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没有体罚 谁来拯救迷失的一代?

没有体罚 谁来拯救迷失的一代?

3月15日晚,微博上出现几张照片:七八名学生在教学大楼的天井中端坐,周围有许多学生在围观。这些照片立刻引发出一场“北海某校体罚学生”的风波,虽校方称这是一场误会,但由此引出的网络争论仍然火热。(3月20日广西新闻网)

纵观近年,从“闹减负”到现在“闹体罚”,各类新闻各种层出不穷。“体罚学生”现今就如“家庭暴力”一样挑起公众敏感的神经。许多媒体动不动就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来说事,使得“体罚”二字在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虐待、暴力等。

不少人认为,教师体罚学生会使孩子平等观念淡化,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笔者认为,不采用过分手段,适当、适量的体罚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生理上的疼痛对认知能力还未成熟的孩子进行一些条件反射式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老人常说“棒头底下出孝子,筷头底下出败子”,教师惩罚学生的传统也由来已久。《礼记。学记》提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在古代私塾,受惩学生需接受打板子、打手心、罚揪耳朵、罚跪等惩罚,情节严重者还得倒立罚站在书院门旁。而在现代,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国家依旧沿袭着以前的传统。韩国教育法律规定,教师有权使用直径在1厘米左右,长度为50厘米的棍子来惩罚学生,并有专门的教具公司制作配发。与此相比,我国教师罚学生跑步、罚站等,算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国80、90几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就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许多父母不舍得打孩子,连教训都很少。他们集娇宠于一体,在家里是小霸王,无人敢管。从“李刚门”到近来网上热议的“花季少女拒绝求爱遭官二代烧伤毁容”事件,这些年轻的“官二代”、“富二代”疏于父母管教,做错事后无人指责,以致不知悔改,变本加厉终酿惨案。显然,孩子要面子,但是对他们的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让孩子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不光彩的,才能培养他们基本的荣辱之心。

都说“子不教父之过”,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教师们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倘若如此,试问谁来拯救那些在成长道路上暂时迷失了方向的孩子们?教师不是孩子父母,却充当起了父母的角色,他们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因为他们有着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子生性调皮,和不懂事的他们讲大道理,大多是左耳进右耳出,无论多语重心长,结果只是在做无用功。父母一对一教育孩子就有难度,更何况教师面对的是一班的学生?

由此说来,体罚是是教育无奈之举,教育需要惩戒,需要体罚。这里所说的体罚不是变相式的惩罚。带有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性质的体罚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失去教育的意义,应该受到谴责。这就要求了父母、教师在体罚学生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个度。如何在规定体罚范围并使之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为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来源:红网 作者:谭兴月)

没有体罚 谁来拯救迷失的一代?

3月15日晚,微博上出现几张照片:七八名学生在教学大楼的天井中端坐,周围有许多学生在围观。这些照片立刻引发出一场“北海某校体罚学生”的风波,虽校方称这是一场误会,但由此引出的网络争论仍然火热。(3月20日广西新闻网)

纵观近年,从“闹减负”到现在“闹体罚”,各类新闻各种层出不穷。“体罚学生”现今就如“家庭暴力”一样挑起公众敏感的神经。许多媒体动不动就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来说事,使得“体罚”二字在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虐待、暴力等。

不少人认为,教师体罚学生会使孩子平等观念淡化,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笔者认为,不采用过分手段,适当、适量的体罚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生理上的疼痛对认知能力还未成熟的孩子进行一些条件反射式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老人常说“棒头底下出孝子,筷头底下出败子”,教师惩罚学生的传统也由来已久。《礼记。学记》提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在古代私塾,受惩学生需接受打板子、打手心、罚揪耳朵、罚跪等惩罚,情节严重者还得倒立罚站在书院门旁。而在现代,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国家依旧沿袭着以前的传统。韩国教育法律规定,教师有权使用直径在1厘米左右,长度为50厘米的棍子来惩罚学生,并有专门的教具公司制作配发。与此相比,我国教师罚学生跑步、罚站等,算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国80、90几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就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许多父母不舍得打孩子,连教训都很少。他们集娇宠于一体,在家里是小霸王,无人敢管。从“李刚门”到近来网上热议的“花季少女拒绝求爱遭官二代烧伤毁容”事件,这些年轻的“官二代”、“富二代”疏于父母管教,做错事后无人指责,以致不知悔改,变本加厉终酿惨案。显然,孩子要面子,但是对他们的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让孩子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不光彩的,才能培养他们基本的荣辱之心。

都说“子不教父之过”,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教师们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倘若如此,试问谁来拯救那些在成长道路上暂时迷失了方向的孩子们?教师不是孩子父母,却充当起了父母的角色,他们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因为他们有着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子生性调皮,和不懂事的他们讲大道理,大多是左耳进右耳出,无论多语重心长,结果只是在做无用功。父母一对一教育孩子就有难度,更何况教师面对的是一班的学生?

由此说来,体罚是是教育无奈之举,教育需要惩戒,需要体罚。这里所说的体罚不是变相式的惩罚。带有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性质的体罚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失去教育的意义,应该受到谴责。这就要求了父母、教师在体罚学生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个度。如何在规定体罚范围并使之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为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来源:红网 作者:谭兴月)


相关内容

  • 中国人到哪里才能找到自我
  • 在解决衣食之忧之后,现在人们拥有普遍一种共识,就是人终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的.当然,也有很多人会把"思考人生"当作一个笑话,但是,更多人都开始明白,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审视人生,现在人们已有一种结论,就是觉得这代人严重"失去自我".调笑"思考 ...

  • 为青年辩护:社会化与抗逆力视角下的青年问题与青年塑造
  • <青年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 2012 年第4 期 ・ 总第174 期为青年辩护:社会化与抗逆力视角下的 青年问题与青年塑造 ●陈雯 何雨 摘要:青年的价值与角色在伴随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现代步伐而日益彰显的同时,社会问 题青年化与青年问题泛滥化的双重尴尬困境也在社会转型时期尤为突出.在此 ...

  • 当今世界,唯信仰能挽救人心,唯信仰能拯救中国
  • 转至第8楼第 8 楼 浩之然 2016/9/10 23:01:49 的原帖: 当今中国盛传"难得糊涂",本意当然已于郑板桥悟道所思相差甚远.其实当今中国人小智大愚,小聪明最易得的就是大糊涂,最难得的是谦卑. "蛊惑"一词,据传颇有说道:湘南苗女种蛊,广西壮南养 ...

  • 时代的浓缩时空的超越
  • 托马斯・斯特恩・艾略特堪称是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新批评派的一代宗师,其代表作<荒原>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诗人用忧国忧民的情怀体悟人世与人生,用哲学家的敏锐目光去观察整个人类与人性,展示了<荒原>主题永恒的意蕴.黑格尔在其<美学>中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内容摘要 艾略特的<荒原>曾经轰动一时,影响之大是现代西方诗歌多少年所未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在这首诗中,艾略特引用了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囊括了西方诗歌最高最渊博的传统.这首诗主要 ...

  • 浅析简·爱的反抗精神及爱情观
  • 摘 要:<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由一个长相平庸频频遭受虐待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一位坚强.自尊.独立.自信的新时代女性并勇于追求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真爱的故事.简·爱面对不公,面对羞辱,敢于反抗:面对真爱,不顾阶级差异勇敢追求.本 ...

  • 惩戒而非体罚关于教师惩戒权和体罚的伦理学思考 3
  • "惩戒"而非"体罚" --关于教师"惩戒权"和"体罚"的伦理学思 考 [摘要] 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教育中的体罚现象更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经常会使用体罚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

  • [放牛班的春天]
  • 飞逝的欢笑和无法抑制的泪水都已成为过去,却永远不能被忘怀.如果是由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连接起的遥远回声,那么它们所打下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当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孩子被召集到一个合唱团中,并谱写出他们动人的乐章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内容简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世界著名 ...

  • 为什么有教不好的学生
  • 为什么有"教不会"的学生 中国人喜欢忽悠人.忽悠自己还不够,还要忽悠别人,以至于不忽悠到全民族集体无意识呈现疯狂状态绝不罢休.教育上的"忽悠"更是登峰造极. 比如那句让基层教师苦不堪言的名言: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对陈鹤琴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