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及欧元的前景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的缺陷,收集并分析了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而比较这些措施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解释欧元继续存在的原因,并且预测和判断欧元在未来期间的发展,从而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欧元 共同货币 欧债危机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94-02一、欧元的结构性缺陷

  (一)统一货币体系的缺陷

  由于在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以及现阶段经济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高度集中的货币体系已经变得相当分散。像德国和法国拥有广阔的出口市场,因而需要低汇率以刺激在欧元区外的国家进行出口贸易。而另外一些国家,例如西班牙和希腊,则主要依赖于欧元区内部的出口,因而希望利率升高以便从国外吸引更多的投资。一方面,实施统一的货币体系,不可能把欧元区各国利益都考率周全。另一方面,它使得欧元区各国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甚至降低欧元区各国对本国实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二)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最初由蒙代尔提出,随后由麦金农、凯南等经济学家发展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了关于确定最优货币区四个潜在的标准:(1)贸易程度;(2)经济危机和商业周期的相似性;(3)劳动力流动的程度;(4)财政转移支付系统。这些标准成为确立一个有效货币区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欧盟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欧元区成本与收益的失衡。经济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共同货币的凝聚力。

  (三)财政一体化的缺失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只有与财政政策相结合才能较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由于不同地区间经济的失衡,导致货币政策不可能惠及每一个区域,从而使一些地区的利益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系统的实施将会补偿那些经济利益受损的地区。然而,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财政联盟的货币联盟的欧元体系使得这个机制已不复存在。

  二、维持欧元稳定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金融系统

  根据欧洲央行在2010年4月公布的临时文件,社会公众赞成重点关注银行机构的债务,可概括如下:(1)政府同意各银行之间进行同业拆借和新债发行;(2)由政府注资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重组;(3)增加零售存款保险。在2009年年初,为了减轻受损的资产,社会公众将重点主要转向银行的资产,包括:“(1)在限制道德风险的同时,应维护金融稳定,并为私营部门恢复信贷;(2)确保在一个单一市场内部尽可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公平竞争;(3)尽可能地控制资产对公共财政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造成的影响。”这些措施的实施在短期内对于银行系统收效甚微。相反,欧元区政府债务急剧增加,例如,“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政府债务分别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4%、6.7%、6.5%”。此外,欧洲央行同时指出,仍然要密切关注财政风险,虽然在短期内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可能会对今后的长期财政偿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大力财政刺激

  经济低迷导致欧元地位动摇,为应对经济衰退,欧元区各国开始大力刺激财政。2008年年末,欧盟委员会决定实施欧洲经济复苏计划(EERP),从而提供一个协调短期预算的机制。“薪酬总额达200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1.5%,其中要求成员国贡献达到170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1.2%,欧盟和欧洲投资银行(EIB)达到30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0.3%。”这些财政刺激方案并未发挥预期作用,经济恶化仍十分严重。而且,财政支出的扩张引发了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2011年9月,欧洲央行发表了一篇文章,“平均赤字增加了逾5个百分点,达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然而公共支出的力度和产出以及公共收入的力度没能够适应这种水平上的改变”。赤字的增加导致国家现金流的流通性变差。这迫使欧元区17个成员国在2010年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旨在提供紧急资金。由于采取的措施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实际支出超出了预期计划,但对缓解危机却收效甚微,同时,对于国民医疗方面的政府财政支出严重不足,因而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地预期未来的发展。

  (三)主要货币政策

  其一,利率调整。自2008年金融危机恶化和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为维持欧元地位稳定,欧洲央行几次下调存款利率和主要再融资操作的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2009年年初,存款利率降低到1%,到2012年7月,欧洲央行下调存款利率至零。然而,人们对市场不抱有信心而且担心在欧元区的投资风险,降低存款利率并不能提高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导致欧洲央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又被退回给欧洲央行。而且从理论上说,削减利率会加剧欧元区的通货膨胀。

  其二,证券市场计划。2010年10月,欧元系统开始购买证券,实施证券市场计划。欧洲央行2010年决定可以购买由中央政府或者其成员国发行的债券,以及在欧元区经营的私人实体经济。

  三、欧元的前景

  (一)欧元的未来

  1.欧元区崩溃,其损失成本巨大。因为:(1)资本外逃。若预期欧元区发生解体,此时基金必然发生转移。(2)债务违约。如果欧元区分裂,欧元计价的债务无疑将转换成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务,此时债权人构成违约,从而破坏了国家和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财务关系。(3)对欧元区经济疲软的国家会造成贸易混乱。脱离欧元区的国家很可能再次使用以前的贬值汇率以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而其他未脱离欧元区的国家很可能实施惩罚性关税措施,从而保护本国利益。此外,暂时未脱离欧元区的国家有可能将不再遵守欧盟贸易协定。

  2.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欧元区成员的凝聚力增强。首先,欧元的疲软主要是由于统一货币体系的问题造成的。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作是由欧元区内部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假想如果欧元区成员国的债权和债务会彼此抵消,那么这场危机将不会存在。因此,如果获得欧元区占主导地位国家的支持,欧元的发展将会逐步改善。其次,欧洲债务危机为欧元区成员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有利于重建一个健康的欧元体系。第三,这场危机使欧元区成员国产生了财政一体化的意识,有利于维护欧元区的稳定。因此,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作是欧元货币得以发展的一个机会。

  3.欧元区成员国有坚决的政治决心维护欧元稳定,并以一种协调合作的方式共度危机。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欧元区必须保障欧元的稳定。自从“欧元”这个概念被提出,就一直备受争议。特别是像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深刻了解欧元区固有的弱点,但他们更清楚具有巨大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欧元对于欧洲的意义。欧元的存在实际上是欧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欧元区成员国不能接受欧元区的分裂。危机发生以来,欧元区各成员国展开积极合作,并采取新的措施稳定金融形势。所有的成员国都大力推进财政改革,旨在解决经济危机。此外,最新消息显示,欧洲经济危机有缓解的态势。《国际商业时报》报道(2012),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决定为希腊削减400亿欧元的债务,并且为其提供一笔高达437亿欧元的救助贷款。欧元集团主席克劳德容克说,“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为希腊人民以及整个欧元区的美好未来作出的承诺”。

  (二)对欧元发展的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挽救债务危机仍然是有希望的。建议如下:第一,加快财政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的辅助会引发许多问题。第二,当初在建立一个没有退出机制的欧元时,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成员都会履行自己的义务。由于基于这个假设的基础,导致欧元区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救助机制和退出机制。结果,当问题发生时,欧洲陷入了危机。因此,首先应建立惩罚机制以抑制欧元区成员国;其次,对于除破产以外资金缺乏流动性的成员国,建立永久性救助机制;最后,在一些成员国被迫退出欧元区之前,建立一个有序的退出机制。以上是在债务危机时期为改善欧元现况所提供的建议。

  【参考文献】

  [1]Lerian S.1988.Will Euro Be Our Currency Titanic[N].Le Figaro,1998(5).

  [2]刘轶.欧债危机与欧元的前景[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3]温军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的前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

  [4]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的前景[J].和平与发展,2010(5).

  责任编辑:武聪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的缺陷,收集并分析了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而比较这些措施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解释欧元继续存在的原因,并且预测和判断欧元在未来期间的发展,从而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欧元 共同货币 欧债危机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94-02一、欧元的结构性缺陷

  (一)统一货币体系的缺陷

  由于在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以及现阶段经济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高度集中的货币体系已经变得相当分散。像德国和法国拥有广阔的出口市场,因而需要低汇率以刺激在欧元区外的国家进行出口贸易。而另外一些国家,例如西班牙和希腊,则主要依赖于欧元区内部的出口,因而希望利率升高以便从国外吸引更多的投资。一方面,实施统一的货币体系,不可能把欧元区各国利益都考率周全。另一方面,它使得欧元区各国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甚至降低欧元区各国对本国实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二)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最初由蒙代尔提出,随后由麦金农、凯南等经济学家发展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了关于确定最优货币区四个潜在的标准:(1)贸易程度;(2)经济危机和商业周期的相似性;(3)劳动力流动的程度;(4)财政转移支付系统。这些标准成为确立一个有效货币区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欧盟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欧元区成本与收益的失衡。经济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共同货币的凝聚力。

  (三)财政一体化的缺失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只有与财政政策相结合才能较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由于不同地区间经济的失衡,导致货币政策不可能惠及每一个区域,从而使一些地区的利益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系统的实施将会补偿那些经济利益受损的地区。然而,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财政联盟的货币联盟的欧元体系使得这个机制已不复存在。

  二、维持欧元稳定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金融系统

  根据欧洲央行在2010年4月公布的临时文件,社会公众赞成重点关注银行机构的债务,可概括如下:(1)政府同意各银行之间进行同业拆借和新债发行;(2)由政府注资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重组;(3)增加零售存款保险。在2009年年初,为了减轻受损的资产,社会公众将重点主要转向银行的资产,包括:“(1)在限制道德风险的同时,应维护金融稳定,并为私营部门恢复信贷;(2)确保在一个单一市场内部尽可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公平竞争;(3)尽可能地控制资产对公共财政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造成的影响。”这些措施的实施在短期内对于银行系统收效甚微。相反,欧元区政府债务急剧增加,例如,“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政府债务分别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4%、6.7%、6.5%”。此外,欧洲央行同时指出,仍然要密切关注财政风险,虽然在短期内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可能会对今后的长期财政偿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大力财政刺激

  经济低迷导致欧元地位动摇,为应对经济衰退,欧元区各国开始大力刺激财政。2008年年末,欧盟委员会决定实施欧洲经济复苏计划(EERP),从而提供一个协调短期预算的机制。“薪酬总额达200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1.5%,其中要求成员国贡献达到170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1.2%,欧盟和欧洲投资银行(EIB)达到300亿欧元,约占欧盟GDP的0.3%。”这些财政刺激方案并未发挥预期作用,经济恶化仍十分严重。而且,财政支出的扩张引发了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2011年9月,欧洲央行发表了一篇文章,“平均赤字增加了逾5个百分点,达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然而公共支出的力度和产出以及公共收入的力度没能够适应这种水平上的改变”。赤字的增加导致国家现金流的流通性变差。这迫使欧元区17个成员国在2010年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旨在提供紧急资金。由于采取的措施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实际支出超出了预期计划,但对缓解危机却收效甚微,同时,对于国民医疗方面的政府财政支出严重不足,因而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地预期未来的发展。

  (三)主要货币政策

  其一,利率调整。自2008年金融危机恶化和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为维持欧元地位稳定,欧洲央行几次下调存款利率和主要再融资操作的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2009年年初,存款利率降低到1%,到2012年7月,欧洲央行下调存款利率至零。然而,人们对市场不抱有信心而且担心在欧元区的投资风险,降低存款利率并不能提高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导致欧洲央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又被退回给欧洲央行。而且从理论上说,削减利率会加剧欧元区的通货膨胀。

  其二,证券市场计划。2010年10月,欧元系统开始购买证券,实施证券市场计划。欧洲央行2010年决定可以购买由中央政府或者其成员国发行的债券,以及在欧元区经营的私人实体经济。

  三、欧元的前景

  (一)欧元的未来

  1.欧元区崩溃,其损失成本巨大。因为:(1)资本外逃。若预期欧元区发生解体,此时基金必然发生转移。(2)债务违约。如果欧元区分裂,欧元计价的债务无疑将转换成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务,此时债权人构成违约,从而破坏了国家和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财务关系。(3)对欧元区经济疲软的国家会造成贸易混乱。脱离欧元区的国家很可能再次使用以前的贬值汇率以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而其他未脱离欧元区的国家很可能实施惩罚性关税措施,从而保护本国利益。此外,暂时未脱离欧元区的国家有可能将不再遵守欧盟贸易协定。

  2.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欧元区成员的凝聚力增强。首先,欧元的疲软主要是由于统一货币体系的问题造成的。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作是由欧元区内部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假想如果欧元区成员国的债权和债务会彼此抵消,那么这场危机将不会存在。因此,如果获得欧元区占主导地位国家的支持,欧元的发展将会逐步改善。其次,欧洲债务危机为欧元区成员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有利于重建一个健康的欧元体系。第三,这场危机使欧元区成员国产生了财政一体化的意识,有利于维护欧元区的稳定。因此,欧洲债务危机可以看作是欧元货币得以发展的一个机会。

  3.欧元区成员国有坚决的政治决心维护欧元稳定,并以一种协调合作的方式共度危机。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欧元区必须保障欧元的稳定。自从“欧元”这个概念被提出,就一直备受争议。特别是像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深刻了解欧元区固有的弱点,但他们更清楚具有巨大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的欧元对于欧洲的意义。欧元的存在实际上是欧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欧元区成员国不能接受欧元区的分裂。危机发生以来,欧元区各成员国展开积极合作,并采取新的措施稳定金融形势。所有的成员国都大力推进财政改革,旨在解决经济危机。此外,最新消息显示,欧洲经济危机有缓解的态势。《国际商业时报》报道(2012),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决定为希腊削减400亿欧元的债务,并且为其提供一笔高达437亿欧元的救助贷款。欧元集团主席克劳德容克说,“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为希腊人民以及整个欧元区的美好未来作出的承诺”。

  (二)对欧元发展的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挽救债务危机仍然是有希望的。建议如下:第一,加快财政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的辅助会引发许多问题。第二,当初在建立一个没有退出机制的欧元时,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成员都会履行自己的义务。由于基于这个假设的基础,导致欧元区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救助机制和退出机制。结果,当问题发生时,欧洲陷入了危机。因此,首先应建立惩罚机制以抑制欧元区成员国;其次,对于除破产以外资金缺乏流动性的成员国,建立永久性救助机制;最后,在一些成员国被迫退出欧元区之前,建立一个有序的退出机制。以上是在债务危机时期为改善欧元现况所提供的建议。

  【参考文献】

  [1]Lerian S.1988.Will Euro Be Our Currency Titanic[N].Le Figaro,1998(5).

  [2]刘轶.欧债危机与欧元的前景[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3]温军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的前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

  [4]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的前景[J].和平与发展,2010(5).

  责任编辑:武聪


相关内容

  • 欧元前景"有忧无险"
  • 希腊债务危机为何会走到今天这般田地?此次危机与两个月前沸沸扬扬的迪拜债务危机有何不同?对欧元的走势又会造成何种微妙的影响呢? 前有美国引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后是迪拜债务危机,如今的希腊债务危机更让人感到犹如一场强烈地震之后的余震不断,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为了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前因后果及其对欧元的 ...

  • 欧债危机的原因与前景浅析
  • [摘 要]一场欧债危机让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体陷入空前危机.如何解决目前的危局,欧洲人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欧债危机也让欧盟的政治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一个仍然是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秩序里,国家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博弈一直是阻碍共同体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欧债危机让这个绊脚石再一次显 ...

  • 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及欧盟经济
  • 作者:徐明棋 世界经济研究 2011年01期 "欧猪"(PIGS,葡萄牙.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四国打头字母拼写的戏称)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在2010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在2010年初发酵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声鹤唳,一遇欧洲国家负面的经济新闻,欧洲金融资产 ...

  • 欧元区债务危机
  • 一.希腊债务危机 前不久,一个外资投行里专做外汇交易的学长愁眉苦脸的告诉我,他半夜里突然接到他们组长的电话,告诉他欧元市场出事了,他在希腊埋下的几百万美金的"炸弹"爆炸了,缩水一半还多.随后,第二天早上的各大报纸上就充斥了欧元危机的新闻.这件仿佛突如其来的欧元危机我们要从希腊债务 ...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分析及前景预测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分析及前景预测 摘要:在全球经济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一国经济的波动极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在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欧洲大陆之际,全球经济似乎又再一次陷入动荡之中.人们不禁好奇这次危机背后的原因.这场危机是否会继续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欧洲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欧元区还能走多远,此次危机 ...

  • 欧洲债务危机原因分析(1)
  • 欧洲债务危机原因分析 课题小组成员:曾凡怡 陈然 陈静 陈丹丹 宋文芳 鄢玉凤 欧债危机背景: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 ...

  • 风雨潇潇路难行
  • 作者:吴念鲁鄂志寰 金融时报 2002年02期 2001年,国际金融市场受全球经济放缓.美国经济衰退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冲击,出现剧烈波动.展望2002年国际金融前景,外汇市场参与者对欧元的态度可能因其现钞全面进入流通而出现新的调整,从而改变欧元汇率波动轨迹,日本政府以货 ...

  •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变
  • 巨大的资本金缺口.持续萎缩的银行间流动性以及对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使得欧洲银行业前景仍在恶化 欧洲银行业危机的演变 ■ 纪 敏 常 黎 自 2009年12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逐步暴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 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有所降低.直到2011年第 ...

  •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2011年09月19日 06:51 中国经济网 我国2011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数据 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发达国家是否会重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困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世界经济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