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兴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兴趣的策略

山东省莒县果庄中心初中 朱展辰

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因此,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把课内与课外结合具体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质疑解惑,并注重评价与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关键词:阅读 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鼓励自主阅读 指导自主阅读 促进合作探究阅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其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初中生阅读量不少于400多万字,每学期不少于读2部名著。但令人担忧的是学生普遍疏于阅读,知识面狭窄。去年曾有人对50所中学的10000多名初中生进行中华文化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完全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占

6.4%,读过与现行教材内容相关的10种经典选本的占4.9%。看《老夫子》等漫画占52%。从这一惊人的数字可见当前的青少年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以至出现口头语言的奇腔怪调,书面语言上的支离破碎的语法,以及杂乱无章的行文等严峻的语言文化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觉得倡导学生主动品读名著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一) 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研究资料表明,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密切关系。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目标的人,学习兴趣浓厚而水平高。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知识经济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对于知识技术的价值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科学、有效地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规定初中生的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旨在让学生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因为书籍会向他们展示一个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它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另一方面学生仅靠课本的文章获得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这一点必须让学生明确。学生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他对阅读即使不感兴趣,但由于学习目的的要求,

也会对阅读产生间接的兴趣。这是促使学生阅读的基础。

(二)采用间接法和诱导法,充分利用个人已有兴趣的迁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关注学生感兴趣、乐接受、易理解的生活热点现象,以此为切入点,诱导学生“移情别恋”自主地阅读有关书籍,满足学生积极 向上的心理、认知需求。享受阅读名著的快乐。例如可以针对从学生热衷的影视、音像文化入手,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去探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利用学校广播, 每天播放张悦楷播讲的《三国演义》, 每到精彩处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真让学生“恨之入骨”, 由此吸引大批学生阅读原著, 先睹为快。针对学生痴迷打游戏机,可利用网络游戏引导他们去解读中国的、世界的名著知识。我班上的一批游戏机迷,常因打机,通宵玩游戏而不完成作业,上课打瞌睡,甚至旷课。为此,我曾头疼不已,后来,我让班上的游戏机迷举办“网络游戏《西游记》与《西游记》的异同”的活动。我惊喜地发现班上的游戏迷为找资料变成了书虫,总往图书馆里钻,有的变成了网虫,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资料,资料丰富而充实。这次活动办得很成功。活动的开展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甚至自发的接着举办了“网络游戏《红楼续梦》与《红楼梦》的异同”的活动,学生说起名著知识滔滔不绝,分享着读书的快乐。

(三)利用悬念法,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新课程内容有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课程内容综合化,便于老师在教学中联系课外读物造成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阅读的兴趣。

例如讲授《荒岛余生》时,学生了解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而又尽力寻求希望的矛盾心情后,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他为什么会陷身荒岛?”“他如何度过28年的荒岛生活?”因为对鲁滨孙的命运极其关切,学生掀起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热潮。由此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讲授《绿色蝈蝈》时我向学生推荐《昆虫记》的内容,学生兴致很浓,很想了解得更多、更深,我抓紧机会向学生说:“你们还想知道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吗?如果想那就请阅读《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吧!”学生的好奇心变成了阅读的兴趣,主动去探索书中的奥秘了。

二、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一)把名著阅读引进课堂。

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落实以下措施:

① 时间落实。把“名著阅读”的时间列入课程表。具体课型有:a 、推荐读物课 b、阅读方法指导课 c、自由阅读课 d、阅读汇报课 e、阅读欣赏课

② 读物落实:图书馆有足够的书籍,便于学生自由借阅。

③ 笔记落实: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写读书笔记(摘抄式、提纲式、感想、评议等)。

④ 指导方法落实:安排略读速读精读训练,教给学生运用“整体式阅读法”、“浏览式阅读法”、“寻找式阅读法”、“鉴别式阅读法”,进行阅读。

⑤活动落实:老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连续性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同时,制定有效措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态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把名著阅读内容引入课内。

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当这些知识与课内学习内容相关时,不失时机地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例如欣赏《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及《观沧海》引出对曹操这一人物的鉴赏。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作文《我心目中的曹操》。并随机抽取作文让学生读、让学生讲、学生评、学生议、学生总结、学生写评语。由于学生做了点评的主人,他们主动参与、踊跃发言、个个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热情空前高涨,也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三、自主交流,质疑解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阅读。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想学生读书收获大,就要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惑。

(一)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小组合作滥用或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探究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合作探究阅读。如:

① 同质分组:分好、中、后进生组(适合分层的读书活动)。

② 异质分组:优、中、后进生混合编组(适合优生带动差生的读书活动)。

③结构分组:以座位前后左右为一组(适合小型的份量不重的综合性读书活动)。 ④自由分组:适合选择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读书活动。

(二)鼓励学生读书生疑。

爱恩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明确阅读探究的目标,也是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全班作交流的必要条件。我安排读书组长每天收集同学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对提出有讨论价值问题的同学给予奖励。例如学生提出:1、《水浒传》的女人地位遭遇与《红楼梦》中地位的遭遇有何不同?

2、刘备论武艺比不上关羽、张飞,论计谋比不上诸葛亮,好像没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能让那么出色的人忠心耿耿地为他打天下呢?3、日本商人为什么掀起“三国演义”热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值得表扬的。这一措施鼓励学生敢问、会问、

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阅读活动更深入,参与大更广泛,达到培养学生读书生疑,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愿望。

(三)合作解疑。

学生的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解疑。小组解答不了的,由小组代表质疑,全班共同合作解决。这个自主交流阶段,应该促成学生广泛思考、发言、甚至形成讨论和争议的局面。

例如学生阅读《水浒传》后提出三个很好的问题:

①、武松、鲁智深、林冲三人的相同点有哪些?

②、武松、鲁智深、林冲三人上梁山的原因各是什么?这与他们的出身、性格有关系吗?

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这来自学生的问题交给学生探究思考。先组织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情节进行逻辑思考,再把结果表述出来。这种讨论,大大活跃学习气氛,更丰富了知识,让学生把名著读“厚”。由此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阅读的热情。

四、注重评价与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一)、注重评价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次活动没有一个公平科学的评价,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因此,评价时我力争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而不只看阅读活动的成果。例如: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问题奖,最有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2)坚持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以改变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只能被评价而无法参与评价的状况。

(二)、展示阅读成果

根据激励和反馈原理,我注意架起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主动的去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肯定的态度容易形成学习动机,否定的态度容易消退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评价,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成果对学习动机有反馈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取得好的成果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开展“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的活动,树榜样,使学生有成功感。(2)开展新书推介、“每日新知,与你分享”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在书籍中去探宝。(3)办手抄报,学生的杰作真让人眼前一亮,如“我与曹操对话”“鲁滨逊只求生技能”等。(4)“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5)举办“与名著人物

对话”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打开名著,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劳苦百姓,引导学生与他们心灵对话,与前人进行交流,由此贯通华夏千年,通晓世界发展史,其乐无穷。这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活动中合作无间的关系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这样开发利用了名著阅读资源,学生阅读的范围广了,知识面广了,就更能,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人生伴侣。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兴趣的策略

山东省莒县果庄中心初中 董世芳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兴趣的策略

山东省莒县果庄中心初中 朱展辰

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因此,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把课内与课外结合具体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质疑解惑,并注重评价与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关键词:阅读 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鼓励自主阅读 指导自主阅读 促进合作探究阅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其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初中生阅读量不少于400多万字,每学期不少于读2部名著。但令人担忧的是学生普遍疏于阅读,知识面狭窄。去年曾有人对50所中学的10000多名初中生进行中华文化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完全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占

6.4%,读过与现行教材内容相关的10种经典选本的占4.9%。看《老夫子》等漫画占52%。从这一惊人的数字可见当前的青少年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以至出现口头语言的奇腔怪调,书面语言上的支离破碎的语法,以及杂乱无章的行文等严峻的语言文化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觉得倡导学生主动品读名著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一) 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研究资料表明,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密切关系。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目标的人,学习兴趣浓厚而水平高。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知识经济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对于知识技术的价值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科学、有效地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规定初中生的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旨在让学生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因为书籍会向他们展示一个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它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另一方面学生仅靠课本的文章获得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这一点必须让学生明确。学生如果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他对阅读即使不感兴趣,但由于学习目的的要求,

也会对阅读产生间接的兴趣。这是促使学生阅读的基础。

(二)采用间接法和诱导法,充分利用个人已有兴趣的迁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关注学生感兴趣、乐接受、易理解的生活热点现象,以此为切入点,诱导学生“移情别恋”自主地阅读有关书籍,满足学生积极 向上的心理、认知需求。享受阅读名著的快乐。例如可以针对从学生热衷的影视、音像文化入手,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去探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利用学校广播, 每天播放张悦楷播讲的《三国演义》, 每到精彩处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真让学生“恨之入骨”, 由此吸引大批学生阅读原著, 先睹为快。针对学生痴迷打游戏机,可利用网络游戏引导他们去解读中国的、世界的名著知识。我班上的一批游戏机迷,常因打机,通宵玩游戏而不完成作业,上课打瞌睡,甚至旷课。为此,我曾头疼不已,后来,我让班上的游戏机迷举办“网络游戏《西游记》与《西游记》的异同”的活动。我惊喜地发现班上的游戏迷为找资料变成了书虫,总往图书馆里钻,有的变成了网虫,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资料,资料丰富而充实。这次活动办得很成功。活动的开展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甚至自发的接着举办了“网络游戏《红楼续梦》与《红楼梦》的异同”的活动,学生说起名著知识滔滔不绝,分享着读书的快乐。

(三)利用悬念法,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新课程内容有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课程内容综合化,便于老师在教学中联系课外读物造成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阅读的兴趣。

例如讲授《荒岛余生》时,学生了解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而又尽力寻求希望的矛盾心情后,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他为什么会陷身荒岛?”“他如何度过28年的荒岛生活?”因为对鲁滨孙的命运极其关切,学生掀起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热潮。由此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讲授《绿色蝈蝈》时我向学生推荐《昆虫记》的内容,学生兴致很浓,很想了解得更多、更深,我抓紧机会向学生说:“你们还想知道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吗?如果想那就请阅读《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吧!”学生的好奇心变成了阅读的兴趣,主动去探索书中的奥秘了。

二、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一)把名著阅读引进课堂。

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落实以下措施:

① 时间落实。把“名著阅读”的时间列入课程表。具体课型有:a 、推荐读物课 b、阅读方法指导课 c、自由阅读课 d、阅读汇报课 e、阅读欣赏课

② 读物落实:图书馆有足够的书籍,便于学生自由借阅。

③ 笔记落实: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写读书笔记(摘抄式、提纲式、感想、评议等)。

④ 指导方法落实:安排略读速读精读训练,教给学生运用“整体式阅读法”、“浏览式阅读法”、“寻找式阅读法”、“鉴别式阅读法”,进行阅读。

⑤活动落实:老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连续性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同时,制定有效措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态度,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把名著阅读内容引入课内。

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当这些知识与课内学习内容相关时,不失时机地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例如欣赏《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及《观沧海》引出对曹操这一人物的鉴赏。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作文《我心目中的曹操》。并随机抽取作文让学生读、让学生讲、学生评、学生议、学生总结、学生写评语。由于学生做了点评的主人,他们主动参与、踊跃发言、个个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热情空前高涨,也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三、自主交流,质疑解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阅读。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想学生读书收获大,就要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惑。

(一)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存在小组合作滥用或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探究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合作探究阅读。如:

① 同质分组:分好、中、后进生组(适合分层的读书活动)。

② 异质分组:优、中、后进生混合编组(适合优生带动差生的读书活动)。

③结构分组:以座位前后左右为一组(适合小型的份量不重的综合性读书活动)。 ④自由分组:适合选择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读书活动。

(二)鼓励学生读书生疑。

爱恩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明确阅读探究的目标,也是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全班作交流的必要条件。我安排读书组长每天收集同学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对提出有讨论价值问题的同学给予奖励。例如学生提出:1、《水浒传》的女人地位遭遇与《红楼梦》中地位的遭遇有何不同?

2、刘备论武艺比不上关羽、张飞,论计谋比不上诸葛亮,好像没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能让那么出色的人忠心耿耿地为他打天下呢?3、日本商人为什么掀起“三国演义”热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值得表扬的。这一措施鼓励学生敢问、会问、

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阅读活动更深入,参与大更广泛,达到培养学生读书生疑,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愿望。

(三)合作解疑。

学生的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解疑。小组解答不了的,由小组代表质疑,全班共同合作解决。这个自主交流阶段,应该促成学生广泛思考、发言、甚至形成讨论和争议的局面。

例如学生阅读《水浒传》后提出三个很好的问题:

①、武松、鲁智深、林冲三人的相同点有哪些?

②、武松、鲁智深、林冲三人上梁山的原因各是什么?这与他们的出身、性格有关系吗?

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这来自学生的问题交给学生探究思考。先组织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情节进行逻辑思考,再把结果表述出来。这种讨论,大大活跃学习气氛,更丰富了知识,让学生把名著读“厚”。由此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阅读的热情。

四、注重评价与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一)、注重评价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次活动没有一个公平科学的评价,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因此,评价时我力争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而不只看阅读活动的成果。例如: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问题奖,最有创意奖等一系列奖项。

(2)坚持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以改变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只能被评价而无法参与评价的状况。

(二)、展示阅读成果

根据激励和反馈原理,我注意架起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主动的去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肯定的态度容易形成学习动机,否定的态度容易消退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评价,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成果对学习动机有反馈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取得好的成果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开展“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的活动,树榜样,使学生有成功感。(2)开展新书推介、“每日新知,与你分享”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在书籍中去探宝。(3)办手抄报,学生的杰作真让人眼前一亮,如“我与曹操对话”“鲁滨逊只求生技能”等。(4)“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5)举办“与名著人物

对话”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打开名著,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劳苦百姓,引导学生与他们心灵对话,与前人进行交流,由此贯通华夏千年,通晓世界发展史,其乐无穷。这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活动中合作无间的关系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这样开发利用了名著阅读资源,学生阅读的范围广了,知识面广了,就更能,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人生伴侣。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兴趣的策略

山东省莒县果庄中心初中 董世芳


相关内容

  • 好书不厌百回读
  • 好书不厌百回读 --浅谈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及指导 莆田五中 语文组 陈少娴 [摘要] 通过调查的方法,了解到现在的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可以激发兴趣,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名著阅读由"要我读"真正转变成"我要读". [ ...

  •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用
  • 漫谈如何进行名著阅读教学 名著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孕育着智慧,积蓄着思想内涵,展现着艺术魅力.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为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发散思维还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 ...

  • 让学生走进名著
  • 让学生走进名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提出了名著阅读的相关要求,在倡导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名著,提升个人素养,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很多的工作.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学生对名著的重视程度已毋庸置疑,关键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学 ...

  • 中学生名著阅读方法初探
  • 文/姬雅玲 [摘 要]经典的文学名著光芒闪耀,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可从中汲取营养,充实精神生活,塑造自身品行,提高综合素质.但在农村学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本文中,就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基本阅读方法做了相关论述,旨在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心窗,让学生走进名著,感受名著阅读 ...

  •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教学
  •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教学 一 发布时间:2016-12-23 16:23:34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瑰丽而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经典名著,各个时期的经典名著,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滋养人们的心灵.新课改的实施一来,越来越多的 ...

  • 初中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与策略指导
  • 初中名著阅读现状分析与策略指导 摘要:阅读名著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浮躁的社会中沉静下来,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充实课余生活.提高个人修养.净化个人心灵.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名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课的质量呢?本文将结合本校的初中生阅读现状探讨教师需要掌握的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 ...

  • 怎样引导孩子读名著
  • 怎样引导孩子读名著 一.为什么孩子不爱看名著? 大多数孩子都不爱看名著,而对漫画.故事类的读物爱不释手.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名著太难懂,漫画有趣得多. ②一些名著的成人内容太明显了. ③故事内容太老套, 无非是伟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壮举等内容. ④部分儿童文学名著缩写本内容空洞 ...

  • 有效开展名著阅读教学
  • 内容摘要:阅读名著是开阔学生知识面,拓展作文思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当今一些"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对名著阅读感到索然无味,不想甚至不愿去读,这些思想的存在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的完善及成绩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关键词:名著阅读 现状分析 优化策略 计划 ...

  • 中学生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名著读了不少为何成绩还是无法提升?
  • 大家都知道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而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的阅读普遍处于被动.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这不仅是关系学生阅读能力能否得以培养的问题,实际上它还是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问题. 就初中阅读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琐碎的分析一统天下,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