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

论日本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

姓名:***

专业:********* 学号:*********

摘要:

最近围绕钓鱼岛的事件频频发生,日本首相、外相高调的不承认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还将一些历来争议的海疆列为日本的固有领土。中日针对钓鱼岛主权摩擦近60年之久,现在民间、政府之间的激烈摩擦也相继出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是当侵略者挑衅中国领土完整、尊严的时候,中国会毫不留情的给予沉重的打击!再加上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虽说战争早已结束,但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长期的战争状态粉碎了中日两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相互师从、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日本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钓鱼岛 抗日战争 中日关系

研究方法:文件缩略 网络电视新闻

一、中国和日本历史关系

中日从东汉起就有外交关系,卑弥呼朝贡,倭王赞朝贡。公元1646--1868年日本开始了“唐华”,全面学习我华夏文明,先后13次派遣遣唐使,大量的派遣留学生赴唐朝学习,从那时起,日本就开始效仿中国改革,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茶道......中日关系开始长时间友好的发展,直到元朝忽必烈二度入侵日本,中日关系恶化,到明朝,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日本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扰乱人民生活。两国经过几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平壤战争、闲山岛海战、蔚山之战、露梁海战等。清朝后,日本对中国侵略更加明显。1894年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这次战争是由于日本用武力侵占朝鲜,并于7月偷袭中国海陆军而引起的。1894年7月25日以丰岛海战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1901年9月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奴役条约《辛丑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既支持革命党也支持清王朝,图谋分裂中国。后来,日本有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

我们可以看出中日关系在明朝前都是友好的发展,两国进行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明清后到民国,两国更多的是冲突、武力、战争,而其中,是日本对我国的侵害,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

二、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1、 公元一八七四年,日本借难民问题为由,出兵进攻中国台湾。迫使清政府赔偿白银五

十 万两。

2、 公元一八七九年日本侵略军侵占中国领土琉球群岛,将其改为冲绳县,并入日本版图。 3、 公元一八九四年日本侵略军侵入东北各省,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各岛,迫清朝赔白银

二 亿三千万两,几年间共得清政府赔款近十亿两,充实日本侵略军军费及国库。

4、 公元一九零零年,日本与俄罗斯,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意大利,奥匈

国 共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抢劫。

5、 公元一九零四年,日本侵略军进入我国东北,夺南满,旅顺,辽东,迫使清朝开放凤凰, 辽阳,铁岭,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等十六城供日本人居住。

6、 公元一九一四年,日本侵略军夺占中国胶东半岛青岛,济南各城。然后迫袁世凯同意签 署“二十一条”约,欲鲸吞中华全国。规定日本对旅顺,大连并南满铁路,沈阳至安东铁 路租期延至九十九年及允许日本人在南满租借土地,开矿筑路。

7、 公元一九二八年,日本再次出兵济南,第二次阻止北伐军进兵。六月在沈阳皇姑屯车站 炸死张作霖。

8、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

9、 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日本侵略军在东北,一手炮制伪满州国成立,溥仪被安排担任执 政,以后在日本侵略军的策划下,溥仪又改称为皇帝。

10、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七月三十日,北平被日 本侵略军攻陷,八月天津失守。

11、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十二月十三日侵占南京及杭州,并进行南 京大屠杀。

12、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日本侵略军,先后四次轰炸重庆市,重庆市人民死伤甚多。

三、中日关系现状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3年1月互设大使馆,1978年8月12日,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日,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2008年5月15日晚21时30分,由日本外务省、海上保安厅派出赴成都参加抗震救灾的国际紧急救援队,一行31人,这是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特大自然灾害后接受外国专业人员救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2万吨燃油紧急援助,免费提供大量援助物资,派出救援队。

四、中日主要存在问题

1、历史问题:1998年,日本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虽然这一道歉姗姗来迟;但另一方面,日本极少数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仍时有发生。

2、台湾问题: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从来贼心不死,2001年小泉纯一郎任首相后,加强了对中国台湾局势的干涉。

3、日美安全合作问题:2005年2月19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举行了“美日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会议”,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对1996年制定的《美日安保协议》做出重大修改,第一次公然把台湾海峡列为两国共同战略目标。

4、靖国神社问题: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小泉自2001年4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顾日本国内舆论与亚洲各国反对,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5、东海油田问题:2006年我国已建立和实施了东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监管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进行调查等作业的外籍船只,日本方面要求中国停止单方面的开采,并向日本提供东海油气田的地质资料以及其他与油田开采相关的数据。日本政府已于4月13日开始为日本企业办理东海“日本中间线”东侧的油气田试采权手续,中日就东海资源的角力正不断升级,在日本拒绝与中方“共同开发”,并多次派出海上保安厅的直升机和巡航艇,企图接近中国在东海开发的“春晓”气田后,中国已派遣导弹护卫舰对油田进行保护。

6、教科书问题: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更加暧昧和倒退,他们

把中日战争责任完全推给中国,日本反而是受害者,并将8年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煞了日本希望灭亡中国的阴谋,

7、钓鱼岛问题:钓鱼褚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明朝永乐元年元年(1403年)《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并另有多本古籍均可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褚岛及其附近海域有无可争辩主权,我国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五、解决问题方法

胡锦涛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本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本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中方正密切关注钓鱼岛事态发展,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1、与日交涉中日应在历史问题达成共识,日本要反省自己的过错,把历史教科书的那些暧昧语言改为事实。

2、台湾、钓鱼岛都是我国领土,我们应捍卫领土完整,不能让他人干涉我国内政,在东海油田,台湾,钓鱼岛问题上坚决不让步,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我国主权。

结束语:

中国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悍的核武器,中国同样拥有世界上少见的仁慈,中国500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真正的战争史,中国自古到今因为领土、尊严、牺牲的人数是世界上人口的一半,中国的历史告诉世界,中国不想战争,也不需要战争,但是绝不怕战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主席就钓鱼岛事件的讲话

2、《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 解放军出版社 主编:王道平

3、《日军侵华战争纪实(1931—1945)》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编:王辅

4、网易新闻“钓鱼岛事件专题”

5、《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 《联合日报》

论日本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

姓名:***

专业:********* 学号:*********

摘要:

最近围绕钓鱼岛的事件频频发生,日本首相、外相高调的不承认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还将一些历来争议的海疆列为日本的固有领土。中日针对钓鱼岛主权摩擦近60年之久,现在民间、政府之间的激烈摩擦也相继出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是当侵略者挑衅中国领土完整、尊严的时候,中国会毫不留情的给予沉重的打击!再加上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虽说战争早已结束,但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长期的战争状态粉碎了中日两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相互师从、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日本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钓鱼岛 抗日战争 中日关系

研究方法:文件缩略 网络电视新闻

一、中国和日本历史关系

中日从东汉起就有外交关系,卑弥呼朝贡,倭王赞朝贡。公元1646--1868年日本开始了“唐华”,全面学习我华夏文明,先后13次派遣遣唐使,大量的派遣留学生赴唐朝学习,从那时起,日本就开始效仿中国改革,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茶道......中日关系开始长时间友好的发展,直到元朝忽必烈二度入侵日本,中日关系恶化,到明朝,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日本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扰乱人民生活。两国经过几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平壤战争、闲山岛海战、蔚山之战、露梁海战等。清朝后,日本对中国侵略更加明显。1894年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这次战争是由于日本用武力侵占朝鲜,并于7月偷袭中国海陆军而引起的。1894年7月25日以丰岛海战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1901年9月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奴役条约《辛丑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既支持革命党也支持清王朝,图谋分裂中国。后来,日本有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

我们可以看出中日关系在明朝前都是友好的发展,两国进行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明清后到民国,两国更多的是冲突、武力、战争,而其中,是日本对我国的侵害,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

二、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1、 公元一八七四年,日本借难民问题为由,出兵进攻中国台湾。迫使清政府赔偿白银五

十 万两。

2、 公元一八七九年日本侵略军侵占中国领土琉球群岛,将其改为冲绳县,并入日本版图。 3、 公元一八九四年日本侵略军侵入东北各省,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各岛,迫清朝赔白银

二 亿三千万两,几年间共得清政府赔款近十亿两,充实日本侵略军军费及国库。

4、 公元一九零零年,日本与俄罗斯,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意大利,奥匈

国 共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抢劫。

5、 公元一九零四年,日本侵略军进入我国东北,夺南满,旅顺,辽东,迫使清朝开放凤凰, 辽阳,铁岭,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等十六城供日本人居住。

6、 公元一九一四年,日本侵略军夺占中国胶东半岛青岛,济南各城。然后迫袁世凯同意签 署“二十一条”约,欲鲸吞中华全国。规定日本对旅顺,大连并南满铁路,沈阳至安东铁 路租期延至九十九年及允许日本人在南满租借土地,开矿筑路。

7、 公元一九二八年,日本再次出兵济南,第二次阻止北伐军进兵。六月在沈阳皇姑屯车站 炸死张作霖。

8、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

9、 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日本侵略军在东北,一手炮制伪满州国成立,溥仪被安排担任执 政,以后在日本侵略军的策划下,溥仪又改称为皇帝。

10、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七月三十日,北平被日 本侵略军攻陷,八月天津失守。

11、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十二月十三日侵占南京及杭州,并进行南 京大屠杀。

12、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日本侵略军,先后四次轰炸重庆市,重庆市人民死伤甚多。

三、中日关系现状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3年1月互设大使馆,1978年8月12日,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日,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2008年5月15日晚21时30分,由日本外务省、海上保安厅派出赴成都参加抗震救灾的国际紧急救援队,一行31人,这是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特大自然灾害后接受外国专业人员救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2万吨燃油紧急援助,免费提供大量援助物资,派出救援队。

四、中日主要存在问题

1、历史问题:1998年,日本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虽然这一道歉姗姗来迟;但另一方面,日本极少数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仍时有发生。

2、台湾问题: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从来贼心不死,2001年小泉纯一郎任首相后,加强了对中国台湾局势的干涉。

3、日美安全合作问题:2005年2月19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举行了“美日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会议”,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对1996年制定的《美日安保协议》做出重大修改,第一次公然把台湾海峡列为两国共同战略目标。

4、靖国神社问题: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小泉自2001年4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顾日本国内舆论与亚洲各国反对,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5、东海油田问题:2006年我国已建立和实施了东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监管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进行调查等作业的外籍船只,日本方面要求中国停止单方面的开采,并向日本提供东海油气田的地质资料以及其他与油田开采相关的数据。日本政府已于4月13日开始为日本企业办理东海“日本中间线”东侧的油气田试采权手续,中日就东海资源的角力正不断升级,在日本拒绝与中方“共同开发”,并多次派出海上保安厅的直升机和巡航艇,企图接近中国在东海开发的“春晓”气田后,中国已派遣导弹护卫舰对油田进行保护。

6、教科书问题: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更加暧昧和倒退,他们

把中日战争责任完全推给中国,日本反而是受害者,并将8年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煞了日本希望灭亡中国的阴谋,

7、钓鱼岛问题:钓鱼褚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明朝永乐元年元年(1403年)《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并另有多本古籍均可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褚岛及其附近海域有无可争辩主权,我国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五、解决问题方法

胡锦涛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本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本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中方正密切关注钓鱼岛事态发展,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1、与日交涉中日应在历史问题达成共识,日本要反省自己的过错,把历史教科书的那些暧昧语言改为事实。

2、台湾、钓鱼岛都是我国领土,我们应捍卫领土完整,不能让他人干涉我国内政,在东海油田,台湾,钓鱼岛问题上坚决不让步,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我国主权。

结束语:

中国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悍的核武器,中国同样拥有世界上少见的仁慈,中国5000年的历史,也是一部真正的战争史,中国自古到今因为领土、尊严、牺牲的人数是世界上人口的一半,中国的历史告诉世界,中国不想战争,也不需要战争,但是绝不怕战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主席就钓鱼岛事件的讲话

2、《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 解放军出版社 主编:王道平

3、《日军侵华战争纪实(1931—1945)》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编:王辅

4、网易新闻“钓鱼岛事件专题”

5、《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 《联合日报》


相关内容

  • 中国当前周边安全形势
  • 摘要:有人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打开世界地图一看,猛然一惊,原来现实真的很严峻.从越演愈烈的南海争端到最近的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一系列的事对我国家安全提出挑战,中国周边安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朝鲜.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 ...

  •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及应采取措施
  •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及应采取措施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我国 ...

  •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
  •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 与思考 学院:网络工程 专业:信息安全 目录 当前我国的周边分析形势与思考 ................................................................................................... ...

  •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威胁与挑战 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当前,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热点地区降温,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周边安全环境获得改善,这是我们对目前周边态势的基本判断.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固 ...

  • 军事教育论文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论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 姓名:.... 专业:护理系(3)班 学号:....... 摘要:通过对军事教育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现如今:我国周边存在着复杂而又多变的的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 ...

  • 2012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内容摘要: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总体上呈现"北稳"."西热"." ...

  •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 ...

  • 军事理论--战略环境
  • 二.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的基本概念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和和平的总的态势.战略环境是动态的,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战略环境 ...

  • 中国国家周边安全
  • 中国国家周边安全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变的越来越强大,相应的别国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发展.其中,有因此和中国保持更友好关系的各国朋友:也有因此和中国抢夺地盘,暗地里和中国做对的国家.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主要面临以下几点问题:海上问题矛盾激化,半岛局势僵局难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了,周边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