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考历史

历史12月月考试卷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

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

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 )

A.70年 B.80年

C.90年 D.100年

3.图所示的博物馆坐落在(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D 上海

4.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没发生在南京的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九一八事变爆发

5.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是( )

①张学良 ②杨虎城③李宗仁 ④傅作义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8.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 年的时间。在此期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A.广州武汉南

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D.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10.日军为大举进攻上海而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11.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九一八事变②八一三事变③卢沟桥事变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

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C.日本为了摆

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13.抗战期间,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原因是( )

A.日本不改变侵华方针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壮大D.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14.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基础是( )

A.社会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C.两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

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起义 D.广州起义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A.湘南

起义 B.广州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7.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B.开始了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C.以夺

取城市为主要目标 D.余部转向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

18.下列革命领导人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有( )

①毛泽东 ②周恩来 ③刘少奇 ④朱德 ⑤贺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9.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C.力

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20.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 )A.批判了党

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C.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D.毛泽东独立负

责军事

二、填空(共10分,一格1分)

1.卢沟桥事变又称 ,爆发于 (时间),它标志着 从此爆发。

2.在抵御日军对北平、天津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中,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军长 、

一三二师师长 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 ,奔赴

抗日战场。

4.日本发动 ,大举进攻上海;之后,又攻陷中国首都 。国民政

府迁往陪都 。

三、分析题

1、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江西)于都县抓住“长征出发地”这一宝贵的红色财富,把“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来规划城市,规划建设了长征广场、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等一系列以“长征”冠名的基础设施;……建立起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发掘历史,推出“红色餐饮系列”、“红军笠”、“草鞋等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一,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分)

(3)据材料二,说说于都县打出“长征”品牌有何意义? (2分)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3分)

2、看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此图是哪一次会议的会场与会址?(2分)

(2)此会议召开是在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召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2分)

(3)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内容如何?(3分)

(5)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分)

3、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

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3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4、下面两段是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在1997年使用的五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 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四种把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1)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被害人数。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批驳右翼学者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3)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5、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府,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3分)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

历史12月月考试卷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

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

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 )

A.70年 B.80年

C.90年 D.100年

3.图所示的博物馆坐落在(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D 上海

4.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没发生在南京的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九一八事变爆发

5.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是( )

①张学良 ②杨虎城③李宗仁 ④傅作义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8.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开始到最后取得胜利经历了14 年的时间。在此期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A.广州武汉南

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D.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10.日军为大举进攻上海而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11.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九一八事变②八一三事变③卢沟桥事变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

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C.日本为了摆

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13.抗战期间,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原因是( )

A.日本不改变侵华方针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壮大D.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14.国共两党合作的共同基础是( )

A.社会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C.两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1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

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湘赣边界起义 D.广州起义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A.湘南

起义 B.广州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7.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B.开始了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C.以夺

取城市为主要目标 D.余部转向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

18.下列革命领导人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有( )

①毛泽东 ②周恩来 ③刘少奇 ④朱德 ⑤贺龙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9.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C.力

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20.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 )A.批判了党

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C.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D.毛泽东独立负

责军事

二、填空(共10分,一格1分)

1.卢沟桥事变又称 ,爆发于 (时间),它标志着 从此爆发。

2.在抵御日军对北平、天津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中,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军长 、

一三二师师长 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3.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 ,奔赴

抗日战场。

4.日本发动 ,大举进攻上海;之后,又攻陷中国首都 。国民政

府迁往陪都 。

三、分析题

1、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江西)于都县抓住“长征出发地”这一宝贵的红色财富,把“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保护开发,让“长征”品牌力促经济发展。他们用“长征”品牌来规划城市,规划建设了长征广场、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等一系列以“长征”冠名的基础设施;……建立起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发掘历史,推出“红色餐饮系列”、“红军笠”、“草鞋等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一,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分)

(3)据材料二,说说于都县打出“长征”品牌有何意义? (2分)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形式。至少两条)。(3分)

2、看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此图是哪一次会议的会场与会址?(2分)

(2)此会议召开是在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召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2分)

(3)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内容如何?(3分)

(5)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分)

3、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

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3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5分)

4、下面两段是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在1997年使用的五种教科书记述有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地区为消灭抗日势力实行“三光政策”(日语为三光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新版教科书记述有关内容的则只有一种。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 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四种把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

(1)请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被害人数。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批驳右翼学者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3)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5、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府,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3分)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


相关内容

  • 中华560姓氏起源及名人
  • 中华560姓氏起源及名人..... 1.赵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2.钱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3.孙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4.李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5.周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6.吴姓--姓氏起源(聚 ...

  • 中国姓氏来历,您的姓氏由何而来自己知道吗?
  • 2011-01-14 08:49:07|  分类: [史海钩沉] |  标签:家谱  聚集地  姓氏  名人  起源   |举报 |字号 订阅 1.赵姓--姓氏起源 (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2.钱姓--姓氏起源  (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3.孙姓--姓氏起源 (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4. ...

  • 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
  • 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 徐兆仁 自从划分学科以来,学术研究就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训练模式.思维方法和可预想的结果.历史学的训练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拓宽认知半径获得历史经验并引起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历史意识决定着历 ...

  • 历史价值论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 作者:王学川 理论与现代化 2008年11期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4-0023-06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价值论探讨的是历史客体对于历史主体的意义何在,即历史有无目的.有无进步,历史对人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认识历史意义的问题.历史价值论研究, ...

  •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的关系
  •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的关系 姓名:张云天 学号:2013232025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历史观作为人类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进程的基本观念,极大地推进了历史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同时近代历史哲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历史观的革新,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新型历史观纷纷登上理论舞台.历史观与历史哲学虽然在研究方向. ...

  • 00775历史教育学新考纲(1)
  • 高纲143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775 历史教育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特定教育现象为对象,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全过程中一系列的理 ...

  • 2017历史学科素养-YXL
  • 高中历史课程研究--历史学科素养 高三历史 宇欣亮 一.先明确几个概念 历史:保存和记录下的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其突出特征是:真实再现.客观还原. 历史学:对实际存在的解释(说明.阐释.分析.评论等),但"解释"要有一定的规范,应当符合科学而不是臆断.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 ...

  • 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
  • 第四章 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 第一节 历史事件和主观化[Ⅰ]历史事实 一.从"历史事件"到"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是历史认识的基本概念或基本问题,因为无论是认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还是认识具体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都离 ...

  • 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历史情思
  • 摘 要:文章力图通过分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从中找寻出这些小说与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之间或隐或显的关系,也许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但之所以称其为"新历史主义小说",就在于这批小说是在用完全崭新的历史意识去解读历史,它们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历史情思.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

  • 历史教学论
  • 第一讲 绪 论 一."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概念的演进 1. 历史教授法--"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 (1)历史成为一门课程: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对其研究也成为师范学堂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授方法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在研究之列: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