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孔子,走进论语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人生之道和学习之道。

2. 通过诵读,使学生初步习得一些诵读国学经典的基本技巧。

3. 通过诵读,使学生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最近学校有没有开展读书活动啊?你们都读了哪些书啊?

师小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真棒,个个都是好读书的孩子!

2.透过经典,相信有一个人的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孔子。 (板书:孔子)

一、走近孔子

1.你对孔子已经了解了什么?(自由说)

2.师小结:

(1)有人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倘若不知道孔子,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我们班同学对孔子那么感兴趣,你们一定都想做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对吗?

(2)孔子呀,生下来,脑袋顶上就有点儿凹陷下去,像一个小山丘,所以取名叫孔丘,字仲尼。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6年就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75位诺贝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3.过渡:孔子远去了,我们到哪儿去了解孔子,寻找智慧呢? (板书:走近 走进《论语》)

二. 走进《论语》

1. 导入:

话说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人到皇帝那儿告密,说他身为一国宰相,怎能没读多少书呢?皇帝便把赵普叫来,问:“爱卿,有人说你读多少书?真有这么回事?”赵普说:“皇上,我确实没过多少书,我这一生只读过一本书。”皇上睁大眼睛,问:“你只读一本书?那是什么书?”赵普回答道:“皇上,我只读《论语》。我用半部《论语》为先帝夺取了天下,我用半部《论语》为皇帝治理了天下。皇上,您怎能说我没读多少书呢?”

师小结:孩子们,半部《论语》可以治理天下,你看《论语》有多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能治理天下的《论语》,走进我们中国的圣经——《论语》。

齐读:走进《论语》。

三.聚焦快乐

过渡: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孔子学院。这是中国第一个私人学校。 “当!当!当!”孔子学院开学典礼的钟声响起来了,弟子们静静地等候孔子作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高大的孔子稳步走上讲台,发表了重要的讲话。(ppt出示三句话)

1. 四读三句话。

(1)师范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引读)说完,孔子就走了,但是孔子的话又在弟子的耳畔响起:

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3)(引读)孔子的身影越走越远了,可孔子的话仍在弟子的耳畔回响:

学而--------- 有朋--------- 人不知---------

(4)(引读)弟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咀嚼着: --------- --------- ---------

2.如果你就是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的三句话,你听懂了些什么了吗?

3.师生交流反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学”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古代的“ ”,问:“这是怎么字?”下面 是一个? 这是什么?中间的 是什么?人一生下来,就被一种东西蒙蔽住了,要学习,才能把它摘掉,所以古代的儿童又叫蒙童,小学教育又叫启蒙教育。

那我们要学什么呢?

“时”什么意思?“习”指什么?“说”在这儿读什么,什么意思?

什么是高兴的事?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你有不明白的吗?什么是“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这儿指同学。)

这么多同学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你觉得怎么样?

这里的“乐”能换成“说”吗?为什么?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是什么意思?“愠”呢?

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怨恨,不生气,这样的人不正是君子吗?或许你品学兼优,或许你才华横溢,可同学们不知道你,不了解你,没有推举你当班长,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你怨恨了吗?生气了吗?你怨恨,你生气,这是人之常情。你不怨恨,不生气,那你就是真正的君子了!

话说当年诸葛亮多有才华,可是没有被世人所发现,他隐居山中,依然快乐地弹琴,快乐地作诗,快乐地饮酒!你们想做像他一样快乐的君子吗?

4.孔子在开学典礼上只讲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弟子们的心上,齐读。 为什么孔子只讲三句话呢?

学生讨论。

师小结:对,孔子要求弟子们自个儿学习要快乐,与朋友交往要快乐,当别人不了解你时仍要快乐。看来,孔子想让他的弟子们做快乐的君子,度幸福的人生。(板书:做快乐的君子)

四、学习之道

孔子刚说完,心急的子路,就跑上来问孔子:“老师,老师,我们该怎么学习呢?”孔子微微一笑,说:“答案在这儿呢?”

(ppt出示四句话)

1. 齐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 借助注释,想想这四句话的意思。

3. 反馈:你知道了哪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师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把学习的金钥匙收藏于心中。(齐读)

4. 是呀,弟子们跟你们一样,有的低头沉思,一语不发;有的微微一笑,似懂非懂。

五.回味《论语》

1.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很认真读了《论语》这本书,你还对《论语》的哪些内容有深刻的印象?

师小结:读《论语》是不是觉得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生)你们的感觉太好了,马上接近一们名人了。

2.出示:宋朝理学家程颐这样称赞《论语》:读之愈久,愈觉气味深长。

3.有人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你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什么书都可以不读,但

《论语》不可不读。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吗?那就读《论语》吧!

将来,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吗?那就告诉你的孩子读《论语》吧!

4. 孔子告诉我们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止我们

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或许,我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懂它。正像于丹说的那样:(出示)

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 解读。——于丹

六.《论语》之歌

2500年前圣贤的对话,还可以用现代的方式来演唱呢!就让我们在《论语》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七.板书设计

乐 做快乐的君子

不愠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人生之道和学习之道。

2. 通过诵读,使学生初步习得一些诵读国学经典的基本技巧。

3. 通过诵读,使学生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最近学校有没有开展读书活动啊?你们都读了哪些书啊?

师小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真棒,个个都是好读书的孩子!

2.透过经典,相信有一个人的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孔子。 (板书:孔子)

一、走近孔子

1.你对孔子已经了解了什么?(自由说)

2.师小结:

(1)有人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倘若不知道孔子,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我们班同学对孔子那么感兴趣,你们一定都想做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对吗?

(2)孔子呀,生下来,脑袋顶上就有点儿凹陷下去,像一个小山丘,所以取名叫孔丘,字仲尼。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6年就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75位诺贝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3.过渡:孔子远去了,我们到哪儿去了解孔子,寻找智慧呢? (板书:走近 走进《论语》)

二. 走进《论语》

1. 导入:

话说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人到皇帝那儿告密,说他身为一国宰相,怎能没读多少书呢?皇帝便把赵普叫来,问:“爱卿,有人说你读多少书?真有这么回事?”赵普说:“皇上,我确实没过多少书,我这一生只读过一本书。”皇上睁大眼睛,问:“你只读一本书?那是什么书?”赵普回答道:“皇上,我只读《论语》。我用半部《论语》为先帝夺取了天下,我用半部《论语》为皇帝治理了天下。皇上,您怎能说我没读多少书呢?”

师小结:孩子们,半部《论语》可以治理天下,你看《论语》有多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能治理天下的《论语》,走进我们中国的圣经——《论语》。

齐读:走进《论语》。

三.聚焦快乐

过渡: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孔子学院。这是中国第一个私人学校。 “当!当!当!”孔子学院开学典礼的钟声响起来了,弟子们静静地等候孔子作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高大的孔子稳步走上讲台,发表了重要的讲话。(ppt出示三句话)

1. 四读三句话。

(1)师范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引读)说完,孔子就走了,但是孔子的话又在弟子的耳畔响起:

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3)(引读)孔子的身影越走越远了,可孔子的话仍在弟子的耳畔回响:

学而--------- 有朋--------- 人不知---------

(4)(引读)弟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咀嚼着: --------- --------- ---------

2.如果你就是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的三句话,你听懂了些什么了吗?

3.师生交流反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学”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古代的“ ”,问:“这是怎么字?”下面 是一个? 这是什么?中间的 是什么?人一生下来,就被一种东西蒙蔽住了,要学习,才能把它摘掉,所以古代的儿童又叫蒙童,小学教育又叫启蒙教育。

那我们要学什么呢?

“时”什么意思?“习”指什么?“说”在这儿读什么,什么意思?

什么是高兴的事?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你有不明白的吗?什么是“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这儿指同学。)

这么多同学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你觉得怎么样?

这里的“乐”能换成“说”吗?为什么?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是什么意思?“愠”呢?

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怨恨,不生气,这样的人不正是君子吗?或许你品学兼优,或许你才华横溢,可同学们不知道你,不了解你,没有推举你当班长,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你怨恨了吗?生气了吗?你怨恨,你生气,这是人之常情。你不怨恨,不生气,那你就是真正的君子了!

话说当年诸葛亮多有才华,可是没有被世人所发现,他隐居山中,依然快乐地弹琴,快乐地作诗,快乐地饮酒!你们想做像他一样快乐的君子吗?

4.孔子在开学典礼上只讲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弟子们的心上,齐读。 为什么孔子只讲三句话呢?

学生讨论。

师小结:对,孔子要求弟子们自个儿学习要快乐,与朋友交往要快乐,当别人不了解你时仍要快乐。看来,孔子想让他的弟子们做快乐的君子,度幸福的人生。(板书:做快乐的君子)

四、学习之道

孔子刚说完,心急的子路,就跑上来问孔子:“老师,老师,我们该怎么学习呢?”孔子微微一笑,说:“答案在这儿呢?”

(ppt出示四句话)

1. 齐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 借助注释,想想这四句话的意思。

3. 反馈:你知道了哪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师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把学习的金钥匙收藏于心中。(齐读)

4. 是呀,弟子们跟你们一样,有的低头沉思,一语不发;有的微微一笑,似懂非懂。

五.回味《论语》

1.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很认真读了《论语》这本书,你还对《论语》的哪些内容有深刻的印象?

师小结:读《论语》是不是觉得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生)你们的感觉太好了,马上接近一们名人了。

2.出示:宋朝理学家程颐这样称赞《论语》:读之愈久,愈觉气味深长。

3.有人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你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什么书都可以不读,但

《论语》不可不读。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吗?那就读《论语》吧!

将来,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吗?那就告诉你的孩子读《论语》吧!

4. 孔子告诉我们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止我们

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或许,我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懂它。正像于丹说的那样:(出示)

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 解读。——于丹

六.《论语》之歌

2500年前圣贤的对话,还可以用现代的方式来演唱呢!就让我们在《论语》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七.板书设计

乐 做快乐的君子

不愠


相关内容

  •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教案(1)
  •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人生之道和学习之道. 2. 通过诵读,使学生初步习得一些诵读国学经典的基本技巧. 3. 通过诵读,使学生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 ...

  • 跟孔子学当老师 读后感
  • 跟孔子学当老师 两千多年来,解读<论语>的人有许多,近年来更是争谈<论语>.但在这片喧嚣中,站在教师的立场来解读<论语>的作品少见,尤其是带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走进<论语>的,更是微乎其微,让人觉得,与种种已被挖掘出来的"微言大义"相比 ...

  • 走进孔子.亲近论语
  • 课题授课 级 班.一学教容分析与内处 走进孔理.亲近子语论 学 时 2学时 课程 称名授课 日 期 语文 周 第 第次课 1. 为贯了设彻计想思,结合教材设我计"走了近孔.子亲近论语活"专题动让,生学课预前,习搜集资 ,料时积同极在课堂展示分享,教师引.导点评.和总. 结.2 本 ...

  • [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1)
  • <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 上街完小 黄伟 教材简析: <伟大的先人>这一课包括:至圣先师孔子.司马迁与<史记>.活动天地三部分内容,通过了解先人们的事迹,让学生懂得先人们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伟大的先人>是开 ...

  • [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_(1)[1]
  • <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 上街完小 黄伟 教材简析: <伟大的先人>这一课包括:至圣先师孔子.司马迁与<史记>.活动天地三部分内容,通过了解先人们的事迹,让学生懂得先人们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伟大的先人>是开 ...

  • 国学经典教案
  •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同学们,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关信的<论语>章句,激发孩子学习& ...

  • 关于读书的主持稿
  •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又是一个春风和煦的下午,今天,是我们小语读书会08年的第一次相聚。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够邀请到在座的各位来到这里齐聚一堂,不胜欢喜!在这样鸟语花香的日子里,邀上三五个挚友,去大自然中欣赏“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寻找“忙趁东风放纸鸢” ...

  • 孔子:日常及日常以上
  • 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 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 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 ――张岱年 假如一天,孔子醒来,他会怎么看待他身后的世界呢? 我们不必去关注他是满怀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学说已经成为中国正统,还是愤怒于他的思想被肢解被误读被利用:也不必去关注他如何看待自己不断日隆的形象以及在某 ...

  • 孔子这个人和他的时代
  • 孔子这个人和他的时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没落了,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