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题3

《我的叔叔于勒》巩固自测

一、字词

1.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阔绰(chuî) 惯例(lì) 衣冠(guān)恐怖(bù) B. 糟蹋(tà) 减价(jià) 拟定(ní) 变更(gēng) C. 于勒(lâ) 栈桥(zhàn) 拮据(jí) 赚钱(zhuàn) D. 跃然(yào) 赔偿(cháng) 别墅(shù) 计较(jiǎo)

2.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撬开(qiào) 煞白(shà) 手帕(pà) 稳妥(tuǒ) B. 牡蛎(lì) 覆盖(fù) 汁水(zhēn)警惕(tì) C. 保佑(yîu) 虚伪(xū)

张皇(huáng) 暴怒(bào) D. 触目(chù) 惨象(cǎn) 偶然(ǒu) 怨恨(yuàn)

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铮钱铜子 风俗荒唐 B.恭唯迟疑 稳定郑重 C.褴偻哆嗦 无赖皱纹 D.清楚遗产 女婿 塑造

4.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骤然冷酷 贵族 裸露 B.泡影跌宕 侵蚀 涉及 C.豁然崇拜 撕破 领捂

D.脉络揣摩 怨恨 撞见

5.选出下列词语中黑体字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1)莫名其妙

A.名声 B.明确 C.名称 D.说出

(2)与日俱增

A.迅速 B.聚集 C.一起 D.全、都

答()答()答()答()答()答()

(3)永不变更

A.更换 B.改变 C.更加 D.时间

答()

6.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

(1)如果于勒 (A.能在 B.竟在 C.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 (A.高兴 B.欢喜 C.惊喜)。

(2)我母亲对我们的 (A.贫困 B.穷苦 C.拮据)生活感到非常 (A.痛苦 B.痛心 C.悲痛)。

二、文学常识

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法国十八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半脂球》,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者给加的。

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线索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转变。

答()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所有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文中的“我”,都是小说里的人物,不能看成是作者本人。

B.小说通常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主要塑造了于勒这个人物形象。

答()

3.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在错误的说法后面画“×”。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答()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简洁明快而又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答()

C.《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我”和于勒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答()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尾部分的景色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答()

三、语法、修辞

1.选出下列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珍惜轻视 畸形 襟怀 B.勇敢清白 是非 花卉 C.动物崭新 工业 泄气 D.矛盾语言 马路 领袖

答()

2.选出下列提取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主干:我骗人。

B.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 主干:人站。

C.我被他这么突然一问,当时也愣住了。 主干:他愣住了。

D.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主干:母亲痛苦。

答()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他们急急忙忙躲开了日夜盼望的“福音”,带着幻灭沮丧的心情溜回家去。 C.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D.正像齐白石画虾、画晴蜓、画密蜂似的,淡淡的几笔,稍加点染,就使这些生物栩栩如生,在纸上活动起来了。

答()

阅读

一、①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②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③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④“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1.第一段是一段概述,交代了三方面的情况,在文中找出15个字加以概括。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标出“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中的“样样”指代哪些内容。

3.“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中的“永不变更”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境?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表明了这是父亲的一个长久的话题,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了。说明于勒的回来对于他、对于他的全家是多么重要。

B.说明父亲知识贫乏,不会用更多的语言表达出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C.说明父亲年岁大了,人也变得啰嗦了,一句话总要重复说。 D.父亲十分珍重亲情,对多年未归的弟弟十分盼望。

答()

4.“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惊喜”的原因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没有想到他要回来,他却回来了。 B.他回来了,就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C.他回来了,就会还清“占用”的钱。

D.出走十余年现在回来了,以手足之情能不“惊喜”吗?

答()

5.文章第④段本是父亲说的话,应接在第③段后面,这里作者把它另作一段,其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尚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1.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表现男主人公的阔气、文雅。 B.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的虚荣心。

C.一方面反映男主公爱慕虚荣,追求风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为下文吃牡蛎、遇于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伏笔。

答()

2.阅读第二段回答:母亲不让若瑟夫吃牡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选出更解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怕把男孩子惯坏了。 B.怕他吃了要生病。 C.怕多花钱。

答()

3.第二段文字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关心、爱护孩子。 B.自私、庸俗。 C.吝啬、虚荣。

答()

4.阅读第四段回答:这段文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5.第四段文字深刻地揭示出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五、六、七段回答;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有些话不能说。 B.不知说什么好。

C.发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

答()

7.阅读五、六、七段回答:我母亲也害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段话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几段文字塑造菲普夫妇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对孩子不溺爱。

B.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虚荣、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风气。 C.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

答()

答案:

一、1.A 2.B 3.D 4.C 5.(1)D (2)C (3)B 6.(1)B、C (2)C、A 二、1.C 2.D 3.A. √ B.√ C.× D.√ 三、1.B 2.B 3.C 阅读

一、1.A.家在哈佛尔 B.挣的钱不多 C.有两个姐姐 2.有人请吃饭是„„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3.A 4.B

5.意在强调,说明于勒在父亲眼里是何等重要。究竟为什么呢?又构成了悬念,引出后面的记叙。

二、1.C 2.C 3.C 4.神情、动作、语言

5.怕秘密被揭穿,多年美梦破灭,失魂落魄,心中充满恐惧。 6.B 7.虚荣心强,冷酷而专横 8.B

《我的叔叔于勒》巩固自测

一、字词

1.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阔绰(chuî) 惯例(lì) 衣冠(guān)恐怖(bù) B. 糟蹋(tà) 减价(jià) 拟定(ní) 变更(gēng) C. 于勒(lâ) 栈桥(zhàn) 拮据(jí) 赚钱(zhuàn) D. 跃然(yào) 赔偿(cháng) 别墅(shù) 计较(jiǎo)

2.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撬开(qiào) 煞白(shà) 手帕(pà) 稳妥(tuǒ) B. 牡蛎(lì) 覆盖(fù) 汁水(zhēn)警惕(tì) C. 保佑(yîu) 虚伪(xū)

张皇(huáng) 暴怒(bào) D. 触目(chù) 惨象(cǎn) 偶然(ǒu) 怨恨(yuàn)

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铮钱铜子 风俗荒唐 B.恭唯迟疑 稳定郑重 C.褴偻哆嗦 无赖皱纹 D.清楚遗产 女婿 塑造

4.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骤然冷酷 贵族 裸露 B.泡影跌宕 侵蚀 涉及 C.豁然崇拜 撕破 领捂

D.脉络揣摩 怨恨 撞见

5.选出下列词语中黑体字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1)莫名其妙

A.名声 B.明确 C.名称 D.说出

(2)与日俱增

A.迅速 B.聚集 C.一起 D.全、都

答()答()答()答()答()答()

(3)永不变更

A.更换 B.改变 C.更加 D.时间

答()

6.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

(1)如果于勒 (A.能在 B.竟在 C.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 (A.高兴 B.欢喜 C.惊喜)。

(2)我母亲对我们的 (A.贫困 B.穷苦 C.拮据)生活感到非常 (A.痛苦 B.痛心 C.悲痛)。

二、文学常识

1.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法国十八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半脂球》,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者给加的。

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线索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转变。

答()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所有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文中的“我”,都是小说里的人物,不能看成是作者本人。

B.小说通常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主要塑造了于勒这个人物形象。

答()

3.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在错误的说法后面画“×”。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我”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答()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简洁明快而又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答()

C.《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我”和于勒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答()

D.《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尾部分的景色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答()

三、语法、修辞

1.选出下列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珍惜轻视 畸形 襟怀 B.勇敢清白 是非 花卉 C.动物崭新 工业 泄气 D.矛盾语言 马路 领袖

答()

2.选出下列提取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主干:我骗人。

B.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 主干:人站。

C.我被他这么突然一问,当时也愣住了。 主干:他愣住了。

D.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主干:母亲痛苦。

答()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他们急急忙忙躲开了日夜盼望的“福音”,带着幻灭沮丧的心情溜回家去。 C.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D.正像齐白石画虾、画晴蜓、画密蜂似的,淡淡的几笔,稍加点染,就使这些生物栩栩如生,在纸上活动起来了。

答()

阅读

一、①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②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③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④“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1.第一段是一段概述,交代了三方面的情况,在文中找出15个字加以概括。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标出“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中的“样样”指代哪些内容。

3.“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中的“永不变更”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境?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表明了这是父亲的一个长久的话题,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了。说明于勒的回来对于他、对于他的全家是多么重要。

B.说明父亲知识贫乏,不会用更多的语言表达出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C.说明父亲年岁大了,人也变得啰嗦了,一句话总要重复说。 D.父亲十分珍重亲情,对多年未归的弟弟十分盼望。

答()

4.“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惊喜”的原因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没有想到他要回来,他却回来了。 B.他回来了,就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C.他回来了,就会还清“占用”的钱。

D.出走十余年现在回来了,以手足之情能不“惊喜”吗?

答()

5.文章第④段本是父亲说的话,应接在第③段后面,这里作者把它另作一段,其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尚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1.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表现男主人公的阔气、文雅。 B.表现男主人公充阔气的虚荣心。

C.一方面反映男主公爱慕虚荣,追求风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为下文吃牡蛎、遇于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伏笔。

答()

2.阅读第二段回答:母亲不让若瑟夫吃牡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选出更解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怕把男孩子惯坏了。 B.怕他吃了要生病。 C.怕多花钱。

答()

3.第二段文字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关心、爱护孩子。 B.自私、庸俗。 C.吝啬、虚荣。

答()

4.阅读第四段回答:这段文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5.第四段文字深刻地揭示出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五、六、七段回答;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理?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有些话不能说。 B.不知说什么好。

C.发现于勒后的恐慌害怕。

答()

7.阅读五、六、七段回答:我母亲也害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段话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几段文字塑造菲普夫妇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对孩子不溺爱。

B.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虚荣、冷酷自私、金钱至上的风气。 C.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

答()

答案:

一、1.A 2.B 3.D 4.C 5.(1)D (2)C (3)B 6.(1)B、C (2)C、A 二、1.C 2.D 3.A. √ B.√ C.× D.√ 三、1.B 2.B 3.C 阅读

一、1.A.家在哈佛尔 B.挣的钱不多 C.有两个姐姐 2.有人请吃饭是„„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3.A 4.B

5.意在强调,说明于勒在父亲眼里是何等重要。究竟为什么呢?又构成了悬念,引出后面的记叙。

二、1.C 2.C 3.C 4.神情、动作、语言

5.怕秘密被揭穿,多年美梦破灭,失魂落魄,心中充满恐惧。 6.B 7.虚荣心强,冷酷而专横 8.B


相关内容

  • 八年级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题
  • 第29课 劳山道士 [基础巩固] 1.<劳山道士>的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字 ,又字 , 别号 .本文选自< >. 2.给黑体的字注音 王俱与稽首( ) 分赉诸徒( ) 肴( ) 逡巡( ) 自诩遇仙( ) 蓦然而踣( ) 3.解释黑体词语 (1)叩而与语( ) (2)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同步写话范文
  • 春天来了 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河水清清的,像一面大镜子.五彩缤纷的蝴蝶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翩翩起舞.树木都换上了绿色的新衣.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钻了出来.小花儿开得五颜六色,香气扑鼻.天鹅妈妈正在教小天鹅们游泳,他们一前一后,你追我赶,好像在比谁游得快呢! 春天来了,树木吐出点点嫩芽,百花盛开,嫩绿的 ...

  •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习题
  •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习题 一.课内阅读:(56分) (一)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12分) 清澈的 大河 寂静的 原野 奔腾的 大海 闪亮的 松林 一望无际的 小溪 空旷的 珍珠 (二)用下面的词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8分) 1.那 小鸟 机灵的 对着 叫 我 ________________ ...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习题
  • 五年级语文期末综合复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3分) rǎn xiè è yuán jǐ lianɡ 耗 支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船艄(xiāo) 咆(páo)哮 抽噎(yē) B.胆怯(qiè) 狞(nín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习题2
  • <枣儿>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翘( )首 踌( )躇( ) 咀( ) .... 嚼( ) 囫( )囵( )吞枣 .... 2.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 ...

  • 2016年长江作业本同步练习册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精英家教网
  • 载 X 下一页 >> 目录查找(点击展开或折叠章节目录)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收藏练习册 < ...

  •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重点
  •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重点 第四单元 生字词 16范仲淹 范仲淹 淹没 岳阳 稀粥 凌晨 佳肴 岂不 宫廷 泱泱 切磋 废寝忘食 毫不介意 和衣而眠 于心不忍 千载难逢 粗茶淡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7.体育课 伤疤 膝盖 双臂 握手 嘘 ...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 1.说说我的家 我家住在xx村,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三口人.爸爸是一名__________________,妈妈是在的小学生.爸爸.妈妈很爱我,我喜欢我的家. 2.给妈妈的贺卡 3.春天来啦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雨后春笋一节一节向上长.柳树抽出嫩绿的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