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焓熵图

本节概要 水蒸气不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对蒸气热力性质的研究,包括状态方程式、比热容、热 力学能、焓和熵等参数目前还难以用纯理论方法或纯实验方法得出能直接用于工程计算的准 确而实用的方程。现多采用以实验为基础,以热力学一般关系式为工具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相 结合的方法,得出相关方程。这些方程依然十分复杂,仅宜于用计算机计算。为方便一般工 程应用,由专门工作者编制出常用蒸气的热力性质表和图,供工程计算时查用。 本节介绍了由我国学者编撰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和 h-s 图及确定水和水蒸气热力性 质的计算程序,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两者不应偏废。 本节内容 2.8.1 2.8.2 2.8.3 2.8.4 2.8.5 本节习题 2-13、2-14 国际水蒸气骨架表和 IFC 公式 水蒸气表 水蒸气的焓熵图 水和水蒸气性质计算机程序简介 例题

水蒸气的焓熵图 利用水蒸气表确定水蒸气状态参数的优点是数值的准确度高,但由于水蒸气表上所给出 的数据是不连续的,在遇到间隔中的状态时,需要用内插法求得,甚为不便。另外,当已知 状态参数不是压力或温度,或分析过程中遇到跨越两相的状态时,使用水蒸气表尤其感到不 便。为了使用上的便利,工程上根据蒸汽表上已列出的各种数值,用不同的热力参数坐标制 成各种水蒸气线图,以方便工程上的计算。除了前已述及的 p-v 图与 T-s 图以外,热工上使 用较广的还有一种以焓为纵坐标、以熵为横坐标的焓熵图(即 h-s 图)。水蒸气的焓熵图如 图 2-9 所示。图中饱和水线 x =1 的上方为过热蒸汽区;下方为湿蒸汽区。h-s 图中还绘制了 等压线、等温线、等干度线和等容线。在湿蒸汽区,等压线与等温线重合,是一组斜率不同 的直线。在过热蒸汽区,等压线与等温线分开,等压线为向上倾斜的曲线,而等温线是弯曲 而后趋于平坦。此外,在 h-s 图上还有等容线(图 2-9 中未画出),在湿蒸汽区中还有等干 度线。由于等容线与等压线在延伸方向上有些近似(但更陡些),为了便于区别,在通常的 焓熵图中,常将等容线印成红线或虚线。

图 2-9 水蒸气的 h-s 图 由于工程上用到的水蒸气,常常是过热蒸汽或干度大于 50%的湿蒸汽,故 h-s 图的实用部 分仅是它的右上角。工程上实用的 h-s 图,即是将这部分放大而绘制的。 水和水蒸气性质计算机程序简介 目前大多数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的计算软件均采用第六届国际水蒸气性质会议上成立的国 际公式化委员会提出的一套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的公式。 这套公式的适用范围: 温度从 273.16K 到 1073.15K,压力从理想气体极限值(p=0)到 100MPa。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 里工业上应用的水和水蒸气的参数不会超出此一范围。国际公式化委员会拟定的水和水蒸气热

力性质公式简称 IFC 公式,IFC 公式把整个区域分成 6 个子区域,如图 2-10 所示。不同的子区 域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各区域之间的边界线方程也分别用函数表达。各子区域的计算公式及 边界线函数请读者参阅有关文献。

图 2-10 水和水蒸气的分区图 水蒸气作工质的大量工程应用问题,主要关键是工质初、终态参数的确定。为了能适应各 种工程问题热力计算的需要,计算程序都以子程序形式编制,应用时,只要根据不同的已知 参数调用相应的子程序,即可确定其他状态参数。如文献[9]提供的“确定水和水蒸气热力计 算的 FORTRAN 程序”编制了 9 个子程序,各子程序的输入参数及功能如下: 功 能 已知输入 参数 输出结果参数

序 子程序名 号 函数 1 PSK(T) 子程 2 TSK(P) 序

T P

p T

过冷水、饱和水:v、h、s 过热蒸汽、饱和蒸汽:v、h、s 过冷水、过热蒸汽:v、h、s 过冷水、饱和水、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蒸汽:

3 PTF(P,T,V,H,S)p,t 4 PTG(P,T,V,H,S)p,t 5 PT(P,T,X,V,H, p,t S)

子例 程子 6 PH(P,H,X,T,V,p,h S) 程序 PS(P,S,X,T,V, 7 p,s H) 8 HS(H,S,X,P,T, h,s V)

x、t、v、s

过冷水、饱和水、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蒸汽:

x、t、v、h

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蒸汽:x、p、t、v

9

PX(P,X,T,V,H, p,x S)

饱和水、饱和蒸汽、湿蒸汽:t、v、h、s

热工水力计算中常还需粘度和导热系数等物性值,它们通常都以温度和比体积或密度为 自变量,因而可以编制从 T、v 为变量的函数子程序分别确定粘度和导热系数。 水蒸气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离不开状态参数值,利用上述子程序可较方便地编制进行各种 热力过程分析计算的应用程序。我国严家 教授已提出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统一公式并编制 了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完全符合新骨架表,由于不需分区,故而更加方便。 例题 1.例 2-10 2.例 2-11 例 2-12

…【例 2-10】 已知 p=1.0 MPa、t=300℃,试据水蒸汽图表确定蒸汽所处的状态及其它状态 10】 参数。 解:由饱和蒸汽表可知,p=1.0 MPa 时, =179.88℃,现 t 为 300℃,因 为过热蒸汽。 查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得:

,故知

请读者用本课程提供的 WST 程序 程序确定上述参数。 返回 11】 …【例 2-11】 试利用水蒸气表确定(1)p=1MPa、t=179.88℃(2)p=0.8MPa、 时的蒸汽状态。 解:(1)查表 p=1MPa, =179.88℃,因 故为饱和状态,但因 p 和 不是两个独立

参数,所以不能完全确定其状态,因此不能确定是干饱和蒸汽还是湿饱和蒸汽。 查表 p=0.8M

Pa, ; ,因 故在 p=0.8MPa,

时的蒸汽为湿蒸汽。 程序确定上述参数。 请读者用本课程提供的 WST 程序

返回 12】 …【例 2-12】 10kg130℃的水蒸汽中含有 1.5kg 的水,试确定水蒸汽的状态及其参数。 解:根据湿饱和蒸汽的定义并结合题给的条件可知,水蒸汽处于湿饱和蒸汽状态。 由按温度排列的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查得,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的参数为:

由题给条件,湿蒸汽的干度为:

根据式(2-37a)至式(2-37d),求得湿蒸汽参数:

第 三 章 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本章要点: 本章要点: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分压力定律和分容积定律;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折合摩尔质量和折合气体常数;

混合气体的成分;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熵;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含湿量; 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湿空气的焓及湿度图。 本章学习建议: 本章学习建议: 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如何确定泛指的理想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热力性质;另一部 分是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特例:湿空气。 理想气体混合物各组成气体都处在理想气体状态时混合气体也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因此 只需知道这种混合气体的折合气体常数、折合摩尔质量及比热容等基本数据和混合气体的组 成成分即可掌握这种混合气体的性质,本章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以此为主线组织的。 第二部分中需注意湿空气中水蒸气除了可以按理想气体性质计算外还受饱和状态下饱和 温度与饱和压力一一对应的制约,湿空气的许多重要性质和概念与此有关,因此在学习这部 分内容前先回顾复习一下水蒸气的基本概念。 本节概要 本节指出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也具有理想气体的性质同时,回顾了理想气体混合气 体分压力和分容积定律。 本节内容 3.1.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 3.1.2 分压力定律 3.1.3 分体积定律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 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气体工质大部分不是单一的气体,而是混合气体。例如空气,它主要由 氮气和氧气及少量的其它气体组成。气体燃料如天然气也是由许多种可燃成分组成的混合气 体。显然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各组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即混合气体的物 质的量等于各组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混合气体的热力性质取决于组成气体的性质及百分 理想混合 数。如果各组成气体都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则其混合物也具有理想气体的性质,并称为理想混合 气体。 例如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气体 有关理想气体的定律均适用于理想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的摩尔体积也与同温、同压下任意单一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标准状态时也是 22.414×10-3m3/mol。 混合气体摩

尔常数也满足 R=8.3145J/(mol· 且 K), 和 , 式中 ,

分别为混合气体的折合摩尔质量和折合气体常数 折合摩尔质量 折合气体常数 折合气体常数。在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混合气体中,

各种组成气体各自互不影响地充满整个体积,它们的行为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 ☆

根据理想气体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也不占据体积,所以 任何一种理想气体分子对其它分子不构成任何影响。 为什么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混合气体中, 各种组成气体可以各自互不影响地充满整个体积, 它 们的行为可以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

分压力定律 所谓分压力 分压力是指,在与混合气体相同的温度下,各组成气体 分压力 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 V 时,给予容器壁的压力。见图 3-1 中的 a、b、c。 根据理想混合气体的性质,对各组分可写出式中 pi 为第 i 种 组成气体的分压力。ni 为第 i 种组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因为,各 组分占据相同的体积 V 和具有相同的温度 T,所以

图 3-1 混合气体的分压力与 分体积示意图

其中,n 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p 为混合气体总压力。于是得所谓的分压力定律: (3-1) 即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 之和。

附表 17 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按压力排列)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汽化潜热

比熵

p / MPa

t/℃

γ/

2484.1 2459.1 2443.6 2432.2 2422.8 2415.0 0.1056 0.2611 0.3546 0.4221 0.4761 0.5208 8.9735 8.7220 8.5758 8.4725 8.3930 8.3283

0.0010 6.9491 0.0010001 129.185 29.21 2513.29 0.0020 17.5403 0.0010014 67.008 73.58 2532.71 0.0030 24.1142 0.0010028 45.666 101.07 2544.68 0.0040 28.9533 0.0010041 34.796 121.30 2553.45 0.0050 32.8793 0.0010053 28.101 137.72 2560.55 0.0060 36.1663 0.0010065 23.738 151.47 2566.48

0.0070 38.9967 0.0010075 20.528 163.31 2571.56 0.0080 41.5075 0,0010085 18.102 173.81 2576.06 0.0090 43.7901 0.0010094 16.204 183.36 2580.15 0.010 45.7988 0.0010103 14.673 191.76 2583.72 0.015 53.9705 0.0010140 10.022 225.93 2598.21 0.020 60.0650 0.0010172 7.6497 251.43 2608.90 0.025 64.9726 0.0010198 6.2047 271.96 2617.43 0.030 69.1041 0.0010222 5.2296 289.26 2624.56 0.040 75.8720 0.0010264 3.9939 317.61 2636.10 0.050 81.3388 0.0010299 3.2409 340.55 2645.31 0.060 85.9496 0.0010331 2.7324 359.91 2652.97 0.070 89.9556 0.0010359 2.3654 376.75 2659.55

2408.3 2402.3 2396.8 2392.0 2372.3 2357.5 2345.5 2335.3 2318.5 2304.8 2293.1 2282.8

0.5589 0.5924 0.6226 0.6490 0.7548 0.8320 0.8932 0.9440 1.0260 1.0912 1.1454 1.1921

8.2737 8.2266 8.1854 8.1481 8.0065 7.9068 7.8298 7.7671 7.6688 7.5928 7.5310 7.4789

附表 17(续) 汽化潜 热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比熵

γ p / MPa

0.080 0.090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0.25 0.30 0.35 0.40 0.50 t/℃ 93.5107 0.0010385 2.0876 96.7121 0.0010409

1.8698 99.634 0.0010432 1.6943 104.810 0.0010473 1.4287 109.318 0.0010510 1.2368 / 391.71 2665.33 2273.6 405.20 2670.48 2265.3 417.52 2675.14 2257.6 439.37 2683-26 2243.9 458.44 2690.22 2231.8 1.2330 1.2696 1.3028 1.3609 1.4110 1.4552 1.4946 1.5303 1.6075 1.6721 1.7278 1.7769 1.8610 7.4339 7.3943 7.3589 7.2978 7.2462 7.2016 7.1623 7.1272 7.0528 6.9921 6.9407 6.8961 6.8214

113.326 0.0010544 1.09159 475.42 2696.29 2220.9 116.941 0.0010576 0.97767 490.76 2701.69 2210.9 120.240 0.0010605 0.88585 504.78 2706.53 2201.7 127.444 0.0010672 0.71879 535.47 2716-83 2181.4 133.556 0.0010732 0.60587 561.58 2725.26 2163.7 138.891 0.0010786 0.52427 584.45 2732.37 2147.9 143.642 0.0010835 0.46246 604.87 2738.49 2133.6 151.867 0.0010925 0.37486 640.35 2748.59 2108.2

0.60 0.70 0.80 0.90 1.00

158.863 0.0011006 0.31563 670.67 2756.66 2086.0 164.983 0.0011079 0.27281 697.32 2763.29 2066.0 170.444 0.0011148 0.24037 721.20 2768.86 2047.7 175.389 0.0011212 0.21491 742.90 2773.59 2030.7 179.916 0.0011272 0.19438 762.84 2777.67 2014.8

1.9315 1.9925 2.0464 2.0948 2.1388

6.7600 6.7079 6.6625 6.6222 6.5859

附表 17(续)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汽化潜热

比熵

p / MPa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50 4.00 5.00

t/℃ 184.100 0.0011330 187.995 0.0011385 191.644 0.0011438 195.078 0.0011489 198.327 0.0011538 201.410 0.0011586 204.346 0.0011633 207.151 0.0011679 0.17747 781.35 2781.21 0.16328 798.64 2784.29 0.15120 814.89 2786.99 0.14079 830.24 2789.37 0.13172 844.82 2791.46 0.12375 858.69 2793.29 0.11668 871.96 2794.91 0.11037 884.67 2796.33

γ/

999.9 985.7 972.1 959.1 946.6 934.6 923.0 911.7 900.7 890.0 1869.4 1849.8 1830.8 1812.6 1794.9 1752.9 1713.4 1639.5 2.1792 2.2166 2.2515 2.2841 2.3149 2.3440 2.3716 2.3979 2.4230 2.4471 2.4924 2.5344 2.5736 2.6105 2.6454 2.7250 2.7962 2.9201 6.5529 6.5225 6.4944 6.4683 6.4437 6.4206 6.3988 6.3781 6.3583 6.3395 6.3041 6.2714 6.2409 6.2123 6.1854 6.1238 6.0688 5.9724

209.838 0.0011723 0.104707 896.88 2797.58 212.417 0.0011767 0.099588 908.64 2798.66 217.289 0.0011851 0.090700 930.97 2800.41 221.829 0.0011933 0.083244 951.91 2801.67 226.085 0.0012013 0.076898 971.67 2802.51 230.096 0.0012090 0.071427 990.41 2803.01 233.893 0.0012166 0.066662 1008.2 2803.19 242.597 0.0012348 0.057054 1049.6 2802.51 250.394 0.0012524 0.049771 1087.2 2800.53 263.980 0.0012862 0.039439 1154.2 2793.64

附表 17(续完)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汽化潜热

比熵

p / MPa

6.00 7.00 8.00 9.0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2.064

t/℃ 275.625 0.0013190 0.032440 1213.3 2783.82 285.869 0.0013515 0.027371 1266.9 2771.72 295.048 0.0013843 0.023520 1316.5 2757.70 303.385 0.0014177 0.020485 1363.1 2741.92 311.037 0.0014522 0.018026 1407.2 2724.46 318.118 0.0014881 0.015987 1449.6 2705.34 324.715 0.0015260 0.014263 1490.7 2684.50 330.894 0.0015662 0.012780 1530.8 2661.80 336.707 0.0016097 0.011486 1570.4 2637.07 342.196 0.0016571 0.010340

1609.8 2610.01 347.396 0.0017099 0.009311 1649.4 2580.21 352.334 0.0017701 0.008373 1690.0 2547.01 357.034 0.0018402 0.007503 1732.0 2509.45 361.514 0.0019258 0.006679 1776.9 2465.87 365.789 0.0020379 0.005870 1827.2 2413.05 369.868 0.0022073 0.005012 1889.2 2341.67 373.752 0.0027040 0.003684 2013.0 2084.02 373.99 0.003106 0.003106 2085.9 2085.9

γ/

1570.5 1504.8 1441.2 1378.9 1317.2 1255.7 1193.8 1131.0 1066.7 1000.2 930.8 857.1 777.4 688.9 585.9 452.4 71.0 0.0 3.0266 3.1210 3.2066 3.2854 3.3591 3.4287 3.4952 3.5594 3.6220 3.6836 3.7451 3.8073 3.8715 3.9395 4.0153 4.1088 4.2969 4.4092 5.8885 5.8129 5.7430 5.6771 5.6139 5.5525 5.4920 5.4318 5.3711 5.3091 5.2450 5.1776 5.1051 5.0250 4.9322 4.8124 4.4066 4.4092

本表引自严家 、余晓福编著《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本节概要 水蒸气不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对蒸气热力性质的研究,包括状态方程式、比热容、热 力学能、焓和熵等参数目前还难以用纯理论方法或纯实验方法得出能直接用于工程计算的准 确而实用的方程。现多采用以实验为基础,以热力学一般关系式为工具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相 结合的方法,得出相关方程。这些方程依然十分复杂,仅宜于用计算机计算。为方便一般工 程应用,由专门工作者编制出常用蒸气的热力性质表和图,供工程计算时查用。 本节介绍了由我国学者编撰的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和 h-s 图及确定水和水蒸气热力性 质的计算程序,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两者不应偏废。 本节内容 2.8.1 2.8.2 2.8.3 2.8.4 2.8.5 本节习题 2-13、2-14 国际水蒸气骨架表和 IFC 公式 水蒸气表 水蒸气的焓熵图 水和水蒸气性质计算机程序简介 例题

水蒸气的焓熵图 利用水蒸气表确定水蒸气状态参数的优点是数值的准确度高,但由于水蒸气表上所给出 的数据是不连续的,在遇到间隔中的状态时,需要用内插法求得,甚为不便。另外,当已知 状态参数不是压力或温度,或分析过程中遇到跨越两相的状态时,使用水蒸气表尤其感到不 便。为了使用上的便利,工程上根据蒸汽表上已列出的各种数值,用不同的热力参数坐标制 成各种水蒸气线图,以方便工程上的计算。除了前已述及的 p-v 图与 T-s 图以外,热工上使 用较广的还有一种以焓为纵坐标、以熵为横坐标的焓熵图(即 h-s 图)。水蒸气的焓熵图如 图 2-9 所示。图中饱和水线 x =1 的上方为过热蒸汽区;下方为湿蒸汽区。h-s 图中还绘制了 等压线、等温线、等干度线和等容线。在湿蒸汽区,等压线与等温线重合,是一组斜率不同 的直线。在过热蒸汽区,等压线与等温线分开,等压线为向上倾斜的曲线,而等温线是弯曲 而后趋于平坦。此外,在 h-s 图上还有等容线(图 2-9 中未画出),在湿蒸汽区中还有等干 度线。由于等容线与等压线在延伸方向上有些近似(但更陡些),为了便于区别,在通常的 焓熵图中,常将等容线印成红线或虚线。

图 2-9 水蒸气的 h-s 图 由于工程上用到的水蒸气,常常是过热蒸汽或干度大于 50%的湿蒸汽,故 h-s 图的实用部 分仅是它的右上角。工程上实用的 h-s 图,即是将这部分放大而绘制的。 水和水蒸气性质计算机程序简介 目前大多数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的计算软件均采用第六届国际水蒸气性质会议上成立的国 际公式化委员会提出的一套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的公式。 这套公式的适用范围: 温度从 273.16K 到 1073.15K,压力从理想气体极限值(p=0)到 100MPa。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 里工业上应用的水和水蒸气的参数不会超出此一范围。国际公式化委员会拟定的水和水蒸气热

力性质公式简称 IFC 公式,IFC 公式把整个区域分成 6 个子区域,如图 2-10 所示。不同的子区 域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各区域之间的边界线方程也分别用函数表达。各子区域的计算公式及 边界线函数请读者参阅有关文献。

图 2-10 水和水蒸气的分区图 水蒸气作工质的大量工程应用问题,主要关键是工质初、终态参数的确定。为了能适应各 种工程问题热力计算的需要,计算程序都以子程序形式编制,应用时,只要根据不同的已知 参数调用相应的子程序,即可确定其他状态参数。如文献[9]提供的“确定水和水蒸气热力计 算的 FORTRAN 程序”编制了 9 个子程序,各子程序的输入参数及功能如下: 功 能 已知输入 参数 输出结果参数

序 子程序名 号 函数 1 PSK(T) 子程 2 TSK(P) 序

T P

p T

过冷水、饱和水:v、h、s 过热蒸汽、饱和蒸汽:v、h、s 过冷水、过热蒸汽:v、h、s 过冷水、饱和水、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蒸汽:

3 PTF(P,T,V,H,S)p,t 4 PTG(P,T,V,H,S)p,t 5 PT(P,T,X,V,H, p,t S)

子例 程子 6 PH(P,H,X,T,V,p,h S) 程序 PS(P,S,X,T,V, 7 p,s H) 8 HS(H,S,X,P,T, h,s V)

x、t、v、s

过冷水、饱和水、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蒸汽:

x、t、v、h

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湿蒸汽:x、p、t、v

9

PX(P,X,T,V,H, p,x S)

饱和水、饱和蒸汽、湿蒸汽:t、v、h、s

热工水力计算中常还需粘度和导热系数等物性值,它们通常都以温度和比体积或密度为 自变量,因而可以编制从 T、v 为变量的函数子程序分别确定粘度和导热系数。 水蒸气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离不开状态参数值,利用上述子程序可较方便地编制进行各种 热力过程分析计算的应用程序。我国严家 教授已提出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统一公式并编制 了计算程序,计算结果完全符合新骨架表,由于不需分区,故而更加方便。 例题 1.例 2-10 2.例 2-11 例 2-12

…【例 2-10】 已知 p=1.0 MPa、t=300℃,试据水蒸汽图表确定蒸汽所处的状态及其它状态 10】 参数。 解:由饱和蒸汽表可知,p=1.0 MPa 时, =179.88℃,现 t 为 300℃,因 为过热蒸汽。 查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得:

,故知

请读者用本课程提供的 WST 程序 程序确定上述参数。 返回 11】 …【例 2-11】 试利用水蒸气表确定(1)p=1MPa、t=179.88℃(2)p=0.8MPa、 时的蒸汽状态。 解:(1)查表 p=1MPa, =179.88℃,因 故为饱和状态,但因 p 和 不是两个独立

参数,所以不能完全确定其状态,因此不能确定是干饱和蒸汽还是湿饱和蒸汽。 查表 p=0.8M

Pa, ; ,因 故在 p=0.8MPa,

时的蒸汽为湿蒸汽。 程序确定上述参数。 请读者用本课程提供的 WST 程序

返回 12】 …【例 2-12】 10kg130℃的水蒸汽中含有 1.5kg 的水,试确定水蒸汽的状态及其参数。 解:根据湿饱和蒸汽的定义并结合题给的条件可知,水蒸汽处于湿饱和蒸汽状态。 由按温度排列的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查得,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的参数为:

由题给条件,湿蒸汽的干度为:

根据式(2-37a)至式(2-37d),求得湿蒸汽参数:

第 三 章 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本章要点: 本章要点: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分压力定律和分容积定律;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折合摩尔质量和折合气体常数;

混合气体的成分; 混合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熵;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含湿量; 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湿空气的焓及湿度图。 本章学习建议: 本章学习建议: 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如何确定泛指的理想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热力性质;另一部 分是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特例:湿空气。 理想气体混合物各组成气体都处在理想气体状态时混合气体也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因此 只需知道这种混合气体的折合气体常数、折合摩尔质量及比热容等基本数据和混合气体的组 成成分即可掌握这种混合气体的性质,本章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以此为主线组织的。 第二部分中需注意湿空气中水蒸气除了可以按理想气体性质计算外还受饱和状态下饱和 温度与饱和压力一一对应的制约,湿空气的许多重要性质和概念与此有关,因此在学习这部 分内容前先回顾复习一下水蒸气的基本概念。 本节概要 本节指出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也具有理想气体的性质同时,回顾了理想气体混合气 体分压力和分容积定律。 本节内容 3.1.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 3.1.2 分压力定律 3.1.3 分体积定律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 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气体工质大部分不是单一的气体,而是混合气体。例如空气,它主要由 氮气和氧气及少量的其它气体组成。气体燃料如天然气也是由许多种可燃成分组成的混合气 体。显然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各组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即混合气体的物 质的量等于各组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混合气体的热力性质取决于组成气体的性质及百分 理想混合 数。如果各组成气体都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则其混合物也具有理想气体的性质,并称为理想混合 气体。 例如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气体 有关理想气体的定律均适用于理想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的摩尔体积也与同温、同压下任意单一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标准状态时也是 22.414×10-3m3/mol。 混合气体摩

尔常数也满足 R=8.3145J/(mol· 且 K), 和 , 式中 ,

分别为混合气体的折合摩尔质量和折合气体常数 折合摩尔质量 折合气体常数 折合气体常数。在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混合气体中,

各种组成气体各自互不影响地充满整个体积,它们的行为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 ☆

根据理想气体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也不占据体积,所以 任何一种理想气体分子对其它分子不构成任何影响。 为什么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混合气体中, 各种组成气体可以各自互不影响地充满整个体积, 它 们的行为可以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

分压力定律 所谓分压力 分压力是指,在与混合气体相同的温度下,各组成气体 分压力 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 V 时,给予容器壁的压力。见图 3-1 中的 a、b、c。 根据理想混合气体的性质,对各组分可写出式中 pi 为第 i 种 组成气体的分压力。ni 为第 i 种组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因为,各 组分占据相同的体积 V 和具有相同的温度 T,所以

图 3-1 混合气体的分压力与 分体积示意图

其中,n 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p 为混合气体总压力。于是得所谓的分压力定律: (3-1) 即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 之和。

附表 17 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按压力排列)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汽化潜热

比熵

p / MPa

t/℃

γ/

2484.1 2459.1 2443.6 2432.2 2422.8 2415.0 0.1056 0.2611 0.3546 0.4221 0.4761 0.5208 8.9735 8.7220 8.5758 8.4725 8.3930 8.3283

0.0010 6.9491 0.0010001 129.185 29.21 2513.29 0.0020 17.5403 0.0010014 67.008 73.58 2532.71 0.0030 24.1142 0.0010028 45.666 101.07 2544.68 0.0040 28.9533 0.0010041 34.796 121.30 2553.45 0.0050 32.8793 0.0010053 28.101 137.72 2560.55 0.0060 36.1663 0.0010065 23.738 151.47 2566.48

0.0070 38.9967 0.0010075 20.528 163.31 2571.56 0.0080 41.5075 0,0010085 18.102 173.81 2576.06 0.0090 43.7901 0.0010094 16.204 183.36 2580.15 0.010 45.7988 0.0010103 14.673 191.76 2583.72 0.015 53.9705 0.0010140 10.022 225.93 2598.21 0.020 60.0650 0.0010172 7.6497 251.43 2608.90 0.025 64.9726 0.0010198 6.2047 271.96 2617.43 0.030 69.1041 0.0010222 5.2296 289.26 2624.56 0.040 75.8720 0.0010264 3.9939 317.61 2636.10 0.050 81.3388 0.0010299 3.2409 340.55 2645.31 0.060 85.9496 0.0010331 2.7324 359.91 2652.97 0.070 89.9556 0.0010359 2.3654 376.75 2659.55

2408.3 2402.3 2396.8 2392.0 2372.3 2357.5 2345.5 2335.3 2318.5 2304.8 2293.1 2282.8

0.5589 0.5924 0.6226 0.6490 0.7548 0.8320 0.8932 0.9440 1.0260 1.0912 1.1454 1.1921

8.2737 8.2266 8.1854 8.1481 8.0065 7.9068 7.8298 7.7671 7.6688 7.5928 7.5310 7.4789

附表 17(续) 汽化潜 热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比熵

γ p / MPa

0.080 0.090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0.25 0.30 0.35 0.40 0.50 t/℃ 93.5107 0.0010385 2.0876 96.7121 0.0010409

1.8698 99.634 0.0010432 1.6943 104.810 0.0010473 1.4287 109.318 0.0010510 1.2368 / 391.71 2665.33 2273.6 405.20 2670.48 2265.3 417.52 2675.14 2257.6 439.37 2683-26 2243.9 458.44 2690.22 2231.8 1.2330 1.2696 1.3028 1.3609 1.4110 1.4552 1.4946 1.5303 1.6075 1.6721 1.7278 1.7769 1.8610 7.4339 7.3943 7.3589 7.2978 7.2462 7.2016 7.1623 7.1272 7.0528 6.9921 6.9407 6.8961 6.8214

113.326 0.0010544 1.09159 475.42 2696.29 2220.9 116.941 0.0010576 0.97767 490.76 2701.69 2210.9 120.240 0.0010605 0.88585 504.78 2706.53 2201.7 127.444 0.0010672 0.71879 535.47 2716-83 2181.4 133.556 0.0010732 0.60587 561.58 2725.26 2163.7 138.891 0.0010786 0.52427 584.45 2732.37 2147.9 143.642 0.0010835 0.46246 604.87 2738.49 2133.6 151.867 0.0010925 0.37486 640.35 2748.59 2108.2

0.60 0.70 0.80 0.90 1.00

158.863 0.0011006 0.31563 670.67 2756.66 2086.0 164.983 0.0011079 0.27281 697.32 2763.29 2066.0 170.444 0.0011148 0.24037 721.20 2768.86 2047.7 175.389 0.0011212 0.21491 742.90 2773.59 2030.7 179.916 0.0011272 0.19438 762.84 2777.67 2014.8

1.9315 1.9925 2.0464 2.0948 2.1388

6.7600 6.7079 6.6625 6.6222 6.5859

附表 17(续)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汽化潜热

比熵

p / MPa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50 4.00 5.00

t/℃ 184.100 0.0011330 187.995 0.0011385 191.644 0.0011438 195.078 0.0011489 198.327 0.0011538 201.410 0.0011586 204.346 0.0011633 207.151 0.0011679 0.17747 781.35 2781.21 0.16328 798.64 2784.29 0.15120 814.89 2786.99 0.14079 830.24 2789.37 0.13172 844.82 2791.46 0.12375 858.69 2793.29 0.11668 871.96 2794.91 0.11037 884.67 2796.33

γ/

999.9 985.7 972.1 959.1 946.6 934.6 923.0 911.7 900.7 890.0 1869.4 1849.8 1830.8 1812.6 1794.9 1752.9 1713.4 1639.5 2.1792 2.2166 2.2515 2.2841 2.3149 2.3440 2.3716 2.3979 2.4230 2.4471 2.4924 2.5344 2.5736 2.6105 2.6454 2.7250 2.7962 2.9201 6.5529 6.5225 6.4944 6.4683 6.4437 6.4206 6.3988 6.3781 6.3583 6.3395 6.3041 6.2714 6.2409 6.2123 6.1854 6.1238 6.0688 5.9724

209.838 0.0011723 0.104707 896.88 2797.58 212.417 0.0011767 0.099588 908.64 2798.66 217.289 0.0011851 0.090700 930.97 2800.41 221.829 0.0011933 0.083244 951.91 2801.67 226.085 0.0012013 0.076898 971.67 2802.51 230.096 0.0012090 0.071427 990.41 2803.01 233.893 0.0012166 0.066662 1008.2 2803.19 242.597 0.0012348 0.057054 1049.6 2802.51 250.394 0.0012524 0.049771 1087.2 2800.53 263.980 0.0012862 0.039439 1154.2 2793.64

附表 17(续完)

压力

温度

比体积

比焓

汽化潜热

比熵

p / MPa

6.00 7.00 8.00 9.0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2.064

t/℃ 275.625 0.0013190 0.032440 1213.3 2783.82 285.869 0.0013515 0.027371 1266.9 2771.72 295.048 0.0013843 0.023520 1316.5 2757.70 303.385 0.0014177 0.020485 1363.1 2741.92 311.037 0.0014522 0.018026 1407.2 2724.46 318.118 0.0014881 0.015987 1449.6 2705.34 324.715 0.0015260 0.014263 1490.7 2684.50 330.894 0.0015662 0.012780 1530.8 2661.80 336.707 0.0016097 0.011486 1570.4 2637.07 342.196 0.0016571 0.010340

1609.8 2610.01 347.396 0.0017099 0.009311 1649.4 2580.21 352.334 0.0017701 0.008373 1690.0 2547.01 357.034 0.0018402 0.007503 1732.0 2509.45 361.514 0.0019258 0.006679 1776.9 2465.87 365.789 0.0020379 0.005870 1827.2 2413.05 369.868 0.0022073 0.005012 1889.2 2341.67 373.752 0.0027040 0.003684 2013.0 2084.02 373.99 0.003106 0.003106 2085.9 2085.9

γ/

1570.5 1504.8 1441.2 1378.9 1317.2 1255.7 1193.8 1131.0 1066.7 1000.2 930.8 857.1 777.4 688.9 585.9 452.4 71.0 0.0 3.0266 3.1210 3.2066 3.2854 3.3591 3.4287 3.4952 3.5594 3.6220 3.6836 3.7451 3.8073 3.8715 3.9395 4.0153 4.1088 4.2969 4.4092 5.8885 5.8129 5.7430 5.6771 5.6139 5.5525 5.4920 5.4318 5.3711 5.3091 5.2450 5.1776 5.1051 5.0250 4.9322 4.8124 4.4066 4.4092

本表引自严家 、余晓福编著《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内容

  • 2013.3.12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水和水蒸气>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单元第六课.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 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上节课学生们在 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 ...

  • 水和水蒸气10
  • 水和水蒸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探究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 ...

  • 水蒸气作怪可导致热水比冷水先结冰
  • 摘要:当冷冻速度适中时,水蒸气作怪可导致浅薄的热水比浅薄的冷水先结冰.薄层的热水比薄层的冷水先结冰,是生活中常见的反常现象,而姆潘巴现象是指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等体积的浅层热水比浅层冷水先结冰的怪异现象,在冷却阶段,热水水蒸气团对冷水保温,热水经快速冷却后温度低于冷水:在冷冻之初,低温的热水表面获得冷 ...

  • 水蒸气在高分子膜中的透过行为与气体膜法脱湿
  • 第27卷 第3期2007年6月膜 科 学 与 技 术 MEMBRANESCIENCEANDTECHNOLOGYVol.27 No.3 Jun.2007 文章编号:1007-8924专家论坛 (2007)03-0001-05 水蒸气在高分子膜中的透过行为与气体膜法脱湿 吴庸烈,李国民,李俊凤,刘静芝 ...

  • 铁和水蒸气反应的科学探究
  • <铁和水蒸气反应的科学探究> 教学设计 天津市实验中学 穆 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 (2)设计出简单可行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 (2)完成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查找.阅读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 ...

  • 水蒸气蒸馏法
  • 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系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药材成分的浸提.水蒸气蒸馏法可分为共水蒸馏法.通水蒸气蒸馏法.水上蒸馏法.为提高馏出液的浓度,一般 ...

  • 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 科学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一.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50页至51页 二.课时安排:15分钟 三.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铁粉与水蒸气的反 ...

  • 铁粉与水蒸气详案10.26
  • 课前准备: 1.仪器:玻璃棒.药匙.纸槽.坩埚钳.培养皿.防风罩.铁架台.大试管. 铁夹.酒精灯.有孔橡胶塞.导管.橡胶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药品:洗涤剂液.蒸馏水.脱脂棉.还原铁粉.火柴. 3.课前10分钟组装好仪器,装好药品.准备两支装好药品的试管. 4.分组:3到4人为一组. [师]各位 ...

  • 升温速率及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 煤 化 工 升温速率及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丁 华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 北京 100013) 摘 要:用非等温热重法考察了神华煤焦.平朔煤焦及潞安煤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性, 分析了升温速率.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即水蒸气分压越大, 煤焦的气化反应速 ...

  • 水蒸气蒸馏
  • 实验名称:水蒸汽蒸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蒸汽蒸馏的原理及其应用. 2.认识水蒸汽蒸馏的主要仪器,掌握水蒸汽蒸馏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 )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或使有机物与水经过共沸而蒸出的操作过程.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纯化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