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开课教案

《加权算术平均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时间: 授课班级: 课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明确权数不同的平均数计算方式. 掌握单项式变

量公布数列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在统计整理过程中, 熟练使用这一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

验初步的数据整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

好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简单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加权算术平均术的公式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讨论,启发式点拨 【学情分析】

学生上节课学习了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对于平均数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本章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加权的含义,并且能够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变量出现次数不同平均数计算。 【教学内容】

一、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

x 1 + x2+ x3 +……+ xn

1、 n

二、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术的计算。

1、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如果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不同,

就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 含义:将各组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

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

3、 公式: ∑(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

∑各组次数

x 1*f1+x2*f2+x3*f3+……x n *fn ∑x i f i X= =

f 1+f2+f3+…….f n ∑f i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了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对于我们同学是不陌生的。下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均数的计算可以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生:思考平均数用于生活中的情况,并且各抒己见。 二、导入新课

师: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例1:某生产组6名工人生产同一种零件的日产量分别为67、68、69、71、72、73。求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生:拿出作业本练习例1,并且抽一名学生到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师:评讲答案,对于做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杨。 三、创设情景教学

师:将例1进行修改再求平均数 例2 某生产组20名工人日产量的资料

生:1、讨论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用例1的公式再来求例2? 2、和老师一起,通过例2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思考:什么是权数? 3、权数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通常用人数,件数,次数表示。 4、理解加权平均算的公式, 四、重难点分析

加权平均数什么是加权?为什么要加权? 五、小结作业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补充。

思考:如果是等距式变量数列又应该怎么做?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板书】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三、例1 四、例2

【教学反馈】下节课讲解等距式变量公布数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时间: 授课班级: 课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明确权数不同的平均数计算方式. 掌握单项式变

量公布数列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在统计整理过程中, 熟练使用这一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

验初步的数据整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

好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简单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加权算术平均术的公式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讨论,启发式点拨 【学情分析】

学生上节课学习了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对于平均数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本章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加权的含义,并且能够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变量出现次数不同平均数计算。 【教学内容】

一、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

x 1 + x2+ x3 +……+ xn

1、 n

二、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术的计算。

1、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如果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不同,

就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 含义:将各组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

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

3、 公式: ∑(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

∑各组次数

x 1*f1+x2*f2+x3*f3+……x n *fn ∑x i f i X= =

f 1+f2+f3+…….f n ∑f i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了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对于我们同学是不陌生的。下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均数的计算可以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生:思考平均数用于生活中的情况,并且各抒己见。 二、导入新课

师: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例1:某生产组6名工人生产同一种零件的日产量分别为67、68、69、71、72、73。求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生:拿出作业本练习例1,并且抽一名学生到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师:评讲答案,对于做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杨。 三、创设情景教学

师:将例1进行修改再求平均数 例2 某生产组20名工人日产量的资料

生:1、讨论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用例1的公式再来求例2? 2、和老师一起,通过例2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思考:什么是权数? 3、权数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通常用人数,件数,次数表示。 4、理解加权平均算的公式, 四、重难点分析

加权平均数什么是加权?为什么要加权? 五、小结作业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补充。

思考:如果是等距式变量数列又应该怎么做?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板书】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三、例1 四、例2

【教学反馈】下节课讲解等距式变量公布数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相关内容

  • 统计学原理电子教案
  • 统计学原理电子教案 一.统计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的认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一般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国家统计的职能.统计研究的 基本方法,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一)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三)统计 ...

  • 会计(2016) 第27章 每股收益 课后作业
  • 会计(2016) 第二十七章 每股收益 课后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每股收益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每股收益包括优先股股东每持有一股股票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B. 每股收益指标可用于企业经营实绩与盈利预测的比较,以掌握该企业的管理能力 C. 每股收益指标用于不 ...

  •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做年报时的相关法规要求
  •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做年报时的相关法规要求 年报烧脑,易董君发现董小秘们还深陷浩瀚法规的苦海.易董君从众多咨询问题中,挑选出被多次提到的"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在做年报时需要注意哪些要求?",参考金牌董秘的法规笔记,供大家借鉴.文章内容截止至2016年4月6日. 1. 上市公司股权激 ...

  • 初二上学期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数学基础差,虽然学生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过渡时期,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 ...

  •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最关键的因素).替代品的价格(苹果和梨).互补品的价格(汽车和汽油):影响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生产成本.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2.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价 ...

  • 算术平方根公开课教案
  • 2 平方根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会求一个数的算术一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掌握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热爱代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 难点 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

  •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1.偿债能力 2.营运能力 3.获利能力 4.发展能力(其中1-4项经营者全部关心) 5.综合能力 二.财务分析的意义: 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能力 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 ...

  • 20.1.1.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过程方法 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小组合 ...

  • 借款费用资本化
  •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关于资本化金额确定的有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