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平方和公式是如何推导的?

大家都知道自然数前n项和公式:1 2 ... n=n(n 1)/2。

它的推导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所谓的倒序相加法(据传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其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独自想出这一方法)。

令Sn=1 2 3 ... (n-2) (n-1) n

则Sn=n (n-2) (n-1) ... 3 2 1

所以2Sn=(1 n) [2 (n-1)] [3 (n-2)] ... [(n-2) 3] [(n-1) 2] (n 1)(*)

注意到1 n=2 (n-1)=3 (n-2)=...=(n-2) 3=(n-1) 2=n 1

也就是说(*)式右边每一项均等于n 1,一共有n项,因此有2Sn=n(n 1),所以Sn=n(n 1)/2。

即:1 2 ... n=n(n 1)/2。

但是对于自然数前n项的平方和公式,恐怕很多朋友就不是很清楚了,现在推导如下。

首先回顾一个重要公式,两个数的和的立方展开式

(a b)^3=a^3 3*(a^2)*b 3*a*(b^2) b^3所以:(n 1)^3=n^3 3*n^2 3*n 1

2^3=(1 1)^3=1^3 3*1^2 3*1 1

3^3=(2 1)^3=2^3 3*2^2 3*2 1

4^3=(3 1)^3=3^3 3*3^2 3*3 1

......

(n 1)^3=n^3 3*n^2 3*n 1

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消掉相同的立方项得:

(n 1)^3=1^3 3*(1^2 2^2 ... n^2) 3*(1 2 ... n) n

令Sn=1^2 2^2 ... n^2,则

(n 1)^3=1 3Sn 3n(n 1)/2 n

化简后易得Sn=n(n 1)(2n 1)/6

即:1^2 2^2 ... n^2=n(n 1)(2n 1)/6

顺便说一句,利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得出

1^3 2^3 ... n^3=n^2*(n 1)^2/4=[n(n 1)/2]^2=(1 2 ... n)^2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大家可以自己尝试去证明一下!

大家都知道自然数前n项和公式:1 2 ... n=n(n 1)/2。

它的推导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所谓的倒序相加法(据传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其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独自想出这一方法)。

令Sn=1 2 3 ... (n-2) (n-1) n

则Sn=n (n-2) (n-1) ... 3 2 1

所以2Sn=(1 n) [2 (n-1)] [3 (n-2)] ... [(n-2) 3] [(n-1) 2] (n 1)(*)

注意到1 n=2 (n-1)=3 (n-2)=...=(n-2) 3=(n-1) 2=n 1

也就是说(*)式右边每一项均等于n 1,一共有n项,因此有2Sn=n(n 1),所以Sn=n(n 1)/2。

即:1 2 ... n=n(n 1)/2。

但是对于自然数前n项的平方和公式,恐怕很多朋友就不是很清楚了,现在推导如下。

首先回顾一个重要公式,两个数的和的立方展开式

(a b)^3=a^3 3*(a^2)*b 3*a*(b^2) b^3所以:(n 1)^3=n^3 3*n^2 3*n 1

2^3=(1 1)^3=1^3 3*1^2 3*1 1

3^3=(2 1)^3=2^3 3*2^2 3*2 1

4^3=(3 1)^3=3^3 3*3^2 3*3 1

......

(n 1)^3=n^3 3*n^2 3*n 1

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消掉相同的立方项得:

(n 1)^3=1^3 3*(1^2 2^2 ... n^2) 3*(1 2 ... n) n

令Sn=1^2 2^2 ... n^2,则

(n 1)^3=1 3Sn 3n(n 1)/2 n

化简后易得Sn=n(n 1)(2n 1)/6

即:1^2 2^2 ... n^2=n(n 1)(2n 1)/6

顺便说一句,利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得出

1^3 2^3 ... n^3=n^2*(n 1)^2/4=[n(n 1)/2]^2=(1 2 ... n)^2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大家可以自己尝试去证明一下!


相关内容

  • 黄绍芳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打印
  •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莱阳市的二实验小学 黄绍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内容.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 ...

  •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
  •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所选用的教材新人教版数学教材. 我将从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是八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知识,主要研究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 ...

  • [梯形面积]说课稿
  •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营丘镇小学 赵淑华)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梯形面积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这部分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 ...

  • 圆的面积计算教材分析
  • 教材分析: 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唯一的曲线图形.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将理解"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贯穿在活动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新的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 ...

  • 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 教材分析: 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唯一的曲线图形.<圆的面积>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鉴于此,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以直线围成的平面图 ...

  • 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 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 ...

  • 三角形面积教案设计
  • 篇一: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沟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并会运用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完全相等的锐角 ...

  • 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 说课稿
  • 说课稿 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 一. 教材分析 点是组成空间几何体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两点间的距离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距离.本章是用坐标法研究平面中的直线,而点又是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之一.对本节的研究,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以及后面空间中两点间距离的进一步学习,奠 ...

  • 圆锥体积教案
  • 圆锥体积教案 <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教学设计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是一节几何课,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从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设计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