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创业失败主要原因

盲目创业,缺乏契约精神,过分倚重人脉是中国式创业失败的三大主因。

  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家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99%。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家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99%。创业企业从无到有,创业者需要做资金分配与调度、人才招募、营销策略制定、管理控制,以及面对来自竞争和市场的变化,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脆弱的创业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

  40岁创业晚不晚?

  年轻人不宜盲目创业,要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陈碧富20岁出头进入台湾奥美广告公司,从调研员做起,一步一步做到北京奥美的总经理,这期间几乎跨越了20年,积累起来了丰富的行销经验和客户关系。直到40岁,陈碧富觉得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创业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北京奥美总经理的职位,出来创立了观唐广告公司,以前奥美的很多客户都成了观唐广告的客户,公司成立第一年营业额就做到了几千万元。

  陈碧富当时对媒体谈论自己创业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到渠成。当自己的经验积累、资金实力、人脉关系、团队建设都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层次后,出来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许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陈碧富40岁才开始创业,显得太保守了,失去了很多机遇,但是其创业成功的概率却是大大提高了,10年来这家不求最大的广告公司依然比较健康地活着。

  创业失败往往源于盲目,创业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创业者在创业前需要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技术、产品、服务、人脉资源,还是资金实力、政府关系等等,如果上述资源中在所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创业初期就比较容易生存下来。

  因此,创业咨询专家普遍建议,国内的年轻人不要盲目的进行创业,而是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如何避免敌人式散伙?

  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另外可以拿出部分股权给后来地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

弹性。

  国内某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最近还是解散了。这家顾问公司曾经是国内管理顾问方面最成功的咨询公司之一,公司的4位合伙人在业界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初4位合伙人在组建这家公司时按照每人25%的股份平均分配,每人负责一块业务。由于这4位创始合伙人每人都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该公司在创业初期一帆风顺,很快就发展成为业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

  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的4块业务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其中两块业务占据了公司经营额的80%。很快4个合伙人之间出现了矛盾,但是当初约定的25%的股份却难以改变,在矛盾难以调和的情况下,该公司意外地解散了,4位合伙人各奔东西。

  初创企业的合伙人或者股东之间往往是按照出资的比例来决定股份,忽视了个人能力和智力层面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技术导向或者智力导向的行业,企业后续的发展往往更依托专业技术和智力上的推动,资本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创业型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变化非常快,协商不好就容易分家。

 目前很多创业型公司多数采取的是有分红权无股份和股份制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个案,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摸索。但是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此外,除了按照出资的比例,分配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股份比例,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团队骨干成员进行评估,对股份的比例可以做出适时的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

  还可以在初创的时候,除了出资人,规定可以拿出多少比例的股权给后来的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弹性。

  社会关系能一劳永逸吗?

  在创业过程中不可过分倚重人脉关系,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没错,但问题是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

  陈风多年以来从事着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个人工作室,帮助一些小企业做一些设计印刷的业务。然而一个机遇改变了陈风的命运。陈风的一个老朋友张岩在一家外企刚被提拔为运营总监,手里掌握着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业务。在张岩的“帮助”下,陈风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这个大业务,于是招兵买马,迅速成立了一家颇有规模的制作公司,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和设计业务,利润竟然也可以达到上百万元。

  在张岩的照应下,陈风很知足地做着这家外企的印刷

业务。然而两年后张岩意外地离开了外企,接替张岩的继任者毫不犹豫地把这笔印刷业务给了自己的关系户。失去了业务支柱的陈风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个月后只得关闭了公司。

  “中国式创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关系创业。中国人比较看重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也比较倚重人脉关系,往往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但是问题是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关系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王东晖觉得人脉资源在国内的创业过程中虽然很重要,但不能过度地依赖关系资源,而应当未雨绸缪,加强人际资源优势以外的其他方面,例如通过提升服务、产品,开拓新的客户,不过分依赖单一客户生存。

盲目创业,缺乏契约精神,过分倚重人脉是中国式创业失败的三大主因。

  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家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99%。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创业企业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家到30家可以熬过1年,而熬过3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至于如今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其失败率更是高达99%。创业企业从无到有,创业者需要做资金分配与调度、人才招募、营销策略制定、管理控制,以及面对来自竞争和市场的变化,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脆弱的创业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

  40岁创业晚不晚?

  年轻人不宜盲目创业,要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陈碧富20岁出头进入台湾奥美广告公司,从调研员做起,一步一步做到北京奥美的总经理,这期间几乎跨越了20年,积累起来了丰富的行销经验和客户关系。直到40岁,陈碧富觉得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创业的时候,就果断放弃了北京奥美总经理的职位,出来创立了观唐广告公司,以前奥美的很多客户都成了观唐广告的客户,公司成立第一年营业额就做到了几千万元。

  陈碧富当时对媒体谈论自己创业最大的感受就是:水到渠成。当自己的经验积累、资金实力、人脉关系、团队建设都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层次后,出来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许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陈碧富40岁才开始创业,显得太保守了,失去了很多机遇,但是其创业成功的概率却是大大提高了,10年来这家不求最大的广告公司依然比较健康地活着。

  创业失败往往源于盲目,创业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创业者在创业前需要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技术、产品、服务、人脉资源,还是资金实力、政府关系等等,如果上述资源中在所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创业初期就比较容易生存下来。

  因此,创业咨询专家普遍建议,国内的年轻人不要盲目的进行创业,而是先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和商业运营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客户资源或者独特的商业模式后,再寻求创业,那样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如何避免敌人式散伙?

  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另外可以拿出部分股权给后来地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

弹性。

  国内某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最近还是解散了。这家顾问公司曾经是国内管理顾问方面最成功的咨询公司之一,公司的4位合伙人在业界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初4位合伙人在组建这家公司时按照每人25%的股份平均分配,每人负责一块业务。由于这4位创始合伙人每人都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该公司在创业初期一帆风顺,很快就发展成为业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

  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的4块业务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其中两块业务占据了公司经营额的80%。很快4个合伙人之间出现了矛盾,但是当初约定的25%的股份却难以改变,在矛盾难以调和的情况下,该公司意外地解散了,4位合伙人各奔东西。

  初创企业的合伙人或者股东之间往往是按照出资的比例来决定股份,忽视了个人能力和智力层面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技术导向或者智力导向的行业,企业后续的发展往往更依托专业技术和智力上的推动,资本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创业型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变化非常快,协商不好就容易分家。

 目前很多创业型公司多数采取的是有分红权无股份和股份制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个案,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摸索。但是在创业之初,合伙人之间最好都建立起契约精神,把未来可能预想到的情况设计出来,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使未来的变化有据可依;此外,除了按照出资的比例,分配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股份比例,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团队骨干成员进行评估,对股份的比例可以做出适时的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

  还可以在初创的时候,除了出资人,规定可以拿出多少比例的股权给后来的业绩出色的合伙人进行再分配,预留出一个活口,在制度上保持一定的弹性。

  社会关系能一劳永逸吗?

  在创业过程中不可过分倚重人脉关系,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没错,但问题是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

  陈风多年以来从事着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个人工作室,帮助一些小企业做一些设计印刷的业务。然而一个机遇改变了陈风的命运。陈风的一个老朋友张岩在一家外企刚被提拔为运营总监,手里掌握着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业务。在张岩的“帮助”下,陈风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这个大业务,于是招兵买马,迅速成立了一家颇有规模的制作公司,一年几百万元的印刷和设计业务,利润竟然也可以达到上百万元。

  在张岩的照应下,陈风很知足地做着这家外企的印刷

业务。然而两年后张岩意外地离开了外企,接替张岩的继任者毫不犹豫地把这笔印刷业务给了自己的关系户。失去了业务支柱的陈风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个月后只得关闭了公司。

  “中国式创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关系创业。中国人比较看重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也比较倚重人脉关系,往往以此为支点开始创业,但是问题是关系并不能保障一劳永逸,一旦关系失去,创业之路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毕竟最终还是业务决定人脉,不是人脉决定关系。”王东晖觉得人脉资源在国内的创业过程中虽然很重要,但不能过度地依赖关系资源,而应当未雨绸缪,加强人际资源优势以外的其他方面,例如通过提升服务、产品,开拓新的客户,不过分依赖单一客户生存。


相关内容

  • 基于创业失败案例的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2012年6月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une2012 第25卷第3期 JournalofShianTechnicalInstituteol.25No.3 Vy 基于创业失败案例的高职大学生 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 何应林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0097:)武汉生物工程 ...

  • 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创业者众多,成者寥寥,败者扰扰,你认为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这两年,自上倡导自下响应的全民创业潮轰轰烈烈,但是失败的非常多,大家聊聊,你所认为的导致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也好给新创业的朋友提个醒!  看不清是思想.思维.眼力 问题: 控不了是智力.魅力.魄力 问题: 管不好是能力.情商.阅历 问 ...

  • 初次创业易失败的原因
  • 初次创业易失败的原因 对于创业者,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成功与失败的几率几乎是相等的.我本人作为创业导师,也是一位创业者,可以说已经对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了.此外,相关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初创企业在经营前五年内失败倒闭的几率高达50%. 下面是我总结的导致首次创业失败的10大原因,以及规避的方法: ...

  • 大学生创业的利弊分析
  • 目录 大学生创业的利弊分析..................................................................................................... 2 一 大学生创业的动机....................... ...

  • 创业基础论文
  • 创业基础论文 --从<中国合伙人>看创业价值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从<中国合伙人>看创业团队的建立 近日看了<中国合伙人>这部中国第一部创业题材大片,陈可辛执导,王石深度参与,冯仑跑龙套,以新东方"三驾马车"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为原型, ...

  •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
  •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在重视职业指导的同时,也要导入创业教育,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模式,形成气候,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同自主创业,认为其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渴望着能凭借自己创业一展身手,但能将其付诸于行动的确属少数,影响大学生创业 ...

  • 大学生自主创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问题日渐凸显出来.为了解决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将目光转向了自主创业.因而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引人关注,成为社会焦点之一.自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 ...

  • 大学生创业市场调查与预测
  • 大学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为了解今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近日对市区3所高校144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但其中不少人认为缺少资金和技术等. 虽然此次调查的覆盖面有限,但传达了一条明确的信息,在大量大学毕业生无法进入心 ...

  • 创业新思维-成功必读
  • 创业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使命. 雇员和创业者的区别: 1.创业者能在没钱的状况下理智和聪明地行事. 2.创业者得知道如何花钱,就算他们没有钱. 人是可以被训练的,可以被训练成雇员,也可以被训练成创业者. 之所以世界上雇员比创业者多,那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总是在训练年轻人成为雇员. 工业时代,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