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

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3㊀ 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

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

(福鼎十五中)

ʌ 摘要ɔ 在看似涣散的框架, 渗透着作者对美的追求㊂ 它不仅重视㊀ 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㊂ 文言游记散文就是依此而行, 遣词造句韵律上的美感㊁ 和谐㊁ 铿锵; 也重视全文安排的紧凑㊁ 呼应㊁ 顺畅, 为我们描绘了如歌似画的自然迷人风景, 并含蓄隽永地表达了内心美好理想的愿望㊂ 它所体现的意境美㊁ 形式美及社会美, 值得我们去赏析㊂ 我们应随同作者一起游山玩水, 一边欣赏美丽的景物, 一边感受作者的真情, 充分沐浴着这种古文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㊂

ʌ 关键词ɔ ㊀ 文言游记散文㊀ 意境美㊀ 形式美㊀ 社会美中学生普遍感到吃力, 觉得枯燥无味, 纯粹㊀㊀ 学习文言文,

是为了应试而生硬地去学习㊂ 学生为了应试, 往往只图了解达内心的一定情感, 在特别景物中融入作者当时的思想感

受㊂ 文言游记散文, 就是这样进行情景交融, 从而使景更动王㊀ 芳

它的中心与大意㊂ 身为老师, 因为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 一般也只从应试的角度出发, 传授一些跟考试有关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背诵与掌握, 淡化了对文言文美的欣赏㊂ 实际上, 作为我们这种灿烂的古文化, 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字面上所表达出的关于作者的认识与情感, 更多地能从中折射出一种美的色彩, 值得我们去赏析㊂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里, 异彩纷呈㊁ 硕果累累的古文化, 放射出辉煌璀璨的色彩, 滋养着中华儿女, 滋养着现当今的华夏子孙㊂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古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华, 感受古文化巨大的思想熏陶㊂ 而游记散文更是如此, 它在描述自然景物或心中憧憬的美景时, 更深的是抒写文人心中的一份真情, 它包含了以下几种美:

一㊁ 意境美毋庸质疑, 中国的古文化是极其灿烂的, 能够入选中学生的必读文, 更是名篇中的精华㊂ 他们的风格各异, 深沉凝重也好, 诙谐幽默也行, 恬淡清新也罢, 都孕育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 也都抒发了诗人真挚的情感㊂ 这就是文者们所追崇的意境美㊂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㊂ 意境是客观景生活㊁ 意与境的统一㊁ 景物) 与主㊂ 观(思想㊁ 感情) 相熔铸的产物, 它是情与明代朱承爵在论诗时⑴

, 曾说: 作诗之妙, 全在意境融彻,

出声音之外, 乃得真味㊂ 清代王国唯也曾说过: 文学之事,

其内足以摅已, 外足以感人者, 意与境二者而已㊂ 他认为 境界 应该包括情⑵他所提

出的 境界 说, 即意与境的统一㊂ 感与景物两方面, 即 境非独谓景物也㊂ 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

之一境界㊂ 故能写真景物㊁ 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㊂ 术中如果达到情景交融, 自然就产生了神韵, 体现了气质⑶在艺

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 故事曲折回环, 引人入胜㊂ 以渔

人进出桃源为线索,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㊂ 先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 再写渔人进入桃花源, 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并辞去㊂ 最后写渔人离开桃源后, 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㊂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人人劳作, 生活富裕, 和平安宁; 这里处处佳景, 环境优美, 民风淳朴; 这里人人平等, 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㊂ 当然,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 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㊂ 对这一点, 作者也是清楚的㊂ 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 其实是一种隐喻, 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㊂ 但寄予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㊁ 压迫, 追求幸福㊁ 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㊂ 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 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⑷

山水游记㊂ 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 通过形象的比喻, 对潭水㊁ 岩石㊁ 藤蔓㊁ 竹树㊁ 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 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 使情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㊂ 全文形似写景, 实则写心, 往往寥寥几笔, 神形兼备, 各尽其妙㊂ 游记散文, ⑸

不是纯粹地写景, 而是借助自然的景物, 来表

人, 使情更深刻㊂ 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中, 我们也应该养成这种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相交的写作手法,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达到吸引读者, 获得感人肺腑的良效㊂

二㊁ 形式美

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㊂ 王充所谓 意奋而笔纵,

故文见而实露也㊂ 既强调了美的内容的决定作用, 也不忽视

形式的积极作用, 而是把二者看做有机的统一㊂ 刘勰在‘ 文

心雕龙-总术“ 篇中说:如果 义华而声悴 , 有好的内容而无

好的形式, 也不是美的作品㊂ , 显得有些晦涩㊂ 但文言的创作不仅仅只注重内容上的深⑹文言文虽然言语相对于白话文度与力度, 更是十分重视篇幅形式上美的追求㊂ 当我们初读一篇文言文时, 感觉口齿很不灵活, 比较吃力㊂ 但真正用心去感悟的时候, 就会发现读他们时, 有如一首乐曲, 韵律和谐, 节奏铿锵, 气势迷人㊂ 诗歌具有三美:音乐美㊁ 绘画美㊁ 建筑美, 那文言游记散文同样具有这三种美㊂ 现在就以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1音乐美“ 为例, 来了解这三种美㊂

强了韵律美‘ ㊁ 醉翁亭记㊂ 像“ 是 临一溪篇而游渔记, 散溪文深, 而但鱼大肥量; 使酿用泉了为骈酒偶, 泉句香, 加而酒洌 这样的句子, 完全是骈文的写法㊂ 作者控驭自如, 出语自然, 2浑1然天成, 毫无雕琢的痕迹, 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㊂ 除了个 也 字的运用, 全文还用了, 整散结合, 使文章既有诗的韵味25个 而 字, 把诗一样的句子散文化, 又有散文的美感㊂ 最为典型的就是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两句 抗坠而, 去掉 字的使用 而 字, 就变成了诗句; 加上 而 字, 就变成了文句㊂ , 铿锵悦耳, 加强了㊂ 回环咏叹的意味㊂ 全文读起来, 抑扬音乐美可谓是文言散文的一特色⑺

㊂ 虽是散文, 但文言散文往往是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 散中有整, 参差多变㊂ 本文作者就安排了不少的对句, 使句式整饬工整㊂ 有单句成

对的, 如 日出而林霏开 对 云归而岩穴暝 ; 有双句成对的,

如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对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㊂ 所以作者虽受骈文的影响, 但非食而不化, 乃是有所创造, 融化到笔端, 又自然天成, 读来倍感声声清朗, 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2绮丽的图画美‘ ㊁ 醉翁亭记绘画美㊂

, “ 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 , 以悦目而致赏心这篇散文有着风光㊂

其一然临于泉上 蔚然而深秀, 山水相映之美㊂ ㊂ 这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 的琅琊山为背景, 一泉环绕而过, 益显出山泉的清朗, 有亭翼

,

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 则别含一番风光㊂ 山与泉相依, 泉与亭相衬, 一幅画中山水亭台, 一应俱有, 且辉映生色, 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㊂

其二暮也 日出而林霏, 朝暮变化之美, 笔触如丝, 开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 云归㊂ 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㊂ 者由于早晚不, 山见之朝同, 作者运笔的色调㊁ 气氛亦有别㊂ 早晨有宁静之状, 清新之息, 傍晚则有昏暗之象, 薄雾之气㊂ 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

61

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3㊀ 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

既深且细, 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㊂ 其三, 四季变化之美㊂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者, 山间之四时也㊂ 以醉翁亭为中心, 随四季变换, 出现了四

幅扇面, 变化有致, 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㊂ 同时, 四幅扇面又是互相映衬的, 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 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㊂ ⑻

建筑美3㊁ 散文, 顾名思义, 要散, 但散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散乱, 要做到散中有神, 散而不乱㊂

‘ 醉翁亭记“ 结构上的精巧之处, 也很值得我们鉴赏, 努力学习的㊂‘ 醉翁亭记“ 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 时而水流泻进画幅, 时而人情喧于纸上, 看似散, 其实一点儿也不乱㊂ 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 这根金线就是作者主观感

乐的描述,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

怀,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㊂ 文中山水之乐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作者失意消沉的表现㊂ 因为, 本文描摹山水, 抒写游宴, 折射出来的是作者治滁的政绩, 有其 与民同乐 的积极一面㊂ 文中的 太守之乐其乐 乃是点睛之笔, 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 既

政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 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

通人和的欣慰㊂ ⑽

‘ 桃花源记“ 里虚构的理想境界, 则是为了 避乱 而设想的理想境界㊂ 作者不懂得也不可能把他所处的社会改造成人间乐园, 只能采取逃避的消极方式㊂ 对于这一点我们无须苛求古人, 而应看到作者虚构这一理想境界的积极意义㊂ 那就是, 表现了作者不满统治阶级, 憎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㊂ 这一境界的具体化㊁ 形象化, 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对苛征暴敛, 受的 乐 , 醉中之 乐 ㊂ 正因为如此, 文章的起㊁ 承㊁ 转㊁ 合,

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㊂ 写山水, 是抒发 得之心 的乐; 写游人不绝路途, 是表现人情之乐; 写酿

泉为酒, 野肴铺席, 觥筹交错, 是表达 宴酣之乐 ; 写鸣声宛

转, 飞荡林间, 是显示 禽鸟之乐 , 更是为了表现太守自我陶

醉的 ㊂ 欢于万物, , 就不是断片的杂碎乐 而抒情游而乐, 这样 , 行文走笔乐在其中, 全文因景生 乐 因

, 而是统一, 一路写出的整体, 犹, 围绕个如穿千 颗乐 珠而展开玉缀在, 金线之中, 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㊂ 也正因为有聚光点, 有主骨架, 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 显得运笔从容, 左右逢源, 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 增添了散文的生机, 增强了散文的内容㊂ 文言游记散文的这三个美⑼

, 使得游记散文不是为一则枯燥的自然景物白描, 而是让人读起来, 有如听首乐曲, 有如在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而且音调有致, 色彩鲜明, 层次琅琅㊂

学会赏析文言游记散文的美时, 我们更要学以致用㊂ 在赏析当中, 要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 越发的浓厚时, 可以乘热打铁, 选取几个喜欢的小片段, 按组分开, 进行作曲活动, 把美文改成一则歌曲; 或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与绘画的兴趣, 对这些优美的画面进行想象, 把文字转化为一幅水彩画, 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人笔下的这个美, 激励学生学习文言的热忱㊂ 课后, 在学生的练笔中, 还可指导大家进行类似的遣词造句, 诗化般语言的运用, 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安排及全文的结构布局, 从而构造出和谐与美感㊂

三期学生思想品德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社会美育的革针纲对要性“ 提和出实:效课性改㊂ 方 具向体是的 加是强强新调时

想品德教育, 强调在向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转变的过程中, 对学生道德㊁ 行为㊁ 人生观㊁ 世界观㊁ 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环节, 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㊂ 语文这学科恰恰就是一门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科㊂ 尤其对文篇里头人物事件的分析思考, 能得到很大的思想教育意义㊂

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 包括这种的文学创作中, 具有理想的性质㊂ 在理想中有社会理想㊁ 道德理想和美的理想等等㊂ 各种理想的形成都是根源于实践㊂ 因而, 我们在赏析前人的这些作品时, 除了赏析文字上的美时, 还要去感受他们的一种理想, 这又可以折射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实践中来, 从中获取更多更深的感悟和认知1㊁

人物情感美㊂

文言游记散文, 常常是作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 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㊂ 在阅读中要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 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㊂ 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㊁ 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 认识其意义和局限㊂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的喜怒哀乐, 在课堂上真情流露, 与主人公同呼吸㊁ 共命运, 与作者形成强烈情感的交流与对话 ‘ 6醉翁亭记, 以情来陶冶学生, 以情来激励学生㊂

2

“ 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是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和否定㊂ 文言游记散文的作者, 往往是由于抑郁不得志, ⑾

而寄情于山水㊂ 不管其中表达的是悲观或是乐观的情感内容, 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憎恨, 充满了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也表现了要为这一美好的理想的将来而奋斗一生㊂ 他们的这种精神世界是值得我们新一代学习的㊂ 我们要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来全面地分析这些文人他们当时的内心世界, 从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汲取积极向上的因素, 潜移默化地纠正现今比较浮躁虚荣的心灵走向, 这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生活观㊁ 人生观的重新确立, 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㊂ 古人的知识是渊博的, 学习他们的渊博, 知识是一重点2, 但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积累和沉淀㊁

思考探求美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㊁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㊂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㊂ 引导学生质疑㊁ 调查㊁ 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㊁ 富有个性的过程㊂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㊂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桃花源记“ 一课, 我们就可以从中衍,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

生出很多的问题, 课文㊂ 例如: 渔人为什么要离开桃花源? 渔人把桃花源中

的秘密告诉别人, 你对此怎么看? 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 意图是什么? 作者在这篇虚构作品

中, 用了刘子骥这个真名真姓㊁ 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 意图是什么 讨,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等等小石潭㊂

记“ 一文, 也可设计㊂ 一如些 这么美的小石潭问题让大家去思, 考怎么

探会在这么一偏僻的地方, 而不被众人所知? 景物这么优美

的环境, 怎到了后来会让人感到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等等㊂

在赏析文言游记散文时, 我们不是只只了解作者笔下描摹了哪些景物, 在景物的描摹中, 又渗透了作者的哪些情感㊂ 我们还要学会赏析, 透过这些的景物及其情感, 我们从中是否又获得了文本所折射出一些关于当时当地的一些人文世故, 是否从中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事的哲学理念等等㊂

在探讨中, 在赏析文言游记散文刻画的人与事的情形当中, 调动起我们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想法, 能对其加以更深入的剖析, 能更好地领略文人笔下这景与情的相结合, 更明了清楚地认识他们的心态情感, 更到位地赏析古人这辉煌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㊂ 在这种思维延伸拓展的教学环节中, 大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小组讨论㊁ 自由提问㊁ 各抒己见, 激活他们的思维, 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教学的更高一个层次㊂

古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的一笔, 它以凝练的笔墨㊁ 鲜明的节奏㊁ 和谐的音韵给人以心灵㊁ 性情各方面的享

受, 给人以美的熏(下转第63页)

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3㊀ 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

合理运用课堂即时评价,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邵英春

让哈佛大学校史熠熠㊀㊀ 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生辉㊂ 在哈佛3有人问校长, 哈佛最值得自豪50年校庆上,

的是什么? 校长却回答, 让每块金子发光, 促进每位学生快㊂ 可见自主学习的重要㊂ 林语堂先生说: 乐自主发展 课堂

应如一片森林, 学生应如林中的猴子一般㊂ 在其间自由跳 跃, 主动快乐摘取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㊂ 只有创设这种课堂, 学生才能自主快乐的学习, 要想创建这样的一个课堂, 就必须合理运用课堂的即时评价手段㊂ 运用这种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㊁ 营造民主㊁ 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一个民主㊁ 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自我调节, 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㊂ 所

, 以在评价时切忌教师 一把手 而应充分民主, 师生平等㊂ 应采用师生互评,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相结合㊂ 学生参与评

价, 可使其主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对自身或同伴的中肯的评价可让其产生自觉, 能动的反应, 易于被快乐接受, 产生竞争学习的动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㊂ 在教师评价时要做, 到 赏识每个学生, 感受每一颗心灵 要注意面向全体, 眼神关注教室每个角落, 而且语气㊁ 态度㊁ 表情等方面应注意调控,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激励与赏识㊂ 在对与错的评价

㊁ 上, 无论采用那种评价, 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共同营造 宽容

(本溪市第五中学㊀ 辽宁㊀ 本溪㊀ 1) 17000

琐, 且应让学生熟知, 竞争性结果的评价可用显性评价立即

展示㊂ 比如在教学的同时, 将比分无声地记录或粘贴到黑板或其他位置即可, 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㊂

对于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 若一时没有好方法处理, 就不要急于求成, 可采用冷处理, 待想好后再机智评价㊂ 避免应严厉压制使学生局促不安, 课堂氛围紧张, 破坏课堂应有的和谐导致学习效率低下㊂

三㊁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传统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 拟定同一评价标准, 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这是极其不好的㊂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 有自己的爱好㊁ 长处和不足, 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轨迹不同, 所以评价就应有一定的个体性㊂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差异, 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设计有所侧重的不同的评价方法㊂ 如有的学生天性胆小, 发言不够大胆, 就可以把大胆发言作为评价目标, 对学习差的同学应多关注他们的进步程度, 而对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将思维的深刻性㊁ 独创性作为评价目标

四㊁ 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延迟性评价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 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进

, 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㊂ 为此可采用 延迟性评价 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㊂ 这种评价方式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和学生的学习兴趣㊂ 如考察概念时, 有的学生可能很快理解, 而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较差一些, 针对这种情况可多给他几次机会, 等他记好后再给予鼓励的评价㊂ 再如, 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 可提前布置,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然后考察评价㊂ 这样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让他逐渐进步㊂ 实践证明让评价过程长一点, 评价形式活一点㊁ 平均时间晚一点, 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㊂ 总之合理处理好以上几点, 就能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㊂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促进其自主发展, 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像哈佛一样成功㊂

, 严谨 的评风㊂ 不要一味表扬, 表扬过多则 廉价 使学生

觉得不努力就可获得, 从而对此毫不在意㊂ 也不可盯住言语的缺点不放一味批评, 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㊂ 当然也不能不置可否, 这种不置可否的评价使努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鼓励, 也使不辨是非的学生认识不到缺点㊂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缺少上进心或迷失发展方向㊂ 只有宽容㊁ 严谨㊁ 平等的评价, 才会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㊂

二㊁ 注意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洽

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 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过程, 或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㊂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学习态度等进行的观察和记录, 可选用隐性评价㊂ 既由教师自己私下进行即可, 而不让学生知道㊂ 有时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设置课堂小组竞争环节㊂ 这时的评价规则不宜繁(上接第62页)

见到这种美所产生的情绪是心醉神迷, 是惊喜, 是㊀㊀ 陶㊂

我们在学习文言游记散文的时候, 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大家的

美感来, 挖掘出大家关于文字的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使大家能够欢欣鼓舞并充满感性和理性地去学好这比较深涩而又蕴涵着无穷美的文言文㊂ 对于文言文我们不应仅把它当作需要考试的内容, 加以强逼地无奈地学习, 而要用心地去发掘它的美, 以纯真自然的心态, 真正去领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美丽璀媚的中华文化㊂

渴念, 是爱慕和喜惧交集㊂ 美感是和听觉㊁ 视觉不可分离⑿

地结合在一起的㊂ 离开听觉㊁ 视觉, 是不能设想的㊂ ⒀因此,

参考文献

[][], 甘霖‘ 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㊀ 杨辛, 1999年5

月, 第2第402页, 2页㊂

[]‘ 宋元戏曲考“ 十五, 东方出版社, 2㊀ 王国唯:1996年3月,

第233页㊂

[]‘ 人间词话“ 六, 浙江古籍出版社, 3㊀ 王国唯:2005年8月,

第189页㊂

[][][] ⓪ ,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⓪ 41011㊀ 吴雁驰主编,

八年级下, 语文出版社, 第3第2005年1月, 62页,

第3380 381页, 56页㊂

[] ⓪ ,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⓪ 八年级5㊀ 陈怀朗主编,

上, 语文出版社, 第22004年8月, 70页㊂

[] ⓪ 教师教学用书⓪ 九年级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7㊀ 2004年

第15月, 47页㊂

[][]教师用书“ 八年级下, 语文出版社, 89㊀ ‘ 2005年10月,

第4第438 439页, 40页

[][],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大哲学系编, 商务1213㊀ ‘

印书馆出版社, 第21980年, 第60 61页, 53页㊂

63

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芳

福鼎十五中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Duyuxie 2013(43)

参考文献(8条)

1. 杨辛;甘霖 美学原理 19992. 王国唯 《宋元戏曲考》十五 19963. 王国唯 《人间词话》六 2005

4. 吴雁驰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下 20055. 陈怀朗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上 20046. 〈〈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 20047. 《教师用书》八年级下 2005

8. 北大哲学系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1980

引用本文格式:王芳 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期刊论文]-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43)

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3㊀ 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

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

(福鼎十五中)

ʌ 摘要ɔ 在看似涣散的框架, 渗透着作者对美的追求㊂ 它不仅重视㊀ 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㊂ 文言游记散文就是依此而行, 遣词造句韵律上的美感㊁ 和谐㊁ 铿锵; 也重视全文安排的紧凑㊁ 呼应㊁ 顺畅, 为我们描绘了如歌似画的自然迷人风景, 并含蓄隽永地表达了内心美好理想的愿望㊂ 它所体现的意境美㊁ 形式美及社会美, 值得我们去赏析㊂ 我们应随同作者一起游山玩水, 一边欣赏美丽的景物, 一边感受作者的真情, 充分沐浴着这种古文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㊂

ʌ 关键词ɔ ㊀ 文言游记散文㊀ 意境美㊀ 形式美㊀ 社会美中学生普遍感到吃力, 觉得枯燥无味, 纯粹㊀㊀ 学习文言文,

是为了应试而生硬地去学习㊂ 学生为了应试, 往往只图了解达内心的一定情感, 在特别景物中融入作者当时的思想感

受㊂ 文言游记散文, 就是这样进行情景交融, 从而使景更动王㊀ 芳

它的中心与大意㊂ 身为老师, 因为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 一般也只从应试的角度出发, 传授一些跟考试有关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背诵与掌握, 淡化了对文言文美的欣赏㊂ 实际上, 作为我们这种灿烂的古文化, 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字面上所表达出的关于作者的认识与情感, 更多地能从中折射出一种美的色彩, 值得我们去赏析㊂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里, 异彩纷呈㊁ 硕果累累的古文化, 放射出辉煌璀璨的色彩, 滋养着中华儿女, 滋养着现当今的华夏子孙㊂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古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华, 感受古文化巨大的思想熏陶㊂ 而游记散文更是如此, 它在描述自然景物或心中憧憬的美景时, 更深的是抒写文人心中的一份真情, 它包含了以下几种美:

一㊁ 意境美毋庸质疑, 中国的古文化是极其灿烂的, 能够入选中学生的必读文, 更是名篇中的精华㊂ 他们的风格各异, 深沉凝重也好, 诙谐幽默也行, 恬淡清新也罢, 都孕育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 也都抒发了诗人真挚的情感㊂ 这就是文者们所追崇的意境美㊂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㊂ 意境是客观景生活㊁ 意与境的统一㊁ 景物) 与主㊂ 观(思想㊁ 感情) 相熔铸的产物, 它是情与明代朱承爵在论诗时⑴

, 曾说: 作诗之妙, 全在意境融彻,

出声音之外, 乃得真味㊂ 清代王国唯也曾说过: 文学之事,

其内足以摅已, 外足以感人者, 意与境二者而已㊂ 他认为 境界 应该包括情⑵他所提

出的 境界 说, 即意与境的统一㊂ 感与景物两方面, 即 境非独谓景物也㊂ 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

之一境界㊂ 故能写真景物㊁ 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㊂ 术中如果达到情景交融, 自然就产生了神韵, 体现了气质⑶在艺

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 故事曲折回环, 引人入胜㊂ 以渔

人进出桃源为线索,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㊂ 先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 再写渔人进入桃花源, 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并辞去㊂ 最后写渔人离开桃源后, 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㊂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人人劳作, 生活富裕, 和平安宁; 这里处处佳景, 环境优美, 民风淳朴; 这里人人平等, 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㊂ 当然,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 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㊂ 对这一点, 作者也是清楚的㊂ 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 其实是一种隐喻, 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㊂ 但寄予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㊁ 压迫, 追求幸福㊁ 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㊂ 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 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⑷

山水游记㊂ 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 通过形象的比喻, 对潭水㊁ 岩石㊁ 藤蔓㊁ 竹树㊁ 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 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 使情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㊂ 全文形似写景, 实则写心, 往往寥寥几笔, 神形兼备, 各尽其妙㊂ 游记散文, ⑸

不是纯粹地写景, 而是借助自然的景物, 来表

人, 使情更深刻㊂ 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中, 我们也应该养成这种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相交的写作手法,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达到吸引读者, 获得感人肺腑的良效㊂

二㊁ 形式美

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㊂ 王充所谓 意奋而笔纵,

故文见而实露也㊂ 既强调了美的内容的决定作用, 也不忽视

形式的积极作用, 而是把二者看做有机的统一㊂ 刘勰在‘ 文

心雕龙-总术“ 篇中说:如果 义华而声悴 , 有好的内容而无

好的形式, 也不是美的作品㊂ , 显得有些晦涩㊂ 但文言的创作不仅仅只注重内容上的深⑹文言文虽然言语相对于白话文度与力度, 更是十分重视篇幅形式上美的追求㊂ 当我们初读一篇文言文时, 感觉口齿很不灵活, 比较吃力㊂ 但真正用心去感悟的时候, 就会发现读他们时, 有如一首乐曲, 韵律和谐, 节奏铿锵, 气势迷人㊂ 诗歌具有三美:音乐美㊁ 绘画美㊁ 建筑美, 那文言游记散文同样具有这三种美㊂ 现在就以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1音乐美“ 为例, 来了解这三种美㊂

强了韵律美‘ ㊁ 醉翁亭记㊂ 像“ 是 临一溪篇而游渔记, 散溪文深, 而但鱼大肥量; 使酿用泉了为骈酒偶, 泉句香, 加而酒洌 这样的句子, 完全是骈文的写法㊂ 作者控驭自如, 出语自然, 2浑1然天成, 毫无雕琢的痕迹, 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㊂ 除了个 也 字的运用, 全文还用了, 整散结合, 使文章既有诗的韵味25个 而 字, 把诗一样的句子散文化, 又有散文的美感㊂ 最为典型的就是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两句 抗坠而, 去掉 字的使用 而 字, 就变成了诗句; 加上 而 字, 就变成了文句㊂ , 铿锵悦耳, 加强了㊂ 回环咏叹的意味㊂ 全文读起来, 抑扬音乐美可谓是文言散文的一特色⑺

㊂ 虽是散文, 但文言散文往往是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 散中有整, 参差多变㊂ 本文作者就安排了不少的对句, 使句式整饬工整㊂ 有单句成

对的, 如 日出而林霏开 对 云归而岩穴暝 ; 有双句成对的,

如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对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㊂ 所以作者虽受骈文的影响, 但非食而不化, 乃是有所创造, 融化到笔端, 又自然天成, 读来倍感声声清朗, 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2绮丽的图画美‘ ㊁ 醉翁亭记绘画美㊂

, “ 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 , 以悦目而致赏心这篇散文有着风光㊂

其一然临于泉上 蔚然而深秀, 山水相映之美㊂ ㊂ 这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 的琅琊山为背景, 一泉环绕而过, 益显出山泉的清朗, 有亭翼

,

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 则别含一番风光㊂ 山与泉相依, 泉与亭相衬, 一幅画中山水亭台, 一应俱有, 且辉映生色, 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㊂

其二暮也 日出而林霏, 朝暮变化之美, 笔触如丝, 开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 云归㊂ 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㊂ 者由于早晚不, 山见之朝同, 作者运笔的色调㊁ 气氛亦有别㊂ 早晨有宁静之状, 清新之息, 傍晚则有昏暗之象, 薄雾之气㊂ 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

61

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3㊀ 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

既深且细, 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㊂ 其三, 四季变化之美㊂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者, 山间之四时也㊂ 以醉翁亭为中心, 随四季变换, 出现了四

幅扇面, 变化有致, 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㊂ 同时, 四幅扇面又是互相映衬的, 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 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㊂ ⑻

建筑美3㊁ 散文, 顾名思义, 要散, 但散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散乱, 要做到散中有神, 散而不乱㊂

‘ 醉翁亭记“ 结构上的精巧之处, 也很值得我们鉴赏, 努力学习的㊂‘ 醉翁亭记“ 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 时而水流泻进画幅, 时而人情喧于纸上, 看似散, 其实一点儿也不乱㊂ 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 这根金线就是作者主观感

乐的描述,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

怀,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㊂ 文中山水之乐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作者失意消沉的表现㊂ 因为, 本文描摹山水, 抒写游宴, 折射出来的是作者治滁的政绩, 有其 与民同乐 的积极一面㊂ 文中的 太守之乐其乐 乃是点睛之笔, 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 既

政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 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

通人和的欣慰㊂ ⑽

‘ 桃花源记“ 里虚构的理想境界, 则是为了 避乱 而设想的理想境界㊂ 作者不懂得也不可能把他所处的社会改造成人间乐园, 只能采取逃避的消极方式㊂ 对于这一点我们无须苛求古人, 而应看到作者虚构这一理想境界的积极意义㊂ 那就是, 表现了作者不满统治阶级, 憎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㊂ 这一境界的具体化㊁ 形象化, 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对苛征暴敛, 受的 乐 , 醉中之 乐 ㊂ 正因为如此, 文章的起㊁ 承㊁ 转㊁ 合,

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㊂ 写山水, 是抒发 得之心 的乐; 写游人不绝路途, 是表现人情之乐; 写酿

泉为酒, 野肴铺席, 觥筹交错, 是表达 宴酣之乐 ; 写鸣声宛

转, 飞荡林间, 是显示 禽鸟之乐 , 更是为了表现太守自我陶

醉的 ㊂ 欢于万物, , 就不是断片的杂碎乐 而抒情游而乐, 这样 , 行文走笔乐在其中, 全文因景生 乐 因

, 而是统一, 一路写出的整体, 犹, 围绕个如穿千 颗乐 珠而展开玉缀在, 金线之中, 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㊂ 也正因为有聚光点, 有主骨架, 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 显得运笔从容, 左右逢源, 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 增添了散文的生机, 增强了散文的内容㊂ 文言游记散文的这三个美⑼

, 使得游记散文不是为一则枯燥的自然景物白描, 而是让人读起来, 有如听首乐曲, 有如在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而且音调有致, 色彩鲜明, 层次琅琅㊂

学会赏析文言游记散文的美时, 我们更要学以致用㊂ 在赏析当中, 要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 越发的浓厚时, 可以乘热打铁, 选取几个喜欢的小片段, 按组分开, 进行作曲活动, 把美文改成一则歌曲; 或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与绘画的兴趣, 对这些优美的画面进行想象, 把文字转化为一幅水彩画, 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人笔下的这个美, 激励学生学习文言的热忱㊂ 课后, 在学生的练笔中, 还可指导大家进行类似的遣词造句, 诗化般语言的运用, 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安排及全文的结构布局, 从而构造出和谐与美感㊂

三期学生思想品德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社会美育的革针纲对要性“ 提和出实:效课性改㊂ 方 具向体是的 加是强强新调时

想品德教育, 强调在向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转变的过程中, 对学生道德㊁ 行为㊁ 人生观㊁ 世界观㊁ 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环节, 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㊂ 语文这学科恰恰就是一门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科㊂ 尤其对文篇里头人物事件的分析思考, 能得到很大的思想教育意义㊂

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 包括这种的文学创作中, 具有理想的性质㊂ 在理想中有社会理想㊁ 道德理想和美的理想等等㊂ 各种理想的形成都是根源于实践㊂ 因而, 我们在赏析前人的这些作品时, 除了赏析文字上的美时, 还要去感受他们的一种理想, 这又可以折射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实践中来, 从中获取更多更深的感悟和认知1㊁

人物情感美㊂

文言游记散文, 常常是作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 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㊂ 在阅读中要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 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㊂ 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㊁ 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 认识其意义和局限㊂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的喜怒哀乐, 在课堂上真情流露, 与主人公同呼吸㊁ 共命运, 与作者形成强烈情感的交流与对话 ‘ 6醉翁亭记, 以情来陶冶学生, 以情来激励学生㊂

2

“ 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是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和否定㊂ 文言游记散文的作者, 往往是由于抑郁不得志, ⑾

而寄情于山水㊂ 不管其中表达的是悲观或是乐观的情感内容, 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憎恨, 充满了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也表现了要为这一美好的理想的将来而奋斗一生㊂ 他们的这种精神世界是值得我们新一代学习的㊂ 我们要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来全面地分析这些文人他们当时的内心世界, 从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汲取积极向上的因素, 潜移默化地纠正现今比较浮躁虚荣的心灵走向, 这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生活观㊁ 人生观的重新确立, 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㊂ 古人的知识是渊博的, 学习他们的渊博, 知识是一重点2, 但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积累和沉淀㊁

思考探求美㊂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㊁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㊂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㊂ 引导学生质疑㊁ 调查㊁ 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㊁ 富有个性的过程㊂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㊂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桃花源记“ 一课, 我们就可以从中衍,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

生出很多的问题, 课文㊂ 例如: 渔人为什么要离开桃花源? 渔人把桃花源中

的秘密告诉别人, 你对此怎么看? 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 意图是什么? 作者在这篇虚构作品

中, 用了刘子骥这个真名真姓㊁ 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 意图是什么 讨,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等等小石潭㊂

记“ 一文, 也可设计㊂ 一如些 这么美的小石潭问题让大家去思, 考怎么

探会在这么一偏僻的地方, 而不被众人所知? 景物这么优美

的环境, 怎到了后来会让人感到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等等㊂

在赏析文言游记散文时, 我们不是只只了解作者笔下描摹了哪些景物, 在景物的描摹中, 又渗透了作者的哪些情感㊂ 我们还要学会赏析, 透过这些的景物及其情感, 我们从中是否又获得了文本所折射出一些关于当时当地的一些人文世故, 是否从中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事的哲学理念等等㊂

在探讨中, 在赏析文言游记散文刻画的人与事的情形当中, 调动起我们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想法, 能对其加以更深入的剖析, 能更好地领略文人笔下这景与情的相结合, 更明了清楚地认识他们的心态情感, 更到位地赏析古人这辉煌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㊂ 在这种思维延伸拓展的教学环节中, 大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小组讨论㊁ 自由提问㊁ 各抒己见, 激活他们的思维, 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教学的更高一个层次㊂

古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的一笔, 它以凝练的笔墨㊁ 鲜明的节奏㊁ 和谐的音韵给人以心灵㊁ 性情各方面的享

受, 给人以美的熏(下转第63页)

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2013㊀ 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

合理运用课堂即时评价,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邵英春

让哈佛大学校史熠熠㊀㊀ 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生辉㊂ 在哈佛3有人问校长, 哈佛最值得自豪50年校庆上,

的是什么? 校长却回答, 让每块金子发光, 促进每位学生快㊂ 可见自主学习的重要㊂ 林语堂先生说: 乐自主发展 课堂

应如一片森林, 学生应如林中的猴子一般㊂ 在其间自由跳 跃, 主动快乐摘取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㊂ 只有创设这种课堂, 学生才能自主快乐的学习, 要想创建这样的一个课堂, 就必须合理运用课堂的即时评价手段㊂ 运用这种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㊁ 营造民主㊁ 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一个民主㊁ 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自我调节, 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㊂ 所

, 以在评价时切忌教师 一把手 而应充分民主, 师生平等㊂ 应采用师生互评,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相结合㊂ 学生参与评

价, 可使其主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对自身或同伴的中肯的评价可让其产生自觉, 能动的反应, 易于被快乐接受, 产生竞争学习的动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㊂ 在教师评价时要做, 到 赏识每个学生, 感受每一颗心灵 要注意面向全体, 眼神关注教室每个角落, 而且语气㊁ 态度㊁ 表情等方面应注意调控,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激励与赏识㊂ 在对与错的评价

㊁ 上, 无论采用那种评价, 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共同营造 宽容

(本溪市第五中学㊀ 辽宁㊀ 本溪㊀ 1) 17000

琐, 且应让学生熟知, 竞争性结果的评价可用显性评价立即

展示㊂ 比如在教学的同时, 将比分无声地记录或粘贴到黑板或其他位置即可, 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㊂

对于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 若一时没有好方法处理, 就不要急于求成, 可采用冷处理, 待想好后再机智评价㊂ 避免应严厉压制使学生局促不安, 课堂氛围紧张, 破坏课堂应有的和谐导致学习效率低下㊂

三㊁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传统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 拟定同一评价标准, 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这是极其不好的㊂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 有自己的爱好㊁ 长处和不足, 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轨迹不同, 所以评价就应有一定的个体性㊂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差异, 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设计有所侧重的不同的评价方法㊂ 如有的学生天性胆小, 发言不够大胆, 就可以把大胆发言作为评价目标, 对学习差的同学应多关注他们的进步程度, 而对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将思维的深刻性㊁ 独创性作为评价目标

四㊁ 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延迟性评价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 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进

, 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㊂ 为此可采用 延迟性评价 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㊂ 这种评价方式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和学生的学习兴趣㊂ 如考察概念时, 有的学生可能很快理解, 而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较差一些, 针对这种情况可多给他几次机会, 等他记好后再给予鼓励的评价㊂ 再如, 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 可提前布置,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然后考察评价㊂ 这样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让他逐渐进步㊂ 实践证明让评价过程长一点, 评价形式活一点㊁ 平均时间晚一点, 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㊂ 总之合理处理好以上几点, 就能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㊂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促进其自主发展, 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像哈佛一样成功㊂

, 严谨 的评风㊂ 不要一味表扬, 表扬过多则 廉价 使学生

觉得不努力就可获得, 从而对此毫不在意㊂ 也不可盯住言语的缺点不放一味批评, 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㊂ 当然也不能不置可否, 这种不置可否的评价使努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鼓励, 也使不辨是非的学生认识不到缺点㊂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缺少上进心或迷失发展方向㊂ 只有宽容㊁ 严谨㊁ 平等的评价, 才会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㊂

二㊁ 注意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洽

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 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过程, 或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㊂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学习态度等进行的观察和记录, 可选用隐性评价㊂ 既由教师自己私下进行即可, 而不让学生知道㊂ 有时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设置课堂小组竞争环节㊂ 这时的评价规则不宜繁(上接第62页)

见到这种美所产生的情绪是心醉神迷, 是惊喜, 是㊀㊀ 陶㊂

我们在学习文言游记散文的时候, 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大家的

美感来, 挖掘出大家关于文字的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使大家能够欢欣鼓舞并充满感性和理性地去学好这比较深涩而又蕴涵着无穷美的文言文㊂ 对于文言文我们不应仅把它当作需要考试的内容, 加以强逼地无奈地学习, 而要用心地去发掘它的美, 以纯真自然的心态, 真正去领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美丽璀媚的中华文化㊂

渴念, 是爱慕和喜惧交集㊂ 美感是和听觉㊁ 视觉不可分离⑿

地结合在一起的㊂ 离开听觉㊁ 视觉, 是不能设想的㊂ ⒀因此,

参考文献

[][], 甘霖‘ 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㊀ 杨辛, 1999年5

月, 第2第402页, 2页㊂

[]‘ 宋元戏曲考“ 十五, 东方出版社, 2㊀ 王国唯:1996年3月,

第233页㊂

[]‘ 人间词话“ 六, 浙江古籍出版社, 3㊀ 王国唯:2005年8月,

第189页㊂

[][][] ⓪ ,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⓪ 41011㊀ 吴雁驰主编,

八年级下, 语文出版社, 第3第2005年1月, 62页,

第3380 381页, 56页㊂

[] ⓪ , 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⓪ 八年级5㊀ 陈怀朗主编,

上, 语文出版社, 第22004年8月, 70页㊂

[] ⓪ 教师教学用书⓪ 九年级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7㊀ 2004年

第15月, 47页㊂

[][]教师用书“ 八年级下, 语文出版社, 89㊀ ‘ 2005年10月,

第4第438 439页, 40页

[][],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大哲学系编, 商务1213㊀ ‘

印书馆出版社, 第21980年, 第60 61页, 53页㊂

63

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芳

福鼎十五中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Duyuxie 2013(43)

参考文献(8条)

1. 杨辛;甘霖 美学原理 19992. 王国唯 《宋元戏曲考》十五 19963. 王国唯 《人间词话》六 2005

4. 吴雁驰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下 20055. 陈怀朗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上 20046. 〈〈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 20047. 《教师用书》八年级下 2005

8. 北大哲学系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1980

引用本文格式:王芳 浅谈文言游记散文中美的赏析[期刊论文]-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43)


相关内容

  • 竹石说课稿
  • <竹石>说课教案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艺术园地一朵奇葩,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初中语文课本第一 册第五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竹石>. 一.教材分析 1.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 2.体会诗歌感情. 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精妙. 4.体会诗的 ...

  •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文/荆立辉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着重探讨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如何解决相应 ...

  • 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技法
  • 文言文中"记"阅读专题导学案 文体,即文章体式,每种不同的文章都会有不同的写作范式与要求,正如不同的衣服样式,每种样式的服装都得有自己的设计特点.阅读文章,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无疑是掌握了一把阅读文章的钥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都是如此,本文主要说说文言文中游记类文章阅读的一般 ...

  • 朗读赏析体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这部分是苏轼回归现实后的一种感慨 , 被贬的郁闷. 赏月 的欣 喜 , 统化 为心底 无 奈的诘 问与 呼告 ! 统 抓住 了 " 字也 就 闲" 充盈之时, 以心灵的视觉去观察. 审视. 思考眼前的景物细节, 说不定他们也能将 自 己情感的足迹印在这些景物上.固 抓住了 作者的 ...

  • [精品][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 篇一:<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在写景散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果更好地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情?这是许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很多教学案例中往往会设计这问题来切入文本:"你喜欢文中的哪一段景物描写?为什么?""请找出体 ...

  • 高中语文评课稿范文
  • 篇一:语文听课评课稿 语文 评课稿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徐银花 开学以来,我听了 杜主任.冒爱玉.杨正龙.张建华.孙茂洲.刘燕.周迎年.陈怀龙.顾汉吕.祁燕.周丽 娟.严主任等老师共21节语文课,收获颇丰. 整体来说每堂课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 结合.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 ...

  • 桃花源记说课稿
  • <桃花源记>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 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全是文言文.六 ...

  • 初中生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 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读而不记 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节,埸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唯,适量记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 ...

  •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练习题 新人教版
  • <三峡> 课文梳理 1.标注字音. 阙(qu ē) 曦(x ī) 襄(xi āng ) 溯( s ù ) 漱(sh ù )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 毫无 ) 或王命急宣( 有时 ) 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 良多趣味( 很 )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