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2)

2014化学考前资料2

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

1. 测定溶液pH 的操作:取一小段PH 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

少量待测液到pH 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

2. 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3.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 3溶液,

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4. 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

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

5. 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

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往含SO 42的溶液中―

加BaCl 2溶液,如何证明SO 42沉淀完全?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

再滴加BaCl 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6. 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 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以BaCl 2沉淀Na 2SO 4为例)

洗涤: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操作2-3次。

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 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

7. 渗析操作: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

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

8. 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9. 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

左手控制活塞(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

入最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10. 装置气密性检查:

(1)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加一定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启普发生器型装置。关闭导气管出口,往球形漏斗(长颈漏斗)中加水,加适量水后,若球形漏斗(长颈漏斗)和容器中形成液面差,而且液面差不会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1. 容量瓶检漏操作: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

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

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2. 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1)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2)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3)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4)氨气验满: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集气瓶口,若产生白烟说明气体已满。

(5)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3. 浓H 2SO 4稀释操作:将浓H 2SO 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乙醇硝酸乙酸)中,并不断搅拌。

14.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5. 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

答:加少量KClO 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16. 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原理是什么?

答: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

止了倒吸。

17. 现在一个分液漏斗中,有水和苯的混合物,静置后,液体明显分为二层。请在滴管、试管、水、苯中选择器材和药品,用实验说明哪一层是水,哪一层是苯。

答: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少量,然后用滴管加入少量水(或苯),若试管内液体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苯(或水),若试管内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水(或苯)。

18.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通入SO 2后溶液褪色,试通过实验证明。

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还能变红,说明是SO 2酸性所致,若溶液不再变红,说明是SO 2的漂白性所致。

19、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如溴乙烷中的溴原子)

1、取一支试管,滴入少量卤代烃,再加入1mL5%的NaOH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取少量水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溶液,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 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2、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

20、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如Cl 和Br )

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 溶液和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2)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上层水层变为无色,下层溴的四氯化碳层(橙红)碘的四氯化碳层(紫红)

21、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1.如何比较钠、镁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向两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分别投入金属钠和金属镁。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变化。

现象与解释: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呈红色;镁与冷水无明显变化,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2.如何比较镁、铝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1: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镁快。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实验2:分别向MgCl 2溶液和AlCl 3溶液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向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 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 溶液,白色沉淀溶解。说明Al(OH)3的碱性比Mg(OH)2弱,即铝的金属性比镁弱。

2014化学考前资料2

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

1. 测定溶液pH 的操作:取一小段PH 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

少量待测液到pH 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

2. 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3.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 3溶液,

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4. 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

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

5. 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

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往含SO 42的溶液中―

加BaCl 2溶液,如何证明SO 42沉淀完全?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

再滴加BaCl 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6. 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 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以BaCl 2沉淀Na 2SO 4为例)

洗涤: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操作2-3次。

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 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

7. 渗析操作: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

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

8. 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9. 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

左手控制活塞(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

入最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10. 装置气密性检查:

(1)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加一定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启普发生器型装置。关闭导气管出口,往球形漏斗(长颈漏斗)中加水,加适量水后,若球形漏斗(长颈漏斗)和容器中形成液面差,而且液面差不会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1. 容量瓶检漏操作: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

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

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2. 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1)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2)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

(3)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4)氨气验满: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集气瓶口,若产生白烟说明气体已满。

(5)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3. 浓H 2SO 4稀释操作:将浓H 2SO 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乙醇硝酸乙酸)中,并不断搅拌。

14.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5. 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

答:加少量KClO 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16. 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原理是什么?

答: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

止了倒吸。

17. 现在一个分液漏斗中,有水和苯的混合物,静置后,液体明显分为二层。请在滴管、试管、水、苯中选择器材和药品,用实验说明哪一层是水,哪一层是苯。

答: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少量,然后用滴管加入少量水(或苯),若试管内液体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苯(或水),若试管内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水(或苯)。

18.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通入SO 2后溶液褪色,试通过实验证明。

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还能变红,说明是SO 2酸性所致,若溶液不再变红,说明是SO 2的漂白性所致。

19、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如溴乙烷中的溴原子)

1、取一支试管,滴入少量卤代烃,再加入1mL5%的NaOH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取少量水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溶液,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 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2、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

20、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如Cl 和Br )

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 溶液和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2)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上层水层变为无色,下层溴的四氯化碳层(橙红)碘的四氯化碳层(紫红)

21、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1.如何比较钠、镁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向两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分别投入金属钠和金属镁。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变化。

现象与解释: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呈红色;镁与冷水无明显变化,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2.如何比较镁、铝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1: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镁快。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实验2:分别向MgCl 2溶液和AlCl 3溶液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向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 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向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 溶液,白色沉淀溶解。说明Al(OH)3的碱性比Mg(OH)2弱,即铝的金属性比镁弱。


相关内容

  •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 ...

  • 2012年至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 高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看法的研究
  • <高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看法的研究> 结题报告: 1:标题: 关于高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看法的研究的总结 2:摘要: 1. 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体现学科特点,便于实施操作,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究实验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模式内容和完善实践操作,形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

  •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考试说明(1)
  •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 ...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Ⅰ.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13年福建省语文科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 中学化学实验的文字表达试题考点归纳(2014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专辑)
  • 中学化学实验的文字表达试题考点归纳 周维清1 杨兴多2 (1腾冲县第八中学 云南腾冲 679100 2腾冲县五中 云南腾冲 679100) <考试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明确指出: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

  • 高中物理考点归纳
  • 高中物理考点归纳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 ...

  •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 <高中物理学法指导> 第一部分 高初中物理的异同 一.研究高初中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 控制变量法: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 使它保持不变, 然后来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qu ...

  • 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
  • 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卷 2015年起高考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2016年起,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高考全国卷. 2004年我省开始自行命题,特别是2009年实行全科自行命题以来,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和我省自行命题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