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存储论文

植物病理学报

AC T A PHY TO PA T HO L O GIC A 1997. 27( 2): 157~ 160

SIN ICA

多巴胺和糖类物质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抑制和诱导作用

蒋跃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广州 510650)

摘要 香蕉果皮组织可溶性糖随着香蕉采后后熟过程中 , 含量逐渐增加; 但当果实出现

明显病症时含量略有下降。多巴胺在香蕉采收时含量较高 ,但随着炭疽病发生明显下降。外源多巴胺在抑制芭蕉炭疽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果实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对“黑油身”和“ 63-1”两个抗性不同的品种分析表明 ,前者多巴胺含量较高、可溶性糖较低 ,与其较强的抗病性相一致。本文还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与酚类和糖类物质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香蕉 炭疽病 多巴胺 糖类 采后

香蕉炭疽病是由芭蕉炭疽菌 ( Colletotrichum m usae )在果实采前阶段侵染 ,在采后发生。首先表现为果皮褐变 ,然后果肉逐渐腐烂 ,严重地影响了果品经济价值 。

植物潜伏真菌活化与寄主组织生理状态有关 ,其中牵涉到寄主组织抗菌物质含量下降和病原

〔4~6〕〔7〕

菌可利用物质增多 。多巴胺是香蕉果实中主要酚类物质 。在果实经催熟处理转到常温

〔8〕

货架后 ,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与香蕉炭疽病出现的时间相一致。另外 ,刘惠怡等人 还指出 ,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可能与果实组织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关。为此 ,我们以香蕉不同的抗病品种为材料 , 分析了果实采后炭疽病发生与多巴胺和糖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以便阐明香蕉潜伏病原菌活化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1~3〕

为“黑油身”和“ 63-1”两个品种 (前者较为抗病 )。选取八成熟、外表良好无损的果实进行试验(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提供 )。果实采收后 ,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 1) 分别取“ 63-1”和“黑油身”蕉 (每梳大约 1. 5 kg ) ,以 1000 m g / L ( W /V)的乙烯利浸泡 1 min, 置于 20± 1℃ , 80% ~ 90% 相对湿度条件下保温催熟 5天 ,然后在室温 ( 25℃~ 30℃ )、 55% ~ 65% 相对湿度条件下观察果实炭疽病发生情况 ,并取样进行有关测定。

( 2) 另取一部分“ 63-1”蕉先用 500 mg / L( W /V )浓度的多巴胺溶液浸泡 3 min,然后室温自然晾干 ,按上述方法进行催熟处理、观察和测定。对照以清水代替多巴胺做同样处理。

上述每个处理设置 3个重复 ,每个处理为 6个梳蕉。

1. 2 炭疽病调查

根据果实表面出现病症大小分为 5级。0级: 无症状; 1级: 病斑针头大小 ,总面积小于 25% ; 2级:病斑分散 ,占 25% ~ 50% ; 3级: 病斑连成较大块斑 ,占 50% ~ 75% ,并开始出现粉红色孢子堆; 4级:病斑连成大块斑 ,面积大于 75% ,出现大量粉红色孢子堆。根据被调查果实的数目和相对应的病症级别计算病情指数。

1. 3 多巴胺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分别取香蕉果皮 10 g 和 20 g 用于多巴胺和可溶性糖测定。多巴胺含量测定按照蒋跃明等人方法分别取香蕉果皮 10 g 和 20 g 用于多巴胺和可溶性糖测定。多巴胺含量测定按照蒋跃明等人方法〔 9〕 ,采用外标和内标法计算。可溶性糖用 80% 乙醇抽提 ,然后按蒽酮法测定 ,以葡萄糖作标准曲线加以计算。

1. 4 抑菌试验

在马铃薯培养基平板上加入 0. 5 m l芭蕉炭疽菌孢子的悬浮液〔每视野 ( 10× 10)约 25个孢子〕涂匀 ,用灭菌的滤纸沾取不同浓度的多巴胺溶液 ,放入培养皿中 ,在 25℃培养 2 d。空白滤纸作对照 , 测量抑菌圈直径。以多巴胺抑菌圈大小减去对照抑菌圈大小作为评价抑菌效果。

1. 5 香蕉果皮汁液对芭蕉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取不同含糖量 ( 0. 8~ 7. 5 g /100 g FW )的果皮组织 2 g ,加 10 m l蒸馏水制成汁液 ,然后加入 0. 1 m l芭蕉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每视野 ( 10× 10) 10个孢子〕, 在 25℃、直径 7 cm 培养皿内培养 36 h,调查孢子萌发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 1 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与多巴胺、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63-1”香蕉果实经乙烯利催熟 5 d,转到常温 ( 25℃~ 30℃ )货架 2 d,即见针头大小的炭疽病病斑。随着货架期时间的延长 ,病情指数迅速增加 (表 1)。

表 1 香蕉两个品种多巴胺和可溶性糖含量

的比较

Tabl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dopamine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s of two 1 cultivars of banana

黑油身 Heiyou

63-1 shen

货架寿命

(天 )

病情指数 多巴胺 可溶性糖 多巴胺 可溶性糖

Shelf life 病情指数

Soluble Soluble

Diseas e Dopamine sugars Dopamine sugars

( Days) Dis ease ind ex

( g /100 g ( mg /g ( g /100 g

index ( mg /g FW ) FW ) FW ) FW )

6. 1± 0. 1. 36± 4. 68± 0. 0. 8± 0. 81± 0. 21± 0.

3

1 6a 0. 17b 38a 2b 2. 23b . 28a

32. 8± 0. 88± 7. 46± 0. 18. 3± 1. 24± 0. 43± 0.

3

3 2. 8a 0. 11b 51a 6b 2. 31b . 23a

81. 9± 0. 28± 6. 43± 0. 47. 8± 3. 01± 0. 01± 0.

3

5 4. 2a 0. 07b 42a 8b 3. 37b . 19a

注: 同一行中“ 63-1”和“黑油身”两个品种对应的相同字母者其差异不显著 ( 5% )。 Note:The means with in a line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between “ 63-1” and

“ Hei you shen”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5% level.

多巴胺是香蕉果实中主要酚类物质 。它一方面可由酪氨酸经脱羧、羟化形成 ;另一方面也可以氧化形成醌类物质。多巴胺对芭蕉炭疽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 100~ 500 mg / L 范围

〔7〕

内 ,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 , 其抑制效应明显增强 (表 2) , 与大多数酚类物质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相一致

10〕

。外源用 500 mg /L 浓度的多巴胺处理香蕉 , 果实经催熟后转到常温货架

5 d,病情指数仅为 40. 3,比对照 ( 81. 9)下降了 50. 8% ,明显抑制了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

香蕉采收时 ,多巴胺含量较高 ,达 1. 48 mg /g FW。香蕉在催熟期间 ( 20± 1℃ , 80% ~ 90% 相对湿度 , 5 d) ,多巴胺变化甚少 (数据未列出 )。不过 ,当果实转到常温货架后 ,随着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香蕉炭疽病发病程度即明显加重 (表 1)。说明果实内源酚类物质下降可能是香蕉潜伏病原菌活化的一个原因。

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香蕉炭疽病发病程度即明显加重 (表 1)。说明果实内源酚类物质下降可能是香蕉潜伏病原菌活化的一个原因。

2期

“ 63-1”香蕉在经催熟处理后转到常温货架 ,随着淀粉转化成糖 ,果皮组织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但随着果实出现明显病症时含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果实呼吸作用加强和病原菌生长繁殖对糖源需求的增加有关。对芭蕉炭疽菌分生孢子试验表明 ,含糖量不同的果皮汁液对孢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果实完全后熟、果皮含糖量较高 ( 4. 5~ 7. 5 g /100 g FW )的果皮汁液效果最好 (萌发率50% 以上 ); 而后熟程度不高、含糖量较低 ( 0. 8~ 2. 0 g /100 g FW )

蒋跃明: 多巴胺和糖类物质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抑制和诱

导作用

159

表 2 多巴胺对芭蕉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Table 2 Antifungal activity of dopamina against

Colletotrichum musae

抑制圈 Inhibitory zone

多巴胺 Dopamin e ( mg /L) ( mm )

8. 3± 0. 4 100

250 13. 1. 1

500 17. 1. 0

表中的数据为 9次测定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The data are averag es± means of nine determinations.

的果皮汁液 ,孢子萌发率仅为 8. 2% ~ 14. 8% 。芭蕉炭疽菌孢子在果皮汁液中萌发率较低可能与果皮组织中含有的多巴胺物质对其起抑制作用有关。刘惠怡等人 用蔗糖酯做涂膜试验后

也指出 ,当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增长到一定含量时 ,即出现针头状的炭疽病病斑; 病情程度与可溶性糖的增长速度有关。本文结果也表明 ,香蕉采后后熟过程中随着果皮组织含糖量提高 ,果实组织衰老和物质泄漏增加 ,导致病原菌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多 ,与果实发病程度加重相一致。因此 ,果实组织内可溶性糖增长是诱发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 2 香蕉不同抗病品种多巴胺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抗病性较强的“黑油身”香蕉在采收时多巴胺含量较高 ( 4. 08 mg /g FW ) ,经催熟处理转到常温货架后含量虽有所下降 ,但水平一直高于抗病较差的“ 63-1”品种 (表 1)。

可溶性糖变化与多巴胺有所不同。“黑油身”香蕉采收时含量较低 ,催熟后转到常温货架 ,含量有所增加; 但与“ 63-1”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然后略有下降 ,整个水平较高相比 ,明显不同 (表 1)。这表明“黑油身”香蕉多巴胺含量较高、可溶性糖较低可能是它抗病性较强的原因。

刘秀娟

〔11〕

〔8〕

指出 ,大多数热带水果在采前阶段即遭受到多种真菌通过气孔、皮孔或直接进入

到细胞间隙中潜伏下来。香蕉在青果期间基本上不表现炭疽病病症 ,推测香蕉经催熟处理转到常温货架后 ,果实衰老 ,膜系统功能逐渐减弱 ,物质泄漏增多 ,芭蕉炭疽菌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如可溶性糖 ) 增多和内源抑制剂 (如多巴胺 )减少 ,从而引起病原菌从潜伏状态成为致病状态 ,逐渐表现出病症。因此 ,需要从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着手 ,采取综合措施 ,延缓香蕉后熟过程 , 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香蕉货架期流行的炭疽病 , 延缓商品寿命。

160

27卷

~ 56 〔8〕刘惠怡等 1990, 中30国果树 ( 2): ~ 32 〔9〕蒋跃明等 1991, 植物生

46~ 51 理学报 17: 157~ 162 〔4〕张世明 1989, 植物生8〔 10〕铃木直治等著 (张1985, 近代植物病理通讯 ( 1): ~ 13 际中等译 ) 理化学 , 〔5〕 Darvill, A.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Albers 1984Ann. Plan

G. and P. 121~ 126 him , Rev. t

Ph

ysiol. 243〔11〕刘秀娟 1984, 热带作物学报 5: 107~ 35: ~ 275 111 〔6〕 Van L. 1985Plant M Biol. 4: Loon, C. , ol. 111~ 117

OCCURRENCE OF ANTHRACNOSE INHIBITED BY DOPAMINE AND INDUCED BY SUGARS

IN BANANA FRUIT AFTER HARVEST

Jiang Yueming

( South China Ins titu te of Bo tany, Acad emia Sinica, Guang zh ou 510650) The co ntent of so luble sugars in banana ( cv. “ 63-1” ) peel in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ripen。

参 考 〔1〕王壁生 1989, 广东农42业科学 ( 4): ~ 43 〔2〕古瑞琼 1986, 热带作63物研究 ( 4): ~ 67 〔3〕 Slabaugh , W . R. and M .

Plan t Dis

D. Grov e 1982, ease 66:

文 献

〔7〕 M arriot , J.

Rev Food Sci . N

1980, CRC Crit . . utr. 15: 55

Attract dopamine was higher at harvest ( 1. 48 mg /g FW ) , and then decreased markedly during the inci-dence of anthracnose. The treatment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500 mg /L do pamine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thracnose while exogeno us do pamine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Colletotrichum。 Compared with the variety of “ 63-1” ,the hig her dopamine and the lower so luble sugarsthe higher dopamine and the lower so luble sugar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er resistance to the disease. A possible relatio nship between ocurrence of anthracnose and do pamine and soluble sugars of postharv est fruit of banana has been discussed.

Key words: Banana Anthracnose Dopa mine Sugars Postharvest

植物病理学报

AC T A PHY TO PA T HO L O GIC A 1997. 27( 2): 157~ 160

SIN ICA

多巴胺和糖类物质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抑制和诱导作用

蒋跃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广州 510650)

摘要 香蕉果皮组织可溶性糖随着香蕉采后后熟过程中 , 含量逐渐增加; 但当果实出现

明显病症时含量略有下降。多巴胺在香蕉采收时含量较高 ,但随着炭疽病发生明显下降。外源多巴胺在抑制芭蕉炭疽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果实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对“黑油身”和“ 63-1”两个抗性不同的品种分析表明 ,前者多巴胺含量较高、可溶性糖较低 ,与其较强的抗病性相一致。本文还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与酚类和糖类物质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香蕉 炭疽病 多巴胺 糖类 采后

香蕉炭疽病是由芭蕉炭疽菌 ( Colletotrichum m usae )在果实采前阶段侵染 ,在采后发生。首先表现为果皮褐变 ,然后果肉逐渐腐烂 ,严重地影响了果品经济价值 。

植物潜伏真菌活化与寄主组织生理状态有关 ,其中牵涉到寄主组织抗菌物质含量下降和病原

〔4~6〕〔7〕

菌可利用物质增多 。多巴胺是香蕉果实中主要酚类物质 。在果实经催熟处理转到常温

〔8〕

货架后 ,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与香蕉炭疽病出现的时间相一致。另外 ,刘惠怡等人 还指出 ,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可能与果实组织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关。为此 ,我们以香蕉不同的抗病品种为材料 , 分析了果实采后炭疽病发生与多巴胺和糖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以便阐明香蕉潜伏病原菌活化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1~3〕

为“黑油身”和“ 63-1”两个品种 (前者较为抗病 )。选取八成熟、外表良好无损的果实进行试验(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提供 )。果实采收后 ,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 1) 分别取“ 63-1”和“黑油身”蕉 (每梳大约 1. 5 kg ) ,以 1000 m g / L ( W /V)的乙烯利浸泡 1 min, 置于 20± 1℃ , 80% ~ 90% 相对湿度条件下保温催熟 5天 ,然后在室温 ( 25℃~ 30℃ )、 55% ~ 65% 相对湿度条件下观察果实炭疽病发生情况 ,并取样进行有关测定。

( 2) 另取一部分“ 63-1”蕉先用 500 mg / L( W /V )浓度的多巴胺溶液浸泡 3 min,然后室温自然晾干 ,按上述方法进行催熟处理、观察和测定。对照以清水代替多巴胺做同样处理。

上述每个处理设置 3个重复 ,每个处理为 6个梳蕉。

1. 2 炭疽病调查

根据果实表面出现病症大小分为 5级。0级: 无症状; 1级: 病斑针头大小 ,总面积小于 25% ; 2级:病斑分散 ,占 25% ~ 50% ; 3级: 病斑连成较大块斑 ,占 50% ~ 75% ,并开始出现粉红色孢子堆; 4级:病斑连成大块斑 ,面积大于 75% ,出现大量粉红色孢子堆。根据被调查果实的数目和相对应的病症级别计算病情指数。

1. 3 多巴胺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分别取香蕉果皮 10 g 和 20 g 用于多巴胺和可溶性糖测定。多巴胺含量测定按照蒋跃明等人方法分别取香蕉果皮 10 g 和 20 g 用于多巴胺和可溶性糖测定。多巴胺含量测定按照蒋跃明等人方法〔 9〕 ,采用外标和内标法计算。可溶性糖用 80% 乙醇抽提 ,然后按蒽酮法测定 ,以葡萄糖作标准曲线加以计算。

1. 4 抑菌试验

在马铃薯培养基平板上加入 0. 5 m l芭蕉炭疽菌孢子的悬浮液〔每视野 ( 10× 10)约 25个孢子〕涂匀 ,用灭菌的滤纸沾取不同浓度的多巴胺溶液 ,放入培养皿中 ,在 25℃培养 2 d。空白滤纸作对照 , 测量抑菌圈直径。以多巴胺抑菌圈大小减去对照抑菌圈大小作为评价抑菌效果。

1. 5 香蕉果皮汁液对芭蕉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取不同含糖量 ( 0. 8~ 7. 5 g /100 g FW )的果皮组织 2 g ,加 10 m l蒸馏水制成汁液 ,然后加入 0. 1 m l芭蕉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每视野 ( 10× 10) 10个孢子〕, 在 25℃、直径 7 cm 培养皿内培养 36 h,调查孢子萌发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 1 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与多巴胺、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63-1”香蕉果实经乙烯利催熟 5 d,转到常温 ( 25℃~ 30℃ )货架 2 d,即见针头大小的炭疽病病斑。随着货架期时间的延长 ,病情指数迅速增加 (表 1)。

表 1 香蕉两个品种多巴胺和可溶性糖含量

的比较

Tabl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dopamine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s of two 1 cultivars of banana

黑油身 Heiyou

63-1 shen

货架寿命

(天 )

病情指数 多巴胺 可溶性糖 多巴胺 可溶性糖

Shelf life 病情指数

Soluble Soluble

Diseas e Dopamine sugars Dopamine sugars

( Days) Dis ease ind ex

( g /100 g ( mg /g ( g /100 g

index ( mg /g FW ) FW ) FW ) FW )

6. 1± 0. 1. 36± 4. 68± 0. 0. 8± 0. 81± 0. 21± 0.

3

1 6a 0. 17b 38a 2b 2. 23b . 28a

32. 8± 0. 88± 7. 46± 0. 18. 3± 1. 24± 0. 43± 0.

3

3 2. 8a 0. 11b 51a 6b 2. 31b . 23a

81. 9± 0. 28± 6. 43± 0. 47. 8± 3. 01± 0. 01± 0.

3

5 4. 2a 0. 07b 42a 8b 3. 37b . 19a

注: 同一行中“ 63-1”和“黑油身”两个品种对应的相同字母者其差异不显著 ( 5% )。 Note:The means with in a line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between “ 63-1” and

“ Hei you shen”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5% level.

多巴胺是香蕉果实中主要酚类物质 。它一方面可由酪氨酸经脱羧、羟化形成 ;另一方面也可以氧化形成醌类物质。多巴胺对芭蕉炭疽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 100~ 500 mg / L 范围

〔7〕

内 ,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 , 其抑制效应明显增强 (表 2) , 与大多数酚类物质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相一致

10〕

。外源用 500 mg /L 浓度的多巴胺处理香蕉 , 果实经催熟后转到常温货架

5 d,病情指数仅为 40. 3,比对照 ( 81. 9)下降了 50. 8% ,明显抑制了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

香蕉采收时 ,多巴胺含量较高 ,达 1. 48 mg /g FW。香蕉在催熟期间 ( 20± 1℃ , 80% ~ 90% 相对湿度 , 5 d) ,多巴胺变化甚少 (数据未列出 )。不过 ,当果实转到常温货架后 ,随着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香蕉炭疽病发病程度即明显加重 (表 1)。说明果实内源酚类物质下降可能是香蕉潜伏病原菌活化的一个原因。

巴胺含量明显下降 ,香蕉炭疽病发病程度即明显加重 (表 1)。说明果实内源酚类物质下降可能是香蕉潜伏病原菌活化的一个原因。

2期

“ 63-1”香蕉在经催熟处理后转到常温货架 ,随着淀粉转化成糖 ,果皮组织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但随着果实出现明显病症时含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果实呼吸作用加强和病原菌生长繁殖对糖源需求的增加有关。对芭蕉炭疽菌分生孢子试验表明 ,含糖量不同的果皮汁液对孢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果实完全后熟、果皮含糖量较高 ( 4. 5~ 7. 5 g /100 g FW )的果皮汁液效果最好 (萌发率50% 以上 ); 而后熟程度不高、含糖量较低 ( 0. 8~ 2. 0 g /100 g FW )

蒋跃明: 多巴胺和糖类物质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抑制和诱

导作用

159

表 2 多巴胺对芭蕉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Table 2 Antifungal activity of dopamina against

Colletotrichum musae

抑制圈 Inhibitory zone

多巴胺 Dopamin e ( mg /L) ( mm )

8. 3± 0. 4 100

250 13. 1. 1

500 17. 1. 0

表中的数据为 9次测定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The data are averag es± means of nine determinations.

的果皮汁液 ,孢子萌发率仅为 8. 2% ~ 14. 8% 。芭蕉炭疽菌孢子在果皮汁液中萌发率较低可能与果皮组织中含有的多巴胺物质对其起抑制作用有关。刘惠怡等人 用蔗糖酯做涂膜试验后

也指出 ,当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增长到一定含量时 ,即出现针头状的炭疽病病斑; 病情程度与可溶性糖的增长速度有关。本文结果也表明 ,香蕉采后后熟过程中随着果皮组织含糖量提高 ,果实组织衰老和物质泄漏增加 ,导致病原菌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多 ,与果实发病程度加重相一致。因此 ,果实组织内可溶性糖增长是诱发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 2 香蕉不同抗病品种多巴胺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抗病性较强的“黑油身”香蕉在采收时多巴胺含量较高 ( 4. 08 mg /g FW ) ,经催熟处理转到常温货架后含量虽有所下降 ,但水平一直高于抗病较差的“ 63-1”品种 (表 1)。

可溶性糖变化与多巴胺有所不同。“黑油身”香蕉采收时含量较低 ,催熟后转到常温货架 ,含量有所增加; 但与“ 63-1”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然后略有下降 ,整个水平较高相比 ,明显不同 (表 1)。这表明“黑油身”香蕉多巴胺含量较高、可溶性糖较低可能是它抗病性较强的原因。

刘秀娟

〔11〕

〔8〕

指出 ,大多数热带水果在采前阶段即遭受到多种真菌通过气孔、皮孔或直接进入

到细胞间隙中潜伏下来。香蕉在青果期间基本上不表现炭疽病病症 ,推测香蕉经催熟处理转到常温货架后 ,果实衰老 ,膜系统功能逐渐减弱 ,物质泄漏增多 ,芭蕉炭疽菌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如可溶性糖 ) 增多和内源抑制剂 (如多巴胺 )减少 ,从而引起病原菌从潜伏状态成为致病状态 ,逐渐表现出病症。因此 ,需要从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着手 ,采取综合措施 ,延缓香蕉后熟过程 , 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香蕉货架期流行的炭疽病 , 延缓商品寿命。

160

27卷

~ 56 〔8〕刘惠怡等 1990, 中30国果树 ( 2): ~ 32 〔9〕蒋跃明等 1991, 植物生

46~ 51 理学报 17: 157~ 162 〔4〕张世明 1989, 植物生8〔 10〕铃木直治等著 (张1985, 近代植物病理通讯 ( 1): ~ 13 际中等译 ) 理化学 , 〔5〕 Darvill, A.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Albers 1984Ann. Plan

G. and P. 121~ 126 him , Rev. t

Ph

ysiol. 243〔11〕刘秀娟 1984, 热带作物学报 5: 107~ 35: ~ 275 111 〔6〕 Van L. 1985Plant M Biol. 4: Loon, C. , ol. 111~ 117

OCCURRENCE OF ANTHRACNOSE INHIBITED BY DOPAMINE AND INDUCED BY SUGARS

IN BANANA FRUIT AFTER HARVEST

Jiang Yueming

( South China Ins titu te of Bo tany, Acad emia Sinica, Guang zh ou 510650) The co ntent of so luble sugars in banana ( cv. “ 63-1” ) peel increased gradually during ripen。

参 考 〔1〕王壁生 1989, 广东农42业科学 ( 4): ~ 43 〔2〕古瑞琼 1986, 热带作63物研究 ( 4): ~ 67 〔3〕 Slabaugh , W . R. and M .

Plan t Dis

D. Grov e 1982, ease 66:

文 献

〔7〕 M arriot , J.

Rev Food Sci . N

1980, CRC Crit . . utr. 15: 55

Attract dopamine was higher at harvest ( 1. 48 mg /g FW ) , and then decreased markedly during the inci-dence of anthracnose. The treatment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500 mg /L do pamine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thracnose while exogeno us do pamine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Colletotrichum。 Compared with the variety of “ 63-1” ,the hig her dopamine and the lower so luble sugarsthe higher dopamine and the lower so luble sugar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er resistance to the disease. A possible relatio nship between ocurrence of anthracnose and do pamine and soluble sugars of postharv est fruit of banana has been discussed.

Key words: Banana Anthracnose Dopa mine Sugars Postharvest


相关内容

  • 4冰箱里不能存储的食物有哪些
  • 西红柿:冷藏后,西红柿质地和口感都会发生改变.如果温度过低,西红柿肉质会呈水泡软烂状,或出现散裂黑斑,鲜味荡然无存,时间长了还会发生腐烂. 红酒:红酒的储藏温度以12°左右的恒温为宜,切忌冷热变化:而冰箱的工作原理是间歇式的,反复的温度变化对红酒的品质破坏很大. 土豆:低温冷藏会导致土豆的质地变硬, ...

  • 钦州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研究(毕业论文)
  • 钦 州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XX 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研究 院 系 XXXX院 专 业 物流管理 学 生 班 级 20XX级XX 班 姓 名 XXXX 学 号 XXXXXXXXXXX 指导教师单位 XXX院 指导教师姓名 XXXXX XXXXXXX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讲师 2012年X ...

  • 香蕉种植户技术需求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广西香蕉种植户的调查为例
  • 第2卷第1期热带生物学报V01.2No.12011年3月JoURNALoFTRoPICALoRGANISMSM"2011 文章编号:1674-7054(2011)叭一0067-05 香蕉种植户技术需求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以广西香蕉种植户的调查为例 夏勇开,刘殿国 (海南大学农学院 ...

  • 果品营养与健康作业论文
  •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班 级:11级教育技术学2班 姓 名:陈美艳 学 号:[1**********]8 课程论文题目:香蕉的营养与健康 课程名称:果品营养与健康 评阅成绩: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目录 一. 香蕉的用途 ....................... ...

  • 营养与健康论文
  • 水果营养与健康浅谈 摘要:饮食得当助美丽,而每个人都知道水果是美丽的"好帮手".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水果,也会选择不同的水果以解决自身的问题或者满足食欲.水果确实是大自然赠送给我们的美好礼物,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我们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以及大量的水分 ...

  • 果蔬营养论文
  •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 13-20 14学年第1学期) 课号:134K05A04 课程名称:果蔬营养与美容健康任课教师: 学号:106050110 姓名: 孙敏 得 分: 常见水果营养与功效 摘要: 民以食为天,自古到今这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在当下物质文明空前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不仅仅 ...

  • 智能垃圾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智能垃圾桶系统的设计 姓 名 许志兴 学 号 20119811 系 部 理 工 系 年级专业 2011 级 电 子 信 息 工 程 指导教师 徐 丽 莎 年 月 日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2RC 的多功能垃圾箱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超声波测距电路.光电感应模块 ...

  • 复合饮料论文范本
  • 香蕉红枣复合饮料的研制 摘 要 农产品的深加工是提高产品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饮料是大众喜爱的消费品.本文介绍以香蕉.红枣为主要原料,经过亚硫酸钠和柠檬酸的护色处理,用果胶酶部分酶解得到两种果汁,再将它们以一定比例混合,添加适量的甜味剂及酸味剂,最后添加稳定剂,研制出口感清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质 ...

  • 什么是物理地址 逻辑地址
  • 什么是物理地址 逻辑地址 网络中的地址分为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两类, 与网络层的IP 地址 传输层的端口号以及应用层的用户名相比较, 局域望网的MAC 层地址是由硬件来处理的, 叫做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IP 地址 传输层的端口号以及应用层的用户名是逻辑地址一由软件处理. 我认为你说的MAC 地址应该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