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参与奥林匹克的历史

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回顾与展望

马 铮 张春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北京100089)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女性选手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展望。认为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女子体育相比起步晚,进步快,地位显著,与男子项目趋于平衡,近些年在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比例已多于男子,成绩有超越男子的趋势。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选手的竞技运动状态。中国女性在备战奥运、参与奥运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扩大了奥林匹克影响,展示了中国女子体育的价值。

关键词:女子体育;发展对比;奥林匹克运动

中国女子体育从无到有,这一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奥运会上女子体育的发展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的解放历程,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妇女从社会底层走向赛场、走向体坛领奖台的历程。在国际体育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参与体育运动的女运动员、女子项目、女性体育管理者的人数将不断增加,女性群体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认可。女子体育以其独特的身体运动形式和性别特征为丰富和拓展奥林匹

克运动作出了贡献。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召开,百年愿望终将实现,我国从正式参加第23届奥运会到第28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不断刷新,尤其是我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更加迅猛,在拿到的世界冠军和打破世界纪录的数字方面,女性运动员要占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在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过程中,女运动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优秀女选手在运动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作风,对所有的妇女起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她们的身上不仅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国妇女更多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她们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超出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更全面地反映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当中,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在各个领域当中体现出她们杰出的才能。

一、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沿革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虽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但他在对待女性的问题 上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仅限于男性。他一生都反对妇女参加奥运会,他的奥林匹克思想是男子体育。女运动员首次进入奥运会赛场是在1900年的第二届奥运会上,当时国际奥委会对女子能否参加奥运会的争论还未能得出结果,东道主法国队率先派出4名女子运动员参赛,尽管当时国际奥委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女子参加奥运会持反对态度,但由于该届奥运会是作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因此,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难以施加更 多的影响。接着英国、美国和捷克也相继派出了女运动员参赛,使女选手的人数达到11名。虽然这次女子参赛未能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认可,但却是妇女体育史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是女子首次登上世界体育舞台,打破了自古以来不许女子参加奥运会的惯例。

(一)参加奥运会女子人数不断增加,促使女子体育在奥运会上飞速进步

1910年奥委会在卢森堡会议上通过了正式允许妇女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决定。妇女地位上升、经济的发展与和平局势也为妇女体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数也逐届增长,特别是近几届增长更迅速。在28届奥运会上,女运动员人数达4329人,占运动员人数的41%,男女运动员的比例数已由第2届奥运会的102:1变为1.5:1。[5]表明世界女子体育在奥运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1 历届夏季奥运会世界妇女参加人数情况(%)

来源:任海主编《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1、旧中国时期中国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状况

中国女性从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开始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但是,第八、九、十届均未派女子运动员参加,在第11届奥运会上,有两名女选手,这两名女选手是中国妇女参加奥运会的先驱,也是最早走向奥运赛场女运动员,在体育史书上记载着短跑运动员李森,在柏林奥运会女子100米预赛中,以13秒6名列小组第三,未能进入复赛。这说明中国女选手与世界强手还有明显差距。李森虽未取得名次,但却以首名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女运动员载入史册。那种背景下,女性穿的衣服非常严实,她穿着短衣服就出现在体育赛场上,对当时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杨秀琼作为中国唯一的女子游泳选手在参加预赛中,她虽然以1分21秒2和6分45秒2的成绩谱写100米和4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但与世界强手相差甚远,没能进入决赛。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派出26名运动员参加了第十五届奥运会。没有女性参加记载。此后,由于某些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少数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致使新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出现一些波折,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活动受到阻挠。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但是,在1984年以前中国没有得到一块金牌,1984年中国派出225名运动员出席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并取得按金牌数(15枚)排位第四的好成绩。[8]在此次比赛中,我国优秀射手吴小旋在那届奥运会新设项目———女子标准步枪3*20的比赛中,以581环的成绩名列第一,创造了奥运会纪录,成为我国在这届奥运会上第一个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不仅中国获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而且中国女运动员也获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跳水运动员周继红获得女子跳台冠军,体操运动员马燕红获高低杠女子冠军,栾菊杰获女子花剑冠军。集体项目中,中国女排获得冠军。从此中国在奥运会上展现出了体育强国的风采。

1988年9月17日中国选派301名选手参加了韩国汉城奥运会第24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其中女子获得3枚。1992年7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纳第25届奥运会上,共获金牌16枚,其中女子获得12枚。1996年7月19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共获得金牌16枚,其中女子获得9枚。2000年7月1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其中女子获得16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2004年8月13日在希腊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的代表团参加了26个大项的比赛,获金牌32枚、其中女子获得2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各届最高纪录。 图2 历届夏季奥运会中国女子参加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体科所,23届奥运会参加女子人数,

1985年2月。

(二)奥运会上女子比赛项目逐渐增多,为女子

1912年,国际游泳联合会首先决定将女子游泳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然而,国际奥委会不同意在奥运会上为女子设立除游泳等极少数项目以外的比赛,引起了要求平等参与体育的妇女们的强烈不满。1917年,法国妇女率先要求1920年的奥运会应允许女性参加田径比赛,遭到国际奥委会拒绝。1921年成立了女性自己的体育组织——— —国际妇女运动联合会,并于1922年在法国举行了以田径赛为主的第一届“妇女奥运会”。1926年,国际妇女运动联合会继续召开第二届“妇女奥运会”,并取得极大成功,显示了女子在田径项目上的才能,引起了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的关注。国际奥委会在1928年奥运会上设立女子田径比赛的建议。但比赛的项目仅有5小项(100m、800m、跳高、铁饼和4×100m接力)。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参的比赛项目虽然较少,人数所占比例也不高,但妇女的艰苦斗争却收到了成效,人们对妇女的运动才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在妇女的不懈努力和国际奥委会的支持下,奥运会设项不断向男女平等的方向迈进,每届奥运会都有新增女子项目(表1)。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是女性参加奥运会100周年纪念。女子参赛大项增加了现代五项、铁人三项、跆拳道、水球和女子举重等5个项目,这样,奥运会大项除拳击和摔跤外,其他所有项目都有女子参加。国际奥委会还决定,凡要进入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首先需将女子项目包括进去才能列入考虑范围。[7]由此可见,参赛项目

(三)女子与男子成绩的差距缩小

奥运会上传奇式的女运动员不断涌现,其成绩令人惊叹不已。尤其是近年来女子体育水平越来越高,成绩正日益接近男子。如50米自由泳,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女成绩相差3″65;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女成绩相差2″88;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女成绩仅相差2″47,游泳的成绩越来越接近。田径成绩也在逐渐逼近男子。如男子100米,1928年男子百米第一名成绩为10″8,1996年为9″84;1928年女子百米第一名成绩为12″2,1996年为10″82。男子在68年间提高了0.96秒,而女子则在68年间提高了1.36秒,提高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男子。男女百米第一名的成绩差距也从第14届的1.6秒变为第24届的0.65秒,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过去被认为是女子禁区的超长距离跑,成绩提高也是惊人的。1984年首次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女子马拉松跑,冠军贝诺瓦的成绩是2h 24min 52s,比1956年第16届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的成绩还好,与当届男子马拉松冠军相差15min 31s。专家预测,根据女子的生理特点,未来女子马拉松的成绩还将大幅度提高并更接近男子成绩。在混合项目中,女性甚至超过男性。如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最快纪录是女子运动员。中国女子体育第一次参加第11届奥运会时,杨秀琼在11届奥运会上的100自由泳成绩是1分21秒。而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了59秒11。2007年伦敦马拉松赛上中国女运动员周春秀获得冠军并取得2小时20分38秒的当年女子马拉松最好成绩,逐步逼近优秀男子马拉松选手的水平。中国女运动员张山在1992年奥运会双向飞碟比赛中战胜了她的所有男性对手夺得了金牌。随着女子与男子成绩的差距在缩小,对抗性技术性较强项目的女子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接近男性技术,如女子乒乓球项目,女子篮球、女子排球的技术正朝着男性化方向发展。由于女子训练有男子训练的基础,少走了许多弯路,加上对抗项目上的男性陪练,提高了对抗性,使女子技术水平提高速度更快。

二、我国女选手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作用及影响

我国女选手在近三届的奥运会中连续创造了远胜于男性的成绩,她们是衡量北京奥运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选手的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运动员的表现。虽然我国男子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项目多于女性,但可能夺牌的绝对项目数或相对的百分比却低于女性,这表明我国女性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力军。目前,从女性运动员成绩看,可能在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举重项目上保持优势,集体项目冲击奖牌的重任也将落在女曲、女垒、女手上,另外游泳和田径项目上的中长跑、竞走、铅球等也寄希望于女性。可见我国女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重要性。然而,体育的商业化作为双刃剑对女性体育的影响较大,它既能促使女性运动的发展又可扩大男女不平等差距,尽管女子是我国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中坚力量,但是与男子项目相比许多女子项目在中国的普及度不高,由于观众少社会上很难引起较大的反响,赞助商对女子项目的关注自然不高。比如女子足球、女子篮球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男子足球和男子篮球。而且过度的商业化会损害体育最本质的公平竞争原则,出现打假球、黑哨、赌博,暴力等状况,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

三、结语

世界女性奥林匹克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而中国女性体育也走进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并为之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女性体育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党和国家制定的正确的体育发展战略,与我国女性运动员自身潜能的充分挖掘也是分不开的。但由于妇女在参与体育方面被压抑的现象延续了数千年,在我国还普遍存在

重视男性体育、轻视女性体育的情况,大众体育里女性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够,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百分比仍比较低。学校体育教学也要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女性的体育项目,使之建立良好的体育活动方式,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更新女性体育观念,增强体 育健身意识。积极宣传各地女性体育所取得的成就,消除女性社会角色与社会形象上的偏见。还要加强女子体育的研究,特别是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要在资金上加大对女性体育研究的支持力度。随着中国女子体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女性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在发展中国体育事业,促进国际体育交往,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丽.中国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J].搏击·武术科学,

2008,(2).

[2]马凤霞,余学锋.女性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

[3]吕圣荣,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M] .北京:大

众文艺出版社,2000.

[4]董进霞.女性与体育[M] .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

2005.

[5]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2002.

[6]董进霞.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

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4).

[7]马良.中国当代女性体育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与影

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

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回顾与展望

马 铮 张春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体育教学中心,北京100089)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女性选手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的作用及影响进行展望。认为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女子体育相比起步晚,进步快,地位显著,与男子项目趋于平衡,近些年在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比例已多于男子,成绩有超越男子的趋势。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选手的竞技运动状态。中国女性在备战奥运、参与奥运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扩大了奥林匹克影响,展示了中国女子体育的价值。

关键词:女子体育;发展对比;奥林匹克运动

中国女子体育从无到有,这一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奥运会上女子体育的发展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的解放历程,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妇女从社会底层走向赛场、走向体坛领奖台的历程。在国际体育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参与体育运动的女运动员、女子项目、女性体育管理者的人数将不断增加,女性群体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认可。女子体育以其独特的身体运动形式和性别特征为丰富和拓展奥林匹

克运动作出了贡献。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召开,百年愿望终将实现,我国从正式参加第23届奥运会到第28届奥运会上,金牌总数不断刷新,尤其是我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更加迅猛,在拿到的世界冠军和打破世界纪录的数字方面,女性运动员要占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在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过程中,女运动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优秀女选手在运动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作风,对所有的妇女起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她们的身上不仅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国妇女更多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她们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超出了竞技体育的范畴,更全面地反映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当中,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在各个领域当中体现出她们杰出的才能。

一、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沿革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虽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但他在对待女性的问题 上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仅限于男性。他一生都反对妇女参加奥运会,他的奥林匹克思想是男子体育。女运动员首次进入奥运会赛场是在1900年的第二届奥运会上,当时国际奥委会对女子能否参加奥运会的争论还未能得出结果,东道主法国队率先派出4名女子运动员参赛,尽管当时国际奥委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女子参加奥运会持反对态度,但由于该届奥运会是作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因此,顾拜旦和国际奥委会难以施加更 多的影响。接着英国、美国和捷克也相继派出了女运动员参赛,使女选手的人数达到11名。虽然这次女子参赛未能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认可,但却是妇女体育史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是女子首次登上世界体育舞台,打破了自古以来不许女子参加奥运会的惯例。

(一)参加奥运会女子人数不断增加,促使女子体育在奥运会上飞速进步

1910年奥委会在卢森堡会议上通过了正式允许妇女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决定。妇女地位上升、经济的发展与和平局势也为妇女体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数也逐届增长,特别是近几届增长更迅速。在28届奥运会上,女运动员人数达4329人,占运动员人数的41%,男女运动员的比例数已由第2届奥运会的102:1变为1.5:1。[5]表明世界女子体育在奥运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1 历届夏季奥运会世界妇女参加人数情况(%)

来源:任海主编《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1、旧中国时期中国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状况

中国女性从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开始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但是,第八、九、十届均未派女子运动员参加,在第11届奥运会上,有两名女选手,这两名女选手是中国妇女参加奥运会的先驱,也是最早走向奥运赛场女运动员,在体育史书上记载着短跑运动员李森,在柏林奥运会女子100米预赛中,以13秒6名列小组第三,未能进入复赛。这说明中国女选手与世界强手还有明显差距。李森虽未取得名次,但却以首名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女运动员载入史册。那种背景下,女性穿的衣服非常严实,她穿着短衣服就出现在体育赛场上,对当时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杨秀琼作为中国唯一的女子游泳选手在参加预赛中,她虽然以1分21秒2和6分45秒2的成绩谱写100米和4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但与世界强手相差甚远,没能进入决赛。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派出26名运动员参加了第十五届奥运会。没有女性参加记载。此后,由于某些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少数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致使新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出现一些波折,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活动受到阻挠。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但是,在1984年以前中国没有得到一块金牌,1984年中国派出225名运动员出席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并取得按金牌数(15枚)排位第四的好成绩。[8]在此次比赛中,我国优秀射手吴小旋在那届奥运会新设项目———女子标准步枪3*20的比赛中,以581环的成绩名列第一,创造了奥运会纪录,成为我国在这届奥运会上第一个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不仅中国获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而且中国女运动员也获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跳水运动员周继红获得女子跳台冠军,体操运动员马燕红获高低杠女子冠军,栾菊杰获女子花剑冠军。集体项目中,中国女排获得冠军。从此中国在奥运会上展现出了体育强国的风采。

1988年9月17日中国选派301名选手参加了韩国汉城奥运会第24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其中女子获得3枚。1992年7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纳第25届奥运会上,共获金牌16枚,其中女子获得12枚。1996年7月19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共获得金牌16枚,其中女子获得9枚。2000年7月1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派出311名运动员参赛,以金牌28枚、其中女子获得16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世界三强行列,2004年8月13日在希腊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69名)的代表团参加了26个大项的比赛,获金牌32枚、其中女子获得22枚。奖牌总数63枚的优异成绩一举登上了奖牌榜的第二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各届最高纪录。 图2 历届夏季奥运会中国女子参加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体科所,23届奥运会参加女子人数,

1985年2月。

(二)奥运会上女子比赛项目逐渐增多,为女子

1912年,国际游泳联合会首先决定将女子游泳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然而,国际奥委会不同意在奥运会上为女子设立除游泳等极少数项目以外的比赛,引起了要求平等参与体育的妇女们的强烈不满。1917年,法国妇女率先要求1920年的奥运会应允许女性参加田径比赛,遭到国际奥委会拒绝。1921年成立了女性自己的体育组织——— —国际妇女运动联合会,并于1922年在法国举行了以田径赛为主的第一届“妇女奥运会”。1926年,国际妇女运动联合会继续召开第二届“妇女奥运会”,并取得极大成功,显示了女子在田径项目上的才能,引起了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的关注。国际奥委会在1928年奥运会上设立女子田径比赛的建议。但比赛的项目仅有5小项(100m、800m、跳高、铁饼和4×100m接力)。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参的比赛项目虽然较少,人数所占比例也不高,但妇女的艰苦斗争却收到了成效,人们对妇女的运动才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在妇女的不懈努力和国际奥委会的支持下,奥运会设项不断向男女平等的方向迈进,每届奥运会都有新增女子项目(表1)。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是女性参加奥运会100周年纪念。女子参赛大项增加了现代五项、铁人三项、跆拳道、水球和女子举重等5个项目,这样,奥运会大项除拳击和摔跤外,其他所有项目都有女子参加。国际奥委会还决定,凡要进入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首先需将女子项目包括进去才能列入考虑范围。[7]由此可见,参赛项目

(三)女子与男子成绩的差距缩小

奥运会上传奇式的女运动员不断涌现,其成绩令人惊叹不已。尤其是近年来女子体育水平越来越高,成绩正日益接近男子。如50米自由泳,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女成绩相差3″65;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女成绩相差2″88;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女成绩仅相差2″47,游泳的成绩越来越接近。田径成绩也在逐渐逼近男子。如男子100米,1928年男子百米第一名成绩为10″8,1996年为9″84;1928年女子百米第一名成绩为12″2,1996年为10″82。男子在68年间提高了0.96秒,而女子则在68年间提高了1.36秒,提高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男子。男女百米第一名的成绩差距也从第14届的1.6秒变为第24届的0.65秒,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过去被认为是女子禁区的超长距离跑,成绩提高也是惊人的。1984年首次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女子马拉松跑,冠军贝诺瓦的成绩是2h 24min 52s,比1956年第16届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的成绩还好,与当届男子马拉松冠军相差15min 31s。专家预测,根据女子的生理特点,未来女子马拉松的成绩还将大幅度提高并更接近男子成绩。在混合项目中,女性甚至超过男性。如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最快纪录是女子运动员。中国女子体育第一次参加第11届奥运会时,杨秀琼在11届奥运会上的100自由泳成绩是1分21秒。而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运动员的成绩达到了59秒11。2007年伦敦马拉松赛上中国女运动员周春秀获得冠军并取得2小时20分38秒的当年女子马拉松最好成绩,逐步逼近优秀男子马拉松选手的水平。中国女运动员张山在1992年奥运会双向飞碟比赛中战胜了她的所有男性对手夺得了金牌。随着女子与男子成绩的差距在缩小,对抗性技术性较强项目的女子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接近男性技术,如女子乒乓球项目,女子篮球、女子排球的技术正朝着男性化方向发展。由于女子训练有男子训练的基础,少走了许多弯路,加上对抗项目上的男性陪练,提高了对抗性,使女子技术水平提高速度更快。

二、我国女选手在第29届奥运会上的作用及影响

我国女选手在近三届的奥运会中连续创造了远胜于男性的成绩,她们是衡量北京奥运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选手的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运动员的表现。虽然我国男子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项目多于女性,但可能夺牌的绝对项目数或相对的百分比却低于女性,这表明我国女性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力军。目前,从女性运动员成绩看,可能在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举重项目上保持优势,集体项目冲击奖牌的重任也将落在女曲、女垒、女手上,另外游泳和田径项目上的中长跑、竞走、铅球等也寄希望于女性。可见我国女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重要性。然而,体育的商业化作为双刃剑对女性体育的影响较大,它既能促使女性运动的发展又可扩大男女不平等差距,尽管女子是我国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中坚力量,但是与男子项目相比许多女子项目在中国的普及度不高,由于观众少社会上很难引起较大的反响,赞助商对女子项目的关注自然不高。比如女子足球、女子篮球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男子足球和男子篮球。而且过度的商业化会损害体育最本质的公平竞争原则,出现打假球、黑哨、赌博,暴力等状况,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

三、结语

世界女性奥林匹克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而中国女性体育也走进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并为之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女性体育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党和国家制定的正确的体育发展战略,与我国女性运动员自身潜能的充分挖掘也是分不开的。但由于妇女在参与体育方面被压抑的现象延续了数千年,在我国还普遍存在

重视男性体育、轻视女性体育的情况,大众体育里女性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够,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百分比仍比较低。学校体育教学也要根据女生生理、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女性的体育项目,使之建立良好的体育活动方式,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更新女性体育观念,增强体 育健身意识。积极宣传各地女性体育所取得的成就,消除女性社会角色与社会形象上的偏见。还要加强女子体育的研究,特别是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要在资金上加大对女性体育研究的支持力度。随着中国女子体育的快速发展,中国女性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在发展中国体育事业,促进国际体育交往,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丽.中国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J].搏击·武术科学,

2008,(2).

[2]马凤霞,余学锋.女性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

[3]吕圣荣,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M] .北京:大

众文艺出版社,2000.

[4]董进霞.女性与体育[M] .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

2005.

[5]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2002.

[6]董进霞.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

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4).

[7]马良.中国当代女性体育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与影

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


相关内容

  • 奥运会资料
  • 奥运胜利闭幕了,从8月8日到今天,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激动人心的美好时光.我们猜测,北京奥运会以来,最为操心的就是胡锦涛,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中国走向世界的预演,成败与否,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终于,一切圆满,万事顺利,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超越.胡锦涛说:"中国人民以极 ...

  • 女性进入奥运会的历史进程
  • 女性进入奥运会的历史进程 [英文标题]The History Process of women's Marching into the OlympicGames Hef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Hefei, Anhui,230052,Chin ...

  • "百位影响奥林匹克发展的杰出奥林匹克人".有8位中国运动员
  • 詹姆斯·康诺利 JAMES BRENDAN CONNOLLY 现代奥运会史上第一位冠军 [学习小组按] 也许,你还不知道-- 今天(2016年4月6日),是个重要的纪念日:现代奥运会诞生120周年. 1896年4月6日,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希腊雅典举行,拉开了现代奥运会的序幕. 中国与奥运有 ...

  • 公务员考试奥运会常识题
  • 公务员考试奥运会常识题 基础题: 1.奥林匹克日是哪天?(6月23日) 2.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何处?(瑞士洛桑) 3.奥林匹克标志是什么? (奥运五环) 4.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在哪? (希腊雅典) 5.奥林匹克的口号是什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 6.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 (更快更高更强 ...

  • 北京奥运会总结:跨越历史的巅峰
  •   从1909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被激发出“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举办奥运会”这个梦想到2009年8月24日,我们走过了整整1xx年的追梦旅程。   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这曾经是xx年12月13日成立的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给自己制定的北京奥运会目标。   这个目标后来被转换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奥 ...

  • 中国历届奥运冠军名细及(举办时间地点)
  • 中国历届奥运冠军明细 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 举办城市:美国洛杉矶 (1984/7/28-8/12) 中国获金牌:15枚 金牌榜第4位 许海峰 射 击 男子自选手枪慢射个人566环 周继红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435.51分 李 宁 体 操 ①男子自由体操19.925分 ②男子鞍马19.950分 ③ ...

  • 历届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冠军
  • 历届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冠军 第一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维拉.明契克 首届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诞生于1927年的伦敦,代表苏联出战的"俄国姑娘"在7个国家的12位女棋手中以不可抗拒的10胜1和赢得了单循环的第一并荣获首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维拉.明契克1906年出生在莫斯科 ...

  • 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导游词
  • 游览路线:大门--奥林匹克浮雕墙--单体体育雕塑作品--奥运冠军手足印纪念柱--主广场 [大门]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北戴河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它于2003年10月开始筹划,2005年5月1日竣工.自建成以来接待了大量中外游客,被国家体育总局评委全国十大优秀体育公园. 公园是以奥运为 ...

  • 奥运畅想(3)
  • 文题设计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北京2008年奥运会再度引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通过奥运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奥运会开幕式要民族化,要创新.""这届奥运会要充分展现中华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