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单玉晓)2016年2月底以后,法院系统将与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网络对接,对被执行人在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的账户、银行卡、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执行法院可直接通过网络方式采取查询、冻结、扣划等执行措施。
近日,最高法院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人民法院、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络执行查控工作规范》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上述内容。
《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应当在2015年12月底前,通过最高法院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之间的专线,完成本单位与最高法院的网络对接工作;2016年2月底前网络查控功能上线。
根据《通知》,法院与金融机构将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电子法律文书,接收金融机构查询、冻结、扣划、处置等的结果数据和电子回执。今后,执行法官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就能对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查得到、冻得住、扣得了。
2014年10月24日,最高法院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的意见》,同时与21家全国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总对总”的网络查控机制,并陆续为全国30多个省份的3083家法院正式开通了该系统。
为了继续推广“总对总”网络查控机制,最高法院和中国银监会再次下发通知并制定了查控工作技术规范。目前,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正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抓紧建设与最高法院执行查控专线的连接工作。
财新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最高法院连同多部门严惩“老赖”。7月21日,最高法院发布司法解释,禁止“老赖”乘坐高铁全部座位及一般动车一等以上座位;明确禁止与单位被执行人相关的四类责任人员实施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行为。目前最高法院已联合征信机构全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
此外,自2015年12月1日起,“老赖”将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已与最高法院专线网络的连通,归集了170万“老赖”身份信息,建立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每日更新。■
【财新网】(记者 单玉晓)2016年2月底以后,法院系统将与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网络对接,对被执行人在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的账户、银行卡、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执行法院可直接通过网络方式采取查询、冻结、扣划等执行措施。
近日,最高法院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人民法院、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络执行查控工作规范》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上述内容。
《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应当在2015年12月底前,通过最高法院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之间的专线,完成本单位与最高法院的网络对接工作;2016年2月底前网络查控功能上线。
根据《通知》,法院与金融机构将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电子法律文书,接收金融机构查询、冻结、扣划、处置等的结果数据和电子回执。今后,执行法官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就能对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查得到、冻得住、扣得了。
2014年10月24日,最高法院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的意见》,同时与21家全国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总对总”的网络查控机制,并陆续为全国30多个省份的3083家法院正式开通了该系统。
为了继续推广“总对总”网络查控机制,最高法院和中国银监会再次下发通知并制定了查控工作技术规范。目前,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正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抓紧建设与最高法院执行查控专线的连接工作。
财新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最高法院连同多部门严惩“老赖”。7月21日,最高法院发布司法解释,禁止“老赖”乘坐高铁全部座位及一般动车一等以上座位;明确禁止与单位被执行人相关的四类责任人员实施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行为。目前最高法院已联合征信机构全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
此外,自2015年12月1日起,“老赖”将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已与最高法院专线网络的连通,归集了170万“老赖”身份信息,建立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