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只是寻找一条回家的路

  主持语:陈九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画戏曲人物也就成了他追溯笔墨文化的一种方式。在他的作品中,笔墨不仅是造型的语言,而且还是形式的语言。他以艺术通感为契机,汲取京剧艺术中的诸多不同信息片段,通过观念化的处理,从物象走向心象,实现了视觉形式上的审美追寻,也体现了他要表述的文化意义。

  采访时间:2013年1月14日

  采访地点:叠UP美术馆

  受访人:陈 九

  采访人:马 艳 吴彦婕

  沪上名家陈九先生的个展“陈九戏说・秋梦”,选择了在龙柏饭店“半壁山房”,起初还纳闷画展为什么会选在这个地方举办,到了地方后,还没见到陈先生,却已经找到了答案。这栋有着如此文雅名字的别墅位于上海西郊,这里有在上海难得的大片绿地、林荫,及宁静,两旁高大的树在秋日的阳光下斑驳陆离,一恍神,仿佛走进了陈九先生营造的秋梦里,在这片光景下,吃茶、听戏、赏画、品景,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SHMJ:我在您半壁山房的展览看到一些瓷器作品,这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还听说您过段时间会有专门的一个瓷器展。

  陈九:对,准备做一个灯瓷的展览。打算在迎春举行,年底到新春这期间。想做一个迎春灯瓷展。

  SHMJ:我发现您对季节特别敏感,总能发现季节中所蕴含的情感及美感,像这次您展览主题是《陈九戏说・秋梦》,主题和季节交融,更平添了一份文艺气质。我在展上还发现了一个外面像磨砂一样的瓷灯,很特别。

  陈九:那叫无光釉,上次在景德镇特别高兴,因为做出来的灯瓷特别理想,我就想多做一些把展览做的更丰富一些。上次灯瓷又出炉了大概10件作品,我想先拿到上海来和一些艺术家做交流。现在在无光釉上有了一种突破,从来没有在灯上做的,釉面要比较薄,还要发光,光质要比较柔,有点像玉器,很温和,很柔美。

  SHMJ:您经常去景德镇吗?

  陈九:对的,我一年会去几次的,那个地方应该说还是正在发展的艺术区。瓷器本身就是体韵生动,所以我在做一些新的瓷艺的探索。很有活力那边,很多艺术家一起交流,在那边常碰到一些很有趣的艺术家,因为它毕竟还保留一个区域性的文化和生态,那里有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包括国际上的一些艺术家在那边做工作室。我在那边和人家合作做一间工作室。

  SHMJ:在展览中看到了您的青衣系列,这一系列之前没见过,有毕加索的感觉。青衣系列在展览中占的比重比较小,只有5、6幅,请问青衣系列总共有多少幅呢?

  陈九:这是有段时间比较感兴趣,专门做了一个专题展,展出这个青衣系列。其实戏曲这个题材里面它有好多行当,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社会角色,青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系列。青衣系列大概还有30幅吧,有些作品因为大家喜欢都被收藏了。我做戏剧主题主要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

  SHMJ:您很喜欢喝茶吧,我看您在半壁山房的展览就猜到您是喜欢喝茶、听戏、画画的文雅人。

  陈九:这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感情,毕竟在这样的氛围里面长期工作,所以养成了这样的一些习惯。喜欢喝茶,关注戏曲的曲目,戏曲本身也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速写,从文化的角度也是关注自己的文化发展,看戏、喝茶是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也特别爱好,在这种氛围里面自己也比较快乐。

  SHMJ:您把戏曲、国画这两个中国国粹结合起来了。

  陈九:现在又玩瓷。三个国粹整合起来了呵呵。景德镇的瓷本身就非常有特质,它这个材质的特性在照明下能突出光晕来,能够体现景象独特的一种美,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既能够让艺术和生活结合,也有实用价值。我已经做了好几年,和景德镇当地合作,一年多来几次,今年比较开心,因为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有收获吧。

  SHMJ:您把艺术带入了平常生活,一件艺术品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双重价值都能够实现。

  陈九:我们在谈继承传统的时候往往要保护让它得以流传下来,但是如何流传而且进入我们当代的生活这倒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对这方面比较关心,希望艺术品成为一个活体而不是艺术馆的收藏。

  SHMJ:陈老师您同时还是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艺术总监,您工作上也很忙的吧。

  陈九:对,现在还好,因为我做了近十年美术馆的馆长,都是在一线为艺术家服务,同时自己也在水墨方面做一些实验和探索。领导也比较关心和体谅我,所以最近两年为我在自己的绘画方面也提供了一些空间,我现在主要负责美术馆的一些原创的组织工作,至于日常工作相对少一些,比以前有了自由创作的空间。馆里还是每年有几次学术任务要完成,如新水墨大展、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联展,还有很多主题性的展览,主要是负责学术工作。我们馆里有很多年轻人是很能干的,我们主要还是依靠年轻人。

  SHMJ:您是美术馆的管理者,又是一个水墨艺术家,怎么来界定自己?

  陈九:从内心来说,一个美术馆管理者到艺术家,其实我是一直很纠结。一方面我的工作是要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和感知艺术,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尤其是蔡元培“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对我印象特别深,我一直觉得中国人缺少一种宗教感,一种信仰,所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去普及美育。当今社会特别需要这种人文关怀,希望我们社会彼此少点功利,对物质世界保持一种距离感,对精神世界更加亲近。一方面我希望通过创作的路径逃离事务羁绊,进入艺术家的状态,进入一个更纯粹的艺术氛围。不断有创造艺术作品的冲动。所以,画画,对来我说,只是寻找一条回家的路。水墨对我来说更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故园,能够自由思考,不受干扰,是实现精神自由的乐土。它使我进入一种即能返乡又能神游的美好状态。

  SHMJ:您如何理解“新水墨”呢?

  陈九:新水墨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很多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还没有找到一个说法,或者用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来界定它。当然,又看你把它放在什么语境下,或者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它了。至于我们做这么一个新水墨课题大致出于两个原因:一,继承传统经典,创新当代艺术是我们美术馆的办馆理念,应该有一个专题学术窗口。其二,本人特别喜欢水墨艺术,对新水墨艺术始终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并有一批为伍的有探索精神的水墨艺术家常在一起可以交流切磋,或者说我觉得这个课题很贴近我们,很有意义。可大可小,可塑性很强,就看如何来做。它所涉及的面很广,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因为我觉得美术馆是一个公共平台,应让更多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的最新成果在这儿得以展示。依我看,所谓新水墨也可以叫做“水墨艺术”。   SHMJ:您策划的上海新水墨展览从2005年第一届到今天在业内已经有了影响和口碑,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做这样的展?

  陈九:其实我一直比较关注水墨的发展,以前谈论上海水墨,一般会在海派水墨这个脉络下展开,上海是中国画或者说水墨发展的一个重镇,但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大家更关注新媒体、装置艺术。水墨反而边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特别希望水墨能和当时的当代艺术一样,能够同样被关注并有长足的发展,期盼一种水墨新景观,希望水墨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完成它的转型,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里面,水墨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出口。同时我作为两个美术馆的管理者,一直在想怎么利用艺术家的成果去开创或者开辟这样一个水墨学术平台,组建一个新水墨基地。这是我所考虑的。记得八年前,有一次刘国松、陈家泠、仇德树、尚辉和我在一起吃饭聊天时,谈起水墨的话题,谈话中彼此始终有对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很有振兴中国水墨艺术的信心。特别是刘国松,他在80年代创办“五月画会”,曾掀起了水墨艺术创新的运动,影响了很多大陆的水墨艺术家,于是我们五个人愈谈愈有劲,一起就策划了上海新水墨大展。我常说的“一桌饭局成就了一个大展”就是指这件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05年的春天有了首届上海新水墨大展。就我个人而言,当时作为美术馆的管理者,凭借着个人对水墨艺术的理解和实践做了很多的具体工作。

  SHMJ:您作为上海新水墨大展的艺术总监,对以后的大展有什么打算?

  陈九:八年前,很多人在追逐西方的当代艺术,很少人去想我们的水墨,我们坚持连续做了六届,克服经费少、场馆小的困难,得到许多水墨艺术家的支持,尤其是很多美术评论家,给予我们馆很多关心。小馆承担这么个大展实在不易,辛酸苦辣自知。终于,现在大家对水墨的热情高涨,不仅好多美术馆机构和画廊都热衷于做新水墨了,市场也十分关注新水墨。我倒是一直在想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做新水墨了?有点纠结这个问题,六届做下来了,是不是该调整了。上一届正好做到“水墨时代”,作了一个总结。并成了当下的一个的热门话题。水墨时代真的来了么?我们新水墨大任务是不是已经基本完成?凭借两个美术馆的能力,还能承担得了向前推进的任务么?我们得好好想想。

  SHMJ:放在全国的格局中,如何看目前上海水墨的现状和表现?

  陈九:我觉得现在上海的文化发展和它的经济发展相比,还是弱了很多,尤其在艺术这块显得比较平静。像北京或者其他一些兄弟城市却非常活跃,特别是在艺术市场这一块,气势很猛。甚至什么级别的领导也在积极参与,反正十分热闹。而在上海这边,显得有些不十分热闹,按照原来的海派意识,上海应该是八面来风,以前的海派艺术吸纳了海内各个地区优秀艺术家的东西,现在相对有些温和,缺少了那种原生态的东西。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而不只是上海本地的一个地域性的上海,我想作为上海的艺术家,也应该是以更宽阔的眼光来着眼未来。从中国的版图来看,从上海整座城市的发展来看,上海有一个比较成熟的都市文化,是中国第一拨现代化大城市,它的文化并不滞后,但因为在都市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规则和秩序慢慢养成,会让外界觉得上海人太温情,太讲究。文明的教养、彬彬有礼的他们会被看成是虚伪,一般上海艺术家都有这种经历。另外,上海人做事谨慎,讲究规则,也是上海艺术家的某些优点,在这种生态下,上海艺术家能比较耐着性子自我宁静地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做他们自己的艺术,所以,我觉得上海的艺术生态还是比较多元的,它呈现的状态也不是张扬的愤懑、呐喊,更注重两个方面:一个艺术语境比较国际化,另一个内容比较自我内省,更具个人化。

  SHMJ:抛开上海水墨的“优点”,我们来谈一个真实的上海水墨状态,上海经济上的发达常给外界造成一种艺术上应该一样强大的幻影,外界这种对上海水墨的“高期待”反而带来了一种失落,今天在全国的水墨群展中,上海艺术家越来越少,它的缺点是不是和优点一样明显?

  陈九:上海艺术家有一个很大的倾向性,更注重自我个体的精神表达。而且上海是开埠最早的城市,西风东渐后,上海也是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桥头堡,所以,西方文化对上海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很多优秀艺术家出国去了,包括陈逸飞、陈丹青等。记得我还在部队时,“星星画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内地的驱动力非常大,虽然上海也是艺术的一个重镇,也有过“最后的晚餐”这样比较重要的展览活动,但是没有全国的影响力,上海很多油画艺术家在全国有声望,国画可能在传统水墨这块比较强,当代水墨这块可能抽象水墨的比重较大。每个地方的艺术家有共性,同时也有个性。这可能是和他们的视野也有关系,他们的参照物比较多。见得多了就会比较从容起来。从而会更趋向自省,拷问内心比较多,不会再张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更多是走向内心,而不是追求一种所谓的“成功――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现代水墨对上海的艺术家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享受艺术的过程,没有那么充满使命感的沉重。更像是在完成自己一生当中的一种诉求。上海艺术家的作品和有些国内的一线艺术家相比有许多不一样:在内地某一个地方,往往出了一个大艺术家以后,会有一群的艺术家蜂拥而至,而且容易抱团,艺术风格也较趋同,也特别能显现那个地方的地域性的风格和特点。而上海的艺术家似乎很少有这种现象,一般来讲,艺术家与艺术家彼此之间艺术个性风格都有很大不同,往往一个人一个脸,而且在艺术语言这块上海艺术家做的较成熟,而且对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别人有很大不同,有很多的超越和突破。正因为这样,也有很多外地艺术家还说,就喜欢上海的这种包容。反正他们不觉着有什么压力,却觉得比较放松。你说,这是优点呢还是缺点?

  SHMJ:您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陈九:我一直觉得画画是我得到放松寻求自由的途径。其实我们这一代人,艺术的经历相对比较坎坷,我经常说我们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年头,各种诱惑力太多了。如果自己没有一点的意志力,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放弃过许多东西,坚持了画画,确实是真的热爱艺术和喜欢画画。记得小学时候,老师问我们未来的志向时,大部分人说是立志做工农兵、解放军,没有一个人说做艺术家的。但是我说了,我说我要做画家,哈,想成名成家。那个时代是被人耻笑的。后来就被人叫“臭老九”。当时心里面是很难受的。后来还是坚持下来。水墨对我来说,是我的精神自留地;可以和它相伴,通过它,可以释放自己,每当我忙里偷闲走进工作室,在思考画作的时候,虽然有些焦虑,水墨渗透宣纸却常给我带来很多惊喜和意外。   SHMJ:在部队当文艺兵时,一定创作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作品吧?

  陈九:其实,我是因为画画,以文艺兵的身份才去了部队,否则我可能去农村了。在部队期间,我的创作分两块进行:一是搞文字创作,一个是画画创作,以写实和工笔为主,主要围绕主题创作,以人物为主,《尝尝司令员的手艺》的海军美术创作比赛得奖作品,主要描绘了军区领导来海岛探望,亲自下厨煮了浓汤,表现那种上下齐心同舟共济的和谐场景。后来我也画过老上海,海上旧梦系列,最早还画古人、文人雅士,民国的文化名人等。

  SHMJ:从部队到地方以后,怎么想到去上海戏剧学院学油画呢?

  陈九:其实我学画画的过程非常辛苦,为此我还发表过一本小说来写自己的绘画经历。80年代的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氛围是最好的,当时里面有几个老师的色彩特别好,我去学的时候,我记得国画是张培础教授,油画是陈钧德,老先生当时都特别认真,当时觉得陈老师虽然画油画,但是他的状态像画国画,油画里面有很多写意精神,我看他的画就像看国画。因为做过文艺兵,那时候还比较浪漫,对颜色非常敏感,我当时画画的颜色很绚丽,80年代初复员回到上海以后,我尤爱中国古代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和上海一批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们在笔会中接触频繁,所以在攻读完四年中文专业后,我又跑到上海戏剧学院师从陈钧德教授进修过一段油画,专攻人物画造型,后来也做过抽象艺术,把青铜、石刻和剪纸揉渗在一起,采取别出匠心的处理,当时绘画语言比较多变,实验性较强。

  SHMJ:戏曲人物系列是怎么开始的,跟您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关系?

  陈九:这个系列创作了也有八年的的时间了。由于我写自己绘画经历的小说得奖后,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文学创作,但是从内心还是一直喜欢画画,对民间艺术非常感兴趣,戏曲本身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历史,中国整个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国的文化一个是靠四书五经正统的这条路径传播,还有就是民间这条路,民间的绘画、民间艺术很多通过戏来表达,我当时在画戏曲人物的时候,曾经被这些故事所感动,特别是木刻,我后来还收藏了很多木刻。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出什么样的苗子,我觉得这和文化气氛也有关系,比如说我画戏曲人物,因为我觉得戏很有意思,而我们本身也是不知不觉成了社会大舞台里的一个角色,我就是通过画戏曲这么一个体裁来表现自己的一些生命体验,我常常觉得每个人除了有一个本体的“我”,还有另一个社会角色的“我”,这两个“我”往往是不一样的。绘画是我自身的一个爱好,我画戏不一定是再现戏剧的那种情景,而往往是表达内心对于当下的真实体验。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景语就是情语。

  SHMJ:谈谈您“水”这个系列的作品吧。

  陈九:最早是从“惊蛰”开始的,主要画水的跳动。我主要从水墨的一种文化的命题去考虑,可能水的记忆对我太深了,找到水这个点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之前我当兵就在海岛,做一些文化活动之后,总是喜欢静下来到海边去,岛上无风不起浪,有风浪过山,白天兵看兵,晚上兵看星,那个时候年轻,想家,特别孤单,唯一喜欢的就是去看水,听水声,那种感觉是既敬畏,又亲切,而且即使没有月光,晚上的海水发亮,像夜光一样,很美,在海上当兵的人可能都会对水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似水流年,子在川上曰的那种感受常常伴随着岁月。刚画水的时候可能还比较表象,随着画的深入,我逐渐感受水的状态,水的品格,水的型和状态,水的那种韵味,它的节奏和力量、温度,画到现在,我感觉到自己能触摸到它的温度了,太有意思了。

  SHMJ:其实您的很多作品都是“格物致知”,通过物来表达形而上的思想吗?

  陈九:现代人不像过去人的视界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有些人要爬山涉水,要多少年,然后周游四方,但是有的高度他是达不到的,从这座山看那座山,一般会受到很多局限,现代人的视觉经验太多了,比如有的人可以从飞机上观察整个地貌,它的气流、山貌,或者城市景观。以前我们对水的观察是无影的,没办法捕捉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影像媒介的发达,现在的慢镜头可以让水的整个过程在空间中瞬间变成了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让我们增加了对水的理解;还有一个是从文学角度,或者从中国哲学的思想上,我们看到一些哲人,一些思想家对水都有一些论断,让我加深了对水的了解和感悟。

  SHMJ:如何评价马远的水图?

  陈九:水是从几个层面落实的,它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刚刚我讲了是从水墨创作的语言上,包括我对它作为媒介的使用方面,从表现上拓展的可能性,拓展它语言的表现形式,当然我也借鉴了马远对水的表现,他主要还是用线条,在一些古代的艺术家中,也只有马远画纯粹的水,其他都是和山水连接的,或者画云水,但是马远画的水图比较纯粹,从内涵上说,我画画更多是从题材上寻找一个落脚点,当然题材往往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因素,或者说文化的一个载体。

  SHMJ:您画的水都是波澜不惊的,很平静的水的状态,通过水来表现一种心境?

  陈九:这个就谈到自己的心境了,不同的年龄段思考的问题不一样,入脚点不一样吧。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不再那么冲动和很有激情的去观察一些东西,而是更加淡定和心静地思考一些东西,现在画水,只有画出水本身那种比较平静的状态才能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所以,现在有些水比较注重气氛的渲染,有时越画到后面越让水显得平静,甚至有时在晚上的那种水色,月色入水那种安静,让自己不断反省和自省的状态可能更符合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后的状态。现在看水就像在照镜子,水就是镜子,其实是在反射自己的感情,水的感情是我们赋予的,通过画水是在寻找自己,水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往低处走,从上向而下,人的生命也是一样的,水的四季中的二十四节气,可以说也是人生的不同阶段。

  SHMJ:“二十四节气”是您现在着力在探索的一个点。

  陈九:在城市里,我们似乎每天经历一样的景色,已经忘记了一年里的季节变化,自然细微的变化。在中国水的题材里面,你可以触摸到很多水的,水性本身传达给你的一些体悟,关于水的不争,水能载道,都是水给我们的一些启发,但是你从先贤那里也有关于许多对水礼赞和歌咏,我就像回到了源源流淌的大河当中,我在做“秋水”作品的时候,回望整个中国文学的史诗当中,多少古人在那儿吟诵秋水,包括老子的上善如水,孔子的子在川上曰,庄子的秋水,那种小与大,那种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感叹和哲思太丰富了,你听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前人在流水里看到了自己,于是物我两忘,虚灵化了,情致化了,从中体会到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后来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更令人心恸神伤,感慨不已。所以简单中带着丰富!而且水的那种始终不断的运动,用流水的水墨一遍又一遍的渲染,会十分的贴切细腻表达出时间的流逝的质感。从一笔贯到千笔万笔,无非相生相让,实指望能画出一个特别的境界来。   SHMJ:那您通过水的创作,最终会走向哪儿,会是一种体验式的吗?

  陈九:我的水会越来越深邃,看似很轻灵也很清澈,其实内心很复杂有些苦涩,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像水一样我们很需要的东西。当下社会追求功利的声响比较大,淹没了纯真的声音,到处是炊烟滚滚,甚至我们见不到蓝天白云;看看我们在开发资源时,玷污了地球上多少清澈的流水!如今的地球,每天有五千人死于食水,十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百分之七十五的渔产品面临耗尽。过去十五年的平均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冰冠的厚度四十年来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想到这里不禁让人寒噤。不仅如此,我们精神也像我们的环境一样被污染。我为什么要画水?水是什么?水是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我画水其实是在用不是水的媒介制作水,做出水的质感。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做回水一样的我们作为人的那种最基本的东西――清澈,纯洁,天真!那才是我要的东西!也是在找寻回家的路。我曾经也去老家乡下寻找自己的根,结果看到那种田园和乡愁已不是我想象的,边上全是化工厂和人工的痕迹,十分难过。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精神上有点象孤儿。所以我们又在不断寻找,所绘画不是人生的全部,水墨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回自己,找到真实自我的一个途径。

  SHMJ:如果您是一个评论者的角色,会如何评价和阐释自己的艺术创作?

  陈九: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其实我画水的时候,同时在关注两个题材,一个是戏曲人物,它是一个形而下的东西;它让我触摸现实世界的纷繁和多彩。我画水时可能更注重于形而上的东西,感受情感与灵魂,终结思考和人文关怀。所以,沿着这两个题材创作的时候,始终能够和中国的文脉接通,并且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启迪,或者得到创作灵感,让自己的创造始终沿着这样的文脉在进行,好的艺术品应该让人能感受到精神上的认同感,并且触摸一些东西都有它的渊源所在,不是完全以西方的创作蓝本作为参照物,始终围绕着我们自身主题展开,所以我觉得在创作过程中,从内心来讲,不仅是一种释放,还要有一种归属感。这样,你做艺术时会比较从容和愉悦,大概我比较看重这一点吧。一个朋友曾经这样评论过我的水,他归纳为了两点比较有意思:一是将“笔墨情趣”转化为“水墨质感”,二是将“文人情结”过渡到“人文情怀”。是的,艺术让我们这些都市人找到了回家的路。

  SHMJ:谢谢您接受《书画名家》的采访,祝您生活顺利。

  陈九:谢谢。

  主持语:陈九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画戏曲人物也就成了他追溯笔墨文化的一种方式。在他的作品中,笔墨不仅是造型的语言,而且还是形式的语言。他以艺术通感为契机,汲取京剧艺术中的诸多不同信息片段,通过观念化的处理,从物象走向心象,实现了视觉形式上的审美追寻,也体现了他要表述的文化意义。

  采访时间:2013年1月14日

  采访地点:叠UP美术馆

  受访人:陈 九

  采访人:马 艳 吴彦婕

  沪上名家陈九先生的个展“陈九戏说・秋梦”,选择了在龙柏饭店“半壁山房”,起初还纳闷画展为什么会选在这个地方举办,到了地方后,还没见到陈先生,却已经找到了答案。这栋有着如此文雅名字的别墅位于上海西郊,这里有在上海难得的大片绿地、林荫,及宁静,两旁高大的树在秋日的阳光下斑驳陆离,一恍神,仿佛走进了陈九先生营造的秋梦里,在这片光景下,吃茶、听戏、赏画、品景,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SHMJ:我在您半壁山房的展览看到一些瓷器作品,这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还听说您过段时间会有专门的一个瓷器展。

  陈九:对,准备做一个灯瓷的展览。打算在迎春举行,年底到新春这期间。想做一个迎春灯瓷展。

  SHMJ:我发现您对季节特别敏感,总能发现季节中所蕴含的情感及美感,像这次您展览主题是《陈九戏说・秋梦》,主题和季节交融,更平添了一份文艺气质。我在展上还发现了一个外面像磨砂一样的瓷灯,很特别。

  陈九:那叫无光釉,上次在景德镇特别高兴,因为做出来的灯瓷特别理想,我就想多做一些把展览做的更丰富一些。上次灯瓷又出炉了大概10件作品,我想先拿到上海来和一些艺术家做交流。现在在无光釉上有了一种突破,从来没有在灯上做的,釉面要比较薄,还要发光,光质要比较柔,有点像玉器,很温和,很柔美。

  SHMJ:您经常去景德镇吗?

  陈九:对的,我一年会去几次的,那个地方应该说还是正在发展的艺术区。瓷器本身就是体韵生动,所以我在做一些新的瓷艺的探索。很有活力那边,很多艺术家一起交流,在那边常碰到一些很有趣的艺术家,因为它毕竟还保留一个区域性的文化和生态,那里有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包括国际上的一些艺术家在那边做工作室。我在那边和人家合作做一间工作室。

  SHMJ:在展览中看到了您的青衣系列,这一系列之前没见过,有毕加索的感觉。青衣系列在展览中占的比重比较小,只有5、6幅,请问青衣系列总共有多少幅呢?

  陈九:这是有段时间比较感兴趣,专门做了一个专题展,展出这个青衣系列。其实戏曲这个题材里面它有好多行当,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社会角色,青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系列。青衣系列大概还有30幅吧,有些作品因为大家喜欢都被收藏了。我做戏剧主题主要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

  SHMJ:您很喜欢喝茶吧,我看您在半壁山房的展览就猜到您是喜欢喝茶、听戏、画画的文雅人。

  陈九:这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感情,毕竟在这样的氛围里面长期工作,所以养成了这样的一些习惯。喜欢喝茶,关注戏曲的曲目,戏曲本身也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的速写,从文化的角度也是关注自己的文化发展,看戏、喝茶是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也特别爱好,在这种氛围里面自己也比较快乐。

  SHMJ:您把戏曲、国画这两个中国国粹结合起来了。

  陈九:现在又玩瓷。三个国粹整合起来了呵呵。景德镇的瓷本身就非常有特质,它这个材质的特性在照明下能突出光晕来,能够体现景象独特的一种美,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既能够让艺术和生活结合,也有实用价值。我已经做了好几年,和景德镇当地合作,一年多来几次,今年比较开心,因为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有收获吧。

  SHMJ:您把艺术带入了平常生活,一件艺术品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双重价值都能够实现。

  陈九:我们在谈继承传统的时候往往要保护让它得以流传下来,但是如何流传而且进入我们当代的生活这倒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对这方面比较关心,希望艺术品成为一个活体而不是艺术馆的收藏。

  SHMJ:陈老师您同时还是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艺术总监,您工作上也很忙的吧。

  陈九:对,现在还好,因为我做了近十年美术馆的馆长,都是在一线为艺术家服务,同时自己也在水墨方面做一些实验和探索。领导也比较关心和体谅我,所以最近两年为我在自己的绘画方面也提供了一些空间,我现在主要负责美术馆的一些原创的组织工作,至于日常工作相对少一些,比以前有了自由创作的空间。馆里还是每年有几次学术任务要完成,如新水墨大展、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联展,还有很多主题性的展览,主要是负责学术工作。我们馆里有很多年轻人是很能干的,我们主要还是依靠年轻人。

  SHMJ:您是美术馆的管理者,又是一个水墨艺术家,怎么来界定自己?

  陈九:从内心来说,一个美术馆管理者到艺术家,其实我是一直很纠结。一方面我的工作是要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和感知艺术,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尤其是蔡元培“用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对我印象特别深,我一直觉得中国人缺少一种宗教感,一种信仰,所以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去普及美育。当今社会特别需要这种人文关怀,希望我们社会彼此少点功利,对物质世界保持一种距离感,对精神世界更加亲近。一方面我希望通过创作的路径逃离事务羁绊,进入艺术家的状态,进入一个更纯粹的艺术氛围。不断有创造艺术作品的冲动。所以,画画,对来我说,只是寻找一条回家的路。水墨对我来说更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故园,能够自由思考,不受干扰,是实现精神自由的乐土。它使我进入一种即能返乡又能神游的美好状态。

  SHMJ:您如何理解“新水墨”呢?

  陈九:新水墨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很多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还没有找到一个说法,或者用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来界定它。当然,又看你把它放在什么语境下,或者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它了。至于我们做这么一个新水墨课题大致出于两个原因:一,继承传统经典,创新当代艺术是我们美术馆的办馆理念,应该有一个专题学术窗口。其二,本人特别喜欢水墨艺术,对新水墨艺术始终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并有一批为伍的有探索精神的水墨艺术家常在一起可以交流切磋,或者说我觉得这个课题很贴近我们,很有意义。可大可小,可塑性很强,就看如何来做。它所涉及的面很广,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因为我觉得美术馆是一个公共平台,应让更多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的最新成果在这儿得以展示。依我看,所谓新水墨也可以叫做“水墨艺术”。   SHMJ:您策划的上海新水墨展览从2005年第一届到今天在业内已经有了影响和口碑,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做这样的展?

  陈九:其实我一直比较关注水墨的发展,以前谈论上海水墨,一般会在海派水墨这个脉络下展开,上海是中国画或者说水墨发展的一个重镇,但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大家更关注新媒体、装置艺术。水墨反而边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特别希望水墨能和当时的当代艺术一样,能够同样被关注并有长足的发展,期盼一种水墨新景观,希望水墨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完成它的转型,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里面,水墨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出口。同时我作为两个美术馆的管理者,一直在想怎么利用艺术家的成果去开创或者开辟这样一个水墨学术平台,组建一个新水墨基地。这是我所考虑的。记得八年前,有一次刘国松、陈家泠、仇德树、尚辉和我在一起吃饭聊天时,谈起水墨的话题,谈话中彼此始终有对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很有振兴中国水墨艺术的信心。特别是刘国松,他在80年代创办“五月画会”,曾掀起了水墨艺术创新的运动,影响了很多大陆的水墨艺术家,于是我们五个人愈谈愈有劲,一起就策划了上海新水墨大展。我常说的“一桌饭局成就了一个大展”就是指这件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05年的春天有了首届上海新水墨大展。就我个人而言,当时作为美术馆的管理者,凭借着个人对水墨艺术的理解和实践做了很多的具体工作。

  SHMJ:您作为上海新水墨大展的艺术总监,对以后的大展有什么打算?

  陈九:八年前,很多人在追逐西方的当代艺术,很少人去想我们的水墨,我们坚持连续做了六届,克服经费少、场馆小的困难,得到许多水墨艺术家的支持,尤其是很多美术评论家,给予我们馆很多关心。小馆承担这么个大展实在不易,辛酸苦辣自知。终于,现在大家对水墨的热情高涨,不仅好多美术馆机构和画廊都热衷于做新水墨了,市场也十分关注新水墨。我倒是一直在想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做新水墨了?有点纠结这个问题,六届做下来了,是不是该调整了。上一届正好做到“水墨时代”,作了一个总结。并成了当下的一个的热门话题。水墨时代真的来了么?我们新水墨大任务是不是已经基本完成?凭借两个美术馆的能力,还能承担得了向前推进的任务么?我们得好好想想。

  SHMJ:放在全国的格局中,如何看目前上海水墨的现状和表现?

  陈九:我觉得现在上海的文化发展和它的经济发展相比,还是弱了很多,尤其在艺术这块显得比较平静。像北京或者其他一些兄弟城市却非常活跃,特别是在艺术市场这一块,气势很猛。甚至什么级别的领导也在积极参与,反正十分热闹。而在上海这边,显得有些不十分热闹,按照原来的海派意识,上海应该是八面来风,以前的海派艺术吸纳了海内各个地区优秀艺术家的东西,现在相对有些温和,缺少了那种原生态的东西。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而不只是上海本地的一个地域性的上海,我想作为上海的艺术家,也应该是以更宽阔的眼光来着眼未来。从中国的版图来看,从上海整座城市的发展来看,上海有一个比较成熟的都市文化,是中国第一拨现代化大城市,它的文化并不滞后,但因为在都市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规则和秩序慢慢养成,会让外界觉得上海人太温情,太讲究。文明的教养、彬彬有礼的他们会被看成是虚伪,一般上海艺术家都有这种经历。另外,上海人做事谨慎,讲究规则,也是上海艺术家的某些优点,在这种生态下,上海艺术家能比较耐着性子自我宁静地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做他们自己的艺术,所以,我觉得上海的艺术生态还是比较多元的,它呈现的状态也不是张扬的愤懑、呐喊,更注重两个方面:一个艺术语境比较国际化,另一个内容比较自我内省,更具个人化。

  SHMJ:抛开上海水墨的“优点”,我们来谈一个真实的上海水墨状态,上海经济上的发达常给外界造成一种艺术上应该一样强大的幻影,外界这种对上海水墨的“高期待”反而带来了一种失落,今天在全国的水墨群展中,上海艺术家越来越少,它的缺点是不是和优点一样明显?

  陈九:上海艺术家有一个很大的倾向性,更注重自我个体的精神表达。而且上海是开埠最早的城市,西风东渐后,上海也是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桥头堡,所以,西方文化对上海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很多优秀艺术家出国去了,包括陈逸飞、陈丹青等。记得我还在部队时,“星星画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内地的驱动力非常大,虽然上海也是艺术的一个重镇,也有过“最后的晚餐”这样比较重要的展览活动,但是没有全国的影响力,上海很多油画艺术家在全国有声望,国画可能在传统水墨这块比较强,当代水墨这块可能抽象水墨的比重较大。每个地方的艺术家有共性,同时也有个性。这可能是和他们的视野也有关系,他们的参照物比较多。见得多了就会比较从容起来。从而会更趋向自省,拷问内心比较多,不会再张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更多是走向内心,而不是追求一种所谓的“成功――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现代水墨对上海的艺术家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享受艺术的过程,没有那么充满使命感的沉重。更像是在完成自己一生当中的一种诉求。上海艺术家的作品和有些国内的一线艺术家相比有许多不一样:在内地某一个地方,往往出了一个大艺术家以后,会有一群的艺术家蜂拥而至,而且容易抱团,艺术风格也较趋同,也特别能显现那个地方的地域性的风格和特点。而上海的艺术家似乎很少有这种现象,一般来讲,艺术家与艺术家彼此之间艺术个性风格都有很大不同,往往一个人一个脸,而且在艺术语言这块上海艺术家做的较成熟,而且对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别人有很大不同,有很多的超越和突破。正因为这样,也有很多外地艺术家还说,就喜欢上海的这种包容。反正他们不觉着有什么压力,却觉得比较放松。你说,这是优点呢还是缺点?

  SHMJ:您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陈九:我一直觉得画画是我得到放松寻求自由的途径。其实我们这一代人,艺术的经历相对比较坎坷,我经常说我们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年头,各种诱惑力太多了。如果自己没有一点的意志力,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放弃过许多东西,坚持了画画,确实是真的热爱艺术和喜欢画画。记得小学时候,老师问我们未来的志向时,大部分人说是立志做工农兵、解放军,没有一个人说做艺术家的。但是我说了,我说我要做画家,哈,想成名成家。那个时代是被人耻笑的。后来就被人叫“臭老九”。当时心里面是很难受的。后来还是坚持下来。水墨对我来说,是我的精神自留地;可以和它相伴,通过它,可以释放自己,每当我忙里偷闲走进工作室,在思考画作的时候,虽然有些焦虑,水墨渗透宣纸却常给我带来很多惊喜和意外。   SHMJ:在部队当文艺兵时,一定创作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作品吧?

  陈九:其实,我是因为画画,以文艺兵的身份才去了部队,否则我可能去农村了。在部队期间,我的创作分两块进行:一是搞文字创作,一个是画画创作,以写实和工笔为主,主要围绕主题创作,以人物为主,《尝尝司令员的手艺》的海军美术创作比赛得奖作品,主要描绘了军区领导来海岛探望,亲自下厨煮了浓汤,表现那种上下齐心同舟共济的和谐场景。后来我也画过老上海,海上旧梦系列,最早还画古人、文人雅士,民国的文化名人等。

  SHMJ:从部队到地方以后,怎么想到去上海戏剧学院学油画呢?

  陈九:其实我学画画的过程非常辛苦,为此我还发表过一本小说来写自己的绘画经历。80年代的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氛围是最好的,当时里面有几个老师的色彩特别好,我去学的时候,我记得国画是张培础教授,油画是陈钧德,老先生当时都特别认真,当时觉得陈老师虽然画油画,但是他的状态像画国画,油画里面有很多写意精神,我看他的画就像看国画。因为做过文艺兵,那时候还比较浪漫,对颜色非常敏感,我当时画画的颜色很绚丽,80年代初复员回到上海以后,我尤爱中国古代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和上海一批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们在笔会中接触频繁,所以在攻读完四年中文专业后,我又跑到上海戏剧学院师从陈钧德教授进修过一段油画,专攻人物画造型,后来也做过抽象艺术,把青铜、石刻和剪纸揉渗在一起,采取别出匠心的处理,当时绘画语言比较多变,实验性较强。

  SHMJ:戏曲人物系列是怎么开始的,跟您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关系?

  陈九:这个系列创作了也有八年的的时间了。由于我写自己绘画经历的小说得奖后,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文学创作,但是从内心还是一直喜欢画画,对民间艺术非常感兴趣,戏曲本身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历史,中国整个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国的文化一个是靠四书五经正统的这条路径传播,还有就是民间这条路,民间的绘画、民间艺术很多通过戏来表达,我当时在画戏曲人物的时候,曾经被这些故事所感动,特别是木刻,我后来还收藏了很多木刻。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出什么样的苗子,我觉得这和文化气氛也有关系,比如说我画戏曲人物,因为我觉得戏很有意思,而我们本身也是不知不觉成了社会大舞台里的一个角色,我就是通过画戏曲这么一个体裁来表现自己的一些生命体验,我常常觉得每个人除了有一个本体的“我”,还有另一个社会角色的“我”,这两个“我”往往是不一样的。绘画是我自身的一个爱好,我画戏不一定是再现戏剧的那种情景,而往往是表达内心对于当下的真实体验。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景语就是情语。

  SHMJ:谈谈您“水”这个系列的作品吧。

  陈九:最早是从“惊蛰”开始的,主要画水的跳动。我主要从水墨的一种文化的命题去考虑,可能水的记忆对我太深了,找到水这个点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之前我当兵就在海岛,做一些文化活动之后,总是喜欢静下来到海边去,岛上无风不起浪,有风浪过山,白天兵看兵,晚上兵看星,那个时候年轻,想家,特别孤单,唯一喜欢的就是去看水,听水声,那种感觉是既敬畏,又亲切,而且即使没有月光,晚上的海水发亮,像夜光一样,很美,在海上当兵的人可能都会对水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似水流年,子在川上曰的那种感受常常伴随着岁月。刚画水的时候可能还比较表象,随着画的深入,我逐渐感受水的状态,水的品格,水的型和状态,水的那种韵味,它的节奏和力量、温度,画到现在,我感觉到自己能触摸到它的温度了,太有意思了。

  SHMJ:其实您的很多作品都是“格物致知”,通过物来表达形而上的思想吗?

  陈九:现代人不像过去人的视界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有些人要爬山涉水,要多少年,然后周游四方,但是有的高度他是达不到的,从这座山看那座山,一般会受到很多局限,现代人的视觉经验太多了,比如有的人可以从飞机上观察整个地貌,它的气流、山貌,或者城市景观。以前我们对水的观察是无影的,没办法捕捉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影像媒介的发达,现在的慢镜头可以让水的整个过程在空间中瞬间变成了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让我们增加了对水的理解;还有一个是从文学角度,或者从中国哲学的思想上,我们看到一些哲人,一些思想家对水都有一些论断,让我加深了对水的了解和感悟。

  SHMJ:如何评价马远的水图?

  陈九:水是从几个层面落实的,它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刚刚我讲了是从水墨创作的语言上,包括我对它作为媒介的使用方面,从表现上拓展的可能性,拓展它语言的表现形式,当然我也借鉴了马远对水的表现,他主要还是用线条,在一些古代的艺术家中,也只有马远画纯粹的水,其他都是和山水连接的,或者画云水,但是马远画的水图比较纯粹,从内涵上说,我画画更多是从题材上寻找一个落脚点,当然题材往往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因素,或者说文化的一个载体。

  SHMJ:您画的水都是波澜不惊的,很平静的水的状态,通过水来表现一种心境?

  陈九:这个就谈到自己的心境了,不同的年龄段思考的问题不一样,入脚点不一样吧。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不再那么冲动和很有激情的去观察一些东西,而是更加淡定和心静地思考一些东西,现在画水,只有画出水本身那种比较平静的状态才能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所以,现在有些水比较注重气氛的渲染,有时越画到后面越让水显得平静,甚至有时在晚上的那种水色,月色入水那种安静,让自己不断反省和自省的状态可能更符合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段,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后的状态。现在看水就像在照镜子,水就是镜子,其实是在反射自己的感情,水的感情是我们赋予的,通过画水是在寻找自己,水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往低处走,从上向而下,人的生命也是一样的,水的四季中的二十四节气,可以说也是人生的不同阶段。

  SHMJ:“二十四节气”是您现在着力在探索的一个点。

  陈九:在城市里,我们似乎每天经历一样的景色,已经忘记了一年里的季节变化,自然细微的变化。在中国水的题材里面,你可以触摸到很多水的,水性本身传达给你的一些体悟,关于水的不争,水能载道,都是水给我们的一些启发,但是你从先贤那里也有关于许多对水礼赞和歌咏,我就像回到了源源流淌的大河当中,我在做“秋水”作品的时候,回望整个中国文学的史诗当中,多少古人在那儿吟诵秋水,包括老子的上善如水,孔子的子在川上曰,庄子的秋水,那种小与大,那种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感叹和哲思太丰富了,你听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前人在流水里看到了自己,于是物我两忘,虚灵化了,情致化了,从中体会到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后来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更令人心恸神伤,感慨不已。所以简单中带着丰富!而且水的那种始终不断的运动,用流水的水墨一遍又一遍的渲染,会十分的贴切细腻表达出时间的流逝的质感。从一笔贯到千笔万笔,无非相生相让,实指望能画出一个特别的境界来。   SHMJ:那您通过水的创作,最终会走向哪儿,会是一种体验式的吗?

  陈九:我的水会越来越深邃,看似很轻灵也很清澈,其实内心很复杂有些苦涩,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像水一样我们很需要的东西。当下社会追求功利的声响比较大,淹没了纯真的声音,到处是炊烟滚滚,甚至我们见不到蓝天白云;看看我们在开发资源时,玷污了地球上多少清澈的流水!如今的地球,每天有五千人死于食水,十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百分之七十五的渔产品面临耗尽。过去十五年的平均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冰冠的厚度四十年来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想到这里不禁让人寒噤。不仅如此,我们精神也像我们的环境一样被污染。我为什么要画水?水是什么?水是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我画水其实是在用不是水的媒介制作水,做出水的质感。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做回水一样的我们作为人的那种最基本的东西――清澈,纯洁,天真!那才是我要的东西!也是在找寻回家的路。我曾经也去老家乡下寻找自己的根,结果看到那种田园和乡愁已不是我想象的,边上全是化工厂和人工的痕迹,十分难过。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精神上有点象孤儿。所以我们又在不断寻找,所绘画不是人生的全部,水墨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回自己,找到真实自我的一个途径。

  SHMJ:如果您是一个评论者的角色,会如何评价和阐释自己的艺术创作?

  陈九: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其实我画水的时候,同时在关注两个题材,一个是戏曲人物,它是一个形而下的东西;它让我触摸现实世界的纷繁和多彩。我画水时可能更注重于形而上的东西,感受情感与灵魂,终结思考和人文关怀。所以,沿着这两个题材创作的时候,始终能够和中国的文脉接通,并且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启迪,或者得到创作灵感,让自己的创造始终沿着这样的文脉在进行,好的艺术品应该让人能感受到精神上的认同感,并且触摸一些东西都有它的渊源所在,不是完全以西方的创作蓝本作为参照物,始终围绕着我们自身主题展开,所以我觉得在创作过程中,从内心来讲,不仅是一种释放,还要有一种归属感。这样,你做艺术时会比较从容和愉悦,大概我比较看重这一点吧。一个朋友曾经这样评论过我的水,他归纳为了两点比较有意思:一是将“笔墨情趣”转化为“水墨质感”,二是将“文人情结”过渡到“人文情怀”。是的,艺术让我们这些都市人找到了回家的路。

  SHMJ:谢谢您接受《书画名家》的采访,祝您生活顺利。

  陈九:谢谢。


相关内容

  • 中国作文网优秀作文 2011-7-21
  • 中国作文网优秀作文 [高二作文]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阅读原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是啊,只有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才能让这些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我们的大脑,丰富我们的羽翼,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是一个从小就不爱读书的孩子.只知道整天与同伴们... 全文↓ 来自 ...

  • 鱼游到纸上55
  • <鱼游到纸上>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青年的特别之处. 2.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事专注.勤奋的品质. 4.学习人物的写作方法:细致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并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1.引 ...

  • 绘画点亮生命
  • 绘画点亮生命,创造点亮人生--9个学画孩子的父母寄语 一.自从美美开始画画,她的观察力变得敏锐了,空间感和想象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美美的妈妈赵女士)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为儿童开发智力,开阔生活视野最好的引导者,如果能经常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关注和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孩子共同分享他 ...

  •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我的画始终纯净
  • 新快报 2015-12-20 06:05 ■青春期 ■花花世界 ■发呆 著名油画家邵增虎评价其作品"简约而富于色感".孙洪敏谈创作感言: 敞开的窗帘,一缕阳光洒在沙发上,工作室里荡漾着邓丽君的经典名曲,孙洪敏喝完一杯咖啡,调好午饭.晚饭的闹钟,一动笔,就是一天.有时候孙洪敏会坐在 ...

  • 大学生暑期画室实践报告
  • 有时候时间快的让我们自己都难以接受,转眼间大二结束了.高中的生活,仿佛昨天还过着.去年的暑假,找了半个月的工作,本想找个公司实习,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因为也是自己的爱好--绘画,,今年亦是如此.学期考试刚刚结束,同学们一个个陆续的走了,宿舍显得很冷清,本来计划14号回家,车票早已买好,可是回家 ...

  • 2013武汉四月调考语文作文父亲5种写法
  • 2013武汉四月调考作文父亲5种写法(含例文) 例文1:紧扣材料中的关键句取胜 父亲 父亲,是和母亲一样令人宽慰的存在.我们呱呱坠地时,"父亲"这个名称便让这个男人又承担了一份责任.我们蹒跚学步时,母亲会牵着我们的手一起走,而父亲只是站着,却会为我们的进步而欣喜:我们认知世界时, ...

  • 写日落的作文
  • 写日落的作文 我和他一起画日落 日落的光芒在水平面上渲染出一片血红,夕阳那暖暖的光线缠绕在你的身旁,就算日落了,我也永远不会忘记那鲜艳的色彩,永远„,. 龙飞凤舞的"梅斋"二字斜斜的挂在草屋的门头上经历了岁月的残蚀,那入木三分的笔法却永远不会褪去,屋里的茶具,书画整整齐齐的放在那 ...

  • 生活---北岛.食指.顾城诗选
  • 北岛诗精选约束,而约束造就了希望的网孔.诗人在被束缚的网 中盼望网孔中那可以看到的希望.是一种挣扎与无奈 的交融. 回答> < 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看吧, 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看吧 , 在那镀 ...

  • 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10份
  • *******************小学 心 理 咨 询 记 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1 学生姓名: ** 班级:六(一)班 性别: 女 年龄: 12 基本情况: 性格不好,脾气固执,时刻以自我为中心.虽然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