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读后感

读完《眨眼之间》

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剪辑界普遍推荐的书,感触还是颇多。

首先,作者 沃尔特 莫奇 是一个极富经验和剪辑敏感度的剪辑大师。通过书中的介绍他似乎可以通过观看粗制的草片 就可以大概知道哪些地方有剪辑点。哪些地方的情绪需要加强。哪些地方罗嗦了。然后还顺便分析了每个镜头的后期可利用度。甚至可以在胶片时期。凭记忆找到每一个镜头剪切口的位置~!毕竟是剪过《教父》的首席剪辑师了。

不过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并没有当初在看目录时候想像的那么厉害。因为在看完之后有部分的观点并没有让我认同。下面我把我和莫奇的观点分别写下来,以便于将来备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电影需要剪辑,难道我们不能继续像卢米埃那样摆一台摄像机让他拍就行了么?

莫奇的观点:

当莫奇想到这一层的时候。他将剪辑和医生动手术联想起来。认为剪辑就像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先开刀然后缝合伤口。然后病人又奇迹般的获得了生命。所以他认为剪辑也是一样的,他为胶片找到合适的剪切点,然后切掉。跟另外一个已经找好了的剪辑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镜头。然后,这个镜头的内在生命就像是被激活了一样。哈哈 ,很不错的比喻呢。不过这倒是解释了蒙太奇的意义。

我的观点:

事实上莫奇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能解释成剪辑是给影片带来生命的直接举动,因为剪坏了的电影多得是,所以剪辑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剪切的行为上,而是在如何剪切的选择和思考上。莫奇关于医生的例子可以用 协同工作原理 来解释。所谓 协同工作原理 是指。一个整体的每一个部分各司其职,只有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新的功能。比如说,老式的机械手表。里面的零件数以百计。每一个小齿轮和发条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和职责。然而我们

在看手表的时候。我们只会注意到它所显示的时间而不会注意到的齿轮转多少圈。这就是协同工作原理。所以用这个概念去理解莫奇所阐述的剪辑。就应该是。我们需要让每一个镜头各司其职表达出自己的信息量。控制每一个镜头的信息量就需要通过剪辑的行动。然后将这些镜头组合在一起。这些零碎的镜头组合起来协同工作的结果便是 造就了 影片、故事和情感。

第二个问题

当我们认同了电影需要剪辑的时候,就会顺藤摸瓜的去思考为什么剪辑能被人接受的问题上?

做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一种想要追根溯源的习惯。毕竟,当你以一辈子的时间,每天都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或者行为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的去想。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

莫奇的观点:

莫奇先生在书的前面花了近十页来分析。为什么被剪辑的影片能够被世人接受?也就是说。他试图阐述,为什么我们能够看懂分明已经被剪断了的视频?

他在文中写到:为什么剪辑是有效的?我们知道剪辑确实是有效的,但是仔细想一想还是很令人诧异,因为电影的剪辑可以说是极端粗暴的举动,在任意一个剪切点。都发生了一次视野的完全中断和立即转换。

他陷入迷糊了。为什么这种中断并不影响我们接受信息呢。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有过这样的举动。。他开始假设。当我们在现实中在接受一个信息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跳跃。然后去接受其他的信息。

答案是:是的。比如,当你跟我坐在一起聊天。我告诉你,你看看那边的花坛。你看了过去。然后你再看向我。然后你再试一次 看向花坛再转向我。你发现什么了? 对!中间,你眨眼了。

莫奇得出。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面对想要过滤掉的信息的时候。我们会眨眼。刚才你在转头的时候。因为你不需要关注中间的视野转换的过程。所以你选择了眨眼,因为你需要的仅仅是从花坛切到我的特写。

莫奇通过在凭直觉剪辑对话的时候他总是很容易就将剪辑点选在了角色眨眼的瞬间。要么前一帧要么后一帧。大部分时候是刚刚好。由此,他领悟到这些。

莫奇喜出望外。总算知道了剪辑的形成原理。他开始设想。也就是说人类的眨眼是有选择的。当人类在聚精会神的时候是不会眨眼的。只有当人们觉得现在可以放松的时候才会有规律的眨眼。

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个短暂的领悟。结果没想到莫奇花了好大的篇幅去描述眨眼和剪辑之间的关系。看完我才突然明白。书名竟然这么直白《眨眼之间》。

我的观点:

首先,我的观点与莫奇不同。我并没有从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剪辑的源头。事实上。我将信息按照载体的不同而分类。最显而易见的就是 文字 视觉 听觉 视听

在这里我只讨论像故事这种叙述类型信息在不同载体上的分类。那就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小说。以听觉感官为载体的话语,比如说书和演说什么的 。以视觉感官材料为载体的连环画,漫画等 。另外就是以视听两样为载体的 电影。

每一种载体都是一种媒介。这种媒介的功能便是储存信息。同一个信息在每一种载体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来表达。

换一种理解方式。这同一条信息在不同载体上的关系,就像是一个个的平行宇宙。彼此不想交但是保持着紧密的练习。载体上的任何一个信息点 都可以在其他类型的载体上找到代表同样意义的表现。也就是说不同载体上的信息可以互相转换。这就解释了。是什么导致的翻译的存在。

但是,除了这些被负荷在载体上的信息外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存在。这个巨大的载体是我们所有信息的源头。这就是 现实生活 。我们所有被记录在任何载体上的信息都是源自于这里。面对这么巨大的信息源。我们窥视的永远只是其冰山一角。

现实生活这个载体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从容量上讲是无极限的存在,并且从不间断。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辐射着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未来的未知时间的所有信息。但是我们所发明的这些载体是有限的。我们的脑容量也更加是极其有限的。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载体能像现实生活一样无接缝并且连续的记录哪怕是一小段信息的全部。

所以。当我们面对需要将一段超越了它的载体荷载的信息记录到有限的载体里面,我们必然的要面临 跳跃 和筛选。。。。筛选其重要的。

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小朋友有二十颗糖。(代表信息)然后她需要将这些糖放到一个瓶子里存起来以后吃。这个瓶子就是载体。但是,这个瓶子只能装十颗糖。这个时候。小女孩必然的面临起选择。选择将什么样的糖放进瓶子里。什么样的糖现在吃掉。也许她会根据糖的口味去选择,也许她会根据糖纸的花纹不同去选择。不管怎样。她都必须选择。

其实上一个例子,只是用来说明。载体在面对超越其荷载的信息量需要面临选择。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条件去选择: 一个90分钟的演讲需要在三十分钟里面完成。演说家是不是要面临压缩呢。这个压缩就是选择。选择哪里一定要保留,哪里需要剪短。哪里需要删掉。如果这只是面对学生的演讲,那么关于领导的那部分可以删除了。这不就是剪辑么·~因为我们有目的的筛选。并且使得筛选后留下来的依然是另一个整体~~我们把刚才关于领导的那一大段台词删掉了之后,会导致前面刚刚描述了城市建设的隐患然后下一段马上就说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似乎有点跳跃。于是我们加入了新的转折,这个转折不能占用太多的载体。或许一句话就行。

看到没,我们为了一个目的去筛选。然后设法让筛选后的整体流畅。。。。。。这不就是剪辑么。!

我想,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当人类自从 语言 的诞生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处理各种信息的存储和接受。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就是,我们必须得能看得懂自己记录的信息。所以,人类作为这些二手信息的接受者。也进化出了能够把,被筛选的那些跳跃的信息重新连接起来的能力。

随着文明的进化,当文字出现的时候。我们记录的工具大幅度提升。所以我们可以把事件记录的更加的完整。但是这个完整只是跟口头语言相比较的。我们在用文字记录的时候仍然在不停的面临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我们在停顿和转折的时候设计出标点符号来分隔。话说。你不会真以为标点符号只是用来防止人类窒息的存在吧。。。。。

然后又进化了很多很多很多年。。。电影出现了。电影只是作为一种荷载信息的新的载体而出现的。它并不是神迹。用我上面提到的理论。电影和小说和演讲之间的关系就是平行宇宙的关系。电影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在其他的媒介当中找到对应的关系点。

当电影出现的时候。人类已经 熟练到近乎本能程度 来解码这些通过文字或其他的媒介而得到的信息。。古人对文字的阅读能力比我们强。。。。。

也就是说。当电影的剪辑出现时。这种分段和跳跃的信息进行解码使它们连续成一个整体的行为 早已被深深的记录到了我们的大脑中甚至是DNA中。我们完全可以很本能的理解电影镜头的跳跃。

但是,这也不是说。电影中的任意一种镜头的跳跃我们都可以接受。

举一个例子,比如。一天中午, 你去楼下超市买东西。这时你发现隔壁楼的大妈正在跟售货员吵架。你看了一会儿热闹便回家了。到了下午三点钟,你再一次去这个超市。这时,你又发现那个大妈在跟售货员吵架。

这里,当你第二次发现两个人吵架的时候。你会很本能的去想。:“吵到现在啊·?!这都几个小时了,真有耐力!”

你不会去这样想:那位中年大妈,刚才先回了家,吃了饭,洗了个澡,还顺便打扫了一下家务。这时,她注意到刚才因为吵架却忘记拿自己买的东西。于是回到超市。刚一进门。她又遇上那个售货员,当两人的目光一对接。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又吵上了。虽然这也许才是事实,但是你的第一感觉并不会这样想。你只会认为她们从你上一次走出超市开始一直吵到现在。除非有第三方通过话语来补充你的信息损失。

看,我们在面对跳跃的信息的时候。会本能的靠思想来连续他们,这个 本能 就是 几千万年来人类通过语言和文字储存和接受信息中 进化出来的。这种进化被直接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成为了一个内置的系统。

你看。我们能理解剪辑是因为本身就已经习惯了连接跳跃信息。如果硬要说跟眨眼之间的关系,那便是。两者都需要经过大脑。大猩猩也会眨眼睛呢。但是你见过大猩猩组团去贡献票房么·?

总结:

当我意识到我和莫奇的观点有分歧,并且我坚信自己的观点更加的准确的时候。我越发的佩服莫奇。他竟然完全凭直觉走到了这一步~~理论的准确与否事实上对他并不重要~~~!多年的剪辑经验和准确的叙事直觉真不是盖的。这一点。必须值得学习。

确实,理论的准确与否对于个人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不管是理论创建行动还是行动反推理论。到最后都是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武侠小说里这种境界被称为 化境。 莫奇显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他并不知道如此简单的一个行动我该如何用理论来描述呢。要么是他忘记了。要么,是这种东西本身就存在在他的体内。所谓天赋。便是如此了。

这本书里。莫奇对于剪辑所归纳的 剪辑六大原则。虽然只占有短短的一篇纸张。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页纸成为对剪辑学科影响最大的一页。

所以。这本书仍然值得一读。。。。

记《眨眼之间》读后

读完《眨眼之间》

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剪辑界普遍推荐的书,感触还是颇多。

首先,作者 沃尔特 莫奇 是一个极富经验和剪辑敏感度的剪辑大师。通过书中的介绍他似乎可以通过观看粗制的草片 就可以大概知道哪些地方有剪辑点。哪些地方的情绪需要加强。哪些地方罗嗦了。然后还顺便分析了每个镜头的后期可利用度。甚至可以在胶片时期。凭记忆找到每一个镜头剪切口的位置~!毕竟是剪过《教父》的首席剪辑师了。

不过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并没有当初在看目录时候想像的那么厉害。因为在看完之后有部分的观点并没有让我认同。下面我把我和莫奇的观点分别写下来,以便于将来备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电影需要剪辑,难道我们不能继续像卢米埃那样摆一台摄像机让他拍就行了么?

莫奇的观点:

当莫奇想到这一层的时候。他将剪辑和医生动手术联想起来。认为剪辑就像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先开刀然后缝合伤口。然后病人又奇迹般的获得了生命。所以他认为剪辑也是一样的,他为胶片找到合适的剪切点,然后切掉。跟另外一个已经找好了的剪辑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镜头。然后,这个镜头的内在生命就像是被激活了一样。哈哈 ,很不错的比喻呢。不过这倒是解释了蒙太奇的意义。

我的观点:

事实上莫奇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能解释成剪辑是给影片带来生命的直接举动,因为剪坏了的电影多得是,所以剪辑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剪切的行为上,而是在如何剪切的选择和思考上。莫奇关于医生的例子可以用 协同工作原理 来解释。所谓 协同工作原理 是指。一个整体的每一个部分各司其职,只有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新的功能。比如说,老式的机械手表。里面的零件数以百计。每一个小齿轮和发条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和职责。然而我们

在看手表的时候。我们只会注意到它所显示的时间而不会注意到的齿轮转多少圈。这就是协同工作原理。所以用这个概念去理解莫奇所阐述的剪辑。就应该是。我们需要让每一个镜头各司其职表达出自己的信息量。控制每一个镜头的信息量就需要通过剪辑的行动。然后将这些镜头组合在一起。这些零碎的镜头组合起来协同工作的结果便是 造就了 影片、故事和情感。

第二个问题

当我们认同了电影需要剪辑的时候,就会顺藤摸瓜的去思考为什么剪辑能被人接受的问题上?

做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一种想要追根溯源的习惯。毕竟,当你以一辈子的时间,每天都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或者行为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的去想。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

莫奇的观点:

莫奇先生在书的前面花了近十页来分析。为什么被剪辑的影片能够被世人接受?也就是说。他试图阐述,为什么我们能够看懂分明已经被剪断了的视频?

他在文中写到:为什么剪辑是有效的?我们知道剪辑确实是有效的,但是仔细想一想还是很令人诧异,因为电影的剪辑可以说是极端粗暴的举动,在任意一个剪切点。都发生了一次视野的完全中断和立即转换。

他陷入迷糊了。为什么这种中断并不影响我们接受信息呢。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有过这样的举动。。他开始假设。当我们在现实中在接受一个信息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跳跃。然后去接受其他的信息。

答案是:是的。比如,当你跟我坐在一起聊天。我告诉你,你看看那边的花坛。你看了过去。然后你再看向我。然后你再试一次 看向花坛再转向我。你发现什么了? 对!中间,你眨眼了。

莫奇得出。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面对想要过滤掉的信息的时候。我们会眨眼。刚才你在转头的时候。因为你不需要关注中间的视野转换的过程。所以你选择了眨眼,因为你需要的仅仅是从花坛切到我的特写。

莫奇通过在凭直觉剪辑对话的时候他总是很容易就将剪辑点选在了角色眨眼的瞬间。要么前一帧要么后一帧。大部分时候是刚刚好。由此,他领悟到这些。

莫奇喜出望外。总算知道了剪辑的形成原理。他开始设想。也就是说人类的眨眼是有选择的。当人类在聚精会神的时候是不会眨眼的。只有当人们觉得现在可以放松的时候才会有规律的眨眼。

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个短暂的领悟。结果没想到莫奇花了好大的篇幅去描述眨眼和剪辑之间的关系。看完我才突然明白。书名竟然这么直白《眨眼之间》。

我的观点:

首先,我的观点与莫奇不同。我并没有从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剪辑的源头。事实上。我将信息按照载体的不同而分类。最显而易见的就是 文字 视觉 听觉 视听

在这里我只讨论像故事这种叙述类型信息在不同载体上的分类。那就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小说。以听觉感官为载体的话语,比如说书和演说什么的 。以视觉感官材料为载体的连环画,漫画等 。另外就是以视听两样为载体的 电影。

每一种载体都是一种媒介。这种媒介的功能便是储存信息。同一个信息在每一种载体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来表达。

换一种理解方式。这同一条信息在不同载体上的关系,就像是一个个的平行宇宙。彼此不想交但是保持着紧密的练习。载体上的任何一个信息点 都可以在其他类型的载体上找到代表同样意义的表现。也就是说不同载体上的信息可以互相转换。这就解释了。是什么导致的翻译的存在。

但是,除了这些被负荷在载体上的信息外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存在。这个巨大的载体是我们所有信息的源头。这就是 现实生活 。我们所有被记录在任何载体上的信息都是源自于这里。面对这么巨大的信息源。我们窥视的永远只是其冰山一角。

现实生活这个载体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都是从容量上讲是无极限的存在,并且从不间断。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辐射着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未来的未知时间的所有信息。但是我们所发明的这些载体是有限的。我们的脑容量也更加是极其有限的。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载体能像现实生活一样无接缝并且连续的记录哪怕是一小段信息的全部。

所以。当我们面对需要将一段超越了它的载体荷载的信息记录到有限的载体里面,我们必然的要面临 跳跃 和筛选。。。。筛选其重要的。

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小朋友有二十颗糖。(代表信息)然后她需要将这些糖放到一个瓶子里存起来以后吃。这个瓶子就是载体。但是,这个瓶子只能装十颗糖。这个时候。小女孩必然的面临起选择。选择将什么样的糖放进瓶子里。什么样的糖现在吃掉。也许她会根据糖的口味去选择,也许她会根据糖纸的花纹不同去选择。不管怎样。她都必须选择。

其实上一个例子,只是用来说明。载体在面对超越其荷载的信息量需要面临选择。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条件去选择: 一个90分钟的演讲需要在三十分钟里面完成。演说家是不是要面临压缩呢。这个压缩就是选择。选择哪里一定要保留,哪里需要剪短。哪里需要删掉。如果这只是面对学生的演讲,那么关于领导的那部分可以删除了。这不就是剪辑么·~因为我们有目的的筛选。并且使得筛选后留下来的依然是另一个整体~~我们把刚才关于领导的那一大段台词删掉了之后,会导致前面刚刚描述了城市建设的隐患然后下一段马上就说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似乎有点跳跃。于是我们加入了新的转折,这个转折不能占用太多的载体。或许一句话就行。

看到没,我们为了一个目的去筛选。然后设法让筛选后的整体流畅。。。。。。这不就是剪辑么。!

我想,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当人类自从 语言 的诞生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处理各种信息的存储和接受。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就是,我们必须得能看得懂自己记录的信息。所以,人类作为这些二手信息的接受者。也进化出了能够把,被筛选的那些跳跃的信息重新连接起来的能力。

随着文明的进化,当文字出现的时候。我们记录的工具大幅度提升。所以我们可以把事件记录的更加的完整。但是这个完整只是跟口头语言相比较的。我们在用文字记录的时候仍然在不停的面临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我们在停顿和转折的时候设计出标点符号来分隔。话说。你不会真以为标点符号只是用来防止人类窒息的存在吧。。。。。

然后又进化了很多很多很多年。。。电影出现了。电影只是作为一种荷载信息的新的载体而出现的。它并不是神迹。用我上面提到的理论。电影和小说和演讲之间的关系就是平行宇宙的关系。电影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在其他的媒介当中找到对应的关系点。

当电影出现的时候。人类已经 熟练到近乎本能程度 来解码这些通过文字或其他的媒介而得到的信息。。古人对文字的阅读能力比我们强。。。。。

也就是说。当电影的剪辑出现时。这种分段和跳跃的信息进行解码使它们连续成一个整体的行为 早已被深深的记录到了我们的大脑中甚至是DNA中。我们完全可以很本能的理解电影镜头的跳跃。

但是,这也不是说。电影中的任意一种镜头的跳跃我们都可以接受。

举一个例子,比如。一天中午, 你去楼下超市买东西。这时你发现隔壁楼的大妈正在跟售货员吵架。你看了一会儿热闹便回家了。到了下午三点钟,你再一次去这个超市。这时,你又发现那个大妈在跟售货员吵架。

这里,当你第二次发现两个人吵架的时候。你会很本能的去想。:“吵到现在啊·?!这都几个小时了,真有耐力!”

你不会去这样想:那位中年大妈,刚才先回了家,吃了饭,洗了个澡,还顺便打扫了一下家务。这时,她注意到刚才因为吵架却忘记拿自己买的东西。于是回到超市。刚一进门。她又遇上那个售货员,当两人的目光一对接。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又吵上了。虽然这也许才是事实,但是你的第一感觉并不会这样想。你只会认为她们从你上一次走出超市开始一直吵到现在。除非有第三方通过话语来补充你的信息损失。

看,我们在面对跳跃的信息的时候。会本能的靠思想来连续他们,这个 本能 就是 几千万年来人类通过语言和文字储存和接受信息中 进化出来的。这种进化被直接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成为了一个内置的系统。

你看。我们能理解剪辑是因为本身就已经习惯了连接跳跃信息。如果硬要说跟眨眼之间的关系,那便是。两者都需要经过大脑。大猩猩也会眨眼睛呢。但是你见过大猩猩组团去贡献票房么·?

总结:

当我意识到我和莫奇的观点有分歧,并且我坚信自己的观点更加的准确的时候。我越发的佩服莫奇。他竟然完全凭直觉走到了这一步~~理论的准确与否事实上对他并不重要~~~!多年的剪辑经验和准确的叙事直觉真不是盖的。这一点。必须值得学习。

确实,理论的准确与否对于个人来说并不重要。 因为。不管是理论创建行动还是行动反推理论。到最后都是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武侠小说里这种境界被称为 化境。 莫奇显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他并不知道如此简单的一个行动我该如何用理论来描述呢。要么是他忘记了。要么,是这种东西本身就存在在他的体内。所谓天赋。便是如此了。

这本书里。莫奇对于剪辑所归纳的 剪辑六大原则。虽然只占有短短的一篇纸张。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页纸成为对剪辑学科影响最大的一页。

所以。这本书仍然值得一读。。。。

记《眨眼之间》读后


相关内容

  • 老师的眼睛读后感
  • 今天,我读了<老师的眼睛>一文后,心中十分感动!文中的s ally老师的眼睛闪着亲切.友善.智慧而圣洁的光芒,他的眼睛一种有魔力,让你觉得她在时刻准备着帮助你.这让我想到了我的老师,她也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也是那般地深情,那般地亲切,那般地动人. 有一次,在上语文课时,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与 ...

  • [优秀作文][铁杵磨成针]读后感
  • 读了<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我感到学习.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这篇文章大概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李白小时候很不爱学习.在一次闲逛中,李白认识了一位要把铁棒磨成针的老婆婆,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李白,于是李白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 我当读到"老婆婆说:"我 ...

  • 爱是付出,不是索取--[山楂树之恋](观后感)
  • [爱是付出,不是索取--<山楂树之恋>(观后感)]爱是付出,不是索取这是<宝莲灯前传>里面的台词,而且也是贯穿很长一段剧情的线索,爱是付出,不是索取--<山楂树之恋>(观后感).不知不觉中,这句话慢慢的变成一种意念扎根在心底.起初,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爱情,心胸狭隘 ...

  •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读后感
  • 读后感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在古代的水墨地图上,以青铜时代的东周王都洛阳为中心,东至齐鲁,西到关中,北抵燕赵,南达吴楚,驿道相通,四通八达. 长于说辞的谋士,带着鱼肠的剑,简朴的青衣,一骑绝尘,携着简书和符信,往来于诸候国的城池之间,穿山 ...

  • [蜡笔小新]观后感
  • 儿子喜欢看蜡笔Shinchan,看动画时眼睛不眨眼眨眼,经常我想伸到他的眼睛,那个孩子闭上眼睛一会儿,这是我使用欺诈的效果收到的方式.我告诉我的男孩:眼睛近视,不能打开车和飞机.汽车的儿子也非常迷恋飞机,他的野心是:当他开车,不要让我的父亲移动方向盘,让我的父亲诚实地坐在车的后座,坐下,不允许说话. ...

  • [心胜]读后感
  • <心胜>读后感 最近,读了军旅作家金一南所写<心胜>一书,感受很深.这是一本描述勇气和必胜信念的书籍,这是一本激励人心强调精神的书籍."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 ...

  • 城南旧事观后感800字
  • 今天下午我们初一年级组组织学生观看了影片. 这部影片我已是第三次观看,没想到,一些情节还是深深得打动了我,我不禁流了眼泪. 当我看到妞儿不堪忍受后爹后妈的毒打,在一个大雨天找到英子,在英子家撸起袖子裤子让英子看她身上的伤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眼睛湿润了.不禁为的妞的不幸遭遇感到不平和同情.城南旧事观后 ...

  • 与动物交谈的男孩读后感
  • 与动物交谈的男孩读后感(一) 在假期我读了罗尔德.达尔的短篇小说<与动物交谈的男孩>,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渔民从大海里打捞了一只大海龟,卖给了一位旅馆经理,旅馆经理想把大海龟做成美味佳肴,这时一个小男孩哭闹着让他爸爸买下了这只海龟,买下后,还让渔民保证永远不能伤害那只海龟,小男孩在海龟耳边 ...

  • [勤奋坚强]读后感
  • <勤奋 坚强>读后感 推荐书名:<勤奋.坚强> 推荐理由:<勤奋.坚强>将在你行走的背囊里装入自信.梦想.宽容.乐观.诚信等品格,伴你成长. 推荐人:宋睿 白天,你只能看到太阳系中的太阳,而在黑夜中,你却能看见遥远星系中的颗颗明星. 一个境况不好的年轻人,和他的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