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 分析解答题答案概述(期末复习题)

1、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画图分析并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2、讨论下列问题:

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歉收以后农产品价格上升,收入会增加;对两种评论,你如何评价?

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于1,涨价收入增加,降价收入减少,所以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

一般从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两个方面做答:

1、气候不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总供给将减少,根据供给理论,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新的均衡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2、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般在短期内,相对而言,把农产品看成是缺乏弹性的,根据弹性理论,价格上升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基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这个前提,农民收入将会增加.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了解总结的回答.至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相应的专业名词,可参考经济学教材,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一般经济学教材都会有讲解.

3、 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

以解释。

-1-

4、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说明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就是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点 因此在消费预算线一定情况下,无差异曲线越往外,效用越大

当然,如果相交的话,说明效用还有提高的空间 如果,相离,说明这种效用达不到 因此只有相切最合适

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

预算线表明价格之比 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效用之比或边际替代率

因此就说明消费者在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替代率之比达到均衡

三条U曲线为不同的三条无差异曲线。斜线为消费预算线。

当U为U1时,因为无差异曲线右上的部分表示的效用大于无差异曲线上的效用,所以,线段CD之间的部分表示此时的效用要大于U1线上的效用,即可达到的效用要优于U1的效用。此时会沿着ab线段从CD点向CD之间移动,直到与另一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此时若想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U3,因为预算线AB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消费将固定在点E上,即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也就是达到了均衡的状态。

5、 假设某市政府通过调查发现本市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为5000元,其中食物支

出平均为2000元,政府通过有关研究认为在目前物价情况下,普通家庭食物支出应达到2500元较为合理,于是决定给予家庭相应的食物补贴,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方案是直接提供相当于500元的食物,另一种方案是提供500元现金。请从消费者均衡角度来帮助政府分析两种政策的效果。

-2-

by royukirin

6、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其理论基础是什

么?

7、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

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Ⅱ阶段?

2)在第Ⅱ阶段,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8、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分析生产者均衡问题。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在一起,就必有等成本曲线与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这个切点,等产量曲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1.如果等产量曲线在等成本曲线的上方,既不与等成本曲线相交,也不与等成本曲线相切,这表明这条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等成本曲线下或等成本曲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组合。

2.如果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交,虽然两个交点所代表的产量相等,但无法确定生产要素的组合点;二则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不等,即厂商不可能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用方劳动去代替资本,或用资本代替劳动。如果任意确定一种组合方式的选择,就可能造成某种要素资源的浪费,或效率的降低。

3.只有当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与E点时,即只有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和两要素的价格比例相等时,就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并实现了产量最大化。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了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要素的价格比例反映了两要素在购买过程中的替代比率。所以,只要两者不等,厂商总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两要素的组合,使总产量得到均衡。

-3-

by royukirin

9、模报酬的递增、递减和不变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的三种情况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10、画出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

变成本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及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2)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即呈现U型。

(3)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后增加,也呈现U型。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二者的最低点。

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

-4-

11、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成U形的原因。

12、为什么利润极大化的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述为MC=P?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卖出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

13、画图分析并解释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1、作图分析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况。

⑴ 厂商盈利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见图6-1。

SMCP

SAC

(d1)EEP

1=MR1=P1 1

H F

1

Q1 Q*

Q

图6-1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 当市场价格为P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

1

大化原则,确定厂商的短期均衡点为SMC曲线与MR1曲线的交点E1,确定均衡产量点为Q1。这时平均收益为OP1,平均总成本为Q1F,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为E1F,总收益为OQ1*OP1,总成本为OQ1*Q1F,利润总量为OQ1*E1F,即图中矩形HP1E1F的面积。如果产量超过Q1不超过Q*,SMC>P1,增加产量会降低总利润却仍有正利润;若产量小于Q1,增加产量都能增加总利润;如果产量超过Q*,增加产量只会有负利润;只有使产量确定在Q1,MR=P=SMC,总利润达到最大。

-5-

⑵ 盈亏平衡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见图6-2。

PSASM

C C P22

d2)

AR=MR=P

Q 2 图6-2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 当市场价格为 P2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2,这条需求曲线刚好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SAC的最低点,同时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也通过此点,SMC曲线与MR2 曲线的交点E2 即为厂商的短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产量确定在Q2。在Q2产量上,有OP2=Q2E,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总收益也等于总成本,如图中矩形OP2E2Q2面积,此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实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由于在该点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所以也把SMC与SAC的交点称为“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⑶ 亏损还可以继续生产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P<SAC,厂商亏损,但还可以继续生产,见图6-3。 PGP3

IESAAV

(d3)AR3=MR3=P3

当市场价格为P3 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3,整个平均总成本曲线SAC

处于价格P3线之上,出现了亏损。为使亏损达到最小,厂商按照MR=SMC原则将产量确定在由SMC曲线和MR3曲线的相交的均衡点E3决定,均衡产量点为Q3。在Q3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3,平均成本为Q3I,由于OP3<Q3I,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差额构成厂商的总亏损量,如图中矩形P3GIE3面积。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生产还是继续进行生产,取决于可变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而不取决于固定成本的大小了,因为短期内的固定成本可看做是一种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已经投入生产了,不管生不生产,这一部分成本已经存在,厂商做经济决策时就不应考虑此项成本了,所以此时厂商需要考虑的是可变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了。只要厂商的产品价格大于平均变动成本,虽然出现亏损,厂商仍会继续生产,因为一是此时厂商每一单位产量可得到高于变动成本的收益,获得的全部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即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超过继续生产所增加的成本,这比不生产能得到更高的收益。二是厂商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看好,当产品价格上升或者生产成本下降时可获得利润。

-6-

图6-3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

3

⑷亏损,生产与停产都可以的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处于生产与停产的临界点,见图6-4。 P

SMC

SAC

J P4E4AVC (d4=MR=P

Q图6—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当价格为P4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4,此线恰好切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最低点,SMC曲线也交于该点。厂商选择任何产量点生产都会出现亏损。为了使亏损最小,根据MR4=SMC原则,厂商选择短期均衡点E4,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4。在Q4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4,平均成本为OJ,OP4<OJ,厂商必然是亏损的。同时平均收益仅等于平均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只能弥补可变成本,而不能收回任何的固定成本,生产与不生产对厂商所追求的收益来说,没有任何正效益。所以,SMC曲线与S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⑸ 亏损且必须停产的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必须停止生产,见图6—5。

当价格为P5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5,此线位于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下方,根据MR5=SMC原则,这个点就是厂商短期均衡点E5,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5。在Q5产量上,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不能收回任何的固定成本,连部分可变成本也得不到弥补,对厂商来说,必须停止生产。

SMC P

SAC AVC

5

5 OQ 图6-5完全竞争厂商短期

上述分析表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短期内,在完全竞争的市

场条件下,无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化,由于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按P=AR≥AVC;SMC=MR原则来选择自己的产量点。厂商应该将生产产量点推进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点。

即可得出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 P=AR≥AVC;SMC=MR=P

-7-

J P5 (d5AR=MR=P

14、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自由定价吗?一定能保证获得垄断利润吗?

垄断厂商并不保证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能否获得超额利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者能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大于AC的价格,那么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者只能接受P AC的价格,那么该厂商会发生亏损。

出现亏损后在短期内既有可能继续生产,也有可能停止生产。若SAVCPSAC,生产会继续下去。但只要PAVC的最小值,厂商就会停止生产。若不,损失会更大,不仅损失全部的固定成本,而且可变成本的一部分也无法弥补。

在长期,垄断厂商可以建立适当的工厂规模来生产最优的长期产量,也可通过广告、提高质量来扩大需求。如果这些措施采取后仍然亏损,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15、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16、武汉黄鹤楼的门票,国内游客为20元,国外游客为40元,用经济理论分析:

1)为什么采用这种定价政策?属于什么定价理论? 2)在什么情况下,执行这种政策才有效?

答:(1)因为外国人的收入比中国人要高且需求价格弹性较低,采用差别价格政策能使公园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对外国人也收国内游客同样的价格,则公园的收入就会减少。 (2)要使得施行这种政策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存在足够的垄断力量。黄鹤楼公园全国仅此一家,没有第二个黄鹤楼与它竞争。即使收取高一点价格,外国人也不会放弃到此一游。

第二,必须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公园可以根据国籍、肤色、语言的不同来区分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他们实行差别价格。

第三,各个市场必须有不同的需求弹性,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需求弹性不同。对于旅游,外国人的需求弹性要比中国人小得多,因而定高一点价格的入场券并不会影响他们游览黄鹤楼。 17、画图分析并解释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暂无答案

-8-

西方经济学 分析解答题答案概述(期末复习题)

1、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画图分析并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2、讨论下列问题:

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歉收以后农产品价格上升,收入会增加;对两种评论,你如何评价?

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于1,涨价收入增加,降价收入减少,所以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

一般从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两个方面做答:

1、气候不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总供给将减少,根据供给理论,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新的均衡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2、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般在短期内,相对而言,把农产品看成是缺乏弹性的,根据弹性理论,价格上升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基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这个前提,农民收入将会增加.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了解总结的回答.至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相应的专业名词,可参考经济学教材,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一般经济学教材都会有讲解.

3、 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

以解释。

-1-

4、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说明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就是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点 因此在消费预算线一定情况下,无差异曲线越往外,效用越大

当然,如果相交的话,说明效用还有提高的空间 如果,相离,说明这种效用达不到 因此只有相切最合适

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

预算线表明价格之比 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效用之比或边际替代率

因此就说明消费者在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替代率之比达到均衡

三条U曲线为不同的三条无差异曲线。斜线为消费预算线。

当U为U1时,因为无差异曲线右上的部分表示的效用大于无差异曲线上的效用,所以,线段CD之间的部分表示此时的效用要大于U1线上的效用,即可达到的效用要优于U1的效用。此时会沿着ab线段从CD点向CD之间移动,直到与另一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此时若想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U3,因为预算线AB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消费将固定在点E上,即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也就是达到了均衡的状态。

5、 假设某市政府通过调查发现本市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为5000元,其中食物支

出平均为2000元,政府通过有关研究认为在目前物价情况下,普通家庭食物支出应达到2500元较为合理,于是决定给予家庭相应的食物补贴,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方案是直接提供相当于500元的食物,另一种方案是提供500元现金。请从消费者均衡角度来帮助政府分析两种政策的效果。

-2-

by royukirin

6、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其理论基础是什

么?

7、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

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Ⅱ阶段?

2)在第Ⅱ阶段,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8、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分析生产者均衡问题。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在一起,就必有等成本曲线与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这个切点,等产量曲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1.如果等产量曲线在等成本曲线的上方,既不与等成本曲线相交,也不与等成本曲线相切,这表明这条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到位于等成本曲线下或等成本曲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组合。

2.如果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交,虽然两个交点所代表的产量相等,但无法确定生产要素的组合点;二则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不等,即厂商不可能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用方劳动去代替资本,或用资本代替劳动。如果任意确定一种组合方式的选择,就可能造成某种要素资源的浪费,或效率的降低。

3.只有当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与E点时,即只有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和两要素的价格比例相等时,就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并实现了产量最大化。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了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要素的价格比例反映了两要素在购买过程中的替代比率。所以,只要两者不等,厂商总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两要素的组合,使总产量得到均衡。

-3-

by royukirin

9、模报酬的递增、递减和不变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的三种情况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10、画出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并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

变成本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及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2)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即呈现U型。

(3)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先递减后增加,也呈现U型。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二者的最低点。

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

-4-

11、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成U形的原因。

12、为什么利润极大化的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述为MC=P?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卖出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

13、画图分析并解释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1、作图分析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况。

⑴ 厂商盈利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见图6-1。

SMCP

SAC

(d1)EEP

1=MR1=P1 1

H F

1

Q1 Q*

Q

图6-1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 当市场价格为P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

1

大化原则,确定厂商的短期均衡点为SMC曲线与MR1曲线的交点E1,确定均衡产量点为Q1。这时平均收益为OP1,平均总成本为Q1F,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为E1F,总收益为OQ1*OP1,总成本为OQ1*Q1F,利润总量为OQ1*E1F,即图中矩形HP1E1F的面积。如果产量超过Q1不超过Q*,SMC>P1,增加产量会降低总利润却仍有正利润;若产量小于Q1,增加产量都能增加总利润;如果产量超过Q*,增加产量只会有负利润;只有使产量确定在Q1,MR=P=SMC,总利润达到最大。

-5-

⑵ 盈亏平衡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见图6-2。

PSASM

C C P22

d2)

AR=MR=P

Q 2 图6-2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 当市场价格为 P2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2,这条需求曲线刚好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SAC的最低点,同时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也通过此点,SMC曲线与MR2 曲线的交点E2 即为厂商的短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产量确定在Q2。在Q2产量上,有OP2=Q2E,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总收益也等于总成本,如图中矩形OP2E2Q2面积,此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实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由于在该点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所以也把SMC与SAC的交点称为“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⑶ 亏损还可以继续生产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P<SAC,厂商亏损,但还可以继续生产,见图6-3。 PGP3

IESAAV

(d3)AR3=MR3=P3

当市场价格为P3 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3,整个平均总成本曲线SAC

处于价格P3线之上,出现了亏损。为使亏损达到最小,厂商按照MR=SMC原则将产量确定在由SMC曲线和MR3曲线的相交的均衡点E3决定,均衡产量点为Q3。在Q3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3,平均成本为Q3I,由于OP3<Q3I,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差额构成厂商的总亏损量,如图中矩形P3GIE3面积。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生产还是继续进行生产,取决于可变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而不取决于固定成本的大小了,因为短期内的固定成本可看做是一种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已经投入生产了,不管生不生产,这一部分成本已经存在,厂商做经济决策时就不应考虑此项成本了,所以此时厂商需要考虑的是可变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了。只要厂商的产品价格大于平均变动成本,虽然出现亏损,厂商仍会继续生产,因为一是此时厂商每一单位产量可得到高于变动成本的收益,获得的全部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即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超过继续生产所增加的成本,这比不生产能得到更高的收益。二是厂商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看好,当产品价格上升或者生产成本下降时可获得利润。

-6-

图6-3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

3

⑷亏损,生产与停产都可以的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处于生产与停产的临界点,见图6-4。 P

SMC

SAC

J P4E4AVC (d4=MR=P

Q图6—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当价格为P4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4,此线恰好切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最低点,SMC曲线也交于该点。厂商选择任何产量点生产都会出现亏损。为了使亏损最小,根据MR4=SMC原则,厂商选择短期均衡点E4,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4。在Q4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4,平均成本为OJ,OP4<OJ,厂商必然是亏损的。同时平均收益仅等于平均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只能弥补可变成本,而不能收回任何的固定成本,生产与不生产对厂商所追求的收益来说,没有任何正效益。所以,SMC曲线与S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⑸ 亏损且必须停产的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必须停止生产,见图6—5。

当价格为P5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5,此线位于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下方,根据MR5=SMC原则,这个点就是厂商短期均衡点E5,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5。在Q5产量上,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不能收回任何的固定成本,连部分可变成本也得不到弥补,对厂商来说,必须停止生产。

SMC P

SAC AVC

5

5 OQ 图6-5完全竞争厂商短期

上述分析表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短期内,在完全竞争的市

场条件下,无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化,由于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按P=AR≥AVC;SMC=MR原则来选择自己的产量点。厂商应该将生产产量点推进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点。

即可得出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 P=AR≥AVC;SMC=MR=P

-7-

J P5 (d5AR=MR=P

14、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自由定价吗?一定能保证获得垄断利润吗?

垄断厂商并不保证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能否获得超额利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者能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大于AC的价格,那么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者只能接受P AC的价格,那么该厂商会发生亏损。

出现亏损后在短期内既有可能继续生产,也有可能停止生产。若SAVCPSAC,生产会继续下去。但只要PAVC的最小值,厂商就会停止生产。若不,损失会更大,不仅损失全部的固定成本,而且可变成本的一部分也无法弥补。

在长期,垄断厂商可以建立适当的工厂规模来生产最优的长期产量,也可通过广告、提高质量来扩大需求。如果这些措施采取后仍然亏损,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15、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16、武汉黄鹤楼的门票,国内游客为20元,国外游客为40元,用经济理论分析:

1)为什么采用这种定价政策?属于什么定价理论? 2)在什么情况下,执行这种政策才有效?

答:(1)因为外国人的收入比中国人要高且需求价格弹性较低,采用差别价格政策能使公园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对外国人也收国内游客同样的价格,则公园的收入就会减少。 (2)要使得施行这种政策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存在足够的垄断力量。黄鹤楼公园全国仅此一家,没有第二个黄鹤楼与它竞争。即使收取高一点价格,外国人也不会放弃到此一游。

第二,必须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公园可以根据国籍、肤色、语言的不同来区分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他们实行差别价格。

第三,各个市场必须有不同的需求弹性,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需求弹性不同。对于旅游,外国人的需求弹性要比中国人小得多,因而定高一点价格的入场券并不会影响他们游览黄鹤楼。 17、画图分析并解释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暂无答案

-8-


相关内容

  • 石家庄市2015届高三质检二历史试题
  • 石家庄市2015届高三质检(二)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 ...

  • 第四章 金融机构答案
  • 第四章 金融机构 一.填空题 1.货币信用 2.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3. 信息不对称 4. 信用中介 5. 中央银行 6. 投资银行 7. 合约性 8. 基金管理公司 9.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10. 金融机构并购 三.单项选择 六.简答题 1 ...

  •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解析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 WWW.UIBEZZY.CN 2010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经济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的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 ...

  • 高考历史三大题型解题思路
  • 高考历史两大题型解题思路 一. 选择题的应试策略和技巧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 ...

  •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布时间:2009-12-30 14:46:37 广西师范大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 科目名称:西方哲学史 科目代码:811 (答案必须写在考试专用答题纸上,否则造成错批.漏批等后果自 ...

  •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管理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 请在百度文库下载 仅限个人使用 201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63 [该文档答案附带教材页码和评分标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 ...

  • 比较初等教育
  • 比较初等教育-0032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简称CEP .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 ...

  • 评述题答题技巧概述
  • 评述题答题技巧概述 评述题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 ...

  • 天津市2014-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
  • 2014年天津文综历史部分(含参考答案) 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X 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

  • 比较初等教育考试题答案
  • 比较初等教育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识.感知以及( ).C 行为 2.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教育改革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