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夕阳箫鼓]谈我国钢琴曲的美学诠释

  摘要:本文以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黎英海先生演奏的钢琴曲目《夕阳箫鼓》为例,通过对作品演奏的逐层分析,探讨了我国钢琴曲的美学价值以及其丰富且深厚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夕阳箫鼓》;钢琴曲;美学价值   一、江楼钟鼓   江楼钟鼓是钢琴曲的引子部分,在开始时,节奏是自由的散拍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暮色之中江面上的波纹,还有远处微微传来的鼓声,春江花月的美好夜晚渐渐拉开序幕。当弹奏鼓点时,要注重踏板的力度和触键的力度,这时候演奏的气息要始终保持连贯和饱满。在弹奏二分音乐、三连音和四分音符时,使用的是弱音踏板,触键速度快,力度大,这样才能将鼓声的韵律模仿出来。不仅如此,还要全面结合作品的意境,鼓点保持纯净、质朴和平稳。随后速度从慢到快,模拟琵琶音的轮指音色,双手反向进行琶音和弦,指尖触键细腻,肘部手腕保持弹性,以便于后期的快速换音。随后出现的是古筝和箫声,适当运用弱音踏板,手用横向的力量贴在琴键上进行演奏,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意境。   二、月上东山   月上东山是钢琴曲的变奏部分,这是主题的延伸部分,采用的是中板速度。在旋律开始的时候,依然采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而且为了能够营造出更急啊明快的音乐色彩,黎英海先生在改编时,将这一部分的主题旋律进行修改,做了上移,使得音乐的色彩更加鲜明形象,充满了美好意境。演奏者要讲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深入地了解,做到全面掌控。可以将旋律的四度移高,营造出月上东山缓缓升起的美妙意境。也可以运用连环扣进行过渡,将前段和后段进行自然和谐地连接,达到一种轻松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在弹奏时,双臂自然下落,左手伴奏的音量尽量要轻,但是不能过于单薄,右手的指尖触键,弹奏出的音响要有回荡起伏的意蕴。   三、风回曲水   风回曲水是主题的引申,以自由的散板开始,速度逐渐变快。旋律和月上东山部分相似,但是也做了一定的补充,加入了大量的新元素,使得旋律更加动感。让听众有一种看到微风吹拂江面的感觉,流水回荡起伏,激起了层层浪花。月上东山是一种静态美,但是风回曲水是一种动态美,因此在弹奏时,情绪上也要适当把握,从而才能将情感表达出来。左手的三十二分音符,弹奏的要清晰匀称,但是力度不能过大,要注意韵律的把握,而右手旋律要重点突出,轻柔温和地过渡到一个阶段。   四、花影层叠   花影层叠这一段调性整整提高了五个度,一开始是小段自由的散板,在演奏时,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感觉进行意境诠释,速度和装饰音则可以根据感觉掌握,找出一种朦胧和隐约的感觉。随之就是主旋律的高音部分,速度较快,节奏也随之变快。这里出现了四个颤音,要迅速将手臂的力度进行调整,双手交替的演奏,模拟出琵琶的印象效果,弹奏保持平稳,音质饱满,通过速度的变化,强化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营造出一种水月镜花的美妙感。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自行想象。这一段与风回曲水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段的弹奏难度相对较大,所以要保持手臂的自然和触键的力度。   五、水云深际   这一段的节奏速度的整体布局是从慢板转向中板,在中后部分,速度可以加快。速度的变化使得这段音乐变得连绵起伏,悠长婉转。旋律首先使用的慢板的八度音符,营造中低音区的旋律,模仿的是古琴的音色,右手的旋律清脆缓和,使用弱音踏板。随之是中板,色彩逐渐明亮,并带有一系列的装饰音,弹奏时,装饰音要指尖紧扣,弹奏灵活自然。在音乐中,不同种类的传统乐器的音色交织在一起,能够将孤月与江水相印的美好画面展现地透彻清明。   六、渔舟唱晚   这一段是《夕阳箫鼓》中最难的部分,也是独具特色的部分。轻快灵活的小快板,奠定了轻松明朗的基调。在演奏过程中,要重视节奏的准确性,右手旋律都有一定的休止拍,还有高八度的音,模仿的是木鱼敲击的音响。弹奏时,颗粒感饱满,连续自然,掌控好手指调音的力度,左右手进行自然交替,从而营造出活跃的气氛。   七、桡鸣远濑、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和洄澜拍岸这两段所呈现的是渔船回归的场景。回归的渔船在江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宛若一幅曼妙灵活的画面。因此,在演奏时,一般都会将这两个段落结合在一起。这两段在整首作品中也算是比较难的部分。在创作手法上,黎英海运用了传统的慢起渐快的形式,这种形式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演奏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反复演练。桡鸣远濑是从渔舟唱晚歌唱抒情性的节奏转化成跳跃式的节奏,从模进音的短剧琵琶和弦开始,速度加快。并且要注重左手的触键,增加手腕的力量,弹出来的音要做到掷地有声,成熟稳重。右手要突出上方旋律,使用小连线进行弹奏,而这时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逐渐缓和下来。在洄澜拍岸部分时,左手上的波音要干净利索,突出上方音,逐渐加紧。左右手音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可以使用踏板进行连接。   八、�G乃归舟   �G乃归舟是作品的高潮,营造的画面十分优美。演奏时保持均匀弹奏八分音符,以平稳地状态进行。还可以持续使用切分踏板,以此营造意境,推进音乐旋律的高潮起伏。身体则要保持放松的状态,手臂力量积极主动,手指快速敲击键盘。音色才会显得饱满。整个部分的旋律忽升忽降,慢起快进,力度逐渐增强,将整首作品推向高潮。   九、结尾   这一部分与主题音乐之间相呼应,又一次回到了节奏自由的散板。演奏者弹奏时,气息保持平缓,触键轻柔,右手琶音表现出箫声的呜咽,弹奏出逐渐驱散,渐渐远去的意境。左右手的琶音,使用弱音踏板,缓慢结尾。就像是渔舟晚归已经停泊,歌声也逐渐小时,江面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参考文献:   [1] 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   [2] 邹新华,杨泽,程秀芳.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新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中国钢琴音乐文化视野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申报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编号:J14wJ01

  摘要:本文以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黎英海先生演奏的钢琴曲目《夕阳箫鼓》为例,通过对作品演奏的逐层分析,探讨了我国钢琴曲的美学价值以及其丰富且深厚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夕阳箫鼓》;钢琴曲;美学价值   一、江楼钟鼓   江楼钟鼓是钢琴曲的引子部分,在开始时,节奏是自由的散拍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暮色之中江面上的波纹,还有远处微微传来的鼓声,春江花月的美好夜晚渐渐拉开序幕。当弹奏鼓点时,要注重踏板的力度和触键的力度,这时候演奏的气息要始终保持连贯和饱满。在弹奏二分音乐、三连音和四分音符时,使用的是弱音踏板,触键速度快,力度大,这样才能将鼓声的韵律模仿出来。不仅如此,还要全面结合作品的意境,鼓点保持纯净、质朴和平稳。随后速度从慢到快,模拟琵琶音的轮指音色,双手反向进行琶音和弦,指尖触键细腻,肘部手腕保持弹性,以便于后期的快速换音。随后出现的是古筝和箫声,适当运用弱音踏板,手用横向的力量贴在琴键上进行演奏,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意境。   二、月上东山   月上东山是钢琴曲的变奏部分,这是主题的延伸部分,采用的是中板速度。在旋律开始的时候,依然采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而且为了能够营造出更急啊明快的音乐色彩,黎英海先生在改编时,将这一部分的主题旋律进行修改,做了上移,使得音乐的色彩更加鲜明形象,充满了美好意境。演奏者要讲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深入地了解,做到全面掌控。可以将旋律的四度移高,营造出月上东山缓缓升起的美妙意境。也可以运用连环扣进行过渡,将前段和后段进行自然和谐地连接,达到一种轻松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在弹奏时,双臂自然下落,左手伴奏的音量尽量要轻,但是不能过于单薄,右手的指尖触键,弹奏出的音响要有回荡起伏的意蕴。   三、风回曲水   风回曲水是主题的引申,以自由的散板开始,速度逐渐变快。旋律和月上东山部分相似,但是也做了一定的补充,加入了大量的新元素,使得旋律更加动感。让听众有一种看到微风吹拂江面的感觉,流水回荡起伏,激起了层层浪花。月上东山是一种静态美,但是风回曲水是一种动态美,因此在弹奏时,情绪上也要适当把握,从而才能将情感表达出来。左手的三十二分音符,弹奏的要清晰匀称,但是力度不能过大,要注意韵律的把握,而右手旋律要重点突出,轻柔温和地过渡到一个阶段。   四、花影层叠   花影层叠这一段调性整整提高了五个度,一开始是小段自由的散板,在演奏时,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感觉进行意境诠释,速度和装饰音则可以根据感觉掌握,找出一种朦胧和隐约的感觉。随之就是主旋律的高音部分,速度较快,节奏也随之变快。这里出现了四个颤音,要迅速将手臂的力度进行调整,双手交替的演奏,模拟出琵琶的印象效果,弹奏保持平稳,音质饱满,通过速度的变化,强化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营造出一种水月镜花的美妙感。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自行想象。这一段与风回曲水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段的弹奏难度相对较大,所以要保持手臂的自然和触键的力度。   五、水云深际   这一段的节奏速度的整体布局是从慢板转向中板,在中后部分,速度可以加快。速度的变化使得这段音乐变得连绵起伏,悠长婉转。旋律首先使用的慢板的八度音符,营造中低音区的旋律,模仿的是古琴的音色,右手的旋律清脆缓和,使用弱音踏板。随之是中板,色彩逐渐明亮,并带有一系列的装饰音,弹奏时,装饰音要指尖紧扣,弹奏灵活自然。在音乐中,不同种类的传统乐器的音色交织在一起,能够将孤月与江水相印的美好画面展现地透彻清明。   六、渔舟唱晚   这一段是《夕阳箫鼓》中最难的部分,也是独具特色的部分。轻快灵活的小快板,奠定了轻松明朗的基调。在演奏过程中,要重视节奏的准确性,右手旋律都有一定的休止拍,还有高八度的音,模仿的是木鱼敲击的音响。弹奏时,颗粒感饱满,连续自然,掌控好手指调音的力度,左右手进行自然交替,从而营造出活跃的气氛。   七、桡鸣远濑、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和洄澜拍岸这两段所呈现的是渔船回归的场景。回归的渔船在江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宛若一幅曼妙灵活的画面。因此,在演奏时,一般都会将这两个段落结合在一起。这两段在整首作品中也算是比较难的部分。在创作手法上,黎英海运用了传统的慢起渐快的形式,这种形式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演奏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反复演练。桡鸣远濑是从渔舟唱晚歌唱抒情性的节奏转化成跳跃式的节奏,从模进音的短剧琵琶和弦开始,速度加快。并且要注重左手的触键,增加手腕的力量,弹出来的音要做到掷地有声,成熟稳重。右手要突出上方旋律,使用小连线进行弹奏,而这时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逐渐缓和下来。在洄澜拍岸部分时,左手上的波音要干净利索,突出上方音,逐渐加紧。左右手音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可以使用踏板进行连接。   八、�G乃归舟   �G乃归舟是作品的高潮,营造的画面十分优美。演奏时保持均匀弹奏八分音符,以平稳地状态进行。还可以持续使用切分踏板,以此营造意境,推进音乐旋律的高潮起伏。身体则要保持放松的状态,手臂力量积极主动,手指快速敲击键盘。音色才会显得饱满。整个部分的旋律忽升忽降,慢起快进,力度逐渐增强,将整首作品推向高潮。   九、结尾   这一部分与主题音乐之间相呼应,又一次回到了节奏自由的散板。演奏者弹奏时,气息保持平缓,触键轻柔,右手琶音表现出箫声的呜咽,弹奏出逐渐驱散,渐渐远去的意境。左右手的琶音,使用弱音踏板,缓慢结尾。就像是渔舟晚归已经停泊,歌声也逐渐小时,江面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参考文献:   [1] 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   [2] 邹新华,杨泽,程秀芳.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新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中国钢琴音乐文化视野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申报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编号:J14wJ01


相关内容

  • 肖邦音乐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相似特性
  •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的特性,文章以肖邦的练习曲Op10.No3为例,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这一载体,从起承转合.叠加.回文.反复.模进.顶真.叠字7种表现手法,对称节奏.不对称节奏.自由节奏3个节奏型,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柔弱而坚强的个性和民族的气质3类情感对肖邦音乐的特性进行了诠释,指出了肖 ...

  • 谈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音乐特色
  • 摘要: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从萌芽到蓬勃发展,逐步走向繁荣,呈现出创作风格多元化,音乐内容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作曲家不断融汇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在西方的乐器��钢琴上创作与发展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根据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气质确立了其在中国钢琴音乐 ...

  • 德国艺术歌曲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 德国艺术歌曲在当代艺术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1-08 09:56:00 ] 作者:朱 敏 编辑:studa0714 一.德国艺术歌曲的概念及本体特征 "Lied[德]利德,原文字面意义为„歌曲‟.此词现已专用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施特劳斯等人的德国 ...

  • 浅谈正确把握演奏风格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 摘要:"如何演奏好一部钢琴作品!"这可能是每一名钢琴演奏者最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们通常的教学与实践中,有些老师可能过于一味的强调音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表现.仅仅要求学生在演奏时没有错音,速度过关等等这些所谓的纯技术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不能很好的诠释一部作品 ...

  • 论钢琴演奏中情感因素的技巧化
  • 摘要:所谓情感因素技巧化,就是将演奏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技术表现中.其最大的特点,是用熟练到位的技术手法,以及处理得当的钢琴语言,来传情达意,表现出作品内在的含义.这在钢琴演奏中,以及钢琴教学中都是很重要的命题.通过情感因素技巧化的方法来解决钢琴演奏中的某些技术问题,运用这一手法,完整地诠释钢琴作品所 ...

  • 如何进行钢琴入门教学
  • 理 论 如何进行钢琴入 门教学 杨天波 ( 阳高等专科师 范学校 辽 宁朝 阳 朝 12 0 20 0)摘 要 :2 世 纪是 创新 的时代 ,也是 竞争 的时代 . 高素质 .高 学 1 历 .综合性复合 型人 才 ,越 来越 受到社会 和 国家的青 睐.艺术作为综 合 素 质 的 一 种 , 受 ...

  • 李隆基_杨玉环形象的文学经典诠释及演化成因探析(1)
  • ・・ 李隆基.杨玉环形象的文学经典诠释及演化成因探析 李利军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形象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广为敷衍,尤其以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杂剧<梧桐雨>和传奇<长生殿>三部作品为代表,对李.杨爱情作出了充满时代特点的 ...

  • 钢琴演奏艺术谈
  • [内容摘要]钢琴演奏是钢琴艺术的中心,没有钢琴演奏艺术,就没有钢琴艺术.文章以钢琴演奏艺术的亮点.钢琴演奏艺术的构成.钢琴演奏艺术的形式为三大理论层面,对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从而对钢琴演奏艺术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钢琴 演奏 亮点 构成 形式 钢琴演奏 ...

  • 浅析歌曲[贵妃醉酒]的艺术特征
  • 摘要:<贵妃醉酒>是由王晓玲作词,张卓娅.王祖皆作曲的一首颇受欢迎的声乐作品.以唐代"贵妃醉酒"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展现了杨贵妃醉酒之后万般愁绪无以排除遣,大醉之后怅然返宫的一段情节.本文拟从作品的创作题材来源.曲式结构以及创作特征等音乐要素方面分析作品,希望对人们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