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1[人教版].doc

找规律

(长安镇公开课教案 执教:王娟)

教学内容:

第四册教科书第116页的例2及做一做,第118页的4、5、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 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并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红旗。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老师想听你们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愿意唱给老师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看谁能边唱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2、师生一起做律动。

3、从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当中,你发现了什么?原来同学们发现这些动作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4、其实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老师也找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5、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这些规律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是有些规律很调皮,喜欢躲起来,今天大家就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板书:找)

二、开放游戏,探索规律。

1、 游戏的设置。

a 、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看,这是什么?(小红旗)

b 、师先贴1面小红旗在黑板上,再贴2面小红旗在黑板上。 2、 游戏开始,尝试猜测。

a 、你猜老师接下来会贴几面小红旗?给你们一点提示:老师想让这些小红旗有规律地摆放。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b 、学生动手摆小旗。

3、 继续游戏,不断探索。

a 、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摆法。

学生可能的摆法:学生可能的摆法:

① 1、2、3、4„„

规律:每次都比上次多1面。

② 1、2、1、2„„

规律:1、2、1、2不断重复。

③ 1、2、4、7„„

规律:1加1得2,2加2得4,4加3得7。

b 、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真不错!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摆的吗?

师先贴4面小红旗,再贴7面小红旗在黑板上。

c 、谁发现了老师这种摆法的规律?

4、 游戏高潮,揭示规律。

a 、谁来完整地说说老师这种摆法的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他们所发现的规律。

b 、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继续往下摆吗?

三、看书,完成例2。

四、丰富游戏,巩固提高。

1、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其实小精灵聪聪早就开始研究一些数量上的规律了,他设置了三关难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战,闯过三关吗?

2、开始游戏。

第一关:第118页第4题,第6题,第116页的做一做。学生完成在题纸上。

第二关:第118页第5题。学生共同完成。

第三关:第118页的想一想。学生动手画一画并展示。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三关全部闯过了!

五、小精灵明明看大家玩的这么高兴,也来了。她给大家带了一个“按规律分组”的游戏,愿意跟她一块玩吗?先请2名同学上台作为第一组,再请4名同学作为第二组,你觉得第三组应该有几个同学?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通过这些游戏,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和开阔的思维!自然生活中,有很多奥秘都等着我们去探索,老师希望你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去发现它们!

找规律

(长安镇公开课教案 执教:王娟)

教学内容:

第四册教科书第116页的例2及做一做,第118页的4、5、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 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并能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红旗。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老师想听你们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愿意唱给老师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看谁能边唱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2、师生一起做律动。

3、从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当中,你发现了什么?原来同学们发现这些动作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4、其实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老师也找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5、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这些规律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是有些规律很调皮,喜欢躲起来,今天大家就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板书:找)

二、开放游戏,探索规律。

1、 游戏的设置。

a 、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看,这是什么?(小红旗)

b 、师先贴1面小红旗在黑板上,再贴2面小红旗在黑板上。 2、 游戏开始,尝试猜测。

a 、你猜老师接下来会贴几面小红旗?给你们一点提示:老师想让这些小红旗有规律地摆放。先自己摆一摆,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b 、学生动手摆小旗。

3、 继续游戏,不断探索。

a 、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摆法。

学生可能的摆法:学生可能的摆法:

① 1、2、3、4„„

规律:每次都比上次多1面。

② 1、2、1、2„„

规律:1、2、1、2不断重复。

③ 1、2、4、7„„

规律:1加1得2,2加2得4,4加3得7。

b 、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真不错!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摆的吗?

师先贴4面小红旗,再贴7面小红旗在黑板上。

c 、谁发现了老师这种摆法的规律?

4、 游戏高潮,揭示规律。

a 、谁来完整地说说老师这种摆法的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他们所发现的规律。

b 、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继续往下摆吗?

三、看书,完成例2。

四、丰富游戏,巩固提高。

1、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其实小精灵聪聪早就开始研究一些数量上的规律了,他设置了三关难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战,闯过三关吗?

2、开始游戏。

第一关:第118页第4题,第6题,第116页的做一做。学生完成在题纸上。

第二关:第118页第5题。学生共同完成。

第三关:第118页的想一想。学生动手画一画并展示。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三关全部闯过了!

五、小精灵明明看大家玩的这么高兴,也来了。她给大家带了一个“按规律分组”的游戏,愿意跟她一块玩吗?先请2名同学上台作为第一组,再请4名同学作为第二组,你觉得第三组应该有几个同学?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通过这些游戏,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和开阔的思维!自然生活中,有很多奥秘都等着我们去探索,老师希望你们做个有心人,不断的去发现它们!


相关内容

  • 2017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估算1.doc
  • 加减法的估算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例 4 二.教具.学具准备 生活用品图片.游乐园图片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 估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 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 ...

  • 2017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word教案1.doc
  •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 ...

  • 2017二年级数学统计教案2.doc
  • <统计>内容的教学设计 绍兴县秋瑾小学 沈慧芬 一.设计思想 本课教案没有选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选用现在人们热门的奥运会,奥运会的福娃更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气氛中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 ...

  • 2017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教案.doc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动)看立方体图形:观 察它们的表面:引出平面图形(由立体到平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1元硬币:你们能观察出它的表面形状吗猜想学校旗台的表面形状--交流--画图? 分小组观察1角硬币的表面有什么图形--画图画出图形:展示教具:帆船,观察--画图:观察教室里出现得最多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上学期)复习资料
  •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pep(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doc(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人教版](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精品](01-09)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01-09) · ...

  • 人教版[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1.DOC
  • 人教版<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 思 教学内容: <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比例>中的内容.是在学过"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学生分 ...

  • 2017九年级数学圆的有关概念1.doc
  • 初三几何教案 第七章:圆 第1课时:圆(1)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使学生理解圆的定义: 2.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使学生会利用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4.初步会运用圆的定义证明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教学重点: 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用集合的 ...

  •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打电话教案设计
  •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 通过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研究打电话的方案,并适当优化出最省时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2. 感受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