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习题一

一、空题:

1.写出下列正弦波电压信号的表达式:

a.峰—峰值10V,频率10kHz ( ) b.均方根值220V,频率50Hz ( ) c.峰—峰值100mV,周期1ms( )

d.峰—峰值0.25V,角频率1000rad/s( );

2.某放大电路输入端测量到输入正弦信号电流和电压的峰—峰值分别为5μA和5 mA,输出端接2kΩ电阻负载,测量到正弦电压信号峰—峰值1V,则Av( )AI( )Ap( );

3.一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1kΩ负载电阻时,输出电压为1V,负载电阻断开时,输出电压上升到1.1V。则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为( );

4.某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10pA时,输出为500 mV,它的增益是( ),属于( )放大电路;

5.方波电压信号加在一个电阻R两端,试用公式P = 计算方波信号的傅里叶展开式中直流分量的功率( ); 二.选择题:

1.在电压放大电路的高频截止频率点,电压增益比中频区增益下降3dB,这时在相同输入电压条件下,与中频区比较,输出电压下降为( );

A.1 B.10 C.1.414 D.0.707

2.当负载电阻RL = 1kΩ时,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比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减少20%,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

A.0.25 kΩ B.0.5 kΩ C.1 kΩ D.1.5kΩ

3.如图所示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直接与输入端相连,则输出电阻Ri( )

Vs

A.R1 B.(1+β)R1 C.R1/ 1+β D.R1/ β

二、计算题:

1.某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Ri=10 kΩ,如果用1μA电流源驱动,放大电路短路输出电流为10 mA,开路输

出电压为10V。求放大电路接4 kΩ负载电阻时的电压增益AV,电流增益AI和功率增益AP,并分别转换成dB数表示。

2.有以下三种放大电路备用:

(1)高输入电阻型:Ri1 = 1 MΩ,AVO1 = 10,R O1 = 10kΩ; (2)高增益型:Ri2 = 10 kΩ,AVO2 = 100,R O2 = 1kΩ; (3)低输出电阻型:Ri3 = 10kΩ,AVO3 = 1,R O3 = 20Ω;

用这三种放大电路组合,设计一个能在100Ω负载电阻上提供至少0.5W功率的放大器。已知信号源开路电压为30 mV,内阻为RS=0.5 MΩ。

3.某放大电路,如果Rif趋近与无穷大,电压增益AVO趋近与无穷大,RO≈0。试用互阻放大电路模型等效该

电路,求出Ri和ARO值。

试题一答案

一.1. a.5cos(20000πt)V; b.2002 cos(100πt)V; c.0.05cos(2000πt)V; d.0.125cos(1000t)V;

2. 46dB 40dB 43dB 3. R。=100Ω 4. AR = 510 ,互阻 5. P1` = 0.25PR

二.1.D 2.A. 3.C 三.1.解:R。=

7

10V0

= = 1 Kω

10I0

10V

由AV0 = 0 = = 1000,得

110RiIi

4RL

103 = 800,相当于58 dB AV = AV0 =

41RLR0

又 AIS = AI =

I0S104 = = 10

1IS

RL

AIS = 2000,相当于66 dB

RLR0

6

AP = AVAI = 800  2000 = 1.6  10,相当于62 dB

2. 解:组合电路的基本电路是:输出级要带负载能力强,输入级要具有高阻抗,中间级具有较大的放大能

力。综合上述情况,选择下列组合电路:

L

第一级输出 V01 = AV01Vi且Vi =

Ri2

R01Ri2

Ri1

VS = 20mV ,得

Ri1RS

10

= 100 mV

1010

V01 = 10  20 

第二级输入电压与第一级输出电压相同,即V01 = Vi2 V02 = AV02VI2

Rii3

= 9.1V

R02Ri3

第三级输入电压与第二级输出电压相同,即V02 = Vi3

V03 = AV03VI3输出功率

RL

= 7.58V

R03RL

2

V

P0 = 03 = 0.57W

RL

3.解:对Rf可以用戴维南-诺顿定理等效到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中去,这样既保留Rf对基本放大器的负载作用,又去除了反馈。

由于是电压反馈,令V0 = 0;有由于是并联反馈。令Vi = 0。等效电路图如下:

IS

Vo

其中反馈系数 FG =

IfV0

= -

1

RfRf

基本放大增益 A =

V0

= Vi

AV0Vi

R0RfVi

= AV0

RF

R0Rf

由AV0  得 A = 

AR0 =

A1

1AFGFG

根据求极值的方法,得:AR0 = -RF = 50GΩ Rf =

Rf1AFG

当A  时, Rf  0

习题二

一、选择判断题

1、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是由( )。

a::多数载流子扩散形成 b:多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c:少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2、PN结反向击穿电压的数值增大,小于击穿电压,( )。

a:其反向电流增大 b:其反向电流减小 c:其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3、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 )。

a:单向导电性 b:反向击穿性 c:电容特性

4、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在20℃时是5μA,温度每升高10℃,其反向饱和电流增大一倍,当温度为40℃

时,反向饱和电流值为( )。

a:10μA b:15μA c:20μA d:40μA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使用时,其PN结是( )。 a:正向运用 b:反向运用

二、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E=5V,ui=10sinωt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E=5V,ui=10sinωt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四、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ui=30sinωt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R

ui

u

o

五、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试求下列两种情况下输出端Y的电位VY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1)

VA=VB=0V;(2)VA=+3V,VB=0V;

+12V

Y

B

六、如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Y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A=+10V,VB=0V;(2)

VA=+6V,VB=+5.8V;

VA

VB

七、如图所示电路中,E=20V,R1=900Ω,R2=1100Ω。稳压管D2 的稳定电压UZ=10V,最大稳定电流IZM=8mA。试求稳压管中通过

的电流IZ;问IZ是否超过IZM?如果超过,怎么办?

习题二答案

一、1(a);2(c);3(b);4(c);5(b) 二、uo=ui-uR=uD+E

ui≥E,二极管导通,uo=E; ui<E,二极管截止,uo=ui。 三、ui≥E,二极管截止,uo=ui; ui<E,二极管导通,uo=E。

四、uo=uD;在ui正半周时,uD≈0;在ui负半周时, uD=ui。波形图如图所示。

五、(1)当VA=VB=0V时,二极管DA和DB

两只二极管中电流为IAIB

mA 1

IR1.54mA,2

VY0V。

(2)VA=+3V,VB=0V时,B点电位较低,DB首先导通,使VY=0V,DA反向截止,将VA隔离。

IRIB

12

3.08mA,IA0 3.9k

910109V,DB反向截止。IA1mAIR 1919

六、(1)当VA=+10V,VB=0V时,DA导通,VY

IB0

9

65.4V,DB两端电压为+0.4V,因正向电阻19

65.85.59V 为0,故DB也导通,于是可用结点电压法求得实际的VY为VY

111

9

5.59IR0.62mA IA0.41mA IB0.21mA

9

EUz2010U10

七、电阻R1中电流为I111.1mA电阻R2中电流为I2z9.09mA,稳压管

R1900UR1100

中电流为IZI1I22.02mAIZM8mA,如果IZ超过IZM,应加大电阻R1;也可减小电阻R2。但

(2)VA=+6V,VB=+5.8V时,DA首先导通,使VY

R2一般是负载电阻,不能随意改变,若R1不能变,就应限制R2的最大值,或另选稳压管。

习题三

一、选择填空

1.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 )。

A.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

2.当超过下列哪个参数时,三极管一定被击穿( )

A.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 B.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C.集-基极反向击穿电压U(BR)CBO

3.射随器适合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是因为它的( )

A. 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1 B. ri 很大 C. rO 很小

4.有一晶体管的极限参数:PCM=150mW,ICM=100mA,U(BR)CEO=30V。若它的工作电压UCE=10V,则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 )mA;若工作电压UCE==1V,则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 )mA;若工作电流IC=1mA,则工作电压UCE不得超过( )V。 A 15; B 100; C 30; D 150

5.在非线性失真中,饱和失真也称为( ) A 顶部失真 B 底部失真 C 双向失真

6.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电位分别是U1=2.8V ,U2=2.1V ,U3=7V , 那么此三极管是

( )型三极管,U1=2.8V的那个极是( ),U2=2.1V的那个极是( ),U3=7V的那个极是( )。

A. NPN B. PNP C. 发射极 D . 基极 E. 集电极

7.在固定式偏置电路中,若偏置电阻RB的值增大了,则静态工作点Q将( )。

A. 上移 B. 下移 C. 不动 D.上下来回移动

二、分析判断下列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1.

三、已知如图:VCC=12V,RB=100kΩ,RW=400KΩ, RC=4KΩ,β=37.5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点在中间位置时求静态值并画直流负载线 (设UBE = 0 )

VCC

四、如图已知,RB1= 60kΩ, RB2= 30kΩ,β=100,RC=2kΩ, rbeΩ,

RE1=1.1kΩ, RE2=0.5kΩ, RL=2kΩ, 求: ri 、 ro 、 AU

RL

五、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100j

AV

f10

ff(1j)(1j5)

1010

(式中f的单位为Hz)

求:1.该电路的上、下限频率;

2.中频电压增益的分贝数;

3.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区的相位差。

六、图中RS、Re、Rb1、Rb2、、RC、RL、VCC均已知;求:IC、IB、VCB

习题三答案

一、选择

1.B 2.C 3.C 4.A D C 5.B 6.A. D C E 7.B

二、1. 不能正常放大 2. 不能正常放大

三、

IB= UCC/(RB+200)= 40μA IC=βIB=1.5m A

UCE= UCC -IC RC=6V

IC( mA)

3 A

A

A

A B=0

UCE (V)

四、 ri= RB 1// RB2//[ rbe+(1+β) RE2]=14.3kΩ

ro=2kΩ

=-β(RC// RL) / [rbe+(1+β

5

五、 1.fL10Hz, fH10Hz,

) RE2]≈-2

3. 输入输出同相,所以相位差是0

六、ICIEVB/RE IBIC/

Rb2

VCC

(Rb1Rb2)RE

VCBVCCICRC

Rb2

VCC

(Rb1Rb2)

VCC

Rb2RCRb2

VCCVCC

(Rb1Rb2)RE(Rb1Rb2)

习题四

1.电路如图,已知Rg1300k,Rg2100k,Rg32M,Rd10k,R12K

R210K,VDD20V,gm1ms,rd>>Rd.

(1)画出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2)求电压增益AV;

(3)求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

o

.

2.源极输出器电路如图,已知FET工作点上的互导gm0.9s,其它参数如图。求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

Vi

VDDV

3.FET恒流源电路如图,设已知管子的参数gm、rd,试证明AB两端的小信号电阻rABR(1gmR)rd

DD

RLAVSS

、R的表达式

4.已知场效应管的低频跨导为gm, 求AiV

习题四答案

1解

(1)小信号模型

Vi

VO

RgmVVgsdO3.3 (2)AV

ViVgsgmVgsR1

(3)RiRg3(Rg1//Rg2)2.075M 2.小信号模型

Vi

RgmVVgsdOAV0.92 ViVgsgmVgsR1

RiRg3(Rg1//Rg2)2.075M ROR//

1

1.01k gm

3.小信号模型

rVAB

(I1gmV

gs)rdI1RABI

1I1

(I1gr

mI1R)dI1RI

(1gmR)rdR

1

其中VgsI1

R

4.小信号模型

Vi

VO

AVOgmV

gsRdgmRdVVg

iVgsmVgsR11gmR1

RiRg3(Rg1//Rg2)

习题五

一.选择题

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 b.直流功率 c. 平均功率 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

a.1W b. 0.5W c.0.2W

4.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 )。 a. b.ICM c.ICBO d.U(BR)CEO e.PCM;f;fT 5.放大管的导通角是1800

的放大电路是(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二.功率放大电路如图5.1所示

(1)vi0时,vE应调至多大? (2)电容C的作用是什么?

。 )

(3)RL8,管子饱和压降VCES2V,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

V

CC20V

三.一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图5.2所示,设vi为正弦波,RL8,管子的饱和压降VCES 可忽略不计。

试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时,电源电压VCC至少应为多大?

viv0

(图5.2)

四.如图5.3所示电路中,设BJT的100,VBE0.7V,VCES0.5V,ICEO0,电容C对交流可视

为短路,输入信号vi为正弦波。 (1) 电路可能达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2) 此时Rb应调节到什么数值?

(3) 此时电路的效率?试与工作在乙类的互补对称电路比较。

VCC12V (图5.3)

五.电路如图5.4所示,已知VCCVBE20V,负载RL8,忽略功率管导通时的饱和压降。试计算: (1) 在有效值vi10V时,求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 在管耗最大即Vom0.6VCC时,求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EE

(图5.4)

六.2030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一种应用电路如图5.5所示,假定其输出级BJT的饱和压降VCES可以忽略不计,vi为正弦电压。

(1) 指出该电路是属于OTL还是OCL电路; (2) 求理想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Pom; (3) 求电路输出级的效率。

vi

(图5.5)

七.已知电路如图5.6所示,已知输入为正弦信号,负载RL=8,R0.5,要求最大输出功率Pom9W。在晶体管饱和压降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求下列各值。 (1) 正负电源的最小值(取整数)

(2) 根据VCC最小值,求晶体管的ICM与V(BR)CEO最小值;

(3) 当输出功率为最大时,输入电压有效值和两个电阻上损耗的功率。

EE

(图5.6)

八.单电源供电的互补对称电路如图5.7所示。已知负载电流振幅值ICM0.45A,,试求 (1) 负载上所获得的功率Po; (2) 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V; (3) 每管的管耗及每管的最大管耗; (4) 放大器的效率。

LmRL

(图5.7)

二.解(1)vi0,VE

习题五答案

11

VCC2010V 22

(2)在信号正半周时,T1导通,T2截止,通过T1向C充电。在信号负半周时T1截止,T2导通,C通过T2放电,

电容C在此起到电源的作用。 (3)Pomax

1

(VCCVCES)211824W 2RL28

1(VCC/2)Vom1(VCC/2)2

三.解Pom即(VCC/2)22PomRL 

2RL2RL

故VCC24V

四.解这是典型的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由输出特性曲线得 (1)Pom

(V/2)1(VCC/2VCES)(VCC/2)1

VcemCC2.06W 2RL2RL

V/2

(2) 此时ICMCC0.75A

RLI

IBMCM7.5mA

VVBEVVBE

IBMCC 得RbCC1.507K

RbIBM

Pom2.06

(3)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P 22.9% IV9WVCMCC

PV9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效率最高可达/478.5%, 明显比甲类电路的效率高。

五.解(1)P012.5W, PW V22.3 PW, 56% T14.9

(2)P09W, PW 47.1% V19.1六.解(1)2030是双电源集成运放,由此构成OCL电路。

1(Vom)21(VCC)2 (2)Pom14.06W

2RL2RL

Pom2V2CC

(3)P 78.5% 17.9WV

PVRL

V2om

七.解(1)由Pom,得Vom2PomRL12V

2RLRLRR

又VomVCC,即VCCLVom12.75V

RLRRL

RL'

要满足Pom9W,取VCCmin13VCC12.24V V,此时Vom

RLR

(2)ICM

V'

om1.53A V(BR)CEOVCCVom25.24V RL

Vom

'

'

(3)输入电压有效值在忽略VCES情况下得Vi

2

8.65V

'

IomVom

半波正弦电流有效值IR0.77A 2222RL2Iom(sinwt)d(wt)

1

两个电阻R上的损耗功率PR2(IRR)0.59W

八.解:(1)Po3.54W (2)PW (3)PC10.68W,PC1max0.85W V5.01 (4)70.7%

2

习题六

一、填空:

1,零点漂移产生的因素很多,其中以( 2.共模信号是指大小相等,极性( 3.简单的差分放大器双端输出时,对( 信号有较强的放大作用。

4.差模电压增益与共模电压增益之比称为( 5.差模信号是指大小相等,极性(

)变化所引起的漂移最为严重。 )的信号。

)信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对( ) ) )的信号。

二、如图所示是NPN型(T1)与PNP型(T2)两种硅BJT组成的电平移动电路,设VBE=0.7V。当vi=0时,

若要求vo=0,试计算IE1和IE2的值。

ViVo

三、电路如图所示,JFET的gm=2ms,rds=20k

(1)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vd=(V01-VO2)/Vid的值 (2)求电路改为单端输出时,Avd1,Avc1和KCMR的值。

DDVi1

四.由电流源组成的电流放大器如图所示,试估算电流放大倍数AI=Io/I

i

+VCC

五.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CC=VEE=15V.晶体管T1,T2的β=100,rbb=200Ω

RC=RL=6kΩ,RE=7.2kΩ

1.估算T1,T2管的静态工作点ICQ,VCEQ 2.计算AVD=VO/(Vi1-Vi2),Rid,Rod

CC

vi1vi2

六、差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cc=VEE=15V,RB=2k,Rc=RE=RL=10k,T1,T2管的β=100,rbe=3.8kΩ

1.估算T2管的静态工作点ICQ2,VCEQ2 2.估算共模抑制比KCMR

习题六答案

一.1.温度 2.相同 3.共模,差模 4.共模抑制比 5.相反 二.解:当Vi=0时,IE1=0.2mA IEE≈IC1

VC1=23.06V IE2=0.96mA 三.解:(1)AVD=-13.3 (2)AVD1=-6.65 AVC1=-0.33 KCMR=20.15 四.解:AI=6

五.解:(1) ICQ=1mA,VCEQ=9.7V

(2) AVD=-71.4,Rid=5.6kΩ,Rod=12kΩ 六.解:(1)ICQ2=0.72mA,VCEQ2=4.6V 2)KCMR=172

习题七

一、选择:

1.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 )。

A.提高ri和 ro

B.提高ri降低ro

C.降低ri提高了ro D.降低ri和ro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负反馈。

A. 电压 B. 电流 C. 串联 D. 并联

3.电流串联负反馈可以( )

A.稳定输出电压并使ri升高 B. 稳定输出电压并使rO升高

C.稳定输出电流并使rO升高 D. 稳定输出电流并使ri升高

4.交流负反馈是指( )

A.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引入的负反馈 B. 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5.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应引入( )。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正反馈

6.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A. 电压 B. 电流 C. 串联 D. 并联

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

A. 无信号源 B. 无反馈通路 C. 无电源 8.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正反馈

9.对于放大电路,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

A. 净输入量增大 B. 净输入量减小 C. 输入电阻增大

10.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正反馈

二、判断下列图的反馈是何种反馈

1.

2

1.

VCC

L

2.

R 5

vI

四、已知如图,连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反馈 1.能稳定输出电流,并使输入电阻增大; 2.直流的电流并联负反馈。

五、如图已知,求深度负反馈下大环的闭环增益。 R

R5

六、填空:

已知如图,图中由Rf 和Cf组成了( )反馈,它的作用是稳定输出( )并使( )增加。若将反馈引回到A点,则反馈变为( )反馈。

习题七答案

一、选择:

1.B 2.B 3.C 4.C 5.B 6.C 7. B 8. A 9. A 10. B

二、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三、

1.本级反馈: Re1:第一级的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Re2:第二级的交、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级间反馈:

Rf1、Cf :交流的电流并联负反馈 2.本级反馈:

第一级的电压串联负反馈 第二级的电压并联负反馈 级间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五、解:

ViVf

VR8

fRVo3

7R8

VR5

Vp

4pRVo3Vo

3

R4

FVR4RRVfV

o

R56RR83R45R7R8所以闭环电压增益为:

1(R3R4)R AVo5(R7R8)VF ViFVR4(R5R6)R8

六、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 输入电阻增大

电压并联正反馈

习题一

一、空题:

1.写出下列正弦波电压信号的表达式:

a.峰—峰值10V,频率10kHz ( ) b.均方根值220V,频率50Hz ( ) c.峰—峰值100mV,周期1ms( )

d.峰—峰值0.25V,角频率1000rad/s( );

2.某放大电路输入端测量到输入正弦信号电流和电压的峰—峰值分别为5μA和5 mA,输出端接2kΩ电阻负载,测量到正弦电压信号峰—峰值1V,则Av( )AI( )Ap( );

3.一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1kΩ负载电阻时,输出电压为1V,负载电阻断开时,输出电压上升到1.1V。则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为( );

4.某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10pA时,输出为500 mV,它的增益是( ),属于( )放大电路;

5.方波电压信号加在一个电阻R两端,试用公式P = 计算方波信号的傅里叶展开式中直流分量的功率( ); 二.选择题:

1.在电压放大电路的高频截止频率点,电压增益比中频区增益下降3dB,这时在相同输入电压条件下,与中频区比较,输出电压下降为( );

A.1 B.10 C.1.414 D.0.707

2.当负载电阻RL = 1kΩ时,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比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减少20%,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

A.0.25 kΩ B.0.5 kΩ C.1 kΩ D.1.5kΩ

3.如图所示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直接与输入端相连,则输出电阻Ri( )

Vs

A.R1 B.(1+β)R1 C.R1/ 1+β D.R1/ β

二、计算题:

1.某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Ri=10 kΩ,如果用1μA电流源驱动,放大电路短路输出电流为10 mA,开路输

出电压为10V。求放大电路接4 kΩ负载电阻时的电压增益AV,电流增益AI和功率增益AP,并分别转换成dB数表示。

2.有以下三种放大电路备用:

(1)高输入电阻型:Ri1 = 1 MΩ,AVO1 = 10,R O1 = 10kΩ; (2)高增益型:Ri2 = 10 kΩ,AVO2 = 100,R O2 = 1kΩ; (3)低输出电阻型:Ri3 = 10kΩ,AVO3 = 1,R O3 = 20Ω;

用这三种放大电路组合,设计一个能在100Ω负载电阻上提供至少0.5W功率的放大器。已知信号源开路电压为30 mV,内阻为RS=0.5 MΩ。

3.某放大电路,如果Rif趋近与无穷大,电压增益AVO趋近与无穷大,RO≈0。试用互阻放大电路模型等效该

电路,求出Ri和ARO值。

试题一答案

一.1. a.5cos(20000πt)V; b.2002 cos(100πt)V; c.0.05cos(2000πt)V; d.0.125cos(1000t)V;

2. 46dB 40dB 43dB 3. R。=100Ω 4. AR = 510 ,互阻 5. P1` = 0.25PR

二.1.D 2.A. 3.C 三.1.解:R。=

7

10V0

= = 1 Kω

10I0

10V

由AV0 = 0 = = 1000,得

110RiIi

4RL

103 = 800,相当于58 dB AV = AV0 =

41RLR0

又 AIS = AI =

I0S104 = = 10

1IS

RL

AIS = 2000,相当于66 dB

RLR0

6

AP = AVAI = 800  2000 = 1.6  10,相当于62 dB

2. 解:组合电路的基本电路是:输出级要带负载能力强,输入级要具有高阻抗,中间级具有较大的放大能

力。综合上述情况,选择下列组合电路:

L

第一级输出 V01 = AV01Vi且Vi =

Ri2

R01Ri2

Ri1

VS = 20mV ,得

Ri1RS

10

= 100 mV

1010

V01 = 10  20 

第二级输入电压与第一级输出电压相同,即V01 = Vi2 V02 = AV02VI2

Rii3

= 9.1V

R02Ri3

第三级输入电压与第二级输出电压相同,即V02 = Vi3

V03 = AV03VI3输出功率

RL

= 7.58V

R03RL

2

V

P0 = 03 = 0.57W

RL

3.解:对Rf可以用戴维南-诺顿定理等效到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中去,这样既保留Rf对基本放大器的负载作用,又去除了反馈。

由于是电压反馈,令V0 = 0;有由于是并联反馈。令Vi = 0。等效电路图如下:

IS

Vo

其中反馈系数 FG =

IfV0

= -

1

RfRf

基本放大增益 A =

V0

= Vi

AV0Vi

R0RfVi

= AV0

RF

R0Rf

由AV0  得 A = 

AR0 =

A1

1AFGFG

根据求极值的方法,得:AR0 = -RF = 50GΩ Rf =

Rf1AFG

当A  时, Rf  0

习题二

一、选择判断题

1、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是由( )。

a::多数载流子扩散形成 b:多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c:少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2、PN结反向击穿电压的数值增大,小于击穿电压,( )。

a:其反向电流增大 b:其反向电流减小 c:其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3、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 )。

a:单向导电性 b:反向击穿性 c:电容特性

4、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在20℃时是5μA,温度每升高10℃,其反向饱和电流增大一倍,当温度为40℃

时,反向饱和电流值为( )。

a:10μA b:15μA c:20μA d:40μA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使用时,其PN结是( )。 a:正向运用 b:反向运用

二、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E=5V,ui=10sinωt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E=5V,ui=10sinωt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四、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ui=30sinωt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R

ui

u

o

五、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试求下列两种情况下输出端Y的电位VY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1)

VA=VB=0V;(2)VA=+3V,VB=0V;

+12V

Y

B

六、如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Y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A=+10V,VB=0V;(2)

VA=+6V,VB=+5.8V;

VA

VB

七、如图所示电路中,E=20V,R1=900Ω,R2=1100Ω。稳压管D2 的稳定电压UZ=10V,最大稳定电流IZM=8mA。试求稳压管中通过

的电流IZ;问IZ是否超过IZM?如果超过,怎么办?

习题二答案

一、1(a);2(c);3(b);4(c);5(b) 二、uo=ui-uR=uD+E

ui≥E,二极管导通,uo=E; ui<E,二极管截止,uo=ui。 三、ui≥E,二极管截止,uo=ui; ui<E,二极管导通,uo=E。

四、uo=uD;在ui正半周时,uD≈0;在ui负半周时, uD=ui。波形图如图所示。

五、(1)当VA=VB=0V时,二极管DA和DB

两只二极管中电流为IAIB

mA 1

IR1.54mA,2

VY0V。

(2)VA=+3V,VB=0V时,B点电位较低,DB首先导通,使VY=0V,DA反向截止,将VA隔离。

IRIB

12

3.08mA,IA0 3.9k

910109V,DB反向截止。IA1mAIR 1919

六、(1)当VA=+10V,VB=0V时,DA导通,VY

IB0

9

65.4V,DB两端电压为+0.4V,因正向电阻19

65.85.59V 为0,故DB也导通,于是可用结点电压法求得实际的VY为VY

111

9

5.59IR0.62mA IA0.41mA IB0.21mA

9

EUz2010U10

七、电阻R1中电流为I111.1mA电阻R2中电流为I2z9.09mA,稳压管

R1900UR1100

中电流为IZI1I22.02mAIZM8mA,如果IZ超过IZM,应加大电阻R1;也可减小电阻R2。但

(2)VA=+6V,VB=+5.8V时,DA首先导通,使VY

R2一般是负载电阻,不能随意改变,若R1不能变,就应限制R2的最大值,或另选稳压管。

习题三

一、选择填空

1.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 )。

A.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

2.当超过下列哪个参数时,三极管一定被击穿( )

A.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 B.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C.集-基极反向击穿电压U(BR)CBO

3.射随器适合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是因为它的( )

A. 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1 B. ri 很大 C. rO 很小

4.有一晶体管的极限参数:PCM=150mW,ICM=100mA,U(BR)CEO=30V。若它的工作电压UCE=10V,则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 )mA;若工作电压UCE==1V,则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 )mA;若工作电流IC=1mA,则工作电压UCE不得超过( )V。 A 15; B 100; C 30; D 150

5.在非线性失真中,饱和失真也称为( ) A 顶部失真 B 底部失真 C 双向失真

6.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电位分别是U1=2.8V ,U2=2.1V ,U3=7V , 那么此三极管是

( )型三极管,U1=2.8V的那个极是( ),U2=2.1V的那个极是( ),U3=7V的那个极是( )。

A. NPN B. PNP C. 发射极 D . 基极 E. 集电极

7.在固定式偏置电路中,若偏置电阻RB的值增大了,则静态工作点Q将( )。

A. 上移 B. 下移 C. 不动 D.上下来回移动

二、分析判断下列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1.

三、已知如图:VCC=12V,RB=100kΩ,RW=400KΩ, RC=4KΩ,β=37.5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点在中间位置时求静态值并画直流负载线 (设UBE = 0 )

VCC

四、如图已知,RB1= 60kΩ, RB2= 30kΩ,β=100,RC=2kΩ, rbeΩ,

RE1=1.1kΩ, RE2=0.5kΩ, RL=2kΩ, 求: ri 、 ro 、 AU

RL

五、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100j

AV

f10

ff(1j)(1j5)

1010

(式中f的单位为Hz)

求:1.该电路的上、下限频率;

2.中频电压增益的分贝数;

3.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区的相位差。

六、图中RS、Re、Rb1、Rb2、、RC、RL、VCC均已知;求:IC、IB、VCB

习题三答案

一、选择

1.B 2.C 3.C 4.A D C 5.B 6.A. D C E 7.B

二、1. 不能正常放大 2. 不能正常放大

三、

IB= UCC/(RB+200)= 40μA IC=βIB=1.5m A

UCE= UCC -IC RC=6V

IC( mA)

3 A

A

A

A B=0

UCE (V)

四、 ri= RB 1// RB2//[ rbe+(1+β) RE2]=14.3kΩ

ro=2kΩ

=-β(RC// RL) / [rbe+(1+β

5

五、 1.fL10Hz, fH10Hz,

) RE2]≈-2

3. 输入输出同相,所以相位差是0

六、ICIEVB/RE IBIC/

Rb2

VCC

(Rb1Rb2)RE

VCBVCCICRC

Rb2

VCC

(Rb1Rb2)

VCC

Rb2RCRb2

VCCVCC

(Rb1Rb2)RE(Rb1Rb2)

习题四

1.电路如图,已知Rg1300k,Rg2100k,Rg32M,Rd10k,R12K

R210K,VDD20V,gm1ms,rd>>Rd.

(1)画出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2)求电压增益AV;

(3)求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

o

.

2.源极输出器电路如图,已知FET工作点上的互导gm0.9s,其它参数如图。求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

Vi

VDDV

3.FET恒流源电路如图,设已知管子的参数gm、rd,试证明AB两端的小信号电阻rABR(1gmR)rd

DD

RLAVSS

、R的表达式

4.已知场效应管的低频跨导为gm, 求AiV

习题四答案

1解

(1)小信号模型

Vi

VO

RgmVVgsdO3.3 (2)AV

ViVgsgmVgsR1

(3)RiRg3(Rg1//Rg2)2.075M 2.小信号模型

Vi

RgmVVgsdOAV0.92 ViVgsgmVgsR1

RiRg3(Rg1//Rg2)2.075M ROR//

1

1.01k gm

3.小信号模型

rVAB

(I1gmV

gs)rdI1RABI

1I1

(I1gr

mI1R)dI1RI

(1gmR)rdR

1

其中VgsI1

R

4.小信号模型

Vi

VO

AVOgmV

gsRdgmRdVVg

iVgsmVgsR11gmR1

RiRg3(Rg1//Rg2)

习题五

一.选择题

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 b.直流功率 c. 平均功率 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

a.1W b. 0.5W c.0.2W

4.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 )。 a. b.ICM c.ICBO d.U(BR)CEO e.PCM;f;fT 5.放大管的导通角是1800

的放大电路是(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二.功率放大电路如图5.1所示

(1)vi0时,vE应调至多大? (2)电容C的作用是什么?

。 )

(3)RL8,管子饱和压降VCES2V,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ax。

V

CC20V

三.一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图5.2所示,设vi为正弦波,RL8,管子的饱和压降VCES 可忽略不计。

试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时,电源电压VCC至少应为多大?

viv0

(图5.2)

四.如图5.3所示电路中,设BJT的100,VBE0.7V,VCES0.5V,ICEO0,电容C对交流可视

为短路,输入信号vi为正弦波。 (1) 电路可能达到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2) 此时Rb应调节到什么数值?

(3) 此时电路的效率?试与工作在乙类的互补对称电路比较。

VCC12V (图5.3)

五.电路如图5.4所示,已知VCCVBE20V,负载RL8,忽略功率管导通时的饱和压降。试计算: (1) 在有效值vi10V时,求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 在管耗最大即Vom0.6VCC时,求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EE

(图5.4)

六.2030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一种应用电路如图5.5所示,假定其输出级BJT的饱和压降VCES可以忽略不计,vi为正弦电压。

(1) 指出该电路是属于OTL还是OCL电路; (2) 求理想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Pom; (3) 求电路输出级的效率。

vi

(图5.5)

七.已知电路如图5.6所示,已知输入为正弦信号,负载RL=8,R0.5,要求最大输出功率Pom9W。在晶体管饱和压降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求下列各值。 (1) 正负电源的最小值(取整数)

(2) 根据VCC最小值,求晶体管的ICM与V(BR)CEO最小值;

(3) 当输出功率为最大时,输入电压有效值和两个电阻上损耗的功率。

EE

(图5.6)

八.单电源供电的互补对称电路如图5.7所示。已知负载电流振幅值ICM0.45A,,试求 (1) 负载上所获得的功率Po; (2) 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V; (3) 每管的管耗及每管的最大管耗; (4) 放大器的效率。

LmRL

(图5.7)

二.解(1)vi0,VE

习题五答案

11

VCC2010V 22

(2)在信号正半周时,T1导通,T2截止,通过T1向C充电。在信号负半周时T1截止,T2导通,C通过T2放电,

电容C在此起到电源的作用。 (3)Pomax

1

(VCCVCES)211824W 2RL28

1(VCC/2)Vom1(VCC/2)2

三.解Pom即(VCC/2)22PomRL 

2RL2RL

故VCC24V

四.解这是典型的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由输出特性曲线得 (1)Pom

(V/2)1(VCC/2VCES)(VCC/2)1

VcemCC2.06W 2RL2RL

V/2

(2) 此时ICMCC0.75A

RLI

IBMCM7.5mA

VVBEVVBE

IBMCC 得RbCC1.507K

RbIBM

Pom2.06

(3)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P 22.9% IV9WVCMCC

PV9

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效率最高可达/478.5%, 明显比甲类电路的效率高。

五.解(1)P012.5W, PW V22.3 PW, 56% T14.9

(2)P09W, PW 47.1% V19.1六.解(1)2030是双电源集成运放,由此构成OCL电路。

1(Vom)21(VCC)2 (2)Pom14.06W

2RL2RL

Pom2V2CC

(3)P 78.5% 17.9WV

PVRL

V2om

七.解(1)由Pom,得Vom2PomRL12V

2RLRLRR

又VomVCC,即VCCLVom12.75V

RLRRL

RL'

要满足Pom9W,取VCCmin13VCC12.24V V,此时Vom

RLR

(2)ICM

V'

om1.53A V(BR)CEOVCCVom25.24V RL

Vom

'

'

(3)输入电压有效值在忽略VCES情况下得Vi

2

8.65V

'

IomVom

半波正弦电流有效值IR0.77A 2222RL2Iom(sinwt)d(wt)

1

两个电阻R上的损耗功率PR2(IRR)0.59W

八.解:(1)Po3.54W (2)PW (3)PC10.68W,PC1max0.85W V5.01 (4)70.7%

2

习题六

一、填空:

1,零点漂移产生的因素很多,其中以( 2.共模信号是指大小相等,极性( 3.简单的差分放大器双端输出时,对( 信号有较强的放大作用。

4.差模电压增益与共模电压增益之比称为( 5.差模信号是指大小相等,极性(

)变化所引起的漂移最为严重。 )的信号。

)信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对( ) ) )的信号。

二、如图所示是NPN型(T1)与PNP型(T2)两种硅BJT组成的电平移动电路,设VBE=0.7V。当vi=0时,

若要求vo=0,试计算IE1和IE2的值。

ViVo

三、电路如图所示,JFET的gm=2ms,rds=20k

(1)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vd=(V01-VO2)/Vid的值 (2)求电路改为单端输出时,Avd1,Avc1和KCMR的值。

DDVi1

四.由电流源组成的电流放大器如图所示,试估算电流放大倍数AI=Io/I

i

+VCC

五.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CC=VEE=15V.晶体管T1,T2的β=100,rbb=200Ω

RC=RL=6kΩ,RE=7.2kΩ

1.估算T1,T2管的静态工作点ICQ,VCEQ 2.计算AVD=VO/(Vi1-Vi2),Rid,Rod

CC

vi1vi2

六、差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cc=VEE=15V,RB=2k,Rc=RE=RL=10k,T1,T2管的β=100,rbe=3.8kΩ

1.估算T2管的静态工作点ICQ2,VCEQ2 2.估算共模抑制比KCMR

习题六答案

一.1.温度 2.相同 3.共模,差模 4.共模抑制比 5.相反 二.解:当Vi=0时,IE1=0.2mA IEE≈IC1

VC1=23.06V IE2=0.96mA 三.解:(1)AVD=-13.3 (2)AVD1=-6.65 AVC1=-0.33 KCMR=20.15 四.解:AI=6

五.解:(1) ICQ=1mA,VCEQ=9.7V

(2) AVD=-71.4,Rid=5.6kΩ,Rod=12kΩ 六.解:(1)ICQ2=0.72mA,VCEQ2=4.6V 2)KCMR=172

习题七

一、选择:

1.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以( )。

A.提高ri和 ro

B.提高ri降低ro

C.降低ri提高了ro D.降低ri和ro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负反馈。

A. 电压 B. 电流 C. 串联 D. 并联

3.电流串联负反馈可以( )

A.稳定输出电压并使ri升高 B. 稳定输出电压并使rO升高

C.稳定输出电流并使rO升高 D. 稳定输出电流并使ri升高

4.交流负反馈是指( )

A.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引入的负反馈 B. 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5.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应引入( )。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正反馈

6.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A. 电压 B. 电流 C. 串联 D. 并联

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

A. 无信号源 B. 无反馈通路 C. 无电源 8.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正反馈

9.对于放大电路,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

A. 净输入量增大 B. 净输入量减小 C. 输入电阻增大

10.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

A. 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 正反馈

二、判断下列图的反馈是何种反馈

1.

2

1.

VCC

L

2.

R 5

vI

四、已知如图,连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反馈 1.能稳定输出电流,并使输入电阻增大; 2.直流的电流并联负反馈。

五、如图已知,求深度负反馈下大环的闭环增益。 R

R5

六、填空:

已知如图,图中由Rf 和Cf组成了( )反馈,它的作用是稳定输出( )并使( )增加。若将反馈引回到A点,则反馈变为( )反馈。

习题七答案

一、选择:

1.B 2.B 3.C 4.C 5.B 6.C 7. B 8. A 9. A 10. B

二、1.电压串联负反馈

2.电压并联负反馈 三、

1.本级反馈: Re1:第一级的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Re2:第二级的交、直流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级间反馈:

Rf1、Cf :交流的电流并联负反馈 2.本级反馈:

第一级的电压串联负反馈 第二级的电压并联负反馈 级间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五、解:

ViVf

VR8

fRVo3

7R8

VR5

Vp

4pRVo3Vo

3

R4

FVR4RRVfV

o

R56RR83R45R7R8所以闭环电压增益为:

1(R3R4)R AVo5(R7R8)VF ViFVR4(R5R6)R8

六、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 输入电阻增大

电压并联正反馈


相关内容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
  • 2015年英语类3D电子书(题库)共428种 英语类考试 大学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四级               1.[圣才视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解析班(网授)[免费下载] 8.[3D题库]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

  • 2014年广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典型考题
  • 2014年广州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典型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第 1 题 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 ). A.存在应付账款 B.存在应收账款 C.存在外埠账款 D.存 ...

  • 2010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
  • 2010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5-15 21:15 中华会计网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欢迎广大热心学员积极提供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题信息,我们将根据大家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并及时提供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欢迎大家 ...

  • 2010中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15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表 ...

  • 2014年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最新预测试卷
  • 知识看不懂?需要更多资料?鸭题库在线为您答疑http://www.yatiku.com/ 2013年<会计基础>预测试卷8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选项中,不是盈余公积用途的 ...

  • 初级会计职称试题
  •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24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某矿业公司开采销售应税 ...

  • 2013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 2013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1.输液后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是[C]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致敏物质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入药液量大,速度过快 E.输液滴管中空气未排尽 2.护理学是:[E] A.研究人文的科学 B.研究医学的科学 C.研究护理技术的科学 D.研究社会的科学 E.与社会. ...

  • 液塑限试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
  • 试述液塑限试验步骤及结果整理方法. 答案:(1)试验步骤如下: ①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用调土刀调匀,放置18h以上,测定a点锥入深度为20(±0.2)mm,测定 ...

  • 烟草技能考试试题题库(共594套)
  • http://561.ys168.com 1.--0705-技能考题(高级) 题库 2.--0705理论-技能考题(高级) 3.--0705高级卷烟商品营销员技能试卷 4.--070811中级技能试卷及答案 5.--0709-技能考题(高级) 6.--070923中级技能试卷答案 7.--0709理 ...

  • 中级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中级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能够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因素的是(). A.产值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每股收益最大化 D.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答案:D 2009中级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