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森林城市建设(论文)

浅谈浦江森林城市发展

(王震明 浦江县林业局 浙江省 金华市 322200)

摘 要 创建森林城市会成为浦江的绿色名片,可以改善浦江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浦江的城市形象,提高浦江的人居环境水平。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对于我县“美丽浦江·幸福家园”建设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关键词 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休闲旅游

浦江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偏西,是钱塘江水系一级支流浦阳江、壶源江和梅溪的源头,山地面积占到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地理区位重要性和“七分山”的优势决定了林业在浦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文化活县”战略,加强森林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等旅游产品,建设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养生保健基地。充分利用浦江山水相宜的自然条件,建设森林城市,对建设“美丽浦江·幸福家园”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1.森林城市

1.1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是具有森林生态环境的城市的简称。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绿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1.2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题,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城市绿色GDP的有效途径,城市森林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小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高人民居住环境质量。

1.3森林城市与浦江 森林城市将成为浦江的绿色名片,可以提升浦江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软环境,投资企业也将更青睐浦江。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对外界的吸引力更大。

2.浦江创建森林城市优势分析

浦江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随着浙中城市群“一主两副五极”发展格局确定,金华被列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新S314省道、浦义第二通道等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为浦江县全面融入长三角,成为金义主轴线上的重要增长极,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市区内水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生态基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浦江县平原绿化初步形成,为创森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金华市浦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城市,兼有浦阳江的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仙华山,地处浦江县城北3 km处,总面积18 km2;郑义门-玄麓山市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约10 km,总面积8 km2,还有鸡冠岩、宝掌山、玄鹿山、马岭、浦阳江、神丽峡等自然景点。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能更好地支撑浦江森林城市的建设。

2.2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浦江古越文化历史悠久,素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邦”之称,自古以来文化氛围浓厚,文人荟萃,名人辈出,至今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有“万年上山文化”国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山遗址,有“千年儒家家族文化”“江南第一家”的郑氏,以及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仙华山等文化胜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使森林城市建设得到深化。

2.3政府与公众参与程度高 森林城市建设符合生态省、森林浙江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浦江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浙江”、“生态浙江”、“两美浙江”战略决策,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提出“打造森林浦江”的指导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完善市区森林生态网络,实施生态公益林、防护林体系、森林城市(城镇)建设、森

林村庄、生态景观林改造、绿色学校创建等六大重点工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积极,建设森林城市的人脉优势明显。

2.4经济社会发展良好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75.4亿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4﹕58.8﹕35.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4647元,比上年增长8.6%。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1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23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2389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42元,比上年增长10.6%。

3.浦江森林城市工程和活动

3.1七大重点工程 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滨水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严家山绿道建设工程;浦阳江湿地保护工程;彩色森林精品线提升工程;森林村庄建设工程;高速连接线景观林建设工程。

3.2主要活动 开展“创森知识进校园”活动;举办“创森杯”摄影大赛;举办森林旅游节,推广浦江的森林文化;开展“保护水源生态涵养”示范活动;开展珍贵树种进千村活动。

参考文献

1.城市森林的功能.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2.如何创建森林城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3.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

浅谈浦江森林城市发展

(王震明 浦江县林业局 浙江省 金华市 322200)

摘 要 创建森林城市会成为浦江的绿色名片,可以改善浦江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浦江的城市形象,提高浦江的人居环境水平。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对于我县“美丽浦江·幸福家园”建设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关键词 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休闲旅游

浦江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偏西,是钱塘江水系一级支流浦阳江、壶源江和梅溪的源头,山地面积占到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地理区位重要性和“七分山”的优势决定了林业在浦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文化活县”战略,加强森林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等旅游产品,建设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养生保健基地。充分利用浦江山水相宜的自然条件,建设森林城市,对建设“美丽浦江·幸福家园”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1.森林城市

1.1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是具有森林生态环境的城市的简称。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绿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1.2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主题,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城市绿色GDP的有效途径,城市森林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小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高人民居住环境质量。

1.3森林城市与浦江 森林城市将成为浦江的绿色名片,可以提升浦江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软环境,投资企业也将更青睐浦江。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对外界的吸引力更大。

2.浦江创建森林城市优势分析

浦江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随着浙中城市群“一主两副五极”发展格局确定,金华被列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新S314省道、浦义第二通道等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为浦江县全面融入长三角,成为金义主轴线上的重要增长极,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另外,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市区内水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生态基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浦江县平原绿化初步形成,为创森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金华市浦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城市,兼有浦阳江的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仙华山,地处浦江县城北3 km处,总面积18 km2;郑义门-玄麓山市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约10 km,总面积8 km2,还有鸡冠岩、宝掌山、玄鹿山、马岭、浦阳江、神丽峡等自然景点。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能更好地支撑浦江森林城市的建设。

2.2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浦江古越文化历史悠久,素有“书画之乡,文化之邦”之称,自古以来文化氛围浓厚,文人荟萃,名人辈出,至今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有“万年上山文化”国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山遗址,有“千年儒家家族文化”“江南第一家”的郑氏,以及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仙华山等文化胜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森林文化建设的内容,使森林城市建设得到深化。

2.3政府与公众参与程度高 森林城市建设符合生态省、森林浙江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浦江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浙江”、“生态浙江”、“两美浙江”战略决策,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提出“打造森林浦江”的指导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完善市区森林生态网络,实施生态公益林、防护林体系、森林城市(城镇)建设、森

林村庄、生态景观林改造、绿色学校创建等六大重点工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积极,建设森林城市的人脉优势明显。

2.4经济社会发展良好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75.4亿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4﹕58.8﹕35.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4647元,比上年增长8.6%。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1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23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2389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42元,比上年增长10.6%。

3.浦江森林城市工程和活动

3.1七大重点工程 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滨水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严家山绿道建设工程;浦阳江湿地保护工程;彩色森林精品线提升工程;森林村庄建设工程;高速连接线景观林建设工程。

3.2主要活动 开展“创森知识进校园”活动;举办“创森杯”摄影大赛;举办森林旅游节,推广浦江的森林文化;开展“保护水源生态涵养”示范活动;开展珍贵树种进千村活动。

参考文献

1.城市森林的功能.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2.如何创建森林城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3.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


相关内容

  • 上海郊野这片"世外桃源"终于快开了!还有那么多郊野公园等你逛~
  • 2017年的上海好让人期待 规划的郊野公园 3座已经开园,随时可以逛起来 另外还有几座也将在今年陆续开放~ 而最为命途多舛的 --松南郊野公园 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压轴登场!! 地址:位于松江闵行交界处,紧邻松江新城 开园时间:2017年下半年 公园依江绵延.层林尽染,还有纵横的水网,野趣横生的农田和 ...

  • 全球变化论文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金波 2009100237 地理科学 09级 2012年11月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研究对策分析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挑战:全球变化的主要的几个问题,如: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森林砍伐.土地退化.荒漠化程度增 ...

  • 大莲湖生态实验守住上海人的饮用水源
  • 水是生命之源,居民生活离不开水,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联着人的生命安全.从上个世纪初期至今,因为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上升,工业生产对水的污染不断加剧,上海市水源地几度变更,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中.下游,再到黄浦江的中.上游,不断上移.上个世纪70.80年代,位于黄浦江上游的淀山湖,成为了上海市的主要水源 ...

  • 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 浅谈黄浦江南延段滨江商务区建筑设计 摘要/ 高层办公建筑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作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高层办公建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成为社会最为需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办公建筑功能形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新的复合式高层综合商务办 ...

  •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
  • 本文图均略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便是在海洋中诞生的.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上海每天工业.生活用水都离不开它,但现在越来越多上海的人喝起纯水来,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健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来水里的氯味太重.上海居民所用的自来水绝大部分取自于黄浦江,正 ...

  • 浙江最好的空气都在这11个地方了,周末就能组团去自驾~
  • 最近,有两部电视剧火遍了全网络: 一部是由网络大IP改编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虽然被吐槽为四海八荒第一玛丽苏神剧, 但是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普者黑. ????? 一部是承载着7080后集体回忆的<新射雕英雄传>, 虽然采用了全新人班底备受争议, 但是它让我们知道了 ...

  • 大好河山-中国的江河湖海全记录
  • 大好河山- 中国的江河湖海全记录 我国江河众多,许多大河源远流长,大小河流数以千计,总长度超过42万公里,主要河流2000余条.我国的河流按水系可分为内流水系和外流水系两类.外流河分属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水系.我国东部河流,又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而南方河流则相反 ...

  • 上海东方明珠塔介绍(附图)
  •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5日 编辑:小莫 访问:23386次 评论:12条 发表评论! 纠错! 无论如何,它总能吸引你的眼光.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白天看上云很难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这座上海的建筑比较适合拍在夜景照片中,白天则很像那些随处可见的铝合金城市雕塑, ...

  • 神奇的大自然论文关于湖州旅游景点
  • 宁波大学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公共选修课程<神奇的大自然> 学院:阳明学院 专业:工程技术 姓名: 学号: 成绩: 改卷教师: 要求:完成一篇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主题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己命题.题目字数不要超过25字. 题目:家乡旅游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