思最紧要的环节, “握手”表达的是和解、求助、鼓励、崇拜、同情、思念还是其它内涵?在对构成题目的每个词语认真分析后,我们就能够把握住构思的关键,避免偏题。

再如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在题目后有明确的提示“注意题目中的‘地’字”。在审题时,考生必须注意到“诗意地生活”是一个偏正短语,“诗意”是名词作状语,修饰“生活”,“生活”要作动词看待,因而也就决定了中心词“生活”在此不应理解为某种静止的状态或情景,而是一种动态的行为过程或心理体验。“诗意地生活”不等于“诗意的生活”,两个短语,前者强调应该如何去让生活变得富有诗意,后者重在描述或赞美某一种诗意的生活。忽视了这一点提示,文章容易偏离主题。

以上这三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考生应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细心揣摩,熟练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避免在高考中出现审题不当的“硬伤”,留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遗憾。


相关内容

  • 2014高考作文复习讲座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 (2013-09-05 ) 第二讲 山登绝顶我为峰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来源:三维设计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题目进行写作.这种命题形式有利于直接体现写作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较短 ...

  • 材料作文题的发展思路分析
  • 材料作文题的发展思路分析 向志国,顺德一中高中部(广东 顺德 528300). 2012年语文高考一结束,语文老师傻了眼:全国19套语文高考试卷,竟然有15套试卷的作文题是材料作文题!老师们犯疑惑:材料作文题怎么又回来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这么多省市采用材料作文题,是巧合,还是 ...

  •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 创意无限/rbhz@163.COm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的类型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课时安捧]・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一般有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全命题和半命题).材料作文三种.近几年,话题作文渐 ...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道作文试题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题 ...

  •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
  •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 2009-10-18 随着时间的推移,备战高考,迎接2010年期中期末的模拟考试,许多同 学越来越意识到高考作文的重要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 勒如是说,而我们参加高考的考生却实实在在的还有七个多月的时间,那 就让我们在这七个月里,"用一只眼看更广阔的世界, ...

  •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
  •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 [考点解说]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 ...

  • 高考研究:2014年高考难点突破:写作部分
  • 2014年高考难点突破:写作部分 审题立意是考试作文的首要环节.审题,是对作文试题全部信息的阅读和理解,是对命题者意图的解读,它决定着作文的成败:立意,就是根据审题而确立的文意,是强调文章的中心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它关系着作文分数的高低.具体来说,在审题全面准确的基础上,对立意有以下一些要求: 1.正 ...

  • 谈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 谈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日期:2009-08-11] 来源: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作者:郑喜利 [字体:大 中 小]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讲究审题),有严格的限制性,"三不" ...

  •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
  • 高考作文在经历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鼎盛与热闹后开始回归,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开始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现在的材料作文并不是传统材料作文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回归,是一种介于给材料话题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之间的作文形式.它比给材料话题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选材.立意上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