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2013年09月03日 08:52:11来源: 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指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的内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起来就是既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又科学指明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一部人类社会史,就是人民群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历史任务进行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就是救亡图存——反对帝国主义以求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以求民众解放。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表明,农民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的希望,由衷地拥戴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自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曾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期盼的准确把握。

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实际条件相结合,必须在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实现方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普遍真理,但正如列宁所言,其‚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走自己的路,但总的来讲没有根本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甚至一度认为搞社会主义只有苏联这一种模式,导致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勇气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9个方面,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丰富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构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一般进程与特殊条件的辩证统一

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状况,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如一步步把生产工具都集中在社会主义国家手中、消除商品货币关

系、按计划进行社会生产等,但这些思想都是针对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阶段之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而言的。中国既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我们党早就强调要实行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只是由于对基本国情认识不足,在所有制结构、国民经济运行、分配制度等方面一些基本政策脱离了实际、超越了阶段,限制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了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而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相应的分配制度,而不能实行别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能搞别的体制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党仍保持着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没有变‛,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生产力发展要求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社会化生产力对变革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要求。《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论述,则进一步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自由解放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之所以要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认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是由于一度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人民生活改善不够,群众积极性受到影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我们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进而提出了衡量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在更高的层面上明确了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共同富裕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基本路径,那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再次强调要把发展生产力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时代主题变化与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

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始终以世界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根据时代发展的主题来确定战略与策略。我们党正是遵循列宁关于‚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取得了革命胜利。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时代主题开始变化后,我们未能及时调整,与迅猛发展的世界经济尤其是科技革命隔离开来,贻误了发展机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分析时代特征,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面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乘着时代潮流破浪前进。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科学认识这一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科学内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朝着‚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进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2013年09月03日 08:52:11来源: 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指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的内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起来就是既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又科学指明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一部人类社会史,就是人民群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历史任务进行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就是救亡图存——反对帝国主义以求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以求民众解放。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表明,农民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的希望,由衷地拥戴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自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曾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期盼的准确把握。

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实际条件相结合,必须在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实现方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普遍真理,但正如列宁所言,其‚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走自己的路,但总的来讲没有根本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甚至一度认为搞社会主义只有苏联这一种模式,导致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勇气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9个方面,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丰富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构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一般进程与特殊条件的辩证统一

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状况,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如一步步把生产工具都集中在社会主义国家手中、消除商品货币关

系、按计划进行社会生产等,但这些思想都是针对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阶段之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而言的。中国既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我们党早就强调要实行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只是由于对基本国情认识不足,在所有制结构、国民经济运行、分配制度等方面一些基本政策脱离了实际、超越了阶段,限制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了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而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相应的分配制度,而不能实行别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能搞别的体制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党仍保持着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没有变‛,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生产力发展要求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社会化生产力对变革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要求。《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论述,则进一步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自由解放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之所以要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认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是由于一度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人民生活改善不够,群众积极性受到影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我们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进而提出了衡量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在更高的层面上明确了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共同富裕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基本路径,那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再次强调要把发展生产力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时代主题变化与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

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始终以世界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根据时代发展的主题来确定战略与策略。我们党正是遵循列宁关于‚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取得了革命胜利。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时代主题开始变化后,我们未能及时调整,与迅猛发展的世界经济尤其是科技革命隔离开来,贻误了发展机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分析时代特征,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面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乘着时代潮流破浪前进。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科学认识这一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科学内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朝着‚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进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关内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阶段总结和战略规划的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党代会,反映了这一理论生 ...

  • 中国梦背景.内涵与实质(上)测试答案
  •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75.0分!您通过考试!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是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的. A. 正确正确 √B. 错误您的答案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述评
  • 内容摘要: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学术理论界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确立的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和优势以及如何坚持 ...

  • 对检察理论研究的认识和分析思考
  • 对检察理论研究的认识和分析思考 作者:何秋桦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第07期 [摘要]检察理论研究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坚持.发展.完善和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和完善国家立法,促进检察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对检察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及 ...

  • 2015版最新毛概课程教学大纲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门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高职学生应当具备 ...

  • 马克思中国化在实践中的应用
  •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部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走进了大学课堂,使正在实施的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工 ...

  • 毛概课复习提纲2013-2014
  • 2013--2014年第2学期<概论>课考试复习提示 一.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0=20分) 2.多项选择题(2×5=10分) 3.判断正误题(1×10=10分) 4.问答题 (10×2=20分) 5.案例分析题(20×2=40分) 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 ...

  •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 作者:倪世雄许嘉 欧洲 1998年01期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则始于80年代初.在起步晚.研究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学者奋起直追,努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有必要对10余年来中国国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做一番回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性研究述评
  • 摘要:为了有利于学术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性研究为维度,述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含三大理论形态之间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