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算术平均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时间: 授课班级: 课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明确权数不同的平均数计算方式. 掌握单项式变
量公布数列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在统计整理过程中, 熟练使用这一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
验初步的数据整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
好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简单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加权算术平均术的公式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讨论,启发式点拨 【学情分析】
学生上节课学习了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对于平均数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本章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加权的含义,并且能够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变量出现次数不同平均数计算。 【教学内容】
一、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
x 1 + x2+ x3 +……+ xn
1、 n
二、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术的计算。
1、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如果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不同,
就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 含义:将各组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
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
3、 公式: ∑(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
∑各组次数
x 1*f1+x2*f2+x3*f3+……x n *fn ∑x i f i X= =
f 1+f2+f3+…….f n ∑f i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了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对于我们同学是不陌生的。下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均数的计算可以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生:思考平均数用于生活中的情况,并且各抒己见。 二、导入新课
师: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例1:某生产组6名工人生产同一种零件的日产量分别为67、68、69、71、72、73。求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生:拿出作业本练习例1,并且抽一名学生到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师:评讲答案,对于做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杨。 三、创设情景教学
师:将例1进行修改再求平均数 例2 某生产组20名工人日产量的资料
生:1、讨论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用例1的公式再来求例2? 2、和老师一起,通过例2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思考:什么是权数? 3、权数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通常用人数,件数,次数表示。 4、理解加权平均算的公式, 四、重难点分析
加权平均数什么是加权?为什么要加权? 五、小结作业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补充。
思考:如果是等距式变量数列又应该怎么做?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板书】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三、例1 四、例2
【教学反馈】下节课讲解等距式变量公布数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时间: 授课班级: 课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明确权数不同的平均数计算方式. 掌握单项式变
量公布数列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在统计整理过程中, 熟练使用这一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
验初步的数据整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良
好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简单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加权算术平均术的公式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讨论,启发式点拨 【学情分析】
学生上节课学习了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对于平均数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本章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加权的含义,并且能够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来解决,生活中变量出现次数不同平均数计算。 【教学内容】
一、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
x 1 + x2+ x3 +……+ xn
1、 n
二、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术的计算。
1、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如果变量值出现的次数不同,
就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 含义:将各组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
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
3、 公式: ∑(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
∑各组次数
x 1*f1+x2*f2+x3*f3+……x n *fn ∑x i f i X= =
f 1+f2+f3+…….f n ∑f i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了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对于我们同学是不陌生的。下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平均数的计算可以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生:思考平均数用于生活中的情况,并且各抒己见。 二、导入新课
师:复习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例1:某生产组6名工人生产同一种零件的日产量分别为67、68、69、71、72、73。求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生:拿出作业本练习例1,并且抽一名学生到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师:评讲答案,对于做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杨。 三、创设情景教学
师:将例1进行修改再求平均数 例2 某生产组20名工人日产量的资料
生:1、讨论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用例1的公式再来求例2? 2、和老师一起,通过例2学习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思考:什么是权数? 3、权数是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通常用人数,件数,次数表示。 4、理解加权平均算的公式, 四、重难点分析
加权平均数什么是加权?为什么要加权? 五、小结作业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补充。
思考:如果是等距式变量数列又应该怎么做?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板书】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三、例1 四、例2
【教学反馈】下节课讲解等距式变量公布数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