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战争和货币战争的读后感

《货币战争》和《资本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改写了人民早已广为接受的实际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在该书里统统被归结于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一、盲目追随

金融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往往他们在世人眼中是“神”,他们的投资方向往往是众人跟随的目标,但是我们发现跟随战略有时并不能带给我们利益,反而会导致投资错误,损失惨重。

看一个案例:“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高深莫测的脸。这时,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脸上的肌肉仿佛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结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内森在公债价格大跌的时候大量吃进,当然他是最后的赢家了。在金融市场,资本家们图的就是利益,如果没有对手的损失,哪来的利益呢?真正的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在别人没有发现商机的时候下手,在风险来临前,赚上一大笔抽身而退,当别人发现在进入时面对的就是比较大的风险了。当某个赢利机会到来的时候,没有文化的人看到的只是赢利机会,而拥有较多知识的人不幸还拥有了这样的知识:不可一风而上。所以盲目跟随式不可取的,当所有人都渴望在同一地方赚钱的时候,意味着什么都不可能赚到,即使有利益,那也是些微的,试问基数庞大的时候,即使利润是较大的,分配到个人的话也就寥寥无几了。

二、信息系统

书中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应该说是掌握了世界经济的,不论这是否正确,我想提出的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成功与他们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是分不开的。

信息是重要的,在商业争斗、军事战争、政治角逐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说明掌握足够的信息对战斗的好处是大大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信息系统可谓遍布全世界,他们往往比国家机构都先得到信息,正是由于这个优势,罗斯切尔德家族在资本操作上可谓风生水起。对于资本家来说,隐瞒信息或宣布虚假的信息很重要。如一中的例子,内森一收到消息英

国战胜了法国,就去了交易所,但是确实抛售英国债券,所有人都以为英国战败,因此大量抛售英国债券,英国债券的价格一落千丈,而内森之后大量吃进,当英国威灵顿军队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基本上市场上的英国债券全掌握在内森手中,他成了最大的赢家。

三、英格兰银行

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颁发了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执照(Royal Charter),第一个现代银行就这样诞生了。

“英格兰银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和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有人民的税收成了被抵押品。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新的金融工具,英国政府的赤字直线上升,从1670年到1685年,英国政府财政收入是2480万英镑,从1685到1700年,政府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5570万英镑,但英国政府的从英格兰银行的借贷从1685到1700年暴涨了17倍多,从80英镑涨到了1380万英镑。

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支出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 果然从此以后,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还清债务,到2005年底,英国政府的欠债从1694年的120万英镑增加到了52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2.8%。” 英国皇室之所以让英格兰银行挂牌上市是因为当时英国面临许多战争,战争的消耗是无比巨大的,商人不愿贷款给皇室,因为他们不知道皇室的胜算是多少,要是战争输了,那么他们的钱就打水漂了。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银行的出现可以说拯救英国皇室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皇室从银行得到了足够的借款,受益最大的其实莫过于英格兰皇室了,至此英国皇室与英格兰银行再也分不开了。

四、财富与政治

自古以来,政治与金钱是分不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剪不断理还乱。 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美国的总统的遇害都与银行家的利益密切相关,林肯被暗杀,以及后来几届总统的死亡都与银行家脱不了干系。举例来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被看做是一个银行家的傀儡,伍德罗.威尔逊一贯高调反对金融垄断,自然不肯与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亲近。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并不能弥补他极度缺乏金融行业的知识,对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赚钱技巧更是一窍不通。银行家们正是看中了威尔逊的单纯而容易被利用的特点,又是社会公认的反金融垄断的著名活动家,形象清新可人,真是一块难得的璞玉。银行家们准备在他身上投下重金,悉心“雕琢”,以备大用。可以说银行家希望的是在幕前有一个可供自己操作的人物,那么伍德罗•威尔逊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他们表面上是对立的,但那仅仅是在公众面前,暗地里银行家们投了不少钱支持伍德罗•威尔逊竞选总统,其中三分之二的经费来源于7 个华尔街银行家。

威尔逊竞选挑战的是当时现任总统塔夫特,与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还名不见经

传的威尔逊相比,塔夫特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塔夫特的前任总统老罗斯福突然横刀杀出,居然又要参加总统竞选,对于老罗斯福自己挑选的接班人和同是共和党的塔夫特而言,真是天大的噩耗。当年老罗斯福迫使北方证券解体而名声大噪,享有反垄断决不手软的胜誉,他的突然出现将会严重侵蚀塔夫特的选票。显而易见,最后的胜利者是伍德罗•威尔逊。而老罗斯福的参选被视作是银行家的又一杰出运作。

《货币战争》和《资本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改写了人民早已广为接受的实际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亚伯拉罕•林肯到约翰•肯尼迪,再到罗纳德•里根,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无一例外,在该书里统统被归结于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一、盲目追随

金融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往往他们在世人眼中是“神”,他们的投资方向往往是众人跟随的目标,但是我们发现跟随战略有时并不能带给我们利益,反而会导致投资错误,损失惨重。

看一个案例:“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高深莫测的脸。这时,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脸上的肌肉仿佛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结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内森在公债价格大跌的时候大量吃进,当然他是最后的赢家了。在金融市场,资本家们图的就是利益,如果没有对手的损失,哪来的利益呢?真正的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在别人没有发现商机的时候下手,在风险来临前,赚上一大笔抽身而退,当别人发现在进入时面对的就是比较大的风险了。当某个赢利机会到来的时候,没有文化的人看到的只是赢利机会,而拥有较多知识的人不幸还拥有了这样的知识:不可一风而上。所以盲目跟随式不可取的,当所有人都渴望在同一地方赚钱的时候,意味着什么都不可能赚到,即使有利益,那也是些微的,试问基数庞大的时候,即使利润是较大的,分配到个人的话也就寥寥无几了。

二、信息系统

书中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应该说是掌握了世界经济的,不论这是否正确,我想提出的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成功与他们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是分不开的。

信息是重要的,在商业争斗、军事战争、政治角逐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说明掌握足够的信息对战斗的好处是大大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信息系统可谓遍布全世界,他们往往比国家机构都先得到信息,正是由于这个优势,罗斯切尔德家族在资本操作上可谓风生水起。对于资本家来说,隐瞒信息或宣布虚假的信息很重要。如一中的例子,内森一收到消息英

国战胜了法国,就去了交易所,但是确实抛售英国债券,所有人都以为英国战败,因此大量抛售英国债券,英国债券的价格一落千丈,而内森之后大量吃进,当英国威灵顿军队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基本上市场上的英国债券全掌握在内森手中,他成了最大的赢家。

三、英格兰银行

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颁发了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执照(Royal Charter),第一个现代银行就这样诞生了。

“英格兰银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和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有人民的税收成了被抵押品。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新的金融工具,英国政府的赤字直线上升,从1670年到1685年,英国政府财政收入是2480万英镑,从1685到1700年,政府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5570万英镑,但英国政府的从英格兰银行的借贷从1685到1700年暴涨了17倍多,从80英镑涨到了1380万英镑。

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支出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 果然从此以后,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还清债务,到2005年底,英国政府的欠债从1694年的120万英镑增加到了52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2.8%。” 英国皇室之所以让英格兰银行挂牌上市是因为当时英国面临许多战争,战争的消耗是无比巨大的,商人不愿贷款给皇室,因为他们不知道皇室的胜算是多少,要是战争输了,那么他们的钱就打水漂了。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银行的出现可以说拯救英国皇室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皇室从银行得到了足够的借款,受益最大的其实莫过于英格兰皇室了,至此英国皇室与英格兰银行再也分不开了。

四、财富与政治

自古以来,政治与金钱是分不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剪不断理还乱。 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美国的总统的遇害都与银行家的利益密切相关,林肯被暗杀,以及后来几届总统的死亡都与银行家脱不了干系。举例来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被看做是一个银行家的傀儡,伍德罗.威尔逊一贯高调反对金融垄断,自然不肯与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亲近。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并不能弥补他极度缺乏金融行业的知识,对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赚钱技巧更是一窍不通。银行家们正是看中了威尔逊的单纯而容易被利用的特点,又是社会公认的反金融垄断的著名活动家,形象清新可人,真是一块难得的璞玉。银行家们准备在他身上投下重金,悉心“雕琢”,以备大用。可以说银行家希望的是在幕前有一个可供自己操作的人物,那么伍德罗•威尔逊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他们表面上是对立的,但那仅仅是在公众面前,暗地里银行家们投了不少钱支持伍德罗•威尔逊竞选总统,其中三分之二的经费来源于7 个华尔街银行家。

威尔逊竞选挑战的是当时现任总统塔夫特,与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还名不见经

传的威尔逊相比,塔夫特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塔夫特的前任总统老罗斯福突然横刀杀出,居然又要参加总统竞选,对于老罗斯福自己挑选的接班人和同是共和党的塔夫特而言,真是天大的噩耗。当年老罗斯福迫使北方证券解体而名声大噪,享有反垄断决不手软的胜誉,他的突然出现将会严重侵蚀塔夫特的选票。显而易见,最后的胜利者是伍德罗•威尔逊。而老罗斯福的参选被视作是银行家的又一杰出运作。


相关内容

  • 货币战争读后感
  • "货币战争"这个词是言辞犀利的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发明的.宋鸿兵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并写下:<货币战争>.<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l ...

  • [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读后感
  • (2011-10-02 14:59:31)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政经济 19世界末在美国兴起的产业卡特尔.托拉斯等等联合组织.垄断巨头,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在当时的社会形成了尖锐的对立情绪.后来美国政府于1890年出台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这种组织进行限制,解 ...

  • 货币读后感
  • <货币>观后感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 托里安诺 她是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她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价值储藏. 世界货币等职能.她是欲望的载体,她是交换的工具,她是我 ...

  •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公管101 李乐乐 历史上一直非常遥遥领先的中国,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为什么从1840年开始,却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除了扼腕痛惜之外,被告知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 ...

  • 共产主义宣言读后感
  • <共产主义宣言>(<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首先,我先阐述我对社会矛盾.对抗和剥削的产生原因的理解. 尽管生命的源头仍是一个迷,然而当第一个生命形成之后,生物进化发展的方式始终是一致的--即生物个体通过趋利和竞争使得种群中最"优秀"的基因最大程度地遗传下去, ...

  •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1204班 钱磊 2120122983 之前我读了<货币战争>,此书中讲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由私人财团掌控.国家的开支通过抵押国家税收和信用发行政府债券获得,私人财团买入债权后按比例确定货币量,或者由他国购买.因此,西方国家在有效对抗通胀方面 ...

  • [入侵华尔街]观后感
  • <入侵华尔街>观后感 班级:2014国贸1班 学号:[1**********]3 姓名:黄珊珊 <入侵华尔街>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生活在大城市纽约的一名普通保安吉姆,生活虽不富足但过得很安定.2008年金融危机时,吉姆妻子身患重病,每周要做300美金一次的基因治疗,才有希望痊愈, ...

  • 金融学货币战争读后感
  • 货币战争4读后感 我看的是<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宋鸿兵的书太畅销了,花了好几天才读完它,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懂,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事,以及犹太人的聪慧,还有中国人为了发展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种种困难.他的核心就是阴谋论,参与其中的不仅有经济,还有政治. 首先 ...

  •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是货币理论实证研究之巅峰杰作,是货币主义学派之核心文献,是弗里德曼诺贝尔奖之主要成就.该书1963年由普林斯顿大学首次出版发行,成为学术界一件大事.自问世之日起,<美国货币史>旋即成为所有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