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集读后感

《沈从文小说选集》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精彩片段】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边城》

唢呐后面一顶花轿,两个伕子平平稳稳的抬着,轿中人被铜锁锁在里面,虽穿了平时不上过身的体面红绿衣裳,也仍然得荷荷大哭。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母亲身边离开,且准备作他人的母亲,从此必然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像做梦一样,将同一个陌生男子汉在一个床上睡觉,做着承宗接祖的事情。这些事想起来,当然有些害怕,所以照例觉得要哭哭,就哭了。------《萧萧》

【读后感】

暑假我偶然从同学那里得到一本《沈从文小说选集》,从而有幸拜读了沈老的作品,实在是受益匪浅。

《沈从文小说选集》收录了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沈从文创作中的短篇小说46篇,中篇小说3部,长篇小说1部,这些作品显示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面貌和成就。在这部小说集中占比重最大的是表现湘西下层人民平凡人生的作品,比如《边城》、《长河》、《萧萧》等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和善良淳朴的心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这些作品里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朴素的文字叙述浸透乡土小说抒情诗的气氛,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

读完《边城》,不禁赞叹茶峒淳朴的民风,那里依山傍水。老船夫、翠翠和黄狗,三个人物过着平淡快乐的生活。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老船夫坚持摆渡不要客人的钱,而客人坚持要给,于是老船夫便去城里买上茶叶、烟送给那些过客。翠翠天真烂漫,帮爷爷摆渡。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傩送抓鸭子,种种的描写,都看出茶峒这里质朴的民风。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边城,

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茶峒小城的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偶遇了傩送,翠翠的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人,傩送也记住了翠翠。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是美

好的。但天宝和傩送同时喜欢翠翠,他们说好了轮流给翠翠唱歌,谁的歌声能打动翠翠谁就娶翠翠。后来天宝溺水而死,老船夫的死,傩送的出走使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悲剧。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并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跌宕起伏。他们的爱情也像边城的民俗一样平实,他们的爱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老船夫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操尽了心,在一个风雨夜遗憾的死去了。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活着就是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这个是支持老船夫活下来的精神支柱。老船夫的独生女因为一桩失败的婚姻死去了。所以老船夫就尤其的关心翠翠的婚姻大事,他希望翠翠能找个好人家,不要像自己的女儿那样。老船夫的后半生就是为翠翠活着。天宝和傩送的竞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他们也有着边城人们都有的质朴。他们用唱歌这种方式比试,追求翠翠。而翠翠对待感情的羞涩使得天宝溺水死去了,使傩送出走了。傩送该不该回来呢?傩送他爱翠翠,可是他抹不去哥哥死去的伤痛。如果他回来了,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哥哥死了,他却娶了翠翠,这绝对不是傩送这个讲义气的人会做出的事情,也许经过时间的洗礼,傩送会回来的,也许不会。作者也没有给我们这个答案,故事发展到了悬疑的顶端戛然而止。作者说:“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只留下可怜的翠翠孤单的,凄凉的思念着。

在《沈从文小说选集》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篇边城与长河了,《长河》也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小说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湖南沅水流域上游有一条支流叫辰河,辰河的中部小口岸是吕家坪,吕家坪上住着当地商会的会长,还有驻扎着保安队。河下游约四里一个小土坡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有十几株老枫木树,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坐坳的,是个弄船老水手。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有一大片桔子园,园主滕长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女儿夭夭最漂亮,外号“黑中俏”。那一年,桔子又丰收了,桔子树上结满了硕大的果子。

老水手从摊子前来往的过客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临,这种“新生活”在他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他有了一点“杞忧”。他过河告诉长顺,然而长顺非常坦然并不以为意。吕家坪上的会长也从辰溪县归来的伙计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了。其实,“新生活”并不会这么快就来临,但是,保安队长来了。他在会长那里收下了每年的保安费,同时还带走了会长预先开好的收据。为了答谢各方人情,会长在长顺处买下了一船桔子,长顺家包括夭夭在内开始摘桔子,老水手满满也过来帮忙。保安队长同样看中了长顺的桔子,但是他采取了讹诈的手段,饱经世事的长顺没有中计,队长生气了,幸好会长从中调停,才算平息。这一卷的最后写的是社戏,桔子丰收了,为敬谢神灵长顺请来浦市戏班子来唱了几天戏,人神同乐好不热闹,一切似乎还是和原来一样。

《长河》是沈从文先生在外漂泊十八年后,再回故乡看见各处的变化时,有感而发写成的。对故乡民风民俗的记忆,风土人情的依恋,都历历在目,字里行间流露着游子对家的眷恋。

很喜欢文中关于橘子园主人一家的这样一段描述:“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说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赋予农村社会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翻阅通书,选个良辰吉日。”

小村子里的父辈们,也有同样的虔诚。就算现在,每每逢年过节回去,都看

着父母在为他们心目中的各路神仙忙进忙出,一年的盛大日子,也就那么几个,而这几个日子里,也全是先要敬天地,犒众神,而后照顾长辈,顾及子女,等最后轮到他们自己,节日的气息却已经几乎没有了。可他们还是愿意年复一年的这样忙碌,毫无怨言。

喜欢《长河》里清灵剔透的夭夭,朴实里透着灵气,怪不得乡亲们不分老小都喜欢跟她说话,逗她开心。她在家里逗妈妈嫂嫂开心,在橘子园里想巧妙的法子摘橘子,在枫木坳顽皮的要和满满一起捉鹌鹑,在心存歹念的保卫队队长面前不卑不亢,在别人故意提及六喜哥将来学业有成,会做洋博士时满脸红晕,却掩不住笑容„„这个皮肤虽黑,但健康而乖巧的湘西姑娘让长河的风景多了灵气和风韵,也让动荡中的吕家坪显得不那么人心惶惶了。

读罢《长河》,会引起一种惆怅。跟《边城》相比,《长河》有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书中的夭夭也跟《边城》中的翠翠一样,有着活泼的天性、善良的心地和一些美丽的幻想,她身边的水手、船长、橘子园主人,也有着同样的心地和助人的热情,如果没有发生变故,她们都应该有着一个完美的结局。《边城》里的翠翠最后无法与大老或二老在一起,她只有独自等待那渺茫的“明天”;夭夭本应该有着比翠翠更好的命运,她有意中人,有更多亲人的关爱,但正如书中不止一次着意渲染的浓浓秋意那样,夭夭的命运似乎也正如秋意一样,本该灿烂的人生,却有了一种淡淡的隐忧和哀愁。

《萧萧》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讲述女主人公萧萧从出嫁做童养媳后发生的一连串故事。萧萧并不是悲剧性格,而是悲剧命运,萧萧的悲剧在于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嫁作童养媳,与花狗结合,差点被送走,生下孩子又被留下来等等,都不是她自己的意志,她的人生是被操纵的被安排的人生,与她的性格无关。 萧萧羡慕女学生的自由也是她的悲剧体现,同为女性,萧萧也希望自己能像女学生一样自由,但她已经被定格为一个童养媳,她的人生只是为夫家延续香火,做劳力,女学生成为她少女时代的梦,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与她的现实人生形成鲜明对比。 一种突转式结构。萧萧嫁作童养媳,不明人事时被花狗玷污,这是一个转折,夫家伯伯本打算把她送走,但她却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夫家又没舍得,留了下来。结尾萧萧抱着新生下来的毛毛迎接童养媳,像当年自己抱着丈夫一样。命运几经转折,却又回到起点。

有人说沈从文的小说不象中国古典小说那样强调情节的故事性和人物的行动性,而是以如诗如画的特点,令众多读者赞叹。我想这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就拿边城来说,小说的如诗如画便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边城》独具地方特色,自然风物感性而迷人,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俗长卷中,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小城、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无不蕴蓄着蓊郁的乡土气息。 “风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边城人的豪情,赛龙舟、对情歌、闯险滩,民俗的风情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清丽的家园就像脍炙人口的歌谣,幽远而流长。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翠翠,滚滚江流中押船闯滩的天保,龙舟竟渡生龙火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纯净自然、极富性情的人物形象,通过一群湘西儿女特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读来却感人肺腑。在牵连的人事中,小说像一首清越的情歌,反复吟唱的是人间至情的主旋律。

《沈从文小说选集》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精彩片段】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边城》

唢呐后面一顶花轿,两个伕子平平稳稳的抬着,轿中人被铜锁锁在里面,虽穿了平时不上过身的体面红绿衣裳,也仍然得荷荷大哭。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母亲身边离开,且准备作他人的母亲,从此必然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像做梦一样,将同一个陌生男子汉在一个床上睡觉,做着承宗接祖的事情。这些事想起来,当然有些害怕,所以照例觉得要哭哭,就哭了。------《萧萧》

【读后感】

暑假我偶然从同学那里得到一本《沈从文小说选集》,从而有幸拜读了沈老的作品,实在是受益匪浅。

《沈从文小说选集》收录了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沈从文创作中的短篇小说46篇,中篇小说3部,长篇小说1部,这些作品显示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面貌和成就。在这部小说集中占比重最大的是表现湘西下层人民平凡人生的作品,比如《边城》、《长河》、《萧萧》等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和善良淳朴的心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色彩,这些作品里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朴素的文字叙述浸透乡土小说抒情诗的气氛,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

读完《边城》,不禁赞叹茶峒淳朴的民风,那里依山傍水。老船夫、翠翠和黄狗,三个人物过着平淡快乐的生活。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老船夫坚持摆渡不要客人的钱,而客人坚持要给,于是老船夫便去城里买上茶叶、烟送给那些过客。翠翠天真烂漫,帮爷爷摆渡。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傩送抓鸭子,种种的描写,都看出茶峒这里质朴的民风。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边城,

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茶峒小城的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偶遇了傩送,翠翠的心中就有了这么一个人,傩送也记住了翠翠。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是美

好的。但天宝和傩送同时喜欢翠翠,他们说好了轮流给翠翠唱歌,谁的歌声能打动翠翠谁就娶翠翠。后来天宝溺水而死,老船夫的死,傩送的出走使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悲剧。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并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跌宕起伏。他们的爱情也像边城的民俗一样平实,他们的爱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老船夫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操尽了心,在一个风雨夜遗憾的死去了。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活着就是为了翠翠的终身大事,这个是支持老船夫活下来的精神支柱。老船夫的独生女因为一桩失败的婚姻死去了。所以老船夫就尤其的关心翠翠的婚姻大事,他希望翠翠能找个好人家,不要像自己的女儿那样。老船夫的后半生就是为翠翠活着。天宝和傩送的竞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他们也有着边城人们都有的质朴。他们用唱歌这种方式比试,追求翠翠。而翠翠对待感情的羞涩使得天宝溺水死去了,使傩送出走了。傩送该不该回来呢?傩送他爱翠翠,可是他抹不去哥哥死去的伤痛。如果他回来了,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哥哥死了,他却娶了翠翠,这绝对不是傩送这个讲义气的人会做出的事情,也许经过时间的洗礼,傩送会回来的,也许不会。作者也没有给我们这个答案,故事发展到了悬疑的顶端戛然而止。作者说:“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只留下可怜的翠翠孤单的,凄凉的思念着。

在《沈从文小说选集》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这篇边城与长河了,《长河》也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小说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湖南沅水流域上游有一条支流叫辰河,辰河的中部小口岸是吕家坪,吕家坪上住着当地商会的会长,还有驻扎着保安队。河下游约四里一个小土坡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有十几株老枫木树,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坐坳的,是个弄船老水手。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有一大片桔子园,园主滕长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女儿夭夭最漂亮,外号“黑中俏”。那一年,桔子又丰收了,桔子树上结满了硕大的果子。

老水手从摊子前来往的过客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临,这种“新生活”在他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他有了一点“杞忧”。他过河告诉长顺,然而长顺非常坦然并不以为意。吕家坪上的会长也从辰溪县归来的伙计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了。其实,“新生活”并不会这么快就来临,但是,保安队长来了。他在会长那里收下了每年的保安费,同时还带走了会长预先开好的收据。为了答谢各方人情,会长在长顺处买下了一船桔子,长顺家包括夭夭在内开始摘桔子,老水手满满也过来帮忙。保安队长同样看中了长顺的桔子,但是他采取了讹诈的手段,饱经世事的长顺没有中计,队长生气了,幸好会长从中调停,才算平息。这一卷的最后写的是社戏,桔子丰收了,为敬谢神灵长顺请来浦市戏班子来唱了几天戏,人神同乐好不热闹,一切似乎还是和原来一样。

《长河》是沈从文先生在外漂泊十八年后,再回故乡看见各处的变化时,有感而发写成的。对故乡民风民俗的记忆,风土人情的依恋,都历历在目,字里行间流露着游子对家的眷恋。

很喜欢文中关于橘子园主人一家的这样一段描述:“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说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赋予农村社会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翻阅通书,选个良辰吉日。”

小村子里的父辈们,也有同样的虔诚。就算现在,每每逢年过节回去,都看

着父母在为他们心目中的各路神仙忙进忙出,一年的盛大日子,也就那么几个,而这几个日子里,也全是先要敬天地,犒众神,而后照顾长辈,顾及子女,等最后轮到他们自己,节日的气息却已经几乎没有了。可他们还是愿意年复一年的这样忙碌,毫无怨言。

喜欢《长河》里清灵剔透的夭夭,朴实里透着灵气,怪不得乡亲们不分老小都喜欢跟她说话,逗她开心。她在家里逗妈妈嫂嫂开心,在橘子园里想巧妙的法子摘橘子,在枫木坳顽皮的要和满满一起捉鹌鹑,在心存歹念的保卫队队长面前不卑不亢,在别人故意提及六喜哥将来学业有成,会做洋博士时满脸红晕,却掩不住笑容„„这个皮肤虽黑,但健康而乖巧的湘西姑娘让长河的风景多了灵气和风韵,也让动荡中的吕家坪显得不那么人心惶惶了。

读罢《长河》,会引起一种惆怅。跟《边城》相比,《长河》有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书中的夭夭也跟《边城》中的翠翠一样,有着活泼的天性、善良的心地和一些美丽的幻想,她身边的水手、船长、橘子园主人,也有着同样的心地和助人的热情,如果没有发生变故,她们都应该有着一个完美的结局。《边城》里的翠翠最后无法与大老或二老在一起,她只有独自等待那渺茫的“明天”;夭夭本应该有着比翠翠更好的命运,她有意中人,有更多亲人的关爱,但正如书中不止一次着意渲染的浓浓秋意那样,夭夭的命运似乎也正如秋意一样,本该灿烂的人生,却有了一种淡淡的隐忧和哀愁。

《萧萧》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讲述女主人公萧萧从出嫁做童养媳后发生的一连串故事。萧萧并不是悲剧性格,而是悲剧命运,萧萧的悲剧在于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嫁作童养媳,与花狗结合,差点被送走,生下孩子又被留下来等等,都不是她自己的意志,她的人生是被操纵的被安排的人生,与她的性格无关。 萧萧羡慕女学生的自由也是她的悲剧体现,同为女性,萧萧也希望自己能像女学生一样自由,但她已经被定格为一个童养媳,她的人生只是为夫家延续香火,做劳力,女学生成为她少女时代的梦,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与她的现实人生形成鲜明对比。 一种突转式结构。萧萧嫁作童养媳,不明人事时被花狗玷污,这是一个转折,夫家伯伯本打算把她送走,但她却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夫家又没舍得,留了下来。结尾萧萧抱着新生下来的毛毛迎接童养媳,像当年自己抱着丈夫一样。命运几经转折,却又回到起点。

有人说沈从文的小说不象中国古典小说那样强调情节的故事性和人物的行动性,而是以如诗如画的特点,令众多读者赞叹。我想这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就拿边城来说,小说的如诗如画便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边城》独具地方特色,自然风物感性而迷人,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俗长卷中,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小城、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无不蕴蓄着蓊郁的乡土气息。 “风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大。”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边城人的豪情,赛龙舟、对情歌、闯险滩,民俗的风情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清丽的家园就像脍炙人口的歌谣,幽远而流长。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翠翠,滚滚江流中押船闯滩的天保,龙舟竟渡生龙火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纯净自然、极富性情的人物形象,通过一群湘西儿女特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读来却感人肺腑。在牵连的人事中,小说像一首清越的情歌,反复吟唱的是人间至情的主旋律。


相关内容

  • [沈从文家书]读后感作文
  • 小编导语:这是<沈从文家书>读后感作文,<沈从文家书>是沈从文先生的书信集,主要是沈从文先生写给家人的书信,从这些信中,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沈从文先生的故事.更多关于<沈从文家书>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其实在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还感慨了一下,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 ...

  • 沈从文[萧萧]的读后感
  • 浅析<萧萧> 沈从文在<萧萧>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萧萧的女孩的故事.萧萧,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啊,可是,在读完<萧萧>之后,我有感觉到了这个名字中所带有的那一丝丝忧伤. 怎么来说<萧萧>这篇小说呢,它给我的感觉是十分的平淡,就连那种悲惨也是一种很小 ...

  • [生死场]的读后感
  • 生存的无奈 --读<生死场>有感 萧红的一生坎坷.十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祖母去世:二十一岁,一人在哈尔滨,寂寞窘困.在感情上,十六岁的萧红因为支持婚姻自由,反对家里给她包办婚姻,于是逃婚了,从此萧红的爱情和婚姻走入了一条悲剧的路.逃婚的事情被她的未婚夫--汪恩甲知道了,他觉得这是奇 ...

  • 边城 Word 文档 (1)
  • <边城>备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2.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分析翠翠.爷爷.傩送及天保的形象,探讨"三美"的建构. 3.探讨小说主题,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感受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2.感受人性美.人情美. ...

  • 边城沈从文
  • 关于<边城>的文学鉴赏 一.创作背景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 ...

  • 边城读后感
  • 边城读后感 范文一: 边城此文读来乡土气息极重,我十分喜爱,可能因为从小也是长在乡土气息重的县城有关.读此文,就如闻到了故乡的气味.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 ...

  • 边城这本书的读后感
  • [边城这本书的读后感]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读沈从文<边城>有感因着爱与美的特质,我被沈从文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所吸引,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边城这本书的读后感.他是个很喜欢强调自己农村背景的作者,在<习题>里他这样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 ...

  • 黄雀记读后感
  • 黄雀记读后感 时间:2017/5/20栏目:读后感 黄雀记读后感(一) 讲了一个故事,却没有把故事讲好. 有一部电影,叫做<大红灯笼高高挂>.许多人对这部电影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印象.其实,这样的话,写起来最轻松,但也写得很糟糕,很不负责任.什么叫做许多人?多多少少的印象是什么印象?这些问题 ...

  • 陆建华读后感
  • 我曾错过一次见到汪曾祺先生的机会,至今都很遗憾.十多年前求学北大,我和几个同学负责张罗学术讲座,曾经邀请过汪老为我们做"文学漫谈".当时他住城东南的蒲黄榆,距离北大相当之远,我本来该与另一位同学一起去接请汪老.但已记不清是什么缘故,我却未能去成,当晚的讲座也未听成.后来我请同学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