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简答题集锦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形成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 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三、迁移影响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四、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 六、如何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七、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分类) ;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尝试背诵) 八、操作技能训练要求 1、准确的指导与训练;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中有高原现象) ;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部反馈——自己;外部反馈——别人) ;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内部运动感觉,如肌肉的紧张、放松等) 。 九、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生成性原则; 4、特定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人效能感。 (煮花生特有效) 十、影响能力的因素 1、遗传; 2、环境; 3、实践活动; 4、个体主观能动性。 十一、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 2、系统脱敏法(沃尔扑首创) 3、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十二、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4、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 十三、环境对人的个体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机遇、条件和对象等; 2、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十四、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十五、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十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1、指导思想; 2、教育对象; 3、学生课业负担上; 4、教育内容上; 5、教育方法上; 6、评价标准上; 7、师生关系上。 十七、为什么说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十八、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特征)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按时间顺序记) 十九、传统的教师职业角色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 4、示范者; 5、父母和朋友; 6、研究者。 二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现代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家访) 。 二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二十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2、树立教师威信; 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二十三、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迁移、生理适应原则) ;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组织教学活动; 6、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二十四、课程实施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理念改革 1、现代学生观; 2、现代教师观; 3、现代教学观。 (二)方式改革 1、教学方式改革 2、学习方式改革 二十五、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二十六、现代教师观 1、教

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家访) 。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对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十七、现代教学观 1、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 2、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 3、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 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十八、新课程下教学方式改革 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成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 3、由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 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 二十九、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改革 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求知识; 2、只注重学习材料中的理论知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人格的获得; 3、 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 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主动探究获取知 识的过程; 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三十、我国目前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教育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小猪)因循(守旧) ,直启(一)巩,思量(一下) , (无)理。 三十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演示法 4、练习法 5、实验法 6、讨论法 7、参观法 8、实习法 9、读书指导法 讲谈演练,二实讨论参加读书指导活动情况。 三十二、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三十三、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三十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三十五、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和

不足之处 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三十六、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7、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导疏尊一、因正知发集 三十七、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三十八、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三十九、当前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十、发现学习的优点: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慧潜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3、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方法; 4、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和检索。 四十一、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有: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多向优秀教师学习; 2、开展微格教学,发现自己的问题; 3、进行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开展反思性教学。 四十二、教学六认真 1、认真备课; 2、认真上课;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 5、认真听、评课; 6、认真考核。 四十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 1、忠诚; 2、敬业; 3、精业; 4、奉献。 四十三、如何做到关爱学生?

1、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关怀学生,做学生心理关怀者和健康保护者;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3)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保护学生的安全。 3、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十四、教书育人的素质要求 1、知识系统,扎实有效; 2、遵循规律,方法得当; 3、探究出新,追求卓

越。 四十五、教师本体性知识的充实 1、对学科基础知识有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以便深入浅出; 2、掌握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以便融会贯通; 3、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便充实和更新; 4、善于把本体知识变成一种学术造诣,以便进行教学科研活动。 四十六、案例分析六个角度: 教师、学生、教学、德育、班主任、新课改 四十七、简述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四十八、如何预防学习疲劳?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四十九、如何形成和维护教师威信? 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3、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五十、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五十一、动机的功能有哪些? 1、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因,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一项活动引起后,动机不会停止,而是继续发挥作用,维持或调 整已引起的活动,使其朝向目标进行。 五十二、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十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长期性; 2、复杂性; 3、创造性; 4、示范性。 五十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 五十五、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1、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概括; (3)重视知识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

平。 五十六、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越权无用原则; 3、应急性原则; 4、合理性原则; 5、公开、公正原则。

五十七、教育法律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 2、有违法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五十八、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2、勤于实践演练,增强情感体验; 3、虚心向他人学习; 4、确立可行性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5、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十九、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情绪状态。 六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的联系;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目标;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六十一、在实践中如何全面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转变教学观念; 2、转变学习方式; 3、提倡个性发展; 4、应用信息技术教育。 六十二、学困生的教育措施 1、要切实关注和正确对待学困生; 2、深入了解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3、根据特点因材施教; 4、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5、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六十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者专题讲座; 2、个别咨询与辅导; 3、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中;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形成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 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三、迁移影响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四、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 六、如何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七、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分类) ;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尝试背诵) 八、操作技能训练要求 1、准确的指导与训练;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中有高原现象) ;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内部反馈——自己;外部反馈——别人) ;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觉:内部运动感觉,如肌肉的紧张、放松等) 。 九、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生成性原则; 4、特定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人效能感。 (煮花生特有效) 十、影响能力的因素 1、遗传; 2、环境; 3、实践活动; 4、个体主观能动性。 十一、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松首创) 2、系统脱敏法(沃尔扑首创) 3、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十二、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4、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 十三、环境对人的个体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机遇、条件和对象等; 2、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十四、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十五、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十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1、指导思想; 2、教育对象; 3、学生课业负担上; 4、教育内容上; 5、教育方法上; 6、评价标准上; 7、师生关系上。 十七、为什么说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十八、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特征)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按时间顺序记) 十九、传统的教师职业角色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 4、示范者; 5、父母和朋友; 6、研究者。 二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现代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家访) 。 二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二十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2、树立教师威信; 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二十三、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迁移、生理适应原则) ;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组织教学活动; 6、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二十四、课程实施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理念改革 1、现代学生观; 2、现代教师观; 3、现代教学观。 (二)方式改革 1、教学方式改革 2、学习方式改革 二十五、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二十六、现代教师观 1、教

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家访) 。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对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十七、现代教学观 1、从“教育者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 2、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 3、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 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十八、新课程下教学方式改革 1、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成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2、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社区综合教学模式; 3、由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社会知识; 4、教材中的知识由脱离生活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 二十九、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改革 1、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求知识; 2、只注重学习材料中的理论知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人格的获得; 3、 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 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主动探究获取知 识的过程; 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三十、我国目前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教育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小猪)因循(守旧) ,直启(一)巩,思量(一下) , (无)理。 三十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演示法 4、练习法 5、实验法 6、讨论法 7、参观法 8、实习法 9、读书指导法 讲谈演练,二实讨论参加读书指导活动情况。 三十二、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三十三、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三十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三十五、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和

不足之处 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三十六、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7、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导疏尊一、因正知发集 三十七、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三十八、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三十九、当前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十、发现学习的优点: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慧潜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3、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方法; 4、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和检索。 四十一、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有: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多向优秀教师学习; 2、开展微格教学,发现自己的问题; 3、进行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开展反思性教学。 四十二、教学六认真 1、认真备课; 2、认真上课;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 5、认真听、评课; 6、认真考核。 四十二、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 1、忠诚; 2、敬业; 3、精业; 4、奉献。 四十三、如何做到关爱学生?

1、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关怀学生,做学生心理关怀者和健康保护者;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3)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保护学生的安全。 3、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十四、教书育人的素质要求 1、知识系统,扎实有效; 2、遵循规律,方法得当; 3、探究出新,追求卓

越。 四十五、教师本体性知识的充实 1、对学科基础知识有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以便深入浅出; 2、掌握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以便融会贯通; 3、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便充实和更新; 4、善于把本体知识变成一种学术造诣,以便进行教学科研活动。 四十六、案例分析六个角度: 教师、学生、教学、德育、班主任、新课改 四十七、简述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四十八、如何预防学习疲劳?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四十九、如何形成和维护教师威信? 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3、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五十、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五十一、动机的功能有哪些? 1、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因,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一项活动引起后,动机不会停止,而是继续发挥作用,维持或调 整已引起的活动,使其朝向目标进行。 五十二、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十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长期性; 2、复杂性; 3、创造性; 4、示范性。 五十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 五十五、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1、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概括; (3)重视知识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

平。 五十六、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越权无用原则; 3、应急性原则; 4、合理性原则; 5、公开、公正原则。

五十七、教育法律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 2、有违法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五十八、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2、勤于实践演练,增强情感体验; 3、虚心向他人学习; 4、确立可行性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5、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十九、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情绪状态。 六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的联系;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目标;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六十一、在实践中如何全面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转变教学观念; 2、转变学习方式; 3、提倡个性发展; 4、应用信息技术教育。 六十二、学困生的教育措施 1、要切实关注和正确对待学困生; 2、深入了解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3、根据特点因材施教; 4、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5、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六十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者专题讲座; 2、个别咨询与辅导; 3、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中;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相关内容

  • 2015年北京昌平区事业单位考试大纲(管理岗位笔试大纲)
  • 2015年北京昌平区事业单位考试大纲(管理岗位笔试大纲)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管理岗位)笔试工作,在<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基本能力笔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特制定<北京市昌平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管理岗位)笔试大纲> ...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公 告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解读 职位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15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时间安排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表 大 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 ...

  • 2014河南郑州遴选公务员笔试备考--案例分析题集锦
  • 2014河南郑州遴选公务员笔试备考--案例分析题集锦 1.胡某和赵某是邻居,两家为房屋间的通道发生争吵,当胡某拉赵某到村民委员会评理时,赵某在地上大喊"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张之闻声赶来劝开,在赵的要求下把赵某搀扶回家.之后,赵某告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根据张之听到喊声赶到,见赵 ...

  • 2016威海事业编考试大纲及统考科目资料整理
  • 2016威海事业编考试大纲及统考科目资料整理 2016威海事业编考试大纲及统考科目信息将在山东事业单位招聘网进行更新.自从威海事业单位招聘参加了山东事业单位统考以来,其考试大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考生仍然不知道威海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及科目与省属事业单位相同.为方便考生进行复习备考,下属链接更新 ...

  • 2015年最新社区工作经典案例分析(笔试通用版)
  • 2015年最新社区工作经典案例分析--笔试通用版 说明:本文主要包含了社区工作(社工) 各个方面的内容, 以30个经典案例为依托, 详细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解决问题以及触类旁通的关键启示. 案例1.社区安全--安装防盗门问题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城乡结合部, 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 长住居 ...

  • 2015广西梧州市公务员考试面试地点查询
  • 2015广西梧州市公务员考试面试地点查询 2015年广西公务员招考面试预计是在6月底进行,笔试预计会在4月份进行,做好考前充分准备是赢得考试的关键所在,在此请关注广西华图了解最新考试资讯,下载考试备考复习资料及历年真题,掌握考试高分技巧. 2015年广西公务员招考公告信息|面试公告|海量复习资料及真 ...

  • 2015陕西公务员招考公告
  • 2015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 2015年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还没有发布,一般是上半年考试的,所以请广大考生多关注陕西人事考试网,也可以加入陕西中公教育的微信:sxoffcn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最新的招考信息. 点击查看>>>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公务 ...

  • 银行招聘笔试经验分享
  • 银行招聘笔试经验分享 银行校园招聘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整理出了历年工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相关问题,详情如下: 2016工商银行校园招聘公告暂未公布,可以参考2015年公告进行复习,因为银行的招聘流程每年基本都是一样的,您可以参考往年资料及早复习备考,更多工商银行的备考资料,会有往届学长,专业老师为您解 ...

  • 2015年云南曲靖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试行)
  • 2015年云南曲靖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试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曲靖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便于应试者了解.准备和参加曲靖市201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笔试(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除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供应试者参考. 一.考试性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