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生回忆父亲贺龙:那诗那歌靠着你我近(6)

作为作曲家的马可,我们可以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谁没有听过和唱过他写过的那些歌呢?《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没有一首歌不如雷贯耳,没有一段旋律不曾让我们热血沸腾,陪伴我们度过或黑暗或明朗的岁月。而我与马可,与这个曾让我在茫茫人海中四处寻找的人,本该是可以相互走近,和他成为师生,成为忘年之交的朋友。

我想起来了,那是一九七五年春夏,我与事后被誉为“文坛五君子”的白桦、范曾、张锲和韩瀚,对江青封杀歌颂老一辈的电影《创业》,感到义愤填膺,由此想到她一手遮天,把中国的文艺界搞得百花凋零,几个人竟暗暗地聚在一起,斗胆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由我负责将信递上去。毛主席很快批示“此片无大错”,给了江青当头一棒。正当文艺界的朋友奔走相告时,马可托人捎话给我,对我们的行为大加赞赏。但在当时,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去看望他,去拜访他呢?

还是在这一年,马可顶着“四人帮”的巨大压力,出面轰轰烈烈地举办了一场纪念聂耳逝世40周年、冼星海逝世30周年音乐会。那天我也有幸坐在台下,记得音乐会是以演唱《在太行山上》开始,以《黄河大合唱》结束,气氛隆重而热烈,甚至有几分悲壮,许多老战士和老艺术家听得热泪盈眶。在谢幕的时候,马可就出现在舞台中央,我也站在人群中,远远地看见了他。但我并没有走上台去,为他献上一束花,表达我对他的敬仰和感激。

事后我才知道,马可举办这场音乐会,已是重病缠身,离逝世没有多少日子了;有关部门还给他设置了重重阻碍,比如明令冼星海的夫人钱韵玲不得出席。他却不管不顾,像一把火那样把自己点燃了。

让我懊悔不迭的是,才过去一年,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七日,也即在我找到《贺龙》这首歌之前,马可就溘然长逝了。

想起这些,我痛心疾首,真恨不得痛哭一场。

后来,萧克姨夫给我介绍,马可的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与贺敬之合作完成的,贺敬之作词,他作曲,两人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仅写我父亲那首独唱歌曲《贺龙》是这样,《南泥湾》也如此。说着问我,贺敬之你认识吗?你如果要见贺敬之,我介绍你去找他,贺敬之和我也是老朋友了。

不久,我和贺敬之见面了。仿佛在等待这一天,我刚开口问那首歌,敬之部长马上就说,他早知道我会为此去找他。接着他沉浸在对往昔的深情回忆之中。他一九四〇年到延安,当时只有十六岁,可已经有了相当的经历和阅历,尤其热爱诗歌。经过延安火热生活的熏染,他诗兴大发,写了不少诗作。没过多久,他把这些作品整理出来,送给时任“鲁艺”文学系班主任的何其芳请教。何其芳是延安的大诗人,读过贺敬之的诗后,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迅速招他到“鲁艺”学习。人所不知的是,何其芳与八路军的将领私交甚厚,曾跟随我父亲贺龙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采访。在那儿,他亲眼看到我父亲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料事如神;回到寻常生活中,又无比憨厚,爱兵如子。冀中根据地的部队和群众对我父亲有口皆碑,到处传扬着他的故事。何其芳把在冀中的见闻和听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说给贺敬之听,激起贺敬之对我父亲的由衷向往。后来我父亲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住在延安,这使他有了贴近我父亲的机会。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前线军民正陷入艰苦卓绝的苦战,我父亲夙兴夜寐,调兵遣将,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部队向日寇发起频频攻击,一时捷报频传。贺敬之觉得在这个时候把他认识的贺龙,真实地告诉人们,将极大地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于是直接以《贺龙》为题,写下了那首歌词。马可看到这首歌词,高兴得手舞足蹈,爱不释手,他特别看重贺敬之的歌词把我父亲从神还原为人,从叱咤风云的统帅还原为普普通通的农民,字字句句朴素、自然、平白明净,说的是平凡人、眼中事,连夜为它谱曲。此后,这首歌就像长了翅膀,迅速在抗日根据地传开了。 6/7

作为作曲家的马可,我们可以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谁没有听过和唱过他写过的那些歌呢?《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没有一首歌不如雷贯耳,没有一段旋律不曾让我们热血沸腾,陪伴我们度过或黑暗或明朗的岁月。而我与马可,与这个曾让我在茫茫人海中四处寻找的人,本该是可以相互走近,和他成为师生,成为忘年之交的朋友。

我想起来了,那是一九七五年春夏,我与事后被誉为“文坛五君子”的白桦、范曾、张锲和韩瀚,对江青封杀歌颂老一辈的电影《创业》,感到义愤填膺,由此想到她一手遮天,把中国的文艺界搞得百花凋零,几个人竟暗暗地聚在一起,斗胆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由我负责将信递上去。毛主席很快批示“此片无大错”,给了江青当头一棒。正当文艺界的朋友奔走相告时,马可托人捎话给我,对我们的行为大加赞赏。但在当时,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去看望他,去拜访他呢?

还是在这一年,马可顶着“四人帮”的巨大压力,出面轰轰烈烈地举办了一场纪念聂耳逝世40周年、冼星海逝世30周年音乐会。那天我也有幸坐在台下,记得音乐会是以演唱《在太行山上》开始,以《黄河大合唱》结束,气氛隆重而热烈,甚至有几分悲壮,许多老战士和老艺术家听得热泪盈眶。在谢幕的时候,马可就出现在舞台中央,我也站在人群中,远远地看见了他。但我并没有走上台去,为他献上一束花,表达我对他的敬仰和感激。

事后我才知道,马可举办这场音乐会,已是重病缠身,离逝世没有多少日子了;有关部门还给他设置了重重阻碍,比如明令冼星海的夫人钱韵玲不得出席。他却不管不顾,像一把火那样把自己点燃了。

让我懊悔不迭的是,才过去一年,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七日,也即在我找到《贺龙》这首歌之前,马可就溘然长逝了。

想起这些,我痛心疾首,真恨不得痛哭一场。

后来,萧克姨夫给我介绍,马可的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与贺敬之合作完成的,贺敬之作词,他作曲,两人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仅写我父亲那首独唱歌曲《贺龙》是这样,《南泥湾》也如此。说着问我,贺敬之你认识吗?你如果要见贺敬之,我介绍你去找他,贺敬之和我也是老朋友了。

不久,我和贺敬之见面了。仿佛在等待这一天,我刚开口问那首歌,敬之部长马上就说,他早知道我会为此去找他。接着他沉浸在对往昔的深情回忆之中。他一九四〇年到延安,当时只有十六岁,可已经有了相当的经历和阅历,尤其热爱诗歌。经过延安火热生活的熏染,他诗兴大发,写了不少诗作。没过多久,他把这些作品整理出来,送给时任“鲁艺”文学系班主任的何其芳请教。何其芳是延安的大诗人,读过贺敬之的诗后,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迅速招他到“鲁艺”学习。人所不知的是,何其芳与八路军的将领私交甚厚,曾跟随我父亲贺龙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采访。在那儿,他亲眼看到我父亲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料事如神;回到寻常生活中,又无比憨厚,爱兵如子。冀中根据地的部队和群众对我父亲有口皆碑,到处传扬着他的故事。何其芳把在冀中的见闻和听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说给贺敬之听,激起贺敬之对我父亲的由衷向往。后来我父亲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住在延安,这使他有了贴近我父亲的机会。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前线军民正陷入艰苦卓绝的苦战,我父亲夙兴夜寐,调兵遣将,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部队向日寇发起频频攻击,一时捷报频传。贺敬之觉得在这个时候把他认识的贺龙,真实地告诉人们,将极大地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于是直接以《贺龙》为题,写下了那首歌词。马可看到这首歌词,高兴得手舞足蹈,爱不释手,他特别看重贺敬之的歌词把我父亲从神还原为人,从叱咤风云的统帅还原为普普通通的农民,字字句句朴素、自然、平白明净,说的是平凡人、眼中事,连夜为它谱曲。此后,这首歌就像长了翅膀,迅速在抗日根据地传开了。 6/7


相关内容

  • 贺炳炎上将之女贺北生| 深情回忆父亲戎马传奇的一生
  • 贺炳炎上将之女贺北生| 深情回忆父亲戎马传奇的一生 转载:东海.田野 扫描或长按此二维码 关注[红二方面军纪念馆]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国家图书馆于2016年11月5日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由共同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系列讲座,本期<父輩的长征>特别邀请了贺炳炎上将之女贺北生主讲.贺北 ...

  • 叶挺与南昌起义
  • 叶挺与南昌起义 文/杨 飞 在83年前的南昌起义中,英雄的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极其辉煌的篇章.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近代中国杰出军事家的叶挺,更是满怀革命必胜的信念,为南昌起义成功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挺的英名已与南 ...

  • 父亲,我心中的参天大树
  • 正月里,北京,微寒,在安慧北里安园,一个僻静的军队家属区,<祖国>杂志社的记者一行如约前来拜访一位老人,刚到楼门口,老人已然在阳台等候,并不停地向我们挥手,他看起来那么儒雅.温和,如同一个文职老兵,眉宇间透着矍铄和英武. 他就是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政委.开国大将罗瑞卿的长子罗箭. 罗 ...

  • 共和国十大元帅(五):贺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简介 --谨以此贴向共和国开国元勋致以崇高的敬礼! 贺龙元帅 (1896.03.22-1969.06.09) 悼词评价:当时根本就没有开追悼会,自然就没有悼词. 彻底平反时评价:我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是我军的创始者之一. 毛泽东主席评价:&qu ...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故居导游词
  • 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贺龙元帅的故乡--洪家关参观游览.贺龙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奋斗,出生入死,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桑植人民的优秀儿子,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 (贺龙故居)这是一 ...

  • 为入党,贺龙先后8次递交入党申请书
  •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贺捷生 时间:2017-05-22 47 0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对1927年8月1日,贺龙系着红领带,站在江西大旅社的台阶上下达起义命令的那幅油画,都耳熟能详.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起义后的南下途中,贺龙在第8次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才终 ...

  • [转载]史上最全的人物传记大全(电子版) 建议:收藏 引用
  • 史上最全的人物传记大全(电子版) 建议:收藏 引用 本文转载自 好想幸福<史上最全的人物传记大全(电子版) 建议:收藏 引用> ★帝王权臣传 康熙大帝 (二月河) 雍正皇帝(二月河) 乾隆皇帝(二月河) 光绪皇帝 (二月河) 秦始皇大传(李约) 司马懿大传(马敏学) 少年天子(凌力) 隋 ...

  • 乱世才女乱世情
  •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哦,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这首<延安颂>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后,至今仍传唱不衰,其词作者就是从茶乡福建安溪走出去的女作家莫耶. 乱世出英杰,乱世有奇情 ...

  • 我的"漂母"们
  • 三春晖 我的"漂母"们 一个地方,因为一个人而扬名天下的,淮阴当是其中之一.我想,如果没有西汉名将韩信,没有太史公司马迁对韩信充满钦羡语调的传世名篇<淮阴侯列传>,恐怕淮阴与中国数千个平凡的小县一样,注定不会有那么高的知名度.然而,<淮阴侯列传>让我感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