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家族漫长的应试岁月

论科举家族漫长的应试岁月

——110806104德语王少航

古话有云“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科举家族在科举上付出的精力和汗水是令人赞叹的,应试岁月的漫长和艰辛也超出我们的想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应试时间的漫长

作为科举家族成员,一般从五、六岁发蒙识字算起,到十几岁左右开始参加童试,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准备应试中度过的。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兼济天下是他们一生的理想和责任,也是家族众人对他们的殷切期望。苏轼贬官黄州时,也曾说他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古人科举之路历时十分漫长。这一点由应试者的年龄即可反映出来。

相信大家对《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十分熟悉。范进50余岁中举,喜极而疯,可笑又可悲。是啊,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时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候之后,在如此的艰辛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疯呢?然而,考试涉及四书五经等海量诗书典章,因此,能通过预试到江南贡院进入乡试的,极少有“神童”,相反,“范进们”倒是常见的现象。在江南贡院的考生中,年龄最大的是广东陆云丛,甚至达到103岁。而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朝的尹枢,“应试时年已七十有余”。

再以蒲松龄为例。《聊斋志异》这本巨著人们耳熟能详,而这本小说的巨大成就掩盖了他倾其一生只为“一朝金榜提名”的经历。顺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道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名藉藉诸生间”(乾隆《淄川县志》卷六《人物志》)。顺治十七年(1660年)21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年(1663年)24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32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四年(1675年) 35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秋,48岁,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51岁,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暮春,63岁,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康熙五十年(1711年)72岁。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76岁。正月,病逝。参加科举历时54年,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只为金榜题名,但却名落孙山。蒲松龄也是出身书香世家。其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可见科举家族在科举之路上的付出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应试者的坚持,也是落第者的悲哀。

由此可见,科举之路历时之久,过程之艰辛。

二 应试路程的艰辛 古代人到指定地点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要经过长途奔波。由于受到尚不发达的交通的限制,学子们奔赴考场的旅途往往要历时颇久。家族实力雄厚的考生,会由族人派人,陪同前往,照顾衣食住行,且有家族的资金资助。但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有如此幸运。形单影只的,路途遥远的考生,在赴考路途上可能发生不幸。走水路应考,风高浪大,造成船覆水亡的事时有发生。清人杨天玉“丙子秋赴金陵。录科前一岁,丁本生母忧,是时降服已阙,而学官未之申明,格不能试,附船而归。及燕子矶风浪大作,舟覆,同舟十四人皆没于水。江故有救生船,因浪大俱袖手坐视”。当此生死存亡之际,恰好安徽潜山县人、生员柳际清也乘船赴南京应试,“适见之,泊舟悬赏以募救者,获起七人,杨公与焉。柳为之解衣赠路费,七人由是得生”。柳际清所携带考试费用,全都用来救人,到南京靠借贷才得以应试。巧的是他不仅中了举人,随后会试连捷成进士,授内阁中书。足见路途之艰辛。

三 应试过程的突发状况

以乡试为例,科举考试都在号舍中进行,号舍条件很差,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两排号舍之间留约四尺宽的长巷,号舍屋顶盖瓦,每间隔一砖墙,每号对面的墙壁上留有小龛,可以放置小炉以热茶水,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开考后考生的一切行为都在号舍中进行。因此常会有考生有突发事件,甚至有意外死亡事件发生。

(1) 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

只带干粮充饥,但仍经常有考生因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

(2) 考生在考试期间生病现象频繁发生:因天气炎热,考生中暑生病;因吃变

质食物生病;因毒虫叮咬生病等。

以县(今属江西省)生员詹元庆为例。他先后两次因病落第。第一次是因为他同考的亲属患病:“上科予同荣弟、瀌叔从陆路到省,不料至下方,离家才五日,瀌叔即得病,日渐重,予二人伏侍汤药,日夜不安,至八月初六日不幸,予二人心魂俱失,不欲进场矣。后仍勉强应之,盖赖其时一应事务有荣弟担承料理也。第二次是他本人生病,记载到“是科也,予进一场,场内即发病,勉强了事……后病渐成疟,二、三场遂坚不应焉。由此可见考试过程的艰难。

四 应试者的毅力 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决定了科场少年得意的只能是极少数人。浙江海盐人朱承陛入县学读书后,“旋饩上庠,屡膺首荐,乡先辈举器伟之”。1804年秋天,朱承陛到省城杭州参加乡试,“方抵寓,而疽发于背,同人咸劝公归。”但朱承陛坚持考试后回乡。于是在考场上,出现了如下惊人的场景:

• 朱承陛把一个装水的木匜扣在身后,“缚背进场”。监考官员大声呵问:“是隆然者为何物?”朱承陛脱掉上衣,取下木匜,露出正流脓水的后背。监考官员不由惊叹道:“生乃锐志功名若是耶!”

• 监考官虽然佩服朱承陛的毅力,但他毕竟身体患病,最后还是落榜了。直到1818年,朱承陛才成为一名岁贡生,取得“候选训导”的资格。当时朱承陛“五十有五矣,而进取之志,弗稍衰”。

• 蒲松龄一生,五次乡试未中,两次被黜,为了做官,他穷尽一生精力,研究八股文章、诗赋、策论,志在金榜题名,走上仕途,改变命运,荣宗耀祖。无奈自从考中秀才后,连续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他对科举考试既废寝忘食,苦苦追求,又对科考的艰辛挫折,充满怨恨愤怒。直到他70岁时,才援例被补上一个贡生。贡生是举人的副榜,是名义上的一种安慰。授予“候补儒学训导”也是虚衔,有资格,无实职,无俸禄,还要过他的穷日子。 奔波考场50余年,这中间无数坎坷,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从未气馁,直到生命的尽头。可见当文人既皓首穷经,屡败屡试的惊人毅力。

五 给我的启发

科举家族的成员,为了考科举,走仕途,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这其中的艰难险阻数不胜数,发生的意外事件防不胜防。但是在这条路上,不曾消失的使他们永远坚定的步伐,考中的去谋求更高的荣誉,落第的屡败屡试,从不气馁。他们付出的是青春的年华,是毕生的经历,当他们得到追寻已久的功名,不管他们是英姿勃发,还是已经垂垂老矣,相信他们都不会后悔。他的付出令人感动,他的毅力令人惊叹。

反观现在现在,使青少年为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而努力尚不可得,为国家所提倡的全民终身学习又从何谈起呢?有人说高考是科举遗留下来的残渣,是落后的教育制度。我却认为它是目前可以找到的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才用人制度。且不说科举在明清时期给文化和自然科学带来的束缚,科举家族族人的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是值得我们新一代人学习的。高考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和古代“科举人”所承受的磨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他们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几次三番的去经历,去挑战,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其次,他们做官为宦,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青少年在电子游戏中沉迷,在韩剧日剧中尖叫,在一夜暴富的梦中游离„„但是,真正能像古人一样,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单纯,又伟大的理想的,又能有几人呢?

所以。我们既要树立“科举人”那样的雄心壮志,又要培养他们那种顽强的毅力,为我们实现理想的道路保驾护航!

2012/6/11

论科举家族漫长的应试岁月

——110806104德语王少航

古话有云“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科举家族在科举上付出的精力和汗水是令人赞叹的,应试岁月的漫长和艰辛也超出我们的想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应试时间的漫长

作为科举家族成员,一般从五、六岁发蒙识字算起,到十几岁左右开始参加童试,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准备应试中度过的。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兼济天下是他们一生的理想和责任,也是家族众人对他们的殷切期望。苏轼贬官黄州时,也曾说他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古人科举之路历时十分漫长。这一点由应试者的年龄即可反映出来。

相信大家对《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十分熟悉。范进50余岁中举,喜极而疯,可笑又可悲。是啊,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时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候之后,在如此的艰辛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疯呢?然而,考试涉及四书五经等海量诗书典章,因此,能通过预试到江南贡院进入乡试的,极少有“神童”,相反,“范进们”倒是常见的现象。在江南贡院的考生中,年龄最大的是广东陆云丛,甚至达到103岁。而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朝的尹枢,“应试时年已七十有余”。

再以蒲松龄为例。《聊斋志异》这本巨著人们耳熟能详,而这本小说的巨大成就掩盖了他倾其一生只为“一朝金榜提名”的经历。顺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道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名藉藉诸生间”(乾隆《淄川县志》卷六《人物志》)。顺治十七年(1660年)21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年(1663年)24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32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四年(1675年) 35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秋,48岁,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51岁,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暮春,63岁,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康熙五十年(1711年)72岁。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76岁。正月,病逝。参加科举历时54年,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只为金榜题名,但却名落孙山。蒲松龄也是出身书香世家。其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可见科举家族在科举之路上的付出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应试者的坚持,也是落第者的悲哀。

由此可见,科举之路历时之久,过程之艰辛。

二 应试路程的艰辛 古代人到指定地点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要经过长途奔波。由于受到尚不发达的交通的限制,学子们奔赴考场的旅途往往要历时颇久。家族实力雄厚的考生,会由族人派人,陪同前往,照顾衣食住行,且有家族的资金资助。但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有如此幸运。形单影只的,路途遥远的考生,在赴考路途上可能发生不幸。走水路应考,风高浪大,造成船覆水亡的事时有发生。清人杨天玉“丙子秋赴金陵。录科前一岁,丁本生母忧,是时降服已阙,而学官未之申明,格不能试,附船而归。及燕子矶风浪大作,舟覆,同舟十四人皆没于水。江故有救生船,因浪大俱袖手坐视”。当此生死存亡之际,恰好安徽潜山县人、生员柳际清也乘船赴南京应试,“适见之,泊舟悬赏以募救者,获起七人,杨公与焉。柳为之解衣赠路费,七人由是得生”。柳际清所携带考试费用,全都用来救人,到南京靠借贷才得以应试。巧的是他不仅中了举人,随后会试连捷成进士,授内阁中书。足见路途之艰辛。

三 应试过程的突发状况

以乡试为例,科举考试都在号舍中进行,号舍条件很差,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两排号舍之间留约四尺宽的长巷,号舍屋顶盖瓦,每间隔一砖墙,每号对面的墙壁上留有小龛,可以放置小炉以热茶水,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开考后考生的一切行为都在号舍中进行。因此常会有考生有突发事件,甚至有意外死亡事件发生。

(1) 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

只带干粮充饥,但仍经常有考生因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

(2) 考生在考试期间生病现象频繁发生:因天气炎热,考生中暑生病;因吃变

质食物生病;因毒虫叮咬生病等。

以县(今属江西省)生员詹元庆为例。他先后两次因病落第。第一次是因为他同考的亲属患病:“上科予同荣弟、瀌叔从陆路到省,不料至下方,离家才五日,瀌叔即得病,日渐重,予二人伏侍汤药,日夜不安,至八月初六日不幸,予二人心魂俱失,不欲进场矣。后仍勉强应之,盖赖其时一应事务有荣弟担承料理也。第二次是他本人生病,记载到“是科也,予进一场,场内即发病,勉强了事……后病渐成疟,二、三场遂坚不应焉。由此可见考试过程的艰难。

四 应试者的毅力 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决定了科场少年得意的只能是极少数人。浙江海盐人朱承陛入县学读书后,“旋饩上庠,屡膺首荐,乡先辈举器伟之”。1804年秋天,朱承陛到省城杭州参加乡试,“方抵寓,而疽发于背,同人咸劝公归。”但朱承陛坚持考试后回乡。于是在考场上,出现了如下惊人的场景:

• 朱承陛把一个装水的木匜扣在身后,“缚背进场”。监考官员大声呵问:“是隆然者为何物?”朱承陛脱掉上衣,取下木匜,露出正流脓水的后背。监考官员不由惊叹道:“生乃锐志功名若是耶!”

• 监考官虽然佩服朱承陛的毅力,但他毕竟身体患病,最后还是落榜了。直到1818年,朱承陛才成为一名岁贡生,取得“候选训导”的资格。当时朱承陛“五十有五矣,而进取之志,弗稍衰”。

• 蒲松龄一生,五次乡试未中,两次被黜,为了做官,他穷尽一生精力,研究八股文章、诗赋、策论,志在金榜题名,走上仕途,改变命运,荣宗耀祖。无奈自从考中秀才后,连续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他对科举考试既废寝忘食,苦苦追求,又对科考的艰辛挫折,充满怨恨愤怒。直到他70岁时,才援例被补上一个贡生。贡生是举人的副榜,是名义上的一种安慰。授予“候补儒学训导”也是虚衔,有资格,无实职,无俸禄,还要过他的穷日子。 奔波考场50余年,这中间无数坎坷,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从未气馁,直到生命的尽头。可见当文人既皓首穷经,屡败屡试的惊人毅力。

五 给我的启发

科举家族的成员,为了考科举,走仕途,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这其中的艰难险阻数不胜数,发生的意外事件防不胜防。但是在这条路上,不曾消失的使他们永远坚定的步伐,考中的去谋求更高的荣誉,落第的屡败屡试,从不气馁。他们付出的是青春的年华,是毕生的经历,当他们得到追寻已久的功名,不管他们是英姿勃发,还是已经垂垂老矣,相信他们都不会后悔。他的付出令人感动,他的毅力令人惊叹。

反观现在现在,使青少年为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而努力尚不可得,为国家所提倡的全民终身学习又从何谈起呢?有人说高考是科举遗留下来的残渣,是落后的教育制度。我却认为它是目前可以找到的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才用人制度。且不说科举在明清时期给文化和自然科学带来的束缚,科举家族族人的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是值得我们新一代人学习的。高考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和古代“科举人”所承受的磨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他们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几次三番的去经历,去挑战,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其次,他们做官为宦,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青少年在电子游戏中沉迷,在韩剧日剧中尖叫,在一夜暴富的梦中游离„„但是,真正能像古人一样,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单纯,又伟大的理想的,又能有几人呢?

所以。我们既要树立“科举人”那样的雄心壮志,又要培养他们那种顽强的毅力,为我们实现理想的道路保驾护航!

2012/6/11


相关内容

  • 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
  • 作者:王日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248,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1)04-0098-07 一.明初科举制度的反复与规范 明初科举制度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反复,荐举曾被朱元璋视为纠正科举弊端的重要途径.本来新王朝刚刚建立,正是急需人 ...

  • 范进中举原文欣赏
  •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丢脸的家伙,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 ...

  •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
  • 发布日期:2014-4-1 作者:杨国强 口述 黄晓峰 整理 浏览次数:111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 (上) 杨国强 口述 黄晓峰 整理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年03月09日 链接: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3/9/1127220 ...

  • 九年级语文上册 19 范进中举导学案 新人教版
  • 19范进中举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这样一举成名的艳羡.天差地别的际遇曾经激励了多少读书人为之狂热.范进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从20岁起屡试不第,但仍苦苦挣扎,直至54岁才中秀才,紧接着中了举人.可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一度疯癫,周围的人们也被弄的手忙脚乱.在这 ...

  • 追溯考试文明的源头
  • 西汉大政治家董仲舒<春秋繁露>载:"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 ...

  • 江南(上)--解说词
  • <江南-竹林七贤> 也许,当时的天地过于地黑暗,所以他们生命的光辉和文字的神采,就更显得耀眼和醒目了,也许当时的社会过于动荡,所以他们人格的固守和意志的执著,就更显得坚毅和神圣了. 魏晋的泥路上,驾着马车,颠簸着走来的,就是阮籍.马车上装着酒缸,马车没有方向,走到哪里,那里就是目的地了, ...

  • 我们搞的是啥教育?--且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 思想 7个月前 (11-10) 破折号 5 论及中国现行的教育,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应试教育":填鸭教学.分数决定一切.扼杀创造力等等,并根据主流舆论的意见把它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也有把现行教育与古代的科举制类比的,认为又回到了古代的"应试教育 ...

  • 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
  • 作者:纪莺莺 社会 2007年02期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科举制带来的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是研究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学者柯睿格基(Kracke,1947)以1148年和1256年的两份进士名录,用代际流动的方法对宋代科举制进行分析,证明科举考试可以使政府职位向平 ...

  • 略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它不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们对之深恶痛绝,纷纷呼唤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提出多年了,纵观教育的整体现状至今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应试教育仍然我行我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