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浅谈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关键词:站姿;口型;气息;头腔共鸣;固定音高;聆听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统一、平衡、和谐”是合唱艺术的鲜明特点。作为一种具有严密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合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大意义。长期接受合唱训练及熏陶的孩子思维活跃、反应机敏、想象力丰富、集体协作意识强。在奥地利、瑞典、芬兰等许多有着悠久合唱传统的欧洲国家,合唱教育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贯穿在孩子学习成长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童声合唱要求演唱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综合能力。合唱训练又与声乐技巧训练、视唱练耳训练、和声训练等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在童声合唱的入门阶段,正确的训练方法,音乐素质的全面培养,是合唱队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寓教于乐、情浓于声,让孩子真正热爱歌唱、快乐歌唱,是少年儿童把合唱艺术化为事业追求的动力和源泉。童声合唱训练是一个连续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本人结合十二年童声合唱的学习经历以及近十年来的合唱教学实践,对小学低龄儿童的合唱入门训练浅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的站姿及自然松弛的身体状态是演唱的前提

站立是一个演唱者呈现在人前的最基本的状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正确的站立姿势对其身体骨骼的生长,后天的气质、仪表的形成都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声乐的演唱不仅需

要喉部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同时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共鸣,从而发出优美的音色与音质。在对童声合唱初学者的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歌唱站势,要求其做到:(1)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手交叉于身体前或于背后交叉都会影响肩关节的松弛);(2)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不可超过肩距);(3)前后脚站立,保持重心可平稳移动;(4)头部端正,不抬头,不低头,双眼平视。(5)可尝试双手向上缓慢抬高,然后自然下垂,体会肋骨呼吸、张开,腹腔扩张的感觉,小腹微微收拢;(6)膝关节也是站姿的关键,微微屈膝,保持其松弛状态,身体可随歌曲的表达及变化自然摆动。

二、音色与口型的相对统一,气息是关键

童声合唱重视音色与口型的相对统一,在声音条件、音质、音域各异的演唱者中寻求共性,这也是其与儿童独唱的重要区别。要做到音色与口型的相对统一,气息是关键。

从歌唱发声的原理来说,歌唱是靠气息冲击声带所发出声

音。在未经训练时,学生的歌唱习惯与吸气方式是大不相同的。从呼吸到喉咙、口腔的状态都是各自长期形成的自然状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属于其原始的音色,有的唱高音近乎喊叫,有的低音唱不出来,即使在中声区,声音也是大相径庭。

气息练习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采用腹式呼吸法

为了使歌唱时的气息有力度的原性,应当采用较深的腹式呼吸方

法。比较形象的比喻,就像闻花香一样将气吸入横膈膜以下的“丹田”部位,唱歌时气息像一条线一样冲击声带,强弱控制在自己的腹部,喉咙处的软口盖部分要“拎起来”保持自然松弛。

人体在睡眠中的自然呼吸,往往是悠长、自然的腹部呼吸。在练习初期,可尝试让学生自然平躺,闭眼体会每个人自然的睡眠呼吸可着重让学生感受腹部的变化:吸气时,腹部轻轻鼓起;呼气时腹部渐渐收紧,尽量把气息延长。学生对睡眠呼吸兴趣浓厚,久而久之,腹式呼吸的概念就会在脑海中形成。

2.气息要深,要体会用“气柱”歌唱的感觉

由于乐曲中有音高、速度、节奏、力度等变化,及一定长度乐句的需要,就要孩子要有较好的控制气息的能力。教师应重视练气与练声相结合。基本的气息练习方法有:快吸缓呼、缓吸缓呼、快吸快呼等类型。可用气声发出“磁”(ci)音,做出连音、跳音,渐强、渐弱等练习。在练习中,让孩子们时刻关注腹部收紧与松弛的变化,直到腹肌稍感疲劳,即可终止练习。我们教师应明确每条练习的要求与重要性,把各种技巧融入有趣的练习中。经过长期脚踏实地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呼吸的习惯。演唱时气息也能较自如和熟练。

三、正确的发声状态要求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正确的发声状态对于歌唱至关重要。在童声合唱训练时,声音的共鸣位置要相对提高,即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无论在高、中音区,无论声音作何种变化,都要坚持声音的高位置。在发声练习前,可

以先引导学生做打哈欠的口腔打开动作,要求学生模仿打哈欠时的口腔状态,然后上下唇轻轻闭合,感觉是喉咙口像竖了一个小鸭蛋或口里像含了半口水,口腔和喉咙的整体是圆滑、松

弛的,有轻轻拎起来的感觉。然后轻声唱“呣”,并要求学生体会声音不是从口和鼻出来的,而是从额头正中偏下方出来的,造成一种感觉上的高位置头声。这种声音音量虽不大,但很通畅、圆润。 头腔共鸣对孩子而言比较抽象,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倒抽一口气”“吃一惊”等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引导孩子打开喉咙,寻找声音高位置的感觉。另外,哼鸣练习也可以辅助孩子感觉声音高位置的存在。做哼鸣练习时,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细心聆听孩子发出的每个音,勿把鼻音认为是头腔共鸣的声音。同时也必须做正确和错误的声音对比,把孩子的歌声引导到统一的、具有高位置的头腔音色上来。在哼鸣练习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感觉唱“咪”和“吗”两个基本的母音,体会眉心集中,眉毛上抬,口腔与鼻腔相通与打开的感觉。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可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虚”“炸”“白”等毛病。

四、既依赖钢琴,又脱离钢琴——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概念

浅谈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

关键词:站姿;口型;气息;头腔共鸣;固定音高;聆听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统一、平衡、和谐”是合唱艺术的鲜明特点。作为一种具有严密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合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大意义。长期接受合唱训练及熏陶的孩子思维活跃、反应机敏、想象力丰富、集体协作意识强。在奥地利、瑞典、芬兰等许多有着悠久合唱传统的欧洲国家,合唱教育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贯穿在孩子学习成长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童声合唱要求演唱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综合能力。合唱训练又与声乐技巧训练、视唱练耳训练、和声训练等密切相连,相互促进。在童声合唱的入门阶段,正确的训练方法,音乐素质的全面培养,是合唱队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寓教于乐、情浓于声,让孩子真正热爱歌唱、快乐歌唱,是少年儿童把合唱艺术化为事业追求的动力和源泉。童声合唱训练是一个连续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本人结合十二年童声合唱的学习经历以及近十年来的合唱教学实践,对小学低龄儿童的合唱入门训练浅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的站姿及自然松弛的身体状态是演唱的前提

站立是一个演唱者呈现在人前的最基本的状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正确的站立姿势对其身体骨骼的生长,后天的气质、仪表的形成都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声乐的演唱不仅需

要喉部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同时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共鸣,从而发出优美的音色与音质。在对童声合唱初学者的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歌唱站势,要求其做到:(1)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手交叉于身体前或于背后交叉都会影响肩关节的松弛);(2)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不可超过肩距);(3)前后脚站立,保持重心可平稳移动;(4)头部端正,不抬头,不低头,双眼平视。(5)可尝试双手向上缓慢抬高,然后自然下垂,体会肋骨呼吸、张开,腹腔扩张的感觉,小腹微微收拢;(6)膝关节也是站姿的关键,微微屈膝,保持其松弛状态,身体可随歌曲的表达及变化自然摆动。

二、音色与口型的相对统一,气息是关键

童声合唱重视音色与口型的相对统一,在声音条件、音质、音域各异的演唱者中寻求共性,这也是其与儿童独唱的重要区别。要做到音色与口型的相对统一,气息是关键。

从歌唱发声的原理来说,歌唱是靠气息冲击声带所发出声

音。在未经训练时,学生的歌唱习惯与吸气方式是大不相同的。从呼吸到喉咙、口腔的状态都是各自长期形成的自然状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属于其原始的音色,有的唱高音近乎喊叫,有的低音唱不出来,即使在中声区,声音也是大相径庭。

气息练习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采用腹式呼吸法

为了使歌唱时的气息有力度的原性,应当采用较深的腹式呼吸方

法。比较形象的比喻,就像闻花香一样将气吸入横膈膜以下的“丹田”部位,唱歌时气息像一条线一样冲击声带,强弱控制在自己的腹部,喉咙处的软口盖部分要“拎起来”保持自然松弛。

人体在睡眠中的自然呼吸,往往是悠长、自然的腹部呼吸。在练习初期,可尝试让学生自然平躺,闭眼体会每个人自然的睡眠呼吸可着重让学生感受腹部的变化:吸气时,腹部轻轻鼓起;呼气时腹部渐渐收紧,尽量把气息延长。学生对睡眠呼吸兴趣浓厚,久而久之,腹式呼吸的概念就会在脑海中形成。

2.气息要深,要体会用“气柱”歌唱的感觉

由于乐曲中有音高、速度、节奏、力度等变化,及一定长度乐句的需要,就要孩子要有较好的控制气息的能力。教师应重视练气与练声相结合。基本的气息练习方法有:快吸缓呼、缓吸缓呼、快吸快呼等类型。可用气声发出“磁”(ci)音,做出连音、跳音,渐强、渐弱等练习。在练习中,让孩子们时刻关注腹部收紧与松弛的变化,直到腹肌稍感疲劳,即可终止练习。我们教师应明确每条练习的要求与重要性,把各种技巧融入有趣的练习中。经过长期脚踏实地的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呼吸的习惯。演唱时气息也能较自如和熟练。

三、正确的发声状态要求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正确的发声状态对于歌唱至关重要。在童声合唱训练时,声音的共鸣位置要相对提高,即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无论在高、中音区,无论声音作何种变化,都要坚持声音的高位置。在发声练习前,可

以先引导学生做打哈欠的口腔打开动作,要求学生模仿打哈欠时的口腔状态,然后上下唇轻轻闭合,感觉是喉咙口像竖了一个小鸭蛋或口里像含了半口水,口腔和喉咙的整体是圆滑、松

弛的,有轻轻拎起来的感觉。然后轻声唱“呣”,并要求学生体会声音不是从口和鼻出来的,而是从额头正中偏下方出来的,造成一种感觉上的高位置头声。这种声音音量虽不大,但很通畅、圆润。 头腔共鸣对孩子而言比较抽象,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倒抽一口气”“吃一惊”等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引导孩子打开喉咙,寻找声音高位置的感觉。另外,哼鸣练习也可以辅助孩子感觉声音高位置的存在。做哼鸣练习时,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细心聆听孩子发出的每个音,勿把鼻音认为是头腔共鸣的声音。同时也必须做正确和错误的声音对比,把孩子的歌声引导到统一的、具有高位置的头腔音色上来。在哼鸣练习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感觉唱“咪”和“吗”两个基本的母音,体会眉心集中,眉毛上抬,口腔与鼻腔相通与打开的感觉。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可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虚”“炸”“白”等毛病。

四、既依赖钢琴,又脱离钢琴——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概念


相关内容

  • 小学生合唱训练
  • 小学生合唱训练 一.合唱的定义及声部的划分 (一)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 ...

  • 浅谈"如何加强童声合唱教学"
  • 浅谈"如何加强童声合唱教学" 作者:莫 瑶    文章来源:龙泉教育    点击数: 5053    更新时间:2009-6-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 ...

  • 1026公益项目"筑梦童声天使合唱团"介绍
  • 湖北妇女儿童广播频道"筑梦童声•天使合唱团" 一.项目简介 湖北妇女儿童广播频道"筑梦童声•天使合唱团"立足公益,免费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合唱培训.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我们采取普惠人才培养与卓越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首先针对刚入门学习的孩子进行合唱普 ...

  • 童声合唱中的声音基本训练
  • 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王也弟 唱歌必须自然地进行.美好的声音的产生就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美和经过严格的训练. ------(英国)声乐教育家 金•帕默尔 合唱艺术是歌唱艺术,声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好的独唱家集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合唱团.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孩子们来说,要集体的声音和谐统 ...

  • 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一点见解
  •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从教十多年来,在学校童声合唱的组建与训练方面有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前些年,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参加过各种课外艺术辅导班.接受正规音乐训练的学生寥寥无几.那时候,评价各个合唱团的标准是声音响亮.整齐统一.各个学校的合唱队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尽量加大合唱队员的人数 ...

  • 童声合唱"三要素"
  •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60-01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歌声是童声合唱."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 ...

  • 什么是合唱
  • 提问:什么是合唱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什么叫多声部:就是分为高声,中声,低声.) 合唱分类: 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1)童声合唱.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 ...

  • 浅谈童声合唱中的气息问题--以[库斯克邮车]为例
  • 2 01 5 9月年 3 第5 教 期 育 学教论 坛 EDUC AT ION T EACHI N F ORGU MS e pt . 02 1 5 N .O35 浅谈 声合 童中唱气 的息题问 - - 以<库斯 邮车>克 为 例黄 娟 广东(省州广市河天区 中康海小学 , 城广 东 广 ...

  • 童声合唱曲目
  • 外国童声合唱精选72首(上下册) 简介 发展.繁荣我国童声合唱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断推出适合我国不同水准合唱团所需要的 童声合唱作品. 作者多年来一直投身于大.中.小学校校级合唱团的培训活动中,他的训练注重技术与艺术完善的结合,力求创造一个准确而鲜明的艺术形象.经过作者训练的合唱团在参加国内外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