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判断题 (15分):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

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

4、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6、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

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9、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

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

1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

12、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

13、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

14、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段。( )

15、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

二、单选题:(15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 )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 B:品质 C:行为的特性 D: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

A:物理的特性 B:行为的特性 C:可区分的特征 D:可区分的特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

A:符合性质量 B:广义性质量 C:满意的质量 D:适用性质量

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特性。

A:赋予 B:固有 C:增加 D:以上皆是

5、以下( )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领导作用 B:过程方法 C:预防为主 D: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 B: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于( )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 )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标准化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产品质量法

9、固定场所检验的含义是( )。

A:检验人员固定 B:检验站(点)固定

C:验证仪器设备固定 D:检验文件固定

10、质量检验“把关”指的是( )。

A: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 B: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C:不合格品不放行 D:不合格工序不准运行

11、流动检验含义是( )。

A:检验工具流动 B:检验人员流动作业

C:检验站巡回流动 D:检验时间灵活机动

12、按照检验阶段分类的质量检验包括( )。

A:进货检验 B:产品检验 C:出口检验 D:实物检验

13、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包括( )。

A:验收功能 B:预防功能 C:产品检验 D:比较功能

14、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之一是( )。

A:合格检验 B:成品检验 C:过程检验 D: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15、按照产品数量分类的检验有( )。

A:抽样检验 B:流动检验 C:固定检验 D:最终检验

三、多项选择题(30分):

1、产品质量特性有外在特性,它包括( )。

A:外观 B:形状 C:结构 D:气味 E:色泽

2、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 )和( )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A:策划 B:指挥 C:控制 D:制定 E:改进

3、工业化时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列( )三个阶段。 A:质量检验阶段 B:工艺控制阶段 C:过程监控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E: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过程方法的基本要点( )。

A:识别过程 B:取舍过程 C:管理过程 D:抓住关键过程 E:修改过程

5、质量管理的四大过程包括:

A:管理职责 B:产品实现 C:过程的监测 D:资源管理 E:测量、分析和改进

6、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 )。

A:保证产品质量 B:产品的标识符合规定要求

C:保证服务质量 D:严禁生产假冒伪劣 E:实行“三包“

7、下列关于质量定义中“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B:要求必须明示 C: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

D:要求不能代表期望 E:要求包括法律法规的内容

8、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包括( )。

A:产品缺陷 B:采用标准 C:法律法规规定 D: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E:产品过度包装

9、过程检验根据过程的各个阶段可分为( )。

A:首件检验 B:完工检验 C:巡回检验 D:抽样检验 E:工序检验

10、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要确保( )。

A:检验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B:检验人员发挥“把关”作用 C:检验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D:不合格品不流转、不交付 E:使顾客满意

11、按照检验方法分类中理化检验包括( )。

A:物理检验 B:感官检验 C:化学检验 D:生物检验 E:物化检验

12、按照检验方法分类有( )。

A:理化检验 B:感官检验 C:巡回检验 D:生物检验 E:全数检验

13、生物检验包含( )。

A:微生物检验 B:动植物检验 C:动物毒性试验

D:食品检验 E:饮用水检验

14、感官检验结果是感官质量,表示方式有( )。

A:数值表示法 B:语言表示法 C:图片比较法

D:客观描述法 E:检验样品比较法

15、感官检验的分类有( )

A:分析型感官检验 B:心理型感官检验 C:生理型感官检验

D:嗜好型感官检验 E:宏观型感官检验

四、问答题(40分):

1、请写出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10分)

2、请写出不良品主要的来源及如何能有效的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3、请写出巡检中的注意事项。(10分)

5分)

4、请简述什么是5S?推行5S的目的与意义?(5分)

5、简述ISO9000的基本文件框架?(5分)

6、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原则是?(5分)

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单选题

1、A 2、C 3、D 4、B 5、C

6、B 7、B 8、D 9、B 10、C

11、B 12、A 13、B 14、D 15、A

16、C 17、C

三、多选题

1、ABDE 2、BC 3、ADE 4、AC 5、ABDE

6、ABD 7、ACDE 8、ABC 9、ABC 10、CD

11、AC 12、ABD 14、AC 15、ABCE 16、AD

1、 a) 答:不良品的处理流程:隔离——标识——评审——处理——记录

1. 注意事项:

b) 对来料不良品首先要确认供方的名称/规格/型号/来料的数量/来料日期/不合格数量/不良比例等不合格现象,做到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以数据话说,然后再把不良现象及相关数据反馈给上级及SQE或相关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

审,处理,要求改善,并对后续上线的物料进行跟踪;

c) 对制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要处理,首先要做到传播问题点,通知生产负责人,并现场指点操作员,要求其认识该问题点,并做出分析及相应的改善措施,要求操作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2、答:不良品的来源主要与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即4M1E

Man-人 Method-方法 Material-材料

Machine-机器 Environment-环境

因此,要想有效的防止不良品,须以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稳定的人员

第二:良好的教育训练

第三:建立标准化

第四:消除环境之乱象

第五:推行统计品管

第六:稳定的供应厂商

第七: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

3、根据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的巡检内容写。

答:根据公司现场管理流程而定:

a) WI(作业指导书):是否存在未及时更新现象,如:与员工操作不符,作业指导书 上存在手动临时修改的,WI不够清楚,简洁明了,岗位上无WI支持等现象。

b) 人员人操作:①.与WI是否存在差异(规范WI,或指出作业员的错误操作)

②.杜绝以“习惯”来进行作业(存在品质风险)

③.是否有做自检,互检工作

c) 校准: ①.仪器设备,工具等是否都经过校准,并贴有校准标签,标签上的有效期是否清晰可见,是否还在有效期内,是否有每日点检,按时进行保养,维护

d) 状态: ①.周转车,物料盒上是否有明确的标识

②.产品的状态标识,是否附有流程卡,流程卡上是否存在漏签,签错的不良现象 e) ESD: ①.每日的ESD检测

②.敏感器件,产品,物料的ESD防护

③.人员操作的ESD防护

f) 环境: ①. “5S”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整齐,有序

4、答:整理――区分“要用的”与“不要用的”

整顿――将要用的物品划分定位

清扫――将不要用的物品清扫干净――效果是:使得要用的东西随时可取得,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它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清洁――随时保持美观干净

素养――使每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心态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 推行5S的目的与意义是:消除环境之乱象,保证产品和人本身的质量。

5、一级质量手册,二级程序文件,三级操作文件,四季表单记录。

6、A、以客户为中心,B、建立和谐的供应商关系,C、建立有效的体系D、持续改进,E、全员参与质量,F、所有作业流程化,G、领导参与,H、现场决策。

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判断题 (15分):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

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

4、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6、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系统。( )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

8、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9、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应追求的目标。( )

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

11、质量检验不包括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

12、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

13、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

14、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段。( )

15、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

二、单选题:(15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 )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 B:品质 C:行为的特性 D:特征

2、质量定义中特性指的是( )。

A:物理的特性 B:行为的特性 C:可区分的特征 D:可区分的特性

3、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

A:符合性质量 B:广义性质量 C:满意的质量 D:适用性质量

4、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特性。

A:赋予 B:固有 C:增加 D:以上皆是

5、以下( )不属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A:领导作用 B:过程方法 C:预防为主 D:全员参与

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特性可以是固有或赋予的; B:成品完成后因不同要求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7、《产品质量法》于( )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违反( )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标准化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产品质量法

9、固定场所检验的含义是( )。

A:检验人员固定 B:检验站(点)固定

C:验证仪器设备固定 D:检验文件固定

10、质量检验“把关”指的是( )。

A: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 B: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C:不合格品不放行 D:不合格工序不准运行

11、流动检验含义是( )。

A:检验工具流动 B:检验人员流动作业

C:检验站巡回流动 D:检验时间灵活机动

12、按照检验阶段分类的质量检验包括( )。

A:进货检验 B:产品检验 C:出口检验 D:实物检验

13、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包括( )。

A:验收功能 B:预防功能 C:产品检验 D:比较功能

14、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之一是( )。

A:合格检验 B:成品检验 C:过程检验 D: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15、按照产品数量分类的检验有( )。

A:抽样检验 B:流动检验 C:固定检验 D:最终检验

三、多项选择题(30分):

1、产品质量特性有外在特性,它包括( )。

A:外观 B:形状 C:结构 D:气味 E:色泽

2、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 )和( )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A:策划 B:指挥 C:控制 D:制定 E:改进

3、工业化时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列( )三个阶段。 A:质量检验阶段 B:工艺控制阶段 C:过程监控阶段 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E: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4、过程方法的基本要点( )。

A:识别过程 B:取舍过程 C:管理过程 D:抓住关键过程 E:修改过程

5、质量管理的四大过程包括:

A:管理职责 B:产品实现 C:过程的监测 D:资源管理 E:测量、分析和改进

6、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 )。

A:保证产品质量 B:产品的标识符合规定要求

C:保证服务质量 D:严禁生产假冒伪劣 E:实行“三包“

7、下列关于质量定义中“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B:要求必须明示 C: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

D:要求不能代表期望 E:要求包括法律法规的内容

8、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包括( )。

A:产品缺陷 B:采用标准 C:法律法规规定 D: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E:产品过度包装

9、过程检验根据过程的各个阶段可分为( )。

A:首件检验 B:完工检验 C:巡回检验 D:抽样检验 E:工序检验

10、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要确保( )。

A:检验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B:检验人员发挥“把关”作用 C:检验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D:不合格品不流转、不交付 E:使顾客满意

11、按照检验方法分类中理化检验包括( )。

A:物理检验 B:感官检验 C:化学检验 D:生物检验 E:物化检验

12、按照检验方法分类有( )。

A:理化检验 B:感官检验 C:巡回检验 D:生物检验 E:全数检验

13、生物检验包含( )。

A:微生物检验 B:动植物检验 C:动物毒性试验

D:食品检验 E:饮用水检验

14、感官检验结果是感官质量,表示方式有( )。

A:数值表示法 B:语言表示法 C:图片比较法

D:客观描述法 E:检验样品比较法

15、感官检验的分类有( )

A:分析型感官检验 B:心理型感官检验 C:生理型感官检验

D:嗜好型感官检验 E:宏观型感官检验

四、问答题(40分):

1、请写出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10分)

2、请写出不良品主要的来源及如何能有效的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3、请写出巡检中的注意事项。(10分)

5分)

4、请简述什么是5S?推行5S的目的与意义?(5分)

5、简述ISO9000的基本文件框架?(5分)

6、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原则是?(5分)

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单选题

1、A 2、C 3、D 4、B 5、C

6、B 7、B 8、D 9、B 10、C

11、B 12、A 13、B 14、D 15、A

16、C 17、C

三、多选题

1、ABDE 2、BC 3、ADE 4、AC 5、ABDE

6、ABD 7、ACDE 8、ABC 9、ABC 10、CD

11、AC 12、ABD 14、AC 15、ABCE 16、AD

1、 a) 答:不良品的处理流程:隔离——标识——评审——处理——记录

1. 注意事项:

b) 对来料不良品首先要确认供方的名称/规格/型号/来料的数量/来料日期/不合格数量/不良比例等不合格现象,做到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以数据话说,然后再把不良现象及相关数据反馈给上级及SQE或相关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

审,处理,要求改善,并对后续上线的物料进行跟踪;

c) 对制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要处理,首先要做到传播问题点,通知生产负责人,并现场指点操作员,要求其认识该问题点,并做出分析及相应的改善措施,要求操作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

2、答:不良品的来源主要与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即4M1E

Man-人 Method-方法 Material-材料

Machine-机器 Environment-环境

因此,要想有效的防止不良品,须以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稳定的人员

第二:良好的教育训练

第三:建立标准化

第四:消除环境之乱象

第五:推行统计品管

第六:稳定的供应厂商

第七: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

3、根据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的巡检内容写。

答:根据公司现场管理流程而定:

a) WI(作业指导书):是否存在未及时更新现象,如:与员工操作不符,作业指导书 上存在手动临时修改的,WI不够清楚,简洁明了,岗位上无WI支持等现象。

b) 人员人操作:①.与WI是否存在差异(规范WI,或指出作业员的错误操作)

②.杜绝以“习惯”来进行作业(存在品质风险)

③.是否有做自检,互检工作

c) 校准: ①.仪器设备,工具等是否都经过校准,并贴有校准标签,标签上的有效期是否清晰可见,是否还在有效期内,是否有每日点检,按时进行保养,维护

d) 状态: ①.周转车,物料盒上是否有明确的标识

②.产品的状态标识,是否附有流程卡,流程卡上是否存在漏签,签错的不良现象 e) ESD: ①.每日的ESD检测

②.敏感器件,产品,物料的ESD防护

③.人员操作的ESD防护

f) 环境: ①. “5S”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整齐,有序

4、答:整理――区分“要用的”与“不要用的”

整顿――将要用的物品划分定位

清扫――将不要用的物品清扫干净――效果是:使得要用的东西随时可取得,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它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清洁――随时保持美观干净

素养――使每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心态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 推行5S的目的与意义是:消除环境之乱象,保证产品和人本身的质量。

5、一级质量手册,二级程序文件,三级操作文件,四季表单记录。

6、A、以客户为中心,B、建立和谐的供应商关系,C、建立有效的体系D、持续改进,E、全员参与质量,F、所有作业流程化,G、领导参与,H、现场决策。


相关内容

  • 质量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附答案版
  • 1 / 88 目录 2004年质量工程师专业综合知识中级真题 ................................................................................. 1 2006年质量工程师专业综合知识中级真题(一) ........... ...

  • 入境报检习题
  • 一. 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以下所列产品,须办理检疫审批手续方可进口的是( ).[2009年考试真题] A.食品加工机械 B.熟制肉类罐头 C.新鲜水果 D.蓝湿牛皮 [答案]C [解析]<动植物检疫法>第十 ...

  • 2014年报检员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内容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报检员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内容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法定检验检疫是指( ). A 海关对出入境货物实行的监管 B 商检部门实施的对进出口商 ...

  • 食品相关产品企业人员考试试题库
  • 食品相关产品企业人员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共30道) 来源:行政许可法 1.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有法律.行政法. . . . 答案: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 国务院决定 2.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 的 决定. 答案:准予行政许可 书面 3.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 ...

  • 2011锅炉检验师考试题及答案(复试)
  • 全国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 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 × )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

  • 质量工程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实务06
  • 2004年09月01日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3] 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 1.装配某仪器要用到228个元器件,使用更先进的电子元件后,只要22只就够了. 如果每个元器件或电子元件能正常工作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0.998,并且这些元件工作状 态是相互独立的,仪表中每个元件都正 ...

  •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考试试题 (8)
  • 1. 按<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的:由本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判断 正确答案: 错误 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 ...

  •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5)
  • http://www.514t.com 免费提供各种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精选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 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择. . 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 ...

  • 检验鉴定资格考试复习要点
  • 09年检验鉴定资格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FOB.CFR. CIF. FCA.CPT和CIP六个主要贸易术语概念:买卖双方基本义务:不同术语对买卖双方在风险.责任和费用等方面的具体义务:术语变形情况. 答案: FOB是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要指明装运港的名称,如F ...

  • 二级建造师: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
  • 2K31600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2K316010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技术 2K016011 熟悉泥质防渗层施工控制要求 泥质防水技术的核心是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程序 注意前后次序 二.控制要求 (四)拌合均匀度.含水量及碾压压实度 应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掺加膨润土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