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消费的现状与发展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中国绿色消费的现状与发展

谢威娜  湖南工学院  421001

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绿色消费的最初形式是对绿色食品的购买,尽管绿色食品价格普遍高于同类普通产品,有条件的市民还是愿意购买那些无污染的环保食品。但是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已延伸到各个行业等等。绿色的含义已涉及到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成为21世纪人们期盼的一种崭新的生产、生活模式。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热衷于绿色消费。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开始实施绿色生产策略。一改过去那种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走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开拓绿色市场。这已成为21世纪企业绿色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关键词】

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市场

一、前言

在社会前进道路中众多制约因素,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困扰世人的三大难题。

二、绿色消费的含义其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人类

绿色在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中,给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一种清晰、自然、脱俗的感觉。人们读书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地

球上人口较少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学习劳累时,抬头凝视远方的绿地、树叶

也可消除疲劳。人们外出旅游渡假都喜欢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要求较低,自然资源不

到山青水秀的自然风景区甚至原始森林,仅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且地球的生态系

去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安统能够净化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所排放的废

逸、宁静与和谐,使全身心放松,达到消除弃物。因此,环境问题是微乎其微的,也

疲劳、有益健康的目的。可见绿色对人类可以说不存在环境的污染问题,更不存在

身心健康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功能,人们资源耗竭问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生

从内心都喜好并接纳。因此社会学家将这产力的发展,再加上长期的不合理的开发

种绿色引申到经济领域就有了绿色消费的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

概念。绿色消费的定义是:“以绿色、自然、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许量。这种变化

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不仅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而

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且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威胁到人

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类的生存。为此,1972年6月5日,联合

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

的绿色产品和提供绿色服务,以减少对环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

境的伤害的消费。在国际上,绿色消费不言》,这是人类第一次关注环境问题。1978

光指单纯的消费问题,而变成了一个宽泛年,联合国环发会(WECD)向联合国提

的概念。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交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将可持(Reduc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Reevaluat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具体(Reus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简称绿色表现是:工业应当是低消耗高效益,能源

消费5R。应当被清洁利用,资源永续利用,粮食保

我国在2001年首次提出“绿色消费”,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保持相对平衡,

同时定义为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表明世界各国都

已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保护人类唯一家园——地球,世界各国表示要彻底改变各自现行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传统的发展观念。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和不断深化,各种世界性环保组织纷纷崛起,如绿色和平组织、绿友会、地球之友等。倡导人们关注家园——地球,拒绝消费污染环境的产品。于是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绿色消费之风蔚然兴起。既然人们愿意接受绿色消费,各国企业从生产、生活到消费、流通等各个领域,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应运而生。一个以保护环境、节省资源为核心的“绿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

三、国际绿色消费发展趋势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国际上萌发绿色消费开始,国外一些企业就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推行绿色营销活动,使消费者“绿色意识”不断觉醒,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产品不断深入人心。如人们喜欢购买未施农药和化肥的蔬菜、粮食,崇尚不破坏事物营养成分。没有污染的烹饪方式,关心居室的装饰是否会排放有害气体或辐射,自愿购买无氟冰箱,以及尽可能使用纸制饭盒代替塑料包装等。同时消费者也是从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

据联合国统计暑调查统计“绿色消费”在各发达国家均受到消费者极大的重视。90%的德国人、84%的荷兰人和89%的美国人购物会考虑消费品的环境标准;85%的瑞典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80%的加拿大消费者愿意多支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商品。

四、中国绿色消费现状

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绿色食品问世到现在全国已有1000多种产品申请到绿色食品标志。在1999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有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这一比例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山东省消协于2001年5月举行的一次“绿色消费”承诺大型调查活动中,不少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承诺:如购物自备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不吃野生动物;同损害消费者健康权益、毁坏

12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在各种调查中反映出消费者大多愿意接受绿色消费,但又不希望花更多的钱和承担消费中带来的一些麻烦和责任。这是我国消费者目前的普遍心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其原因主要是:

1、我国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只图自己方便,比如日本森林覆盖率在世界前三位,自己却不生产一次性筷子,而从中国进口,我国消费者为了自身的方便和健康都热衷于使用一次性筷子,象韩国人就拒绝使用,而用铁筷子。

2、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概念不清。包括一些高层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的人士认为天然食品、野生食品和绿颜色食品就是“绿色食品”。何况在普通消费者群中对绿色产品的概念和推行消费绿色产品的意义更是知之甚少。

3、中国消费整体水平低,对高价绿色食品难以承受。中国毕竟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但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购买能力还相差甚远。不少消费者说:“我也知道绿色食品好,但工资只有那么高,不精打细算难以维持一月的开支。”在我国消费群中处于这种经济状况的人群占绝大多数,这可能是影响绿色消费的主要原因。

4、中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中国历来对饮食非常讲究,追求新、奇、特。因此中国形成的几大菜系各具特色,各个地方都有特产。人们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在饮食方面讲究口味、特色。家禽不如野味、地上跑的不如天上飞的、地面的不如打洞的等等。为此各地菜馆都推出野味、熊掌、燕窝、穿山甲、猴头、龙虎斗等特色菜,使得不少濒危动物无藏身之地,成了众人的席上美味。对于这部分消费群往往都是高薪阶层,他们对推行绿色食品置若罔闻。

5、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绿色食品难逃厄运,本想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者惟恐买到假冒的绿色食品。在现实中也确有此事发生,比如有的超市将收购来的青菜经过洗净包装(实际也是使用过农药的菜)当作绿色食品销售。

6、绿色食品销售渠道不畅,没有形成绿色产品市场。商场到处可以看到绿色产品的宣传广告如环保漆、绿色产品等,但都是鱼目混珠,难以辨别真假,使得消费者忘而却步,不能放心购买。

综合以上几种原因是影响我国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反过来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又制约了我国绿色食品销售的增长,这也是我国绿色消费滞后于国外的主要原因。

环保而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

六、转变思想观念、尽快与国际接轨

我国是世界环保公约国之一,如今又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不能以发展中国家为由让世界适应我们,而要遵守各种公约、克服自身困难,去适应世界与国际接轨。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形成,我们要攻破这个壁垒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打破过去那种传统观念、尤其是要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更应该更新观念。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包装、销售、服务全程进行改革,融入绿色的观念,生产出绿色产品。

那么什么是绿色产品呢?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有对环境污染的产品。绿色产品应具有以下特征:能有效利用材料资源和能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产生污染或使污染最小化。这一特点应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原料的获取、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和使用以及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再生及处置的全过程。

比如企业开发绿色产品,设计时就要控制,如日用陶瓷,就必须增加控制铅的设计:日用燃气灶,就必须考虑灶在燃烧时尽量少产生二氧化氮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要求实现无废少废。产品本身要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以及有利于健康和环境保护。对产品达到服务年限后或使用后,要达到可降解指标,或者能回收利用。

实践证明,要实现上述四个环节全过程的绿色是较难做到的,每一过程都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正因为难,绿色产品相对附加利润高,是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果企业能获得产品无污染、安全可靠的绿色标志,将大大缩短产品国际化进程,企业就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和实力。如海尔集团生产的绿色冰箱在获得“欧洲环境标志”以后,就能在欧洲市场畅通无阻。现在海尔的产品三分之一销往海外。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参考文献】1、江 林主编 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周发明主编 市场营销学[M].湖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五、中国绿色消费滞后造成绿色贸易壁垒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绿色需要和绿色技术水平的差异,环境保护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用来作为遏制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壁垒,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限制进口的措施。这些措施为世界各国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口构成了绿色壁垒,主要包括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限制或禁止进口、绿色贸易制裁、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卫生建议制度等。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强、技术要求高、灵活多变的特点,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利用。国际环境公约、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绿色标志制度、进口国国内环境与贸易法规、进口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等限制。这些做法,一方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理由。

美国规定,从1995年6月1日起,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及其制品,必须贴上有美方证明的来自未污染水域的标签。德国1996年宣布,进口计算机、电视机必须贴有表示全部可以回收的“蓝色天使”标志。欧共体委员会规定,从1996年6月1日起,在欧共体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电动产品必须贴上其电磁污染符合环境标准的CE标签。其他发达国家随之效仿,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要打入他们的市场首先要跨越这道门槛。因绿色标志引发的贸易壁垒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据我国外经贸部门统计,由于发达国家绿色标志的广泛使用,每年将影响我国40—50亿美元的出口,目前全球绿色商品贸易额为2—3千亿美元,而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额仅为0.2—0.3亿美元。可见我国绿色产品出口额仅为世界总额的千分之一,其差距之大。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不少传统外贸产品已经或即将由于有悖于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3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中国绿色消费的现状与发展

谢威娜  湖南工学院  421001

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绿色消费的最初形式是对绿色食品的购买,尽管绿色食品价格普遍高于同类普通产品,有条件的市民还是愿意购买那些无污染的环保食品。但是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已延伸到各个行业等等。绿色的含义已涉及到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方方面面。成为21世纪人们期盼的一种崭新的生产、生活模式。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热衷于绿色消费。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开始实施绿色生产策略。一改过去那种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走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开拓绿色市场。这已成为21世纪企业绿色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关键词】

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市场

一、前言

在社会前进道路中众多制约因素,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困扰世人的三大难题。

二、绿色消费的含义其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人类

绿色在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中,给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一种清晰、自然、脱俗的感觉。人们读书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地

球上人口较少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学习劳累时,抬头凝视远方的绿地、树叶

也可消除疲劳。人们外出旅游渡假都喜欢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要求较低,自然资源不

到山青水秀的自然风景区甚至原始森林,仅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且地球的生态系

去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安统能够净化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所排放的废

逸、宁静与和谐,使全身心放松,达到消除弃物。因此,环境问题是微乎其微的,也

疲劳、有益健康的目的。可见绿色对人类可以说不存在环境的污染问题,更不存在

身心健康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功能,人们资源耗竭问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生

从内心都喜好并接纳。因此社会学家将这产力的发展,再加上长期的不合理的开发

种绿色引申到经济领域就有了绿色消费的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

概念。绿色消费的定义是:“以绿色、自然、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许量。这种变化

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不仅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而

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且也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威胁到人

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类的生存。为此,1972年6月5日,联合

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

的绿色产品和提供绿色服务,以减少对环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

境的伤害的消费。在国际上,绿色消费不言》,这是人类第一次关注环境问题。1978

光指单纯的消费问题,而变成了一个宽泛年,联合国环发会(WECD)向联合国提

的概念。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交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将可持(Reduc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Reevaluat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具体(Reus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简称绿色表现是:工业应当是低消耗高效益,能源

消费5R。应当被清洁利用,资源永续利用,粮食保

我国在2001年首次提出“绿色消费”,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保持相对平衡,

同时定义为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表明世界各国都

已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保护人类唯一家园——地球,世界各国表示要彻底改变各自现行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传统的发展观念。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和不断深化,各种世界性环保组织纷纷崛起,如绿色和平组织、绿友会、地球之友等。倡导人们关注家园——地球,拒绝消费污染环境的产品。于是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绿色消费之风蔚然兴起。既然人们愿意接受绿色消费,各国企业从生产、生活到消费、流通等各个领域,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应运而生。一个以保护环境、节省资源为核心的“绿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

三、国际绿色消费发展趋势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国际上萌发绿色消费开始,国外一些企业就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推行绿色营销活动,使消费者“绿色意识”不断觉醒,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产品不断深入人心。如人们喜欢购买未施农药和化肥的蔬菜、粮食,崇尚不破坏事物营养成分。没有污染的烹饪方式,关心居室的装饰是否会排放有害气体或辐射,自愿购买无氟冰箱,以及尽可能使用纸制饭盒代替塑料包装等。同时消费者也是从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

据联合国统计暑调查统计“绿色消费”在各发达国家均受到消费者极大的重视。90%的德国人、84%的荷兰人和89%的美国人购物会考虑消费品的环境标准;85%的瑞典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80%的加拿大消费者愿意多支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商品。

四、中国绿色消费现状

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绿色食品问世到现在全国已有1000多种产品申请到绿色食品标志。在1999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有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这一比例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山东省消协于2001年5月举行的一次“绿色消费”承诺大型调查活动中,不少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承诺:如购物自备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不吃野生动物;同损害消费者健康权益、毁坏

12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商业流通

The business circulate

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在各种调查中反映出消费者大多愿意接受绿色消费,但又不希望花更多的钱和承担消费中带来的一些麻烦和责任。这是我国消费者目前的普遍心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其原因主要是:

1、我国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只图自己方便,比如日本森林覆盖率在世界前三位,自己却不生产一次性筷子,而从中国进口,我国消费者为了自身的方便和健康都热衷于使用一次性筷子,象韩国人就拒绝使用,而用铁筷子。

2、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概念不清。包括一些高层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的人士认为天然食品、野生食品和绿颜色食品就是“绿色食品”。何况在普通消费者群中对绿色产品的概念和推行消费绿色产品的意义更是知之甚少。

3、中国消费整体水平低,对高价绿色食品难以承受。中国毕竟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但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购买能力还相差甚远。不少消费者说:“我也知道绿色食品好,但工资只有那么高,不精打细算难以维持一月的开支。”在我国消费群中处于这种经济状况的人群占绝大多数,这可能是影响绿色消费的主要原因。

4、中国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中国历来对饮食非常讲究,追求新、奇、特。因此中国形成的几大菜系各具特色,各个地方都有特产。人们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在饮食方面讲究口味、特色。家禽不如野味、地上跑的不如天上飞的、地面的不如打洞的等等。为此各地菜馆都推出野味、熊掌、燕窝、穿山甲、猴头、龙虎斗等特色菜,使得不少濒危动物无藏身之地,成了众人的席上美味。对于这部分消费群往往都是高薪阶层,他们对推行绿色食品置若罔闻。

5、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绿色食品难逃厄运,本想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者惟恐买到假冒的绿色食品。在现实中也确有此事发生,比如有的超市将收购来的青菜经过洗净包装(实际也是使用过农药的菜)当作绿色食品销售。

6、绿色食品销售渠道不畅,没有形成绿色产品市场。商场到处可以看到绿色产品的宣传广告如环保漆、绿色产品等,但都是鱼目混珠,难以辨别真假,使得消费者忘而却步,不能放心购买。

综合以上几种原因是影响我国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反过来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又制约了我国绿色食品销售的增长,这也是我国绿色消费滞后于国外的主要原因。

环保而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

六、转变思想观念、尽快与国际接轨

我国是世界环保公约国之一,如今又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不能以发展中国家为由让世界适应我们,而要遵守各种公约、克服自身困难,去适应世界与国际接轨。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形成,我们要攻破这个壁垒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打破过去那种传统观念、尤其是要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更应该更新观念。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包装、销售、服务全程进行改革,融入绿色的观念,生产出绿色产品。

那么什么是绿色产品呢?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和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有对环境污染的产品。绿色产品应具有以下特征:能有效利用材料资源和能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产生污染或使污染最小化。这一特点应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原料的获取、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和使用以及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再生及处置的全过程。

比如企业开发绿色产品,设计时就要控制,如日用陶瓷,就必须增加控制铅的设计:日用燃气灶,就必须考虑灶在燃烧时尽量少产生二氧化氮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要求实现无废少废。产品本身要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以及有利于健康和环境保护。对产品达到服务年限后或使用后,要达到可降解指标,或者能回收利用。

实践证明,要实现上述四个环节全过程的绿色是较难做到的,每一过程都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正因为难,绿色产品相对附加利润高,是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果企业能获得产品无污染、安全可靠的绿色标志,将大大缩短产品国际化进程,企业就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和实力。如海尔集团生产的绿色冰箱在获得“欧洲环境标志”以后,就能在欧洲市场畅通无阻。现在海尔的产品三分之一销往海外。这就是最好的例证。【参考文献】1、江 林主编 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周发明主编 市场营销学[M].湖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五、中国绿色消费滞后造成绿色贸易壁垒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绿色需要和绿色技术水平的差异,环境保护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用来作为遏制其他国家对外贸易的壁垒,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限制进口的措施。这些措施为世界各国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口构成了绿色壁垒,主要包括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限制或禁止进口、绿色贸易制裁、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卫生建议制度等。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强、技术要求高、灵活多变的特点,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利用。国际环境公约、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绿色标志制度、进口国国内环境与贸易法规、进口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等限制。这些做法,一方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理由。

美国规定,从1995年6月1日起,出口到美国的鱼类及其制品,必须贴上有美方证明的来自未污染水域的标签。德国1996年宣布,进口计算机、电视机必须贴有表示全部可以回收的“蓝色天使”标志。欧共体委员会规定,从1996年6月1日起,在欧共体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电动产品必须贴上其电磁污染符合环境标准的CE标签。其他发达国家随之效仿,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要打入他们的市场首先要跨越这道门槛。因绿色标志引发的贸易壁垒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据我国外经贸部门统计,由于发达国家绿色标志的广泛使用,每年将影响我国40—50亿美元的出口,目前全球绿色商品贸易额为2—3千亿美元,而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额仅为0.2—0.3亿美元。可见我国绿色产品出口额仅为世界总额的千分之一,其差距之大。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不少传统外贸产品已经或即将由于有悖于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3


相关内容

  • 我国绿色饭店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课题:我国绿色饭店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班级:酒店管理132 姓名:田昌 前言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的GDP 成直线上涨,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一大部分人拥有了漂亮的房子,方便的私家车,可口的食物.在我们享受这些的时候发现绿色植物越来越少了空气越来 ...

  • 锦州当地居民绿色消费观念现状调查总结
  • 锦州当地居民绿色消费观念现状调查总结 首先我们要认真了解绿色消费的含义与意义,绿色消费对居民的生活的影响和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影响,我们小组成员必须在此基础上理解绿色消费,才能更好地理解调查课题的意义与内涵.那么,什么是绿色消费呢?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 ...

  • 经济管理系论文题目
  • 经济管理系论文选题 ( 这个范围好广啊.....) 企业管理方面的:企业管理有规律可循--企业运行轨道的探索及其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张康宁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15 期刊 0 24 2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管理--第六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 赵曙明; 李乾文; 王文宇 经济管理 ...

  • 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特点\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 摘 要:对绿色食品企业而言,建立畅通长效的渠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绿色食品行业营销渠道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诸多建设绿色食品渠道的策略,如提高渠道绿色营销观念.建立扁平化营销渠道结构.形成内部一体化体系.网络直销.连锁配送等.� 关键词: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9 ...

  • 浅谈中国绿色投资现状及发展前景
  • 浅谈中国绿色投资现状及发展前景 (吉林财经大学 王晶) 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

  •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摘 要 进入21世纪,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 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 ...

  • 论文中期报告
  • 河北工业大学专科2015届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雨润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出口的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学生信息:学号:124411 姓名:田玉莹 班级:Z121 指导教师信息:教师号:02111 姓名:王翠霞 职称: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2015-4-15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地完 ...

  • 2016年茶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茶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 测报告(2016-2020年) 报告编号:187689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1024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大提高,地球上的资源却在日益减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地球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威胁.于是,20世纪90年代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在各行各业广为兴起.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强关联性和强综合性的行业,不仅要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