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杨廷和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郁然负公辅望               负:辜负

C.趣内阁撰敕                 趣:通“促”,催促

D.廷和先累疏乞休             累:屡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

①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分)

(2)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5分)

参考答案:

4.B(负:怀有)

5.C(③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④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⑥是杨廷和对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

6. 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

7.(1)(5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解为“财物”“礼物”均可)。杨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    (译出大意给2分;“方”、“疏”“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译出大意给2分;“顾”、“ 是听”宾语前置、“邪佞”活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杨廷和,表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喜欢考察研究掌故、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开大殿,下诏批评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武宗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加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后的孝顺供养,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武宗不省察。

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武宗只好作罢。

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催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因而请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肆而已,但不予阻止。

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请求退休,后来请求更加坚决。三年正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第二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啊!不可以抹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郁然负公辅望               负:辜负

C.趣内阁撰敕                 趣:通“促”,催促

D.廷和先累疏乞休             累:屡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

①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分)

(2)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5分)

参考答案:

4.B(负:怀有)

5.C(③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④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⑥是杨廷和对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

6. 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

7.(1)(5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解为“财物”“礼物”均可)。杨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    (译出大意给2分;“方”、“疏”“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译出大意给2分;“顾”、“ 是听”宾语前置、“邪佞”活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杨廷和,表字介夫,新都人。父亲杨春,官居湖广提学佥事。杨廷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十四年,十九岁,比他父亲先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杨廷和长得英俊潇洒,性格沉静稳重,周密审慎,写文章简洁流畅有章法。喜欢考察研究掌故、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心怀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请武宗避开大殿,下诏批评自己的过错,征求正直之言。趁此与下属官员一起上疏,劝武宗早些上朝,晚些退朝,亲自参加九庙祭祀,尊崇对两宫皇后的孝顺供养,勤于每天的经史讲习。又面奏皇上广开言路,通达民情,遣还边兵,革除宫市,节省土木建筑,减少织造,一共十多条,都切中时弊。但武宗不省察。

不久因父亲去世,请求允许奔丧,武宗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武宗才答应。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从杨廷和开始。服丧期刚满,杨廷和就被武宗召回。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和美酒、银两。杨廷和上疏推辞,趁机请武宗回京,武宗没有回复。杨廷和又与大学士蒋冕骑马到居庸关,想亲自出塞请武宗回来。皇帝命令谷大用把守关门(不允许他们出关),他们才回京。皇帝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说:“这是民间百姓用来表示对故旧的亲热罢了,天子是最为尊贵的,我们不敢亵渎奉献这些。”皇帝再次派使臣前来说明意思,但杨廷和执意不从,武宗只好作罢。

江东一带连年歉收,而宦官又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工部和给事、御史进谏,都不听从,催促内阁起草敕书。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不要派遣。皇帝催促更为急迫,并告诫不要固执阻挠。杨廷和极力劝谏,说:“臣等及满朝大臣、谏官的话都不听,反而听信几个邪恶小人的话,陛下能只与这二三个奸邪小人共同治理祖宗的天下吗?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效法,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因而请求追究拟旨的是何人,怀疑有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皇帝推辞说不清楚,只是告诚所遣宦官不要过分放肆而已,但不予阻止。

杨廷和起先屡次上疏请求退休,后来请求更加坚决。三年正月,皇帝允许杨廷和离职。第二年六月,杨廷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过了很长时间,皇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积聚的粮食还有多少,李时回答说:“还可以支付几年。”皇帝感慨地说:“这是杨廷和的功劳啊!不可以抹杀。”


相关内容

  • 明史·周瑄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 明史周瑄,字廷玉,阳曲人.由乡举入国学.正统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狱.十三年迁员外郎.明年,帝北征.郎中当扈从者多托疾,瑄请行.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瑄辨雪之,抵校尉罪.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瑄虑其触热,三日决遣之殆尽. 景泰元年,以尚书王直荐,超拜刑部右侍郎.久之, ...

  • [明史·周尚文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周尚文,字彦章,西安后卫人.幼读书,粗晓大义.多谋略,精骑射.年十六,袭指挥同知.屡出塞有功,进指挥使.寘铄反,遏黄河渡口,获叛贼丁广等,推掌卫事.关内回贼四起,倚南山,尚文次第平之.御史刘天和劾中贵廖堂系诏狱,事连尚文.拷掠令引天和,终不承,久之始释.已,守备阶州.计 ...

  • 明史•况钟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滢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 ...

  • [明史·李文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 ...

  • 明史·张溥传阅读答案
  • 古文阅读(5分)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 明史·张溥传> ) [小题1]解释下 ...

  •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明史)阅读答案附翻译
  • 明史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檄诸将王治道等追击至义院口,大捷.进右副都御史.学曾乃易置将吏,厘屯田二千余顷,数破敌,被赏赉.以疾去.起兵部右侍郎, ...

  • 明史·况钟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滢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 ...

  • 明史·秦良玉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客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线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 ...

  • 明史·志第六十一河渠·运河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运河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①,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而总名曰漕河. 永乐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陈瑄督转运,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入河,至阳武,陆輓百七十里抵卫辉,浮于卫,所谓陆海兼运者也.海运多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