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论课程论文

农业概论课程论文

摘要:2006年中国有机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东北三省;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缺乏,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加工产品。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品将趋向多元化,畜牧业和水产业产品比重将增加,中国有机农业产量将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消费地区。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

一、研究意义(或重要性)

(一)、2006年中国有机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东北三省;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缺乏,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加工产品。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品将趋向多元化,畜牧业和水产业产品比重将增加,中国有机农业产量将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消费地区。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1990年以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非常迅速,根据SOEL-FIBL2008年度调查最新统计,2006年。全球有138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业面积达到3040万hm2,有机农场超过70万个。2005年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1230万hm2)、中国(230万hm2)、阿根廷(220万hm2)和美国(160万hm2)。

(三)、中国有机农业始于90年代初期,前期主要为了有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需要。过去10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2006年中国有机认证的农业面积达到230万hm2,跃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200多万hm2野生采集面积获得认证,有机转换农田为110万hm2,预计2008年有机农业面积将超过300万hm2。可见,在有机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展望。

二、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有机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6年有机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机农业最初是由出口需求推动其产生和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主要是根据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生产的,95%以上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在2000年前,中国国内可以说不存在有机农产品市场,此后,中国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始启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不断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之下,近几年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

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各省区,西部地区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势,近几年有机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表1)。从数量和面积来看,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最大: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方面来看,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江苏等东部省份占较大优势:从发展速度来看,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江西、云南、内蒙古等环境优势省份近年来发展迅速:从产品种类来看,

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经有越50大类,400-500个品种,主要为蔬菜、水果、豆类、水产品和野生采集产品;从有机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目前有机产品主要为初级原料,加工产品较少,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相当缺乏,野生采集产品增长较快。

中国有机农业目前发展格局首先与有机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有关,其次与当地企业的市场超前与开拓意识有关,再次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相关。总体看,中国有机农业在布局上向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东三省集中趋势明显:有机产品多集中在植物类产品上,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有机茶、有机蔬菜、有机大豆和有机大米等所占比重较大,也是中国有机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

“公司+农户”是目前中国有机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形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但具体的组织管理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农户”就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一个贸易公司,特别是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的公司与小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小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目前“公司+农户”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一是公司和

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订单式;二是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简称合作社式:三是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公司+农户”有机生产模式管理的难点是克服农户在有机生产中的机会主义倾向。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公司不可能确切掌握每个农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就是农户自主组织生产的全过程,农户可能凭借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来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有可能不完全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偷着施用化肥和农药。公司(信息劣势)无法事先确切知道农户(信息优势)是否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因为信息甄别和监督农户的成本太大。

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中国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是先国际市场,后国内市场的发展过程。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持续高增长率,推动了中国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在1999年之前,中国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根据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归家的需求生产的,其中95%以上出口到国外。根据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总值为2亿多美元,出口有机农产品总值1亿多美元:200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2006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值为3.5亿美元,占中国食品出口总值的1.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2000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始启动,此后的几年中,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2006年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额达到56亿人民币,国内消费量超过了出口量。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新鲜蔬菜、茶叶、大米、水果和蜂蜜等。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城市的超市里人们可以比较方便地买到认证的有机蔬菜,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有数十家商店都在销售经过认证的有机茶。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和国内市场都已初具规模,未来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有机农业面临最大的挑战。能否通过提高消费者认知和信任度以及扩大农场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有机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国内有机市场,提高行业竞争能力,是中国有机农业能否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有机生产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缺少市场开拓能力,这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开始有机生产时并未制定市场开发计划。

(三)、首先,国际有机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2000年为180亿美元,2006年根据OrganicMonitor的数据达到了386亿美元,是2000年的两倍。美国是有机农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国,2006年美国市场销售额达177亿美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增幅趋缓,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其次,中国国内有机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国内市场自2000年启动以来,增长迅速,2006年销售额达到56亿元,未来几年,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中国

将会成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有机农产品消费国。再次,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许多地区编制了区域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奠定了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有机产品国家标准颁布以来,中国有机农业保持着每年20%-30%的发展速度。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也有可能是极少数认证机构只顾眼前利益,仅看重数量的增长,使消费者对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如果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不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检查认证活动,就会导致不合格的有机产品进入市场,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导致消费者对有机产品失去信心Ⅻ。因而,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的建立是中国有机农业的基石,是市场发展的基础。

有些有机农业企业只重视有机认证结果,对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

执行却不够重视,结果造成:写的是一套,做的可能是另一套,导致真正的有机生产技术水平并不高。更有极少数企业受市场利益驱使,急于求成,不认真贯标,不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企图走捷径,甚至试图直接花钱买认证。

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的,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和科研开发缺少项目与经费,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影响有机农业持续发展和水品的提高。

(二)、 中国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高,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销售成本更高,致使中国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中国目前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缺少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关注的畜牧和水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生产不足和过剩同时存在,根据国家认监委数据推算,2005年有超过30%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产品没有按照有机农产品卖。有机农业生产只有通过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实现其价值,离开市场,有机农业就没有了发展基础,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不够规范,假冒有机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监管的手段不够完善,力度不够大。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由于有机农产品很难直观判断其真伪,消费者消费后也难以感觉其和常规农产品的区别,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市场问题对有机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只有有机产品在市场上体现了其真正价值,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从事有机事业的生产者、加工者和贸易者的积极性,只有规范了有机产品的市场,才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泛滥,也才能使消费者信任有机产品,离不开有机产品。如果有机产品长期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如果有机产品的市场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则有机事业不但不会发展,反而会逐步萎缩,直至消失。 四、解决对策

(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绿色食品是一种 无污染的、 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不仅在于能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营养成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在于面对整个世界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不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找到了一种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途径。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竟相倡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自然食品 和生态食品,发展生态农业,不但使其国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大

大提高,还从中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基本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后,绿色食品就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大步发展。它即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问题,又加快了绿色食品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步伐,并使我国农业生产习俗得以革新、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得到落实。 当前,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一个部分,得到了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然而,绿色食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毕竟还是新事物,不少人甚至不少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于绿色食品的慨念、认证及其监管程序并不十分明确,对于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等问题仍在研究和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江永红.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1,

(8):34—36.

【2】张纪兵,等.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比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4):1—3.

【3】周广成,陈现平,陈洪俭,等.淮北地区中大穗型玉米栽培密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571-572.

农业概论课程论文

摘要:2006年中国有机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东北三省;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缺乏,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加工产品。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品将趋向多元化,畜牧业和水产业产品比重将增加,中国有机农业产量将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消费地区。

关键词:有机农业;发展

一、研究意义(或重要性)

(一)、2006年中国有机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东北三省;有机产品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缺乏,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加工产品。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产品将趋向多元化,畜牧业和水产业产品比重将增加,中国有机农业产量将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消费地区。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1990年以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非常迅速,根据SOEL-FIBL2008年度调查最新统计,2006年。全球有138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业面积达到3040万hm2,有机农场超过70万个。2005年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1230万hm2)、中国(230万hm2)、阿根廷(220万hm2)和美国(160万hm2)。

(三)、中国有机农业始于90年代初期,前期主要为了有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需要。过去10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2006年中国有机认证的农业面积达到230万hm2,跃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200多万hm2野生采集面积获得认证,有机转换农田为110万hm2,预计2008年有机农业面积将超过300万hm2。可见,在有机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展望。

二、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有机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6年有机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机农业最初是由出口需求推动其产生和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主要是根据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生产的,95%以上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在2000年前,中国国内可以说不存在有机农产品市场,此后,中国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始启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不断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之下,近几年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

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各省区,西部地区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势,近几年有机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表1)。从数量和面积来看,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最大: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方面来看,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江苏等东部省份占较大优势:从发展速度来看,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江西、云南、内蒙古等环境优势省份近年来发展迅速:从产品种类来看,

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经有越50大类,400-500个品种,主要为蔬菜、水果、豆类、水产品和野生采集产品;从有机产品结构来看,中国目前有机产品主要为初级原料,加工产品较少,以植物类产品为主,动物类产品相当缺乏,野生采集产品增长较快。

中国有机农业目前发展格局首先与有机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有关,其次与当地企业的市场超前与开拓意识有关,再次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相关。总体看,中国有机农业在布局上向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东三省集中趋势明显:有机产品多集中在植物类产品上,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有机茶、有机蔬菜、有机大豆和有机大米等所占比重较大,也是中国有机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

“公司+农户”是目前中国有机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形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但具体的组织管理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农户”就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一个贸易公司,特别是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的公司与小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小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目前“公司+农户”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一是公司和

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订单式;二是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简称合作社式:三是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公司+农户”有机生产模式管理的难点是克服农户在有机生产中的机会主义倾向。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公司不可能确切掌握每个农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就是农户自主组织生产的全过程,农户可能凭借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来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有可能不完全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偷着施用化肥和农药。公司(信息劣势)无法事先确切知道农户(信息优势)是否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因为信息甄别和监督农户的成本太大。

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中国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是先国际市场,后国内市场的发展过程。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持续高增长率,推动了中国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在1999年之前,中国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根据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归家的需求生产的,其中95%以上出口到国外。根据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总值为2亿多美元,出口有机农产品总值1亿多美元:200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2006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值为3.5亿美元,占中国食品出口总值的1.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2000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始启动,此后的几年中,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2006年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额达到56亿人民币,国内消费量超过了出口量。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新鲜蔬菜、茶叶、大米、水果和蜂蜜等。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城市的超市里人们可以比较方便地买到认证的有机蔬菜,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有数十家商店都在销售经过认证的有机茶。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和国内市场都已初具规模,未来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有机农业面临最大的挑战。能否通过提高消费者认知和信任度以及扩大农场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有机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国内有机市场,提高行业竞争能力,是中国有机农业能否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有机生产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缺少市场开拓能力,这表现在大多数企业开始有机生产时并未制定市场开发计划。

(三)、首先,国际有机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2000年为180亿美元,2006年根据OrganicMonitor的数据达到了386亿美元,是2000年的两倍。美国是有机农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国,2006年美国市场销售额达177亿美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增幅趋缓,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其次,中国国内有机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国内市场自2000年启动以来,增长迅速,2006年销售额达到56亿元,未来几年,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中国

将会成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有机农产品消费国。再次,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许多地区编制了区域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奠定了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有机产品国家标准颁布以来,中国有机农业保持着每年20%-30%的发展速度。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也有可能是极少数认证机构只顾眼前利益,仅看重数量的增长,使消费者对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如果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不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检查认证活动,就会导致不合格的有机产品进入市场,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导致消费者对有机产品失去信心Ⅻ。因而,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的建立是中国有机农业的基石,是市场发展的基础。

有些有机农业企业只重视有机认证结果,对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

执行却不够重视,结果造成:写的是一套,做的可能是另一套,导致真正的有机生产技术水平并不高。更有极少数企业受市场利益驱使,急于求成,不认真贯标,不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企图走捷径,甚至试图直接花钱买认证。

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的,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和科研开发缺少项目与经费,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影响有机农业持续发展和水品的提高。

(二)、 中国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高,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销售成本更高,致使中国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中国目前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缺少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关注的畜牧和水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生产不足和过剩同时存在,根据国家认监委数据推算,2005年有超过30%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产品没有按照有机农产品卖。有机农业生产只有通过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实现其价值,离开市场,有机农业就没有了发展基础,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不够规范,假冒有机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监管的手段不够完善,力度不够大。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由于有机农产品很难直观判断其真伪,消费者消费后也难以感觉其和常规农产品的区别,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市场问题对有机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只有有机产品在市场上体现了其真正价值,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从事有机事业的生产者、加工者和贸易者的积极性,只有规范了有机产品的市场,才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泛滥,也才能使消费者信任有机产品,离不开有机产品。如果有机产品长期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如果有机产品的市场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则有机事业不但不会发展,反而会逐步萎缩,直至消失。 四、解决对策

(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绿色食品是一种 无污染的、 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不仅在于能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营养成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在于面对整个世界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不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找到了一种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途径。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竟相倡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自然食品 和生态食品,发展生态农业,不但使其国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大

大提高,还从中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基本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后,绿色食品就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大步发展。它即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问题,又加快了绿色食品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步伐,并使我国农业生产习俗得以革新、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得到落实。 当前,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一个部分,得到了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然而,绿色食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毕竟还是新事物,不少人甚至不少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于绿色食品的慨念、认证及其监管程序并不十分明确,对于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等问题仍在研究和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江永红.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1,

(8):34—36.

【2】张纪兵,等.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比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4):1—3.

【3】周广成,陈现平,陈洪俭,等.淮北地区中大穗型玉米栽培密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571-572.


相关内容

  • 农田水利学(7)
  • 农水概论 农田水利工程概论 任课教师:董玉文 农水概论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介绍 Ø董玉文:副教授,博士. Ø电话:[1**********] ØE-mail: [email protected] 农水概论 要求 基本要求 Ø考勤:两次迟到或请假算一次旷课,旷课达 三次平时成绩为零,超过四次取消考试资格 ...

  •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32学时 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涉及生态学.植物学.耕作学.遗传学.育种学.气象学.农村区域规划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为了强化学生在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环境保护.农业高新技术.农村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拓展农村区域发展的专业知识和宏观思维 ...

  •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
  • 学号:[1**********]90 道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姓 名 宋 杰 专 业 烟草栽培技术 入学时间 2013年春 教学点 道真县 2015年 1 月 5日 内 容 摘 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 ...

  • 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五.扬州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领域主要参考书目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001社会发展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问题研究>陈晓明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 ...

  • 农业概论-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班 级: 姓名: 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课程名称:农业概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其次才有工业 ...

  • [精品]观光农业概论教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观光农业>教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高等专科农林管理类观光农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观光农业这一新的农业生产业态及其发展 ...

  • 广东08年4月自考专业课程考试时间表
  • 专业代码及名称 4月19日(星期六) 4月20日(星期日) 课程代码 上午:8:30-11:00 课程代码 下午:14:00-16:30 课程代码 上午:8:30-11:00 课程代码 下午:14:00-16:30 A020103 财税(专科)* 0002 001 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 003 ...

  • 农业技术概论论文
  •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经济 ...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课码 00009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卫兴华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