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与说话2]教学设计

《听话与说话2》教学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

听话与说话(二)

1.了解听话与说话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听话与说话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教学 目标 2.练习在工作及生活中正确听话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课时 安排

1.听话与说话的基本知识。 2.听说技巧与能力的训练。 1课时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听说技巧与能力的训练和具体的 语境相结合。

故事法、情景教学法

课 前 准 备

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1.阅读《晏子使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讲述清楚。 2.搜集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听话与说话的案例,分析理解其听话与说话技 巧。

教学环节安排

实施思路

一、案例导入(出示课件)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机智善辩的故事,这些 故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请学生讲晏子使 楚的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告 诉了我们什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比如从晏 子的角度思考,从楚王的角度思考。 ) 强调两点:1、从晏子的角度思考,晏子之所以 能够反击楚王的话语攻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晏子 听明白了楚王话语当中的真实意图。强调听说同样 重要。 2. 从楚王的角度思考, 说话不要以故意伤害别 人为能事,弄不好只会自取其辱。

预习后由一个学生讲故事,其 他学生听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听说 的训练过程。课件上也准备了一段 录音,也可在学生讲完后放出来, 让学生作个对比。故事会的形式可 以激活课堂气氛。

二、阅读书上的相关知识,找出听话的技巧和 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并抓住 说话的技巧。结合刚才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 关键词,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 听话的技巧: 力。 1.要善于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关键信息。 2.要善于观察说话者说话时的肢体语言。 3.要善于揣摸说话者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4.要善于结合说话时的语言环境理解其语意。 说话的技巧: 1.要看对象说话。 2.要看场合说话。 学生预习时进行资料搜集,强 三、分析理解: 化了他们进入新课的意识,各自搜 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名人听话与说话案 集也扩展了知识面。学生的分析老 例,各自分析其精妙之处。老师出示课件。 师要给出评价。 孔融、克雷洛夫、歌德、海涅、周总理。 前四个出示时,先隐去他们的 1.孔融小时候很聪明。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 回答, 学生会主动回答, 积极思考, 说: “小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 ”你知道孔融是怎么回答的 然后出示名人的回答,激发学生兴 吗? 趣,有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 2.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长得很胖,又爱

穿黑衣 可引发争论。思考自己遇到类似情 服。一次,一位贵族看到他在散步,便冲着他大叫: “你看, 况会怎样回答。分析时强调听话与 来了一朵乌云! “_______”克雷洛夫看着雍肿的贵族答 ” 说话同样重要,只有在把握了说话 道 者话语的关键信息之后,回应才有 3.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 意义。周总理外交案例可一起学习 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 分析,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赞叹总理 “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歌德却说: 高超的听话和说话技巧,自己也跃 “____。 ”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 跃欲试。 4.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 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可 一次晚会上, 一个旅行家对他说: “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 促使他们自主思考,同时活跃课堂 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 气氛。 海涅不动声色地说: “看来,_________,才会弥补这

个缺陷!”

5、周总理外交案例

四、课堂训练: 把课后练一练的内容搬上课 1.维多利亚女王(从语气和态度的角度训练) 堂,既减轻了学生课后负担,也适 2.结合课后练一练中的三个情境做口语交际训 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协作学习的效 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听话与说话”的技巧, 果也可凸现。 尽量达到灵活运用。 第一题:主要强调听话的技巧,记者与农民的交谈, 开始还算顺利,但记者没有注意到在他的不断追问 下农民语气、语调和情绪的变化,导致了最后的不 欢而散。 第二题:主要强调说话的技巧,引导学生明白说话 时一定要看对象,所谓“面对什么人讲什么话” 。 第三题:是对听话及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通 过模拟演练体会和掌握听话和说话的综合技巧,达 到能听会说。

《听话与说话2》教学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

听话与说话(二)

1.了解听话与说话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听话与说话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教学 目标 2.练习在工作及生活中正确听话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课时 安排

1.听话与说话的基本知识。 2.听说技巧与能力的训练。 1课时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听说技巧与能力的训练和具体的 语境相结合。

故事法、情景教学法

课 前 准 备

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1.阅读《晏子使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讲述清楚。 2.搜集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听话与说话的案例,分析理解其听话与说话技 巧。

教学环节安排

实施思路

一、案例导入(出示课件)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机智善辩的故事,这些 故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请学生讲晏子使 楚的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告 诉了我们什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比如从晏 子的角度思考,从楚王的角度思考。 ) 强调两点:1、从晏子的角度思考,晏子之所以 能够反击楚王的话语攻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晏子 听明白了楚王话语当中的真实意图。强调听说同样 重要。 2. 从楚王的角度思考, 说话不要以故意伤害别 人为能事,弄不好只会自取其辱。

预习后由一个学生讲故事,其 他学生听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听说 的训练过程。课件上也准备了一段 录音,也可在学生讲完后放出来, 让学生作个对比。故事会的形式可 以激活课堂气氛。

二、阅读书上的相关知识,找出听话的技巧和 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并抓住 说话的技巧。结合刚才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 关键词,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 听话的技巧: 力。 1.要善于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关键信息。 2.要善于观察说话者说话时的肢体语言。 3.要善于揣摸说话者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4.要善于结合说话时的语言环境理解其语意。 说话的技巧: 1.要看对象说话。 2.要看场合说话。 学生预习时进行资料搜集,强 三、分析理解: 化了他们进入新课的意识,各自搜 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名人听话与说话案 集也扩展了知识面。学生的分析老 例,各自分析其精妙之处。老师出示课件。 师要给出评价。 孔融、克雷洛夫、歌德、海涅、周总理。 前四个出示时,先隐去他们的 1.孔融小时候很聪明。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 回答, 学生会主动回答, 积极思考, 说: “小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 ”你知道孔融是怎么回答的 然后出示名人的回答,激发学生兴 吗? 趣,有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 2.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长得很胖,又爱

穿黑衣 可引发争论。思考自己遇到类似情 服。一次,一位贵族看到他在散步,便冲着他大叫: “你看, 况会怎样回答。分析时强调听话与 来了一朵乌云! “_______”克雷洛夫看着雍肿的贵族答 ” 说话同样重要,只有在把握了说话 道 者话语的关键信息之后,回应才有 3.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 意义。周总理外交案例可一起学习 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 分析,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赞叹总理 “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 ”歌德却说: 高超的听话和说话技巧,自己也跃 “____。 ”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 跃欲试。 4.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有 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可 一次晚会上, 一个旅行家对他说: “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 促使他们自主思考,同时活跃课堂 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 气氛。 海涅不动声色地说: “看来,_________,才会弥补这

个缺陷!”

5、周总理外交案例

四、课堂训练: 把课后练一练的内容搬上课 1.维多利亚女王(从语气和态度的角度训练) 堂,既减轻了学生课后负担,也适 2.结合课后练一练中的三个情境做口语交际训 合本课的教学特点,协作学习的效 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听话与说话”的技巧, 果也可凸现。 尽量达到灵活运用。 第一题:主要强调听话的技巧,记者与农民的交谈, 开始还算顺利,但记者没有注意到在他的不断追问 下农民语气、语调和情绪的变化,导致了最后的不 欢而散。 第二题:主要强调说话的技巧,引导学生明白说话 时一定要看对象,所谓“面对什么人讲什么话” 。 第三题:是对听话及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通 过模拟演练体会和掌握听话和说话的综合技巧,达 到能听会说。


相关内容

  • 第二章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 第二章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能达到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受国家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为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提供了方 ...

  • 怎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 怎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许尤松 内容摘要: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做法是:一.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二.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通过训练让儿童的自我中心语音向社会交际语言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学生 听说读写 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听说能力变得愈 ...

  • 听话与说话(二)说课稿1
  • 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二)说课稿 说 课 流 程 教 材 教 法.学 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反 思 一.说 教 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说 教 材(1) 教 材 分 析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 ...

  • 从语用学看日语的性格特征
  • 摘 要:语用学是语言学界一个新兴的学科,目前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举例分析了日语是以听话人为主导型语言的性格特征,对日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语用学:主导型:随声附和 作者简介:陈汝倩(1981-),吉林通化人,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助 ...

  • [说话与听话]阅读答案
  •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 1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 ...

  • 听话与说话
  • 听 话 与 说 话 喻琴 诸葛亮舌战群儒.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说话的魅力.<战国策>中有一句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师.说话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当今社会,一个人才未必有口才,但一个人有口才,一定是个人才. 一.学会说话很重要 例1.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 ...

  • 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
  • 2006年第10期 总第21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6, №10 Serial №211 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3 何玲梅1 夏决芬2 曹耀萍3 (1,2. 长沙大学外语系, 湖南长沙 410003;3. 长沙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

  • 人际互动:见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
  • 人际互动:见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街上.路上,我们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人,这时,我们就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选用不同的谈话方式.这样,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才会一路畅通无阻,才会成为一个人们都喜欢的阳光青少年. 由此可见,说话一定要看对象,否则,就算我们再 ...

  •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根据和意义
  •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 i粪鬻囊粪囊瓣囊: ::≯I===.∞<.:囊蕾鬣※:二=_:_=潞譬.::_h==::<尊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根据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