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2006-12-17 15:54

提问者:彼岸牵挂

| 浏览次数:12245次

急!!!!!!!!!!!!!!!!!!!

2006-12-17 15:58

最佳答案

茅以升和中国建桥事业

负笈苦学矢志建桥儿时的茅以升,一叶扁舟辞别故乡镇江,来到南京求学。10岁那年的端午节,秦淮河赛龙舟,观者挤塌文德桥,溺死多人。时在南京思益学堂读书的茅以升闻之,心中萌生建桥之愿。

1911年,16岁的茅以升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预科。是年秋,辛亥革命席卷华夏,不少同学投笔从戎的壮举,使得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在教室里再也坐不住了。1912年秋,孙中山先生亲临唐山路矿学堂,在演说中谆谆告诫同学们,中国革命的成功,决不是仅仅需要一支武装大军,而是同时需要武装和建设这两路大军。从那以后,茅以升暗暗立下誓言,当一个中国的桥梁专家!为了这个誓言,他朝夕苦读,大学4年的总成绩名列全校榜首,为了这个誓言,他苦读一年就攻下了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士学位。

毕业前夕,康乃尔大学名教授贾柯贝邀他留校做助教,茅以升推辞了。他告诉教授,他想去学习造桥的真本领,将来好报效祖国。面对茅以升的婉拒,贾柯贝教授不但没有生气,甚至还更喜欢这位学生了,因为他轻名利而重事业,始终把祖国放在心里。于是,教授亲自推荐茅以升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去实习。茅以升喜出望外,这个公司无论在桥梁工程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实力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每天白天,茅以升在匹兹堡桥梁公司学习绘图、设计、木工、钣金、油漆等各种工种的造桥所必需的全部知识。晚上,他又赶到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桥梁

系去上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9年10月,茅以升的30万字的博士论文《桥梁框架之次应力》被全票通过,获得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

1919年12月,茅以升博士满载知识和荣誉,登上远洋轮船,毅然返回自己的祖国。历经艰险建桥钱塘

然而,学成归国以后,由于客观上种种因素,茅以升只能在学校里讲造桥、教造桥。整整13年没能接触到大的工程。这令茅以升痛心不已!

机遇终于等来了。1933年3月,茅以升接到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的杜镇远和时任浙江公路局局长的陈体诚两位老同学的电函,请他主持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茅以升迅即向当时任教的北洋大学请了假,直奔杭州。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在病榻上会见了茅以升,他非常高兴,快人快语:“经费我负责,工程你负责,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定把桥造好!”

会见以后,茅以升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对钱塘江的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早年,杭州人若讲起某件事绝对办不成,便说:除非钱塘江上架大桥。

何故?其一,钱塘江是一条凶险的江,上游时有山洪暴发,下游常有海浪涌入,若遇台风过境,浊浪排空,愈发势不可挡;倘提及高达5至7米的钱塘江潮,更是令人色变。其二,自古传说“钱塘江无底”,底自然是有的,可是既极深又有流沙。直至本世纪30年代,对在此建桥既欲染指又不敢尝试的外国工程师们,屡以妄言吓唬炎黄子孙:能在钱塘江上造大桥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可是,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却矢志不移:一定要为祖国造出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

1933年8月,茅以升辞去北洋大学教授工作,毅然南下杭州。到杭州以后茅以升才发现,时任中国铁道部顾问的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已做了一套大桥设计。茅

以升迅速组织中国工程师精心设计了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的新方案,两相比较,中方设计远胜美方!

1935年4月6日,大桥正式开工,头一个难题是打桩。要把长长的木桩打进厚达41米的泥沙层,站在江底岩层上才算成功。茅以升针对钱塘江的特殊水文地质状况,专门设计了打桩船的打桩部分,交船厂赶制出来。

天有不测风云,特制的打桩船刚驶进杭州湾,就遭遇狂风巨浪,不幸触礁沉没。

茅以升亲自督工,赶制第二艘打桩船。

在茫茫江面上要把木桩准确打进江心预定位置,谈何容易!加之江心泥沙层坚硬如铁,打桩极为困难,初期一天辛劳只能打下一根,按计划总共要打1440根桩,如此缓慢,岂不要打到猴年马月?!

沉了一条船,工程又进展迟缓,社会上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中外银行担心建桥贷款能否收回而表示不满;上层也给曾养甫施加压力,受了压受了气的曾养甫找到茅以升,声色俱厉地说:“桥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跟你后头跳!”

茅以升的母亲是个很有胆识的人,此时此刻,听说儿子受到各种压力,而且媳妇忽染重症,老人家挺身而出了!她风尘仆仆赶到杭州,亲自主持家政,以解儿子后顾之忧。茅母又以唐僧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获成功为例,坚定茅以升的造桥信心。

母亲的话极大地鼓舞了茅以升的斗志。他特制了江上测量仪器,解决了木桩定位问题。他以水治沙,用高压水枪冲开江底坚硬的泥沙层,打桩困难迎刃而解,一昼夜打下30根。闯过打桩难关后,茅以升又采用“浮运法”,利用江潮涨落巧妙地解决把几百吨重的巨大钢梁运到江心并准确安装在桥墩上的难题。由于综合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80多个重大难题先后被一一攻克。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而这时正是工程最紧张阶段。日空军把大桥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多次狂轰滥炸。茅以升和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

强烈的爱国心,超凡的智慧和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成功的喜悦。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桥在国家危难关头提前通车,一列列满载战时物资的列车从大桥上飞驰而过,及时缓解了战时交通的燃眉之急,为支援上海保卫战做出了直接的巨大贡献。

11月17日,这是一个许多老辈杭州人终身难忘的日子!公路桥正式开通了!这天从早到晚,大桥上始终水泄不通,是钱塘江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南渡。

然而,几十万过桥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脚下的大桥已经装埋了数以吨计的炸药!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学校的爆破专家,奉命率部来执行炸毁钱塘江大桥的任务!茅以升看了对方出示的密令后,只觉天旋地转、心痛欲裂。作为桥梁专家,他对军事失利时大桥必须炸

毁的前景早已明了,而且在建造时早就在关键部位预留下装埋炸药的洞穴,但是,这一可怕的时刻到来得未免太快了!

然而,深明大义的茅以升还是沉重地点了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

12月23日下午5时许,日寇骑兵先头部队已到达北岸桥头,一声轰然巨响,大桥被炸断了。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茅以升在与全国人民共同欢庆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尽快修复钱塘江大桥!他在南京、上海、杭州3个城市奔波往返,筹划班子,筹组经费,短时期内修复了因抗战而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代有传人桃李芬芳

30年代以来的我国大型桥梁的建设,都留下了茅以升的智慧和汗水,而他始终在考虑的是,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桥人才,带出一支我国自己的建桥人才队伍。

1933至1937年,他主持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期间,深入现场,言传身教,在实战中带出了一支成熟的建桥队伍。抗战中,作为唐山交通大学的老校长,他召集流亡学生复课;1943年,他还创立了中国桥梁公司,在危局中惨淡经营,让流离失所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既有实践场所,又有生活来源。

新中国建立后,他培育和维持的这批科技骨干成为祖国建设大型桥梁的前驱和中坚。仅国内而言,在他直接或间接培养教育下脱颖而出的栋梁之才就有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汪菊潜,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梅春、世界跨度最长的云南长虹石拱桥总工程师赵守恒等等。

茅以升立志造桥的故事

2006-12-17 15:54

提问者:彼岸牵挂

| 浏览次数:12245次

急!!!!!!!!!!!!!!!!!!!

2006-12-17 15:58

最佳答案

茅以升和中国建桥事业

负笈苦学矢志建桥儿时的茅以升,一叶扁舟辞别故乡镇江,来到南京求学。10岁那年的端午节,秦淮河赛龙舟,观者挤塌文德桥,溺死多人。时在南京思益学堂读书的茅以升闻之,心中萌生建桥之愿。

1911年,16岁的茅以升考入唐山路矿学堂预科。是年秋,辛亥革命席卷华夏,不少同学投笔从戎的壮举,使得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在教室里再也坐不住了。1912年秋,孙中山先生亲临唐山路矿学堂,在演说中谆谆告诫同学们,中国革命的成功,决不是仅仅需要一支武装大军,而是同时需要武装和建设这两路大军。从那以后,茅以升暗暗立下誓言,当一个中国的桥梁专家!为了这个誓言,他朝夕苦读,大学4年的总成绩名列全校榜首,为了这个誓言,他苦读一年就攻下了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士学位。

毕业前夕,康乃尔大学名教授贾柯贝邀他留校做助教,茅以升推辞了。他告诉教授,他想去学习造桥的真本领,将来好报效祖国。面对茅以升的婉拒,贾柯贝教授不但没有生气,甚至还更喜欢这位学生了,因为他轻名利而重事业,始终把祖国放在心里。于是,教授亲自推荐茅以升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去实习。茅以升喜出望外,这个公司无论在桥梁工程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实力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每天白天,茅以升在匹兹堡桥梁公司学习绘图、设计、木工、钣金、油漆等各种工种的造桥所必需的全部知识。晚上,他又赶到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桥梁

系去上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9年10月,茅以升的30万字的博士论文《桥梁框架之次应力》被全票通过,获得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

1919年12月,茅以升博士满载知识和荣誉,登上远洋轮船,毅然返回自己的祖国。历经艰险建桥钱塘

然而,学成归国以后,由于客观上种种因素,茅以升只能在学校里讲造桥、教造桥。整整13年没能接触到大的工程。这令茅以升痛心不已!

机遇终于等来了。1933年3月,茅以升接到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的杜镇远和时任浙江公路局局长的陈体诚两位老同学的电函,请他主持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茅以升迅即向当时任教的北洋大学请了假,直奔杭州。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在病榻上会见了茅以升,他非常高兴,快人快语:“经费我负责,工程你负责,让我们共同努力,一定把桥造好!”

会见以后,茅以升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对钱塘江的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早年,杭州人若讲起某件事绝对办不成,便说:除非钱塘江上架大桥。

何故?其一,钱塘江是一条凶险的江,上游时有山洪暴发,下游常有海浪涌入,若遇台风过境,浊浪排空,愈发势不可挡;倘提及高达5至7米的钱塘江潮,更是令人色变。其二,自古传说“钱塘江无底”,底自然是有的,可是既极深又有流沙。直至本世纪30年代,对在此建桥既欲染指又不敢尝试的外国工程师们,屡以妄言吓唬炎黄子孙:能在钱塘江上造大桥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可是,血气方刚的茅以升却矢志不移:一定要为祖国造出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

1933年8月,茅以升辞去北洋大学教授工作,毅然南下杭州。到杭州以后茅以升才发现,时任中国铁道部顾问的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已做了一套大桥设计。茅

以升迅速组织中国工程师精心设计了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的新方案,两相比较,中方设计远胜美方!

1935年4月6日,大桥正式开工,头一个难题是打桩。要把长长的木桩打进厚达41米的泥沙层,站在江底岩层上才算成功。茅以升针对钱塘江的特殊水文地质状况,专门设计了打桩船的打桩部分,交船厂赶制出来。

天有不测风云,特制的打桩船刚驶进杭州湾,就遭遇狂风巨浪,不幸触礁沉没。

茅以升亲自督工,赶制第二艘打桩船。

在茫茫江面上要把木桩准确打进江心预定位置,谈何容易!加之江心泥沙层坚硬如铁,打桩极为困难,初期一天辛劳只能打下一根,按计划总共要打1440根桩,如此缓慢,岂不要打到猴年马月?!

沉了一条船,工程又进展迟缓,社会上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中外银行担心建桥贷款能否收回而表示不满;上层也给曾养甫施加压力,受了压受了气的曾养甫找到茅以升,声色俱厉地说:“桥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跟你后头跳!”

茅以升的母亲是个很有胆识的人,此时此刻,听说儿子受到各种压力,而且媳妇忽染重症,老人家挺身而出了!她风尘仆仆赶到杭州,亲自主持家政,以解儿子后顾之忧。茅母又以唐僧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获成功为例,坚定茅以升的造桥信心。

母亲的话极大地鼓舞了茅以升的斗志。他特制了江上测量仪器,解决了木桩定位问题。他以水治沙,用高压水枪冲开江底坚硬的泥沙层,打桩困难迎刃而解,一昼夜打下30根。闯过打桩难关后,茅以升又采用“浮运法”,利用江潮涨落巧妙地解决把几百吨重的巨大钢梁运到江心并准确安装在桥墩上的难题。由于综合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80多个重大难题先后被一一攻克。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而这时正是工程最紧张阶段。日空军把大桥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多次狂轰滥炸。茅以升和建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

强烈的爱国心,超凡的智慧和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成功的喜悦。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桥在国家危难关头提前通车,一列列满载战时物资的列车从大桥上飞驰而过,及时缓解了战时交通的燃眉之急,为支援上海保卫战做出了直接的巨大贡献。

11月17日,这是一个许多老辈杭州人终身难忘的日子!公路桥正式开通了!这天从早到晚,大桥上始终水泄不通,是钱塘江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南渡。

然而,几十万过桥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脚下的大桥已经装埋了数以吨计的炸药!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学校的爆破专家,奉命率部来执行炸毁钱塘江大桥的任务!茅以升看了对方出示的密令后,只觉天旋地转、心痛欲裂。作为桥梁专家,他对军事失利时大桥必须炸

毁的前景早已明了,而且在建造时早就在关键部位预留下装埋炸药的洞穴,但是,这一可怕的时刻到来得未免太快了!

然而,深明大义的茅以升还是沉重地点了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

12月23日下午5时许,日寇骑兵先头部队已到达北岸桥头,一声轰然巨响,大桥被炸断了。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茅以升在与全国人民共同欢庆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尽快修复钱塘江大桥!他在南京、上海、杭州3个城市奔波往返,筹划班子,筹组经费,短时期内修复了因抗战而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代有传人桃李芬芳

30年代以来的我国大型桥梁的建设,都留下了茅以升的智慧和汗水,而他始终在考虑的是,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桥人才,带出一支我国自己的建桥人才队伍。

1933至1937年,他主持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期间,深入现场,言传身教,在实战中带出了一支成熟的建桥队伍。抗战中,作为唐山交通大学的老校长,他召集流亡学生复课;1943年,他还创立了中国桥梁公司,在危局中惨淡经营,让流离失所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既有实践场所,又有生活来源。

新中国建立后,他培育和维持的这批科技骨干成为祖国建设大型桥梁的前驱和中坚。仅国内而言,在他直接或间接培养教育下脱颖而出的栋梁之才就有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汪菊潜,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梅春、世界跨度最长的云南长虹石拱桥总工程师赵守恒等等。


相关内容

  • 立志造桥教学设计
  • <立志造桥>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立志造桥>主要写了茅以升从小立志造桥的故事.主题为"立志",所以 将立志的原因.经过及志向的内容做了详细的描述,而对志向实现的过程则只做 了简要概述.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真实生动. 设计理念: 凭借课文的语言 ...

  • 左岭社区"我的中国梦"道德讲堂主持稿
  • 左岭社区"中国梦 我的梦"道德讲堂主持稿 各位领导,居民们: 大家好!"道德讲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广大居民"积小善为大善"."积 ...

  • 名人理想故事主题班会教案三年级
  • 名人理想故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明白名人们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成功的. 2.让学生懂得凡事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二.活动准备 制作PPT,收集资料 三.活动地点.参加人员 地点:三年级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班主任及各班学生 四.活动过程 1.范仲淹 "划粥割齑(jīu)&q ...

  • 有关实现梦想的小故事
  • 有关实现梦想的小故事 范仲淹"划粥割齑(jīu)"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年少求学时,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 ...

  • 双手实践梦想
  • 我们常常听人说"我有一个梦想",潜台词就是"我只是 想想,不一定能实现".为什么?不是因为太大.太空. 太飘渺,而是因为"just thinking"而已.梦想永远不嫌大. 不嫌空,因为梦想一出生就不是为一个人准备的,它需要 许多人.几代人 ...

  • 中国梦,我的梦~班会记录
  • 中国梦 我的梦 主题班会记录 时间: 2013年4月11日 地点: 谷家小学 参加人员: 五.六年级 主持人: 辅导员 班主任 班会主题:中国梦,我的梦! 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主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是:中国梦,我的梦!(学生读) 同学们,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 ...

  • [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
  • <我的梦 •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畅谈梦想,认识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引导学生确立梦想. 2.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学生们的美好理想,使大家懂得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3.联系实际,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明白为实现理想应不怕苦去努力奋斗拼搏的道理. 4.通过实践活动,初步 ...

  • 中国好学霸所有答案大全
  • 中国好学霸所有答案大全 玩过<中国好学霸>游戏的玩家们一定会被其中几个关卡给难住,有种似曾相识但又说不出的感觉,儿时的回忆都不能好好的玩耍了,不过有了小编带来的中国好学霸所有答案大全,带你轻松挑战各个关卡. 中国好学霸答案 第一册攻略 1-1答案:掩耳盗铃 1-2答案:刻舟求剑 1-3答 ...

  • 三(2)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班会教案
  •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会 三(2)班 队会目的: 1. 以少先队员的十岁为成长起点,引导队员回顾成长历程,重温曾经的幸福瞬间: 2. 观看党的"十八大少年儿童版动漫宣传片",在寻找.体验.交流等活动中,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白中国梦的内涵,.引导学生确立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