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一、书名:《经典常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9

二、种类:语文课——高中——课外读物 社会科学——古籍——简介——中国

三、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句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

家、诗人、学者、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后随家定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到清华大学执教,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最

初以诗出名,如《毁灭》,20世纪20年代中期致力于散文创作,,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

的现代汉语体散文做出了贡献,作文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

诸多方面的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辩》、《经典常谈》、《国文教学》

(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闻学研究纲要》,一生著作26种,约两千多万言,有《朱

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集》。 背景:完成于1931年2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进入20世纪以来,1905年科举正式结束,开始了分科教学,但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缺

乏,语文学科的变化不大,除了国文课以外还有读经、讲经的内容。1912年到1932年是语

文建设阶段买蔡元培提出改革建议,目的是要用国文自由发挥思想,理解语言文字,涵养学

习之兴趣。20年代后我国教育开始受到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如实用主义,杜威的学中做,

学制改革,实验测量测验,美国的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但是由于不能完全适应本土教

育现状,故产生了很多弊端。引发国人思考教育的变革,1921年我国开就始了教育改革,1922

年教育部公布改革令《壬戌学制》,标志新学制的开始,中国语文教育才进入了新阶段,后开

始制定各科的各科的教学大纲,促进了教材的编写。 朱自清在序中说“新式教育实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

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指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

确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

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

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

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1922年教育部制定的初中高中的《国文课程标准》)

四、内容:

结构上一篇叶圣陶先生做的序,一篇朱自清先生自己做的序,然后是说文解字第一 ,周

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

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后有王林春撰写的《经典常谈》导

读。

叶圣陶《序》对朱自清的这部书给予肯定,并对其人有追悔之情,更提出这部丛书的意

义所在,和为中小学生朋友提供的便利之处。 朱自清《序》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

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交待了写书的背景,目的和书的体制,还有指出读后不去读经典的弊

端。 《说文解字第一》

文字的演进:至东汉许慎有《说文解字》收9000字,有小篆,古文,分析偏旁,定部首,

每字都有说解,帮助通读古书,也可寻古字之演进,实为小学,今文字学,定性为文字学的

古 典,是工具。金石考物的“铭文”(金文),生周朝青铜器之上,为“铸”;商代甲骨文,

“契”是刀刻的意思,“书”是用笔、竹木简、帛、纸等写;用模具“印”。造字用字有“六

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秦后只是书体演变,趋向简易,有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行草。

《周易第二》

以小见大,以“八卦”起头,辟邪为小,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援引“河图洛书”

的典故,伏羲为八卦画者,疑其为秦汉间儒家假托圣人。接以古占卜火灼甲骨定吉凶,为卜

辞,筮法,定数(书目在巫术中的魔力),八卦以数目为基础,乾坤、兑巺、离坎、震艮,以

数的错列组合形成64卦,创制推演之人为史官。应合一百二十体的兆象,有繇辞断吉凶,分

卦辞和爻辞。从卦爻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可知为西周初叶,“易”为简易,每卦、爻是一定

的,引申推论叫易。

作用改变从筮书到儒经的一部,受阴阳、道家影响,新解《易》为哲学,有代表天地,

阴阳,男女,包揽宇宙自然一些变化的,并因此有观象制器的故事。考证《周易》的来源,

说法不一,都是圣人之作。 《尚书第三》

最早的记言体,直接录入,不必枉费心机。先于记事文,战国前大都以记言为主,也可

称为辞,应是当时的“雅言”。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书,大部分为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

话。史官记录目的在于日后查考,相传汉有《书序》,书的本意是记录,应是当时的档案,经

汉人结集改为《尚书》,即上古之书,后为书经,伏生所藏尚书余篇为东汉以来《今文尚书》,

西汉孔安国整理《古文尚书》,刘向刘歆父子欲抬高其地位,引发古今文之争。今文重微言大

义,古文重名物训诂,这里还指出了“伪”《古文尚书》的流传演变,直至清代被彻底抛弃,

但搜集整理后的《今文尚书》也存有真伪之分。 《诗经第四》

源头为上古歌谣,诗乐舞三位一体,将歌谣分徒歌和乐歌,节奏上使人在疑问中娓娓道

来,不失原意,又轻松通俗叙述。借乐器,并以重章复沓表情并成为后来诗的特点之一,用

文字记录这些歌谣并不是为欣赏研究,大概是乐工为了唱奏,春秋后便为宴飨奏乐。采诗献

诗,战国时随着贵族渐落,职业乐工失散,乐谱亡佚,余下《诗三百》。后解“诗言志”,志

总是关联政治教化的,其作用为春秋是的外交辞令,以断章取义做政治暗示。孔子用来讨论

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思无邪”,孔子后为六经之一,有毛诗序,郑玄笺。解释了风雅颂,南

及赋比兴,还以政教以为最浓重。 《三礼第五》

以牌位“天地亲君师”解为生命,政教,家族的本源。荀子称三本说,可叫做礼制主义,

春秋三传第六针对人欲望无界限分际,以制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社会秩序。从感谢和

敬畏提出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婚丧宴会便都有一套程序,对于五伦也有道理。但其不能随

时代变通就会束缚人,成为伪礼。礼乐并称,乐叫人平心静气,改善人心,移风易俗,后来

依儒礼乐刑政便是王道,互为因果,礼崩乐坏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季札观乐

考察政治气象,诗礼乐成为人才的必备标准,接着解析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进行,各国都有,只是只

留下了鲁春秋,这里提及了“孔子获麟”的故事,认为春秋为信使,鲁隐公到鲁哀公242年

的历史,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性质为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目的是徵实和劝惩。为春秋作传的

有《公羊传》《谷梁传》《春秋左传》,前两者全以解经为主,后以叙事为主,其作者及流传,

晋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仅存杜预注,《左》兼具史学,文学之美。 春秋大义:从春秋五霸到尊王攘夷,有从成败里见教训,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实为

王 道。

《四书第七》

四书为小学教科书,其地位和作用是科举的用书,且要有朱注。四书因朱熹而合成,程

颐程颢兄弟首推,朱熹集四书的原因:《大学》为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垂世立交的大典”。《论》

《孟》“应机接物的微言”;《中庸》为孔门心法,领会最难,由浅如深,修人心。朱熹给《大

学》《中庸》作传,后为章句,因对《论》《孟》的注是融合各家,故为集注,集考证的《四

书》作者及传注本,致力平生,实为要建立儒家道统。 《战国策第八》

交待战争背景长期混乱,礼崩乐坏,各国有招揽名士之风,兴起游说之士,战国七雄秦

与六国的“合纵”“连横”的游说中,以张仪,苏秦二人的几段故事突出战国时谋臣策士所追

求的功名利禄,表明特殊时代仅以口舌之辩即能成就一番事业。所记说辞结为《战国策》,汉

刘向编定,汉初蒯通约以整飭,评价,定名。 《史记汉书第九》

《史》与《汉》的地位,较之其它史书更系统是记事的史。 《史记》成书因司马迁的家学渊源,董仲舒为良师,山水游历,父遗志,史官之责,丰

富的第一手资料,又因李陵事件而发愤著书。“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因其二人都是当时保

存文献之人,更承借史以明道的儒家思想。目的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有评《史》非“述而不作”,“而是非颇缪于圣人”,述其体例,肯定

通史,人物传记的价值。

对比两书的作者,著作权,文质变,尤其是《汉》对辞赋的影响,史实简繁之论,通古

与断代之论,主客观之辩。 《诸子第十》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士阶层出现: 托古之言: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翟;道家的老子、庄子。 名家的邓析、惠施、公孙龙,以语言文字来作种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 法家的韩非子重“法、术、势”,从政治出发,为使用。 阴阳家,齐人邹衍,创五德终始,以五行相生相克,运息不停解天道人事互相影响。 秦

相吕不韦集门客作《吕氏春秋》基调是道家;汉淮南王刘安集门客作《淮南子》。 董仲舒“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辞赋第十一》

屈原忧愤作楚辞,代表《离骚》,《九章》,“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隐喻政治,分析其篇

章特点,善用譬喻,铺张排比,句式参差,合楚地音乐,宋玉承屈原,古之“悲秋”第一人,

到汉代受楚辞影响出现了骚体赋,有考证荀赋。《汉书·艺文志》又分出杂赋,汉大赋盛极一

时,抒情小赋。到齐梁,唐初为“俳体”的赋,宋承唐的古文运动,诗文不再重排偶而是转

向散文化,赋体也变了。形制上对整出现了律赋,“古赋”近似于古文了。 《诗第十二》

从汉乐府的乐府诗,采用楚声和新声两种新调子,新声是五言的源头,因乐府诗的主题

及以叙事为主,出现了最早的五言诗,班固的《咏史》,《古诗十九首》时五言以相当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有建安三曹的五言诗,又出现了七言歌行体,正始阮籍的五言诗。晋渐

典故,排偶,郭璞的游仙诗,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齐永明出现声律论,加之

四声平仄,有“宫体诗”。唐代有律诗绝句,都有五、七言,代表李白杜甫,影响了韩愈的散

文化诗歌倾 向。元白的讽喻诗和“长庆体”是粗豪一派。张籍贾岛是苦吟一派。宋初有西昆体,晚

唐体和白体,此外江西诗派有独霸之势,苏轼以文为诗,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陆游的爱国

之诗,范成大的田园诗,七律更加进步。 诗歌的演进变化,其“吟咏情性”,“温柔敦厚”的作用,随历史而改变,并成为唐的代

表。 《文第十三》

最早的是卜辞,只是单句,《尚书》部分有章节,且成篇,到诸子为“论”,《庄》、《韩》

有“寓言”,《吕氏春秋》、《淮南》成系统,《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善人物描写。汉赋铺张,

排偶用典,魏作骈体文,梁昭明太子的《文选》首提“文”的标准。新文体发展讲经讲义,

有“故”、“解”、“传”、“注”、“义疏”。由于汉赋后来空洞无意,藻饰华丽,初唐陈子昂倡“风

雅兴寄”,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文以载道强调道统,宋代欧阳修再次改革古文。明代行八股取

士,作騈偶四六文,清代桐城派的方苞,姚鼐提出义理、考证、词章,后有曾国藩等人。清

末梁启超掀起文界革命,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的“新体文”,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文运

动使五四后文白并行,并开始了国语的现代化。 唐代还有语录和传奇,是最初的小说,来源于佛经和神话传说,到宋代成为话本,是白

话小说的前身,有了四大传奇,章回体,清代《红楼梦》实为小说的集大成。

六、简评: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几乎囊括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把工具性如字和人文性比如诗、文、

辞赋的流变一通到底。概述了儒家经典的几部大书,但只浅浅的点到,并不深入,却将应有

的名词,观点,考证,评论都搜集归纳为一体,其知识的涵盖量是非常大的。其优点让读者

能从源头上来看待事物,并不会断章取义,总是有个体的关照。重书的出处、作者、书的真

伪及保存可信度,同时关注书的注解等。《周易》的来源演变及今人解释的哲学观点,使人看

起来就不觉得突然,同时又提出一些如“鬼治主义”、“德治主义”(《尚书》)的不同,这个在

文学史教科书上是没有的。《诗》解释的并不繁琐。《三礼》并不重其讲什么,而是在礼的解

析“礼治主义”。《春秋》连同微言大义,三传简单的比较点到为止。也不忘了《史记》,《汉

书》的对比分析,不深,却很明晰,肯定了《艺文志》点到了对目录学的继承。 所以说我觉得这《经典常谈》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因为知识的涵容太大,虽然不深,

但有时太简单反而印象不深刻。最后三章有些地方感觉看起来还是有点乱。当然语言上明白

畅晓,并不古色,小有幽默,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篇二:人文地理读书报告 人

告 大三学了三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这三门课都是地理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又各不相同,自然地理学主要内容是关于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经济

地理学则侧重于地理区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对来说,人文地理学就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

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

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

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我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简单的,同时也是复杂的。

简单是因为其偏文科的性质,复杂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专题都是我们思考了许久却没有确切

答案的关乎全人类的话题。 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人文地理学的读书报告,我并不想简单的归纳每一章所讲的内容。我

只是想就书上所涉及的人口、农业、工业、城市、语言、宗教、旅游和政治等主要话题谈谈

我的想法,以表达我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从哲学角度看,世界是对存在的生命范围的描述,自然

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通俗点来说, 就是人类所居住生活的地球。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把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我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问题。农业革命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

下,世界人口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农业革命之后,农牧业基本取代了采集和狩猎,

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就拿中国来说,清朝

是中国农业社会的鼎盛时期,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四亿。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大

幅度的提升,世界人口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到1999年,突破了60亿大关。我认为进入高

度发达的后现代人类社会之后,世界人口会趋于稳定,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当然了,如果

人类移居其他星球,人口还可以继续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世界上

90%的人口生活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绝大部分又生活在北半球。就拿中国来说,

中国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状况。西藏自治区拥

有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区常住人口仅300多万,甚至还比不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个

地级市。而像河南、山东、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人口接近或超过一亿。 中国的人口迁移也是一个有趣的现像。在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很多是因为战争或行政

原因。如湖广填四川,四川因为多年的抵御蒙古骑兵的战争,人口急剧减少,一片生灵涂炭,

政府为了恢复生产, 加强对四川的统治,制定了各种政策将湖广等地的人们移民到四川,历时几十年之久。 农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农作物的成规模种植和家畜的训化使得人们有足

够的食物养活自己,于是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聚落,进而发展成城市和国家。中国的历

朝历代都把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大业。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往往是建立在农业发达的基础上。

在中国,农业的基本格局是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也影响了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南方

人吃米饭、年糕;北方人吃面条、大饼。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三种职业就

是农民、工人和当兵。农业乃国之根本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建国初期,由于大跃进的运动

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直到九

十年代,中国人民才基本解决温饱。杂交水稻之父,湖南人袁隆平院士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很多人误以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是中国,其实是美国。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在于我们可以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耕地少,出了东北平原外,中国南方大部分农村还停留在各家各耕自己

田的阶段。美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高,位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农业大州加利福尼亚就像是

一个一望无际的大农场,连撒农药都是开飞机进行的。在中国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也采取了

与美国相似的农业技术,例如农作物都采 用滴灌等。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一般都是农业大国,例如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国。

但各个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有不尽相同,美国是玉米,中国是水稻,而巴西则是咖啡豆。 继农业社会之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巨大进步。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

工业并不是近现代才产生的。在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女织也是工业的一种。中国古代也早

早出现了冶金业、制陶业等。到了近现代,英国凭借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霸主。谁是经济强

国,谁就在这个世界享有话语权。如美国、德国还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其中钢铁工业是衡量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硬指标。钢铁工业是其他工业如军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

业和制造业的基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也开展了大炼钢铁运动,甚至提出15年赶英超美的

目标。当然,这都成为往事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钢铁产量第一的大国。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依然成了一个大工厂。各国分工明确,互通有无。网上也有

很多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段子,如开着德国的车,看着美国电影,喝的是巴西咖啡,取得是越

南媳妇等。而中国则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转移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伴随

的是内陆农村地区人民到沿海城市打工的热篇三:《说文解字》及其在文献阅读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及其在文献中的应用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

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合乎科学精神又具有独创民族风格的字典。

它大约成书于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是作者花费了半生心血才写成的。 许慎是古文学派的经学大师,曾被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他的观点和古文学派其他经

学家的观点一样,是主张通过语言文字学(当时称“小学”)来治理经典,以达到“为实”的

目的。所谓“为实”,就是从记载经典的语言文字出发,实事求是地探求古人的原意,还它一

个本来面貌,而不是以今人之意去妄断古人,使经典失去它原来的真相。这个观点,对研究

语言文字和研究经学这两个方面说来,都是唯物的。正因为如此,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

便成为一部对阅读古代文献很有价值的字典。 《说文解字》共搜集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形体,加上重文(当时的异体字)是一万零五

百一十六个。这些形体是按部首编排的,全书共分十四卷(卷分上、下)及五百四十部。《说

文》的部首分得比较琐细,次序也比较零乱,今天的人查阅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新版的

《说文解字》后面都附有笔画检字索引,可以按楷化以后的字形笔画去查检。在这一万多字

形下面的说解,都分成形、音、义三个部分,排列是先义后形最后音。如:《四下?肉部》“肍,

孰(熟)肉酱也。从肉九声。读若旧。” 运用《说文》阅读古代文献时,不要只看本字下的说解,还应注意散见在书中的有关材

料。要综合使用《说文》,才能更好地发挥这部字典的作用: 对每字的意义,不但要看本字下的训释,还要看其他地方的有关材料。例如,《十三下?

力部》“加,语相增加也”,光看这个训释,很难理解“加”的准确词义。翻到《三上?言部》

便可看到“譄”和“诬”都训“加也”。从被“加”训释的两个字,可以了解“加”所以从“力”

从“口”,正是以不实之词强加于人,本义是“诬妄”、“诬蔑”。 对每字的字形,也要广为搜集书中的有关材料。例如,《九下.厂部》“厃”下说:“一曰

屋 合起来,可以看出“檐”曾有另一个更简单的形体作“厃”。 读音更是如此。只有将有关材料集中起来,才能更准确地明音明字。例如, “麓”的重文“录”常常同时作一对异体字的声母,它们的声音必相同,而且还可证明

这两个字常常用作同音假借字。 训义更需要广泛搜集。例如《十四下?巳部》“巳,巳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

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然《九上?包部》包下云“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又如 《一 在运用《说文》之前如果能将这些散见的形、音、义材料都集中起来,抄在本字的书头

上,可以在解决古代文献阅读中的问题时,收到加倍的效果。 《说文解字》对我们今天阅读古代文献,有什么实际作用呢?大体可分三方面谈: 第

一、解决古代文献中的疑难字词问题。 《说文》保存了很多对了解古代生活、古代语义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可以在解决古书的

疑难问题上提供资料。例如,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其中有一部《医经方》,《医

经方》中的《十一脉炙经》第二种(甲本)记载:“肩以(似)脱,臑以(似)析。是肩脉主

治。”“臑”当什么讲?新《辞海》(修订本)根据胡培翚的《仪礼正义》解释作“牲畜的前肢”。

这是一种未从根本上训释词义的注解,不能解决《医经方》的这一问题。而《说文》的解释

很清楚:“臑,臂羊矢也。”意思是说,“臑”是中医经络学的一处穴位。在肩下触之有羊矢状

筋胳之处。因为这个穴位在肩臂处,所以引申为臂,又由人臂扩大为牲畜的前肢。《十一脉炙

经》正是用的“臑”的近引申义,即人臂。 第二、了解词的引申脉络,掌握词义特点,辨析古今词义的殊异。 词义是在发展变化中的。多义词的各义项彼此有关联,形成一个系统的义列。这个义列

的出发点是词的本义,也就是与字形一致的那个意义。本义显示了词义的特点,并且决定了

引申的脉络。而《说文解字》正是贯彻形义统一的原则,从形体出发来解释本义的。所以,

运用《说文解字》,不但可以准确掌握词义的特点,从而了解词义引申的脉络,以便对古代文

献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还可以避免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附会古代汉语,以致弄错原意或闹

出笑话。有些现代人写的古体诗或来源于秘书工作古代文献的成语,在用词时也常常用的是

古义,也需要用《说文解字》这样的古代字典来解决词义问题。例如前面所说的“加”字,

《说文》训“语相增加”,又以“加”训“诬”,便可以看出它的本义不是一般的“增加”,而

是用不实的言词强加于人。这样,我们便可更加准确地了解“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个成

语的含意,也可以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曹刿论战》一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加” 为什么当“以少报多”讲了。又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横”字,

如果用今义来解释,就很难讲通。眉毛本是横的,“横眉”如何与“冷对”相联呢?查《说文》

便可知道“横”是“阑木”(见《六上?木部》)也就是栏门的木头,引申为凡以木遮拦都叫“横”。

《二上?口部》“告”下说:“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这里的“横”是挡牛的。“横”

由此又引申出两方面的意义来,一是“纵横”义,一是“阻挡”义,韦应物诗:“野渡无人舟

自横”,正是说船身自由漂泊,处于阻挡水流的方位。“阻挡”也就是不顺、不听从,“横眉冷

对”的“横”用的正是此义,是形容眉目的神情的:尽管面对千夫所指,眉目却显出不屈从

的坚韧态度,给以冷遇,这才是这句诗的原意。后人因不理解“横”的词义引申脉络,便以

“横眉厉目”的“横”附会为“纵横”义,又改为“横眉立目”,未免不得要领。 第三、

掌握古代文献用字的规律,以排除文字障碍。 阅读古代文献,最难的是掌握词义,而掌握词义的障碍又往往在文字上。文字是记录语

言的,古汉语大多是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读书时人们往往按字来理解词。但是

在古代文献里,字和词的对当关系并不那样整齐,有同一个词却写不同的字的,也有不是一

个词却写同一个字的,还有为这个词造的字偏去记录跟他无关的词的。这是因为汉字是表意

文字,每个词都造一个字太烦琐了,就出现一种造字的假借现象,明明该造一个字,却不造

了,用一个同音的字代替。这样,一个字形就记录好几个词。而写字的人也不是那么拘泥于

造字人的意图,常常有拿同音之字互相借用或互相通用的现象。这样一来,读古籍的人按字

面意思去了解词义就常会发生错误。而《说文解字》一方面严格按形义统一的原则来讲本字、

本义,一方面又用各种方式指出古代文献用字的规律,这就给了我们一把排除文字障碍的钥

匙。

例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世以鲍焦为 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 “从颂”不好理见“容”与“颂”同音(“容”又从“公”声,“颂”又从“容”声)。“容”

训盛义为“容纳”、“包容”,本来没有“容皃”的意思,而“颂”训“皃”,“容皃”的“容”

正是“颂”的借用字。可见“从颂”就是“从容”。“从容”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又如,今天

有“衣冠楚楚”的成语,而《说文?六上?林部》“楚,丛木,一名荆也。 ”与“衣冠”连用,义不可解。而《七 所以,尽管有了许多现代编写的字典辞书,还有了新编的《辞源》、《辞海》,在阅读古代

文献时,有时还少不了运用《说文》。《说文》应当是从事语文工作和经常阅读古代文献的同

志所必备的一部工具书。篇四:变与恒——《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胡泽:变与恒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胡泽 再次翻起《得失》,已然过去了10年。每一页似乎都知若手足,每一页却又观同陌路。 这让人不由想起从前,爷爷拿着它像讲故事一样,而讲历史也成为近乎于每晚一次的睡

前定例。那时的我似乎正处于“上房揭瓦”的年纪,顽劣的难以形容。爷爷为了让我多“看”

些书,的确是用心良苦,这才有了每晚讲历史的惯例。每每讲到汉唐雄风之时,爷爷自是满

眼欣慰欢愉。文景之治、贞观开元,那些古老的故事也连带着脱口而出言,不假思索。言及

明清江河日下,则又颇为义愤,闭关锁国、丧权辱国,又好像每个字都是从嘴里硬“吐”出

来的,连吐沫星子都带着恨意。那些日子里,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就好像语文课文里必备文

章一般耳熟能详,不过这样的演义,也会带有诸多脱离书本的痕迹,带着来自那个年代的人

们观察历史独有的维度和观念。 所以,十年之后,再读《得失》,体味到的是“变与恒”之间的快慰。因为在我眼里,《得

失》本身就在变化,而我对《得失》的观念,也是跟着变化。 书本身并不厚,读来也确实耐人寻味。百来页的内容只要一沾手就难以搁置,谁敢想象,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洞悉千古,洞穿世事。读罢,早已是破晓时分,惊叹鞭辟入里和思

维连贯。对于先生在前言中就明确要求我们切勿孤立看制度的观点,更是前瞻性的体现。而

纵观先生整体地、变化地看历史,更加符合当代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 封建专制与士人政权 似乎在这些年的生活中早已被灌输了封建专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原则,专制就好

像是古代史的主题。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也毫不留情面的把封建帝制、皇权专制的帽子扣在诸

皇帝身上,在这方面他从未言及钱穆先生关于“士人政权”的说法。 钱穆先生首先对皇权政治下了“掌握在贵族、军人的政权”的定义。从而引出当权集体

掌权,而非皇帝一人。其次叙述了考试制度下没有世袭特权的读书人走进政府,作为品流的

士人执掌政权。从而大胆地将这个源起秦汉直至明清的制度主体描绘成“士人政权”。 对于这个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描述令人眼前一亮,至少从概念上将“黑暗的封建王朝”

一扫而光,让人重新认知千年政治制度的管理程式,或许这也是钱穆先生居于当时的时代背

景而迫切需要更正人们完全意义上的阶级思想的尝试。 然而,这样的政治理念未眠有些理想化,作为行政主体的“士人阶级”,是 否能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操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朝帝王的个人素质。换句话说,按照

理念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与君主的摩擦碰撞,昏庸的帝王统治下,谄媚逢迎盛行,而耿直认

理则会被看作是没有前途的。何况官职任免的权利说白了仍然在君王一人手中,所谓“顺者

昌、逆者亡”的思想是普遍存在与官吏之中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真正意义上的行

政权利,就值得思考了。 清承明制与部族私心 最生动的是钱先生在“清代”这一讲开篇就标新地划分出制度和法术两个概念,认为“清

承明制”所承的是一种法术,甚至认为明本身就不是完善的“制”。所以他强调清朝的制度在

明朝制度中加入的是满族部族的私心。 “法术”集中表现在中央组织设立、禁区设立、拉拢蒙藏等诸多方面。废除宰相设立军

机处,皇上诏书对外不公开,剥夺民间公开发言权,限制官员(尤其是汉人)官职,设置东

三省作为禁地关口,怀柔蒙藏挟制汉人这些似乎都是利己损人的招数。 不论是不是出于私心的考虑,应该看到清朝的先祖们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还是明智于元

朝的,接受汉人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政治理念,至少让清朝江山社稷延续了296年之久,蒙古

人就非常漠视汉文化,甚至朝野上下使用两套语言,对于汉文化的强烈排斥是元朝短命的重

要原因。而清朝的统治者们将自身的姿态降低(至少在广义的文化、生活),认同明王朝的文

化理念和管理思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自己的统治阻力,有利于整个政权的稳固,同时也利

于满族民族的文化发展。所以,清承明制并不一味是私心的,即使是私心的,在当时对于既

得政权也是较为明智的。 “太平天国”全盘否定? 我记得中学教科书里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还是给予非常肯定的态度的,虽然其本身也

存在致命的不足。然而钱穆先生对于“太平天国”的态度,似乎并不那么乐观,甚至接近于

全盘否定。

钱穆先生认为太平天国高层人员不懂政治,没有制度建树;推行均田制度,是某种“粗

浅的社会主义”;甚至“太平天国”国名就违背了历史传统。似乎他们更像是一群不学无术、

毫无政治眼光的封建农民。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胡闹。 我姑且妄自尊大一下,钱穆先生的《得失》一向注重横向、纵向比较,讲究避免孤立看

问题,是不是在“太平天国”上缺失了一些正面认知?当然,先生所言大多在理,只是唯有

“太平天国”全无正面辞篇,让我有些许疑惑。 作为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较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不知进步了多少。前期

的宗教传教,避免了起义的仓促上阵,得以构建自己理论体系, 积累民众基础。在南京时期,甚至提出了农民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肯定的,至少它反映出那个时代下的农民

阶级和进步人士救国的思路与热情。如果全盘否定,可能会使得农民群体的救国思路遭遇“吃

了五个馒头饱了,认为前四个都白吃了”的嫌疑。 对于许多问题,如“贤人制度”与民主到底哪个更有说服力?古代地方政治制度趋势是

自汉之后历代下降?唐朝真正的亡国在于穷兵黩武?我尚未进行比较良好的思考,所以只是

罗列于此,也希望老师能给予一定帮助。 虽然存在诸多疑问,也存在许多重读《得失》更新的认识(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变”)。

但依然欣赏钱老这样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历史首先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比如关于“九卿”的

解释部分,通过“说文解字”般的分析,让原本生疏的官职顷刻间生动起来,难以忘怀。再

者是宏观的叙事基调,(主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理性,令人信服。还有

是政治(中央、地方)、经济、军事、选拔(考试)的多角度展现,内容丰富,分析深入,这

些都是钱老不曾更改的叙事基调,我把它称之为“恒”。 所以“变与恒”这个题目是重读《得失》之时我自己认知的新增与巩固,疑问与答案,

以及通过自己阅读和对比爷爷“讲故事”得到的认知维度的转变,对待历史观念的更迭。在

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用阶级分析法来分析历史形态和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识和包容心

理。而钱老的书早于55年前已经具有诸多这样的认识理念,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钱老先生一本薄书,翻盖千年政治史,真可谓是鸿篇巨著,读来通彻筋骨,令人深思。 而今写读书报告不免仓促,所述观点也尚不成熟,还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正。关于这本

书,我想还是应该继续读下去,多读几遍之后,有些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篇五: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读后感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的一

部辉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

他读了《说文解字》。曾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那么许

慎则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因

此很值得一读。

翻开《说文解字》,在其前言有孙星衍文:“唐虞三代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

《说文》不作,几于不知六艺;六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解”。通过序,

可见《说文解字》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深远的影响。 本想深层次、全方位解读研究《说文解字》,然而由于能力方面原因,只作简要的略读。

而在之前,我认为对陈述许慎生活的背景、创作动机和学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来看序言。《说文解字·序》:“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

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

洞圣人之微旨”,“其迷误不喻,岂不悖哉!。由上可以看出,一是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今

古”

文之争”,同时也可以看出许慎作此文的原因。通过百度,知道“今文经”是指用当时通

行的隶书写成的典籍,而“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典籍。在那个时候,有所谓的“诸

生竞说字解经谊”,就是读书人都猜测讨论文字起源和结构,比如把“长”字说成是“马头人”,

将“斗”字 而抓住文字进行研究,在当时来说,是许慎找到的反对今文经学派的一条捷径。,因为对

文字逐一进行说解可以对六经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达到否定“鄙夫俗儒”臆测文字起源和

结构的目的。另外,对今天来说,《说文解字》这部文字专著也是我们研究文字学的必备。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给“六书”作了很明确、很完整的界定,并同时举了例子。

(一)象形。顾名思义,“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

意思。许慎:“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的随体诘诎也就是随着物体

的自然形状,弯弯曲曲的描绘出来。比如日、月就很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悬天空。再看

“山”的甲骨文字形,当中一峰突起,周围群山环抱。而甲骨文的“洲”是三条曲线,表示

波涛汹涌的流水,其中的小黑点表示水中的陆地。由此可知,象形不难理解。但是象形字要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种造字法有很大的局限,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被有标音

成分的、产字最多的形声法代替。

(二)指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

就是说,初看起来是可以认识的,再细细观察就能了解意思。比如上和下。也就是说指事是

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为标记的一种字。比如在古代表示树的根,在木的下面

加一点。如在上面就表示树梢而成为“末”,这就是本末倒置的由来。综上,上下本末都是在

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指事符号的指事字。但是指事字在占很少一部分的字。因为绝大部分都

不需要用指事字来表示。

(三)会意。许慎给会意下了这样的定义:“比类合宜,以见指挥,武信是也。”意思是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像“武”、“信”就是会意字。

比如“步”在甲骨文中就是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如果两只脚从水中过就

把“水”字加在两脚中间,这就是“涉”字的由来。

(四)形声。又叫“谐声”。《说文解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清代段玉裁说:“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二字以水为名,譬其声为

工和可,因取工、可之声而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这段话解释了什么

是形声字,而且还说明了形声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结构上的不同。我们知道,象形字或者

会意字有很大局限,世界上很多事物和概念很难用象形和会意来表示。比如,“鱼”是整个鱼

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也就不能为每种鱼都造一个字。于是,就出现了形

声法。在后世,形声字发展很快,在所有字占绝大多数。

(五)转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这个定义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所谓的“建类一首”,就是指的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指几

个部首相同的同义字可以互相解释。比如在《说文解字》中,“考”和“老”就是一对转注字。

都属于八卷的“老部”。这就是“建类一首”的意思。从意义上看,许慎的训释是“老,考也”,

“考,老也”。这种互相注解就叫“同意相受”。读音相同,意义也想通,可以互相解释。就

是一对转注字。

(六)假借。许慎给假借字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说,

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在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

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替(托事),这就是假借。全区声音相同或相近,与字义毫不相

干。假借字在古代普遍使用,这与当时的字少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六书”是后世对文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并不是

先有“六书”,然后再根据六书来造字的。 在《说文解字·序》中,还有一点让我感概颇深的,那就是做学问要“信而有证”、“不

知盖阙”。因此他对每一个字的说解都要求言必有据,出言无论大小都得确凿有证,若实不知

晓,则悬而阙之。许慎的这种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有位作家说过只有淡泊明志

方能宁静致远,做出好的学问来。还有个历史学家曾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这强调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可急功近利。”在《说文解字·序》中,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许慎当时力求做到“信而有证”。因为他看今文经学派信口雌黄,缺少“信而有证”的态度,

可能“使天下学者疑”,于是决定消除这些隐患。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要像许慎一样用一颗

诚实、敬畏的心做学问。而不要写一些套话、空话、废话连篇的文章。更不能弄虚作假。但

就其序而言,我更多的只能大概了解其内容,并不能详尽甚至粗糙的谈论整本书的结构乃至

价值,可有一点又是可以肯定的,我大致了解了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意图,并觉察到其价

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尤值得一提的是,我进一步感受到真正的学者是怎样做学问的。总之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更多的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传统,在对每个字的解读过程中,我知道了用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理解汉字的形、

音、义,为以后进行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打下了基础。

读书报告

一、书名:《经典常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9

二、种类:语文课——高中——课外读物 社会科学——古籍——简介——中国

三、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句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

家、诗人、学者、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后随家定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到清华大学执教,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最

初以诗出名,如《毁灭》,20世纪20年代中期致力于散文创作,,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

的现代汉语体散文做出了贡献,作文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

诸多方面的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辩》、《经典常谈》、《国文教学》

(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闻学研究纲要》,一生著作26种,约两千多万言,有《朱

自清选集》、《朱自清诗文选集》。 背景:完成于1931年2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进入20世纪以来,1905年科举正式结束,开始了分科教学,但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缺

乏,语文学科的变化不大,除了国文课以外还有读经、讲经的内容。1912年到1932年是语

文建设阶段买蔡元培提出改革建议,目的是要用国文自由发挥思想,理解语言文字,涵养学

习之兴趣。20年代后我国教育开始受到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如实用主义,杜威的学中做,

学制改革,实验测量测验,美国的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但是由于不能完全适应本土教

育现状,故产生了很多弊端。引发国人思考教育的变革,1921年我国开就始了教育改革,1922

年教育部公布改革令《壬戌学制》,标志新学制的开始,中国语文教育才进入了新阶段,后开

始制定各科的各科的教学大纲,促进了教材的编写。 朱自清在序中说“新式教育实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

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指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

确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

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

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

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1922年教育部制定的初中高中的《国文课程标准》)

四、内容:

结构上一篇叶圣陶先生做的序,一篇朱自清先生自己做的序,然后是说文解字第一 ,周

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

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后有王林春撰写的《经典常谈》导

读。

叶圣陶《序》对朱自清的这部书给予肯定,并对其人有追悔之情,更提出这部丛书的意

义所在,和为中小学生朋友提供的便利之处。 朱自清《序》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

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交待了写书的背景,目的和书的体制,还有指出读后不去读经典的弊

端。 《说文解字第一》

文字的演进:至东汉许慎有《说文解字》收9000字,有小篆,古文,分析偏旁,定部首,

每字都有说解,帮助通读古书,也可寻古字之演进,实为小学,今文字学,定性为文字学的

古 典,是工具。金石考物的“铭文”(金文),生周朝青铜器之上,为“铸”;商代甲骨文,

“契”是刀刻的意思,“书”是用笔、竹木简、帛、纸等写;用模具“印”。造字用字有“六

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秦后只是书体演变,趋向简易,有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行草。

《周易第二》

以小见大,以“八卦”起头,辟邪为小,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援引“河图洛书”

的典故,伏羲为八卦画者,疑其为秦汉间儒家假托圣人。接以古占卜火灼甲骨定吉凶,为卜

辞,筮法,定数(书目在巫术中的魔力),八卦以数目为基础,乾坤、兑巺、离坎、震艮,以

数的错列组合形成64卦,创制推演之人为史官。应合一百二十体的兆象,有繇辞断吉凶,分

卦辞和爻辞。从卦爻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可知为西周初叶,“易”为简易,每卦、爻是一定

的,引申推论叫易。

作用改变从筮书到儒经的一部,受阴阳、道家影响,新解《易》为哲学,有代表天地,

阴阳,男女,包揽宇宙自然一些变化的,并因此有观象制器的故事。考证《周易》的来源,

说法不一,都是圣人之作。 《尚书第三》

最早的记言体,直接录入,不必枉费心机。先于记事文,战国前大都以记言为主,也可

称为辞,应是当时的“雅言”。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书,大部分为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

话。史官记录目的在于日后查考,相传汉有《书序》,书的本意是记录,应是当时的档案,经

汉人结集改为《尚书》,即上古之书,后为书经,伏生所藏尚书余篇为东汉以来《今文尚书》,

西汉孔安国整理《古文尚书》,刘向刘歆父子欲抬高其地位,引发古今文之争。今文重微言大

义,古文重名物训诂,这里还指出了“伪”《古文尚书》的流传演变,直至清代被彻底抛弃,

但搜集整理后的《今文尚书》也存有真伪之分。 《诗经第四》

源头为上古歌谣,诗乐舞三位一体,将歌谣分徒歌和乐歌,节奏上使人在疑问中娓娓道

来,不失原意,又轻松通俗叙述。借乐器,并以重章复沓表情并成为后来诗的特点之一,用

文字记录这些歌谣并不是为欣赏研究,大概是乐工为了唱奏,春秋后便为宴飨奏乐。采诗献

诗,战国时随着贵族渐落,职业乐工失散,乐谱亡佚,余下《诗三百》。后解“诗言志”,志

总是关联政治教化的,其作用为春秋是的外交辞令,以断章取义做政治暗示。孔子用来讨论

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思无邪”,孔子后为六经之一,有毛诗序,郑玄笺。解释了风雅颂,南

及赋比兴,还以政教以为最浓重。 《三礼第五》

以牌位“天地亲君师”解为生命,政教,家族的本源。荀子称三本说,可叫做礼制主义,

春秋三传第六针对人欲望无界限分际,以制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社会秩序。从感谢和

敬畏提出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婚丧宴会便都有一套程序,对于五伦也有道理。但其不能随

时代变通就会束缚人,成为伪礼。礼乐并称,乐叫人平心静气,改善人心,移风易俗,后来

依儒礼乐刑政便是王道,互为因果,礼崩乐坏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审乐可以知政,季札观乐

考察政治气象,诗礼乐成为人才的必备标准,接着解析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进行,各国都有,只是只

留下了鲁春秋,这里提及了“孔子获麟”的故事,认为春秋为信使,鲁隐公到鲁哀公242年

的历史,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性质为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目的是徵实和劝惩。为春秋作传的

有《公羊传》《谷梁传》《春秋左传》,前两者全以解经为主,后以叙事为主,其作者及流传,

晋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仅存杜预注,《左》兼具史学,文学之美。 春秋大义:从春秋五霸到尊王攘夷,有从成败里见教训,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实为

王 道。

《四书第七》

四书为小学教科书,其地位和作用是科举的用书,且要有朱注。四书因朱熹而合成,程

颐程颢兄弟首推,朱熹集四书的原因:《大学》为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垂世立交的大典”。《论》

《孟》“应机接物的微言”;《中庸》为孔门心法,领会最难,由浅如深,修人心。朱熹给《大

学》《中庸》作传,后为章句,因对《论》《孟》的注是融合各家,故为集注,集考证的《四

书》作者及传注本,致力平生,实为要建立儒家道统。 《战国策第八》

交待战争背景长期混乱,礼崩乐坏,各国有招揽名士之风,兴起游说之士,战国七雄秦

与六国的“合纵”“连横”的游说中,以张仪,苏秦二人的几段故事突出战国时谋臣策士所追

求的功名利禄,表明特殊时代仅以口舌之辩即能成就一番事业。所记说辞结为《战国策》,汉

刘向编定,汉初蒯通约以整飭,评价,定名。 《史记汉书第九》

《史》与《汉》的地位,较之其它史书更系统是记事的史。 《史记》成书因司马迁的家学渊源,董仲舒为良师,山水游历,父遗志,史官之责,丰

富的第一手资料,又因李陵事件而发愤著书。“司马迁是窃比孔子的”,因其二人都是当时保

存文献之人,更承借史以明道的儒家思想。目的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有评《史》非“述而不作”,“而是非颇缪于圣人”,述其体例,肯定

通史,人物传记的价值。

对比两书的作者,著作权,文质变,尤其是《汉》对辞赋的影响,史实简繁之论,通古

与断代之论,主客观之辩。 《诸子第十》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士阶层出现: 托古之言: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翟;道家的老子、庄子。 名家的邓析、惠施、公孙龙,以语言文字来作种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 法家的韩非子重“法、术、势”,从政治出发,为使用。 阴阳家,齐人邹衍,创五德终始,以五行相生相克,运息不停解天道人事互相影响。 秦

相吕不韦集门客作《吕氏春秋》基调是道家;汉淮南王刘安集门客作《淮南子》。 董仲舒“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辞赋第十一》

屈原忧愤作楚辞,代表《离骚》,《九章》,“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隐喻政治,分析其篇

章特点,善用譬喻,铺张排比,句式参差,合楚地音乐,宋玉承屈原,古之“悲秋”第一人,

到汉代受楚辞影响出现了骚体赋,有考证荀赋。《汉书·艺文志》又分出杂赋,汉大赋盛极一

时,抒情小赋。到齐梁,唐初为“俳体”的赋,宋承唐的古文运动,诗文不再重排偶而是转

向散文化,赋体也变了。形制上对整出现了律赋,“古赋”近似于古文了。 《诗第十二》

从汉乐府的乐府诗,采用楚声和新声两种新调子,新声是五言的源头,因乐府诗的主题

及以叙事为主,出现了最早的五言诗,班固的《咏史》,《古诗十九首》时五言以相当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有建安三曹的五言诗,又出现了七言歌行体,正始阮籍的五言诗。晋渐

典故,排偶,郭璞的游仙诗,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齐永明出现声律论,加之

四声平仄,有“宫体诗”。唐代有律诗绝句,都有五、七言,代表李白杜甫,影响了韩愈的散

文化诗歌倾 向。元白的讽喻诗和“长庆体”是粗豪一派。张籍贾岛是苦吟一派。宋初有西昆体,晚

唐体和白体,此外江西诗派有独霸之势,苏轼以文为诗,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陆游的爱国

之诗,范成大的田园诗,七律更加进步。 诗歌的演进变化,其“吟咏情性”,“温柔敦厚”的作用,随历史而改变,并成为唐的代

表。 《文第十三》

最早的是卜辞,只是单句,《尚书》部分有章节,且成篇,到诸子为“论”,《庄》、《韩》

有“寓言”,《吕氏春秋》、《淮南》成系统,《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善人物描写。汉赋铺张,

排偶用典,魏作骈体文,梁昭明太子的《文选》首提“文”的标准。新文体发展讲经讲义,

有“故”、“解”、“传”、“注”、“义疏”。由于汉赋后来空洞无意,藻饰华丽,初唐陈子昂倡“风

雅兴寄”,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文以载道强调道统,宋代欧阳修再次改革古文。明代行八股取

士,作騈偶四六文,清代桐城派的方苞,姚鼐提出义理、考证、词章,后有曾国藩等人。清

末梁启超掀起文界革命,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的“新体文”,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文运

动使五四后文白并行,并开始了国语的现代化。 唐代还有语录和传奇,是最初的小说,来源于佛经和神话传说,到宋代成为话本,是白

话小说的前身,有了四大传奇,章回体,清代《红楼梦》实为小说的集大成。

六、简评: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几乎囊括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把工具性如字和人文性比如诗、文、

辞赋的流变一通到底。概述了儒家经典的几部大书,但只浅浅的点到,并不深入,却将应有

的名词,观点,考证,评论都搜集归纳为一体,其知识的涵盖量是非常大的。其优点让读者

能从源头上来看待事物,并不会断章取义,总是有个体的关照。重书的出处、作者、书的真

伪及保存可信度,同时关注书的注解等。《周易》的来源演变及今人解释的哲学观点,使人看

起来就不觉得突然,同时又提出一些如“鬼治主义”、“德治主义”(《尚书》)的不同,这个在

文学史教科书上是没有的。《诗》解释的并不繁琐。《三礼》并不重其讲什么,而是在礼的解

析“礼治主义”。《春秋》连同微言大义,三传简单的比较点到为止。也不忘了《史记》,《汉

书》的对比分析,不深,却很明晰,肯定了《艺文志》点到了对目录学的继承。 所以说我觉得这《经典常谈》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因为知识的涵容太大,虽然不深,

但有时太简单反而印象不深刻。最后三章有些地方感觉看起来还是有点乱。当然语言上明白

畅晓,并不古色,小有幽默,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的。篇二:人文地理读书报告 人

告 大三学了三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这三门课都是地理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又各不相同,自然地理学主要内容是关于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经济

地理学则侧重于地理区位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对来说,人文地理学就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

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

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

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我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简单的,同时也是复杂的。

简单是因为其偏文科的性质,复杂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专题都是我们思考了许久却没有确切

答案的关乎全人类的话题。 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人文地理学的读书报告,我并不想简单的归纳每一章所讲的内容。我

只是想就书上所涉及的人口、农业、工业、城市、语言、宗教、旅游和政治等主要话题谈谈

我的想法,以表达我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从哲学角度看,世界是对存在的生命范围的描述,自然

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通俗点来说, 就是人类所居住生活的地球。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把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我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问题。农业革命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

下,世界人口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农业革命之后,农牧业基本取代了采集和狩猎,

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就拿中国来说,清朝

是中国农业社会的鼎盛时期,人口最多的时候达到四亿。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大

幅度的提升,世界人口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到1999年,突破了60亿大关。我认为进入高

度发达的后现代人类社会之后,世界人口会趋于稳定,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当然了,如果

人类移居其他星球,人口还可以继续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世界上

90%的人口生活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绝大部分又生活在北半球。就拿中国来说,

中国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状况。西藏自治区拥

有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区常住人口仅300多万,甚至还比不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个

地级市。而像河南、山东、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人口接近或超过一亿。 中国的人口迁移也是一个有趣的现像。在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很多是因为战争或行政

原因。如湖广填四川,四川因为多年的抵御蒙古骑兵的战争,人口急剧减少,一片生灵涂炭,

政府为了恢复生产, 加强对四川的统治,制定了各种政策将湖广等地的人们移民到四川,历时几十年之久。 农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农作物的成规模种植和家畜的训化使得人们有足

够的食物养活自己,于是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聚落,进而发展成城市和国家。中国的历

朝历代都把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大业。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往往是建立在农业发达的基础上。

在中国,农业的基本格局是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这也影响了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南方

人吃米饭、年糕;北方人吃面条、大饼。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三种职业就

是农民、工人和当兵。农业乃国之根本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建国初期,由于大跃进的运动

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直到九

十年代,中国人民才基本解决温饱。杂交水稻之父,湖南人袁隆平院士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很多人误以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是中国,其实是美国。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在于我们可以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耕地少,出了东北平原外,中国南方大部分农村还停留在各家各耕自己

田的阶段。美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高,位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农业大州加利福尼亚就像是

一个一望无际的大农场,连撒农药都是开飞机进行的。在中国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也采取了

与美国相似的农业技术,例如农作物都采 用滴灌等。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一般都是农业大国,例如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国。

但各个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有不尽相同,美国是玉米,中国是水稻,而巴西则是咖啡豆。 继农业社会之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巨大进步。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

工业并不是近现代才产生的。在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女织也是工业的一种。中国古代也早

早出现了冶金业、制陶业等。到了近现代,英国凭借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霸主。谁是经济强

国,谁就在这个世界享有话语权。如美国、德国还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其中钢铁工业是衡量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硬指标。钢铁工业是其他工业如军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

业和制造业的基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也开展了大炼钢铁运动,甚至提出15年赶英超美的

目标。当然,这都成为往事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钢铁产量第一的大国。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依然成了一个大工厂。各国分工明确,互通有无。网上也有

很多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段子,如开着德国的车,看着美国电影,喝的是巴西咖啡,取得是越

南媳妇等。而中国则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转移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伴随

的是内陆农村地区人民到沿海城市打工的热篇三:《说文解字》及其在文献阅读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及其在文献中的应用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

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合乎科学精神又具有独创民族风格的字典。

它大约成书于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是作者花费了半生心血才写成的。 许慎是古文学派的经学大师,曾被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他的观点和古文学派其他经

学家的观点一样,是主张通过语言文字学(当时称“小学”)来治理经典,以达到“为实”的

目的。所谓“为实”,就是从记载经典的语言文字出发,实事求是地探求古人的原意,还它一

个本来面貌,而不是以今人之意去妄断古人,使经典失去它原来的真相。这个观点,对研究

语言文字和研究经学这两个方面说来,都是唯物的。正因为如此,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

便成为一部对阅读古代文献很有价值的字典。 《说文解字》共搜集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形体,加上重文(当时的异体字)是一万零五

百一十六个。这些形体是按部首编排的,全书共分十四卷(卷分上、下)及五百四十部。《说

文》的部首分得比较琐细,次序也比较零乱,今天的人查阅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新版的

《说文解字》后面都附有笔画检字索引,可以按楷化以后的字形笔画去查检。在这一万多字

形下面的说解,都分成形、音、义三个部分,排列是先义后形最后音。如:《四下?肉部》“肍,

孰(熟)肉酱也。从肉九声。读若旧。” 运用《说文》阅读古代文献时,不要只看本字下的说解,还应注意散见在书中的有关材

料。要综合使用《说文》,才能更好地发挥这部字典的作用: 对每字的意义,不但要看本字下的训释,还要看其他地方的有关材料。例如,《十三下?

力部》“加,语相增加也”,光看这个训释,很难理解“加”的准确词义。翻到《三上?言部》

便可看到“譄”和“诬”都训“加也”。从被“加”训释的两个字,可以了解“加”所以从“力”

从“口”,正是以不实之词强加于人,本义是“诬妄”、“诬蔑”。 对每字的字形,也要广为搜集书中的有关材料。例如,《九下.厂部》“厃”下说:“一曰

屋 合起来,可以看出“檐”曾有另一个更简单的形体作“厃”。 读音更是如此。只有将有关材料集中起来,才能更准确地明音明字。例如, “麓”的重文“录”常常同时作一对异体字的声母,它们的声音必相同,而且还可证明

这两个字常常用作同音假借字。 训义更需要广泛搜集。例如《十四下?巳部》“巳,巳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

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然《九上?包部》包下云“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又如 《一 在运用《说文》之前如果能将这些散见的形、音、义材料都集中起来,抄在本字的书头

上,可以在解决古代文献阅读中的问题时,收到加倍的效果。 《说文解字》对我们今天阅读古代文献,有什么实际作用呢?大体可分三方面谈: 第

一、解决古代文献中的疑难字词问题。 《说文》保存了很多对了解古代生活、古代语义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可以在解决古书的

疑难问题上提供资料。例如,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其中有一部《医经方》,《医

经方》中的《十一脉炙经》第二种(甲本)记载:“肩以(似)脱,臑以(似)析。是肩脉主

治。”“臑”当什么讲?新《辞海》(修订本)根据胡培翚的《仪礼正义》解释作“牲畜的前肢”。

这是一种未从根本上训释词义的注解,不能解决《医经方》的这一问题。而《说文》的解释

很清楚:“臑,臂羊矢也。”意思是说,“臑”是中医经络学的一处穴位。在肩下触之有羊矢状

筋胳之处。因为这个穴位在肩臂处,所以引申为臂,又由人臂扩大为牲畜的前肢。《十一脉炙

经》正是用的“臑”的近引申义,即人臂。 第二、了解词的引申脉络,掌握词义特点,辨析古今词义的殊异。 词义是在发展变化中的。多义词的各义项彼此有关联,形成一个系统的义列。这个义列

的出发点是词的本义,也就是与字形一致的那个意义。本义显示了词义的特点,并且决定了

引申的脉络。而《说文解字》正是贯彻形义统一的原则,从形体出发来解释本义的。所以,

运用《说文解字》,不但可以准确掌握词义的特点,从而了解词义引申的脉络,以便对古代文

献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还可以避免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附会古代汉语,以致弄错原意或闹

出笑话。有些现代人写的古体诗或来源于秘书工作古代文献的成语,在用词时也常常用的是

古义,也需要用《说文解字》这样的古代字典来解决词义问题。例如前面所说的“加”字,

《说文》训“语相增加”,又以“加”训“诬”,便可以看出它的本义不是一般的“增加”,而

是用不实的言词强加于人。这样,我们便可更加准确地了解“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个成

语的含意,也可以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曹刿论战》一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加” 为什么当“以少报多”讲了。又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横”字,

如果用今义来解释,就很难讲通。眉毛本是横的,“横眉”如何与“冷对”相联呢?查《说文》

便可知道“横”是“阑木”(见《六上?木部》)也就是栏门的木头,引申为凡以木遮拦都叫“横”。

《二上?口部》“告”下说:“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这里的“横”是挡牛的。“横”

由此又引申出两方面的意义来,一是“纵横”义,一是“阻挡”义,韦应物诗:“野渡无人舟

自横”,正是说船身自由漂泊,处于阻挡水流的方位。“阻挡”也就是不顺、不听从,“横眉冷

对”的“横”用的正是此义,是形容眉目的神情的:尽管面对千夫所指,眉目却显出不屈从

的坚韧态度,给以冷遇,这才是这句诗的原意。后人因不理解“横”的词义引申脉络,便以

“横眉厉目”的“横”附会为“纵横”义,又改为“横眉立目”,未免不得要领。 第三、

掌握古代文献用字的规律,以排除文字障碍。 阅读古代文献,最难的是掌握词义,而掌握词义的障碍又往往在文字上。文字是记录语

言的,古汉语大多是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读书时人们往往按字来理解词。但是

在古代文献里,字和词的对当关系并不那样整齐,有同一个词却写不同的字的,也有不是一

个词却写同一个字的,还有为这个词造的字偏去记录跟他无关的词的。这是因为汉字是表意

文字,每个词都造一个字太烦琐了,就出现一种造字的假借现象,明明该造一个字,却不造

了,用一个同音的字代替。这样,一个字形就记录好几个词。而写字的人也不是那么拘泥于

造字人的意图,常常有拿同音之字互相借用或互相通用的现象。这样一来,读古籍的人按字

面意思去了解词义就常会发生错误。而《说文解字》一方面严格按形义统一的原则来讲本字、

本义,一方面又用各种方式指出古代文献用字的规律,这就给了我们一把排除文字障碍的钥

匙。

例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世以鲍焦为 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 “从颂”不好理见“容”与“颂”同音(“容”又从“公”声,“颂”又从“容”声)。“容”

训盛义为“容纳”、“包容”,本来没有“容皃”的意思,而“颂”训“皃”,“容皃”的“容”

正是“颂”的借用字。可见“从颂”就是“从容”。“从容”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又如,今天

有“衣冠楚楚”的成语,而《说文?六上?林部》“楚,丛木,一名荆也。 ”与“衣冠”连用,义不可解。而《七 所以,尽管有了许多现代编写的字典辞书,还有了新编的《辞源》、《辞海》,在阅读古代

文献时,有时还少不了运用《说文》。《说文》应当是从事语文工作和经常阅读古代文献的同

志所必备的一部工具书。篇四:变与恒——《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胡泽:变与恒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胡泽 再次翻起《得失》,已然过去了10年。每一页似乎都知若手足,每一页却又观同陌路。 这让人不由想起从前,爷爷拿着它像讲故事一样,而讲历史也成为近乎于每晚一次的睡

前定例。那时的我似乎正处于“上房揭瓦”的年纪,顽劣的难以形容。爷爷为了让我多“看”

些书,的确是用心良苦,这才有了每晚讲历史的惯例。每每讲到汉唐雄风之时,爷爷自是满

眼欣慰欢愉。文景之治、贞观开元,那些古老的故事也连带着脱口而出言,不假思索。言及

明清江河日下,则又颇为义愤,闭关锁国、丧权辱国,又好像每个字都是从嘴里硬“吐”出

来的,连吐沫星子都带着恨意。那些日子里,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就好像语文课文里必备文

章一般耳熟能详,不过这样的演义,也会带有诸多脱离书本的痕迹,带着来自那个年代的人

们观察历史独有的维度和观念。 所以,十年之后,再读《得失》,体味到的是“变与恒”之间的快慰。因为在我眼里,《得

失》本身就在变化,而我对《得失》的观念,也是跟着变化。 书本身并不厚,读来也确实耐人寻味。百来页的内容只要一沾手就难以搁置,谁敢想象,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洞悉千古,洞穿世事。读罢,早已是破晓时分,惊叹鞭辟入里和思

维连贯。对于先生在前言中就明确要求我们切勿孤立看制度的观点,更是前瞻性的体现。而

纵观先生整体地、变化地看历史,更加符合当代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 封建专制与士人政权 似乎在这些年的生活中早已被灌输了封建专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原则,专制就好

像是古代史的主题。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也毫不留情面的把封建帝制、皇权专制的帽子扣在诸

皇帝身上,在这方面他从未言及钱穆先生关于“士人政权”的说法。 钱穆先生首先对皇权政治下了“掌握在贵族、军人的政权”的定义。从而引出当权集体

掌权,而非皇帝一人。其次叙述了考试制度下没有世袭特权的读书人走进政府,作为品流的

士人执掌政权。从而大胆地将这个源起秦汉直至明清的制度主体描绘成“士人政权”。 对于这个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描述令人眼前一亮,至少从概念上将“黑暗的封建王朝”

一扫而光,让人重新认知千年政治制度的管理程式,或许这也是钱穆先生居于当时的时代背

景而迫切需要更正人们完全意义上的阶级思想的尝试。 然而,这样的政治理念未眠有些理想化,作为行政主体的“士人阶级”,是 否能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操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朝帝王的个人素质。换句话说,按照

理念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与君主的摩擦碰撞,昏庸的帝王统治下,谄媚逢迎盛行,而耿直认

理则会被看作是没有前途的。何况官职任免的权利说白了仍然在君王一人手中,所谓“顺者

昌、逆者亡”的思想是普遍存在与官吏之中的,那么他们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真正意义上的行

政权利,就值得思考了。 清承明制与部族私心 最生动的是钱先生在“清代”这一讲开篇就标新地划分出制度和法术两个概念,认为“清

承明制”所承的是一种法术,甚至认为明本身就不是完善的“制”。所以他强调清朝的制度在

明朝制度中加入的是满族部族的私心。 “法术”集中表现在中央组织设立、禁区设立、拉拢蒙藏等诸多方面。废除宰相设立军

机处,皇上诏书对外不公开,剥夺民间公开发言权,限制官员(尤其是汉人)官职,设置东

三省作为禁地关口,怀柔蒙藏挟制汉人这些似乎都是利己损人的招数。 不论是不是出于私心的考虑,应该看到清朝的先祖们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还是明智于元

朝的,接受汉人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政治理念,至少让清朝江山社稷延续了296年之久,蒙古

人就非常漠视汉文化,甚至朝野上下使用两套语言,对于汉文化的强烈排斥是元朝短命的重

要原因。而清朝的统治者们将自身的姿态降低(至少在广义的文化、生活),认同明王朝的文

化理念和管理思路,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自己的统治阻力,有利于整个政权的稳固,同时也利

于满族民族的文化发展。所以,清承明制并不一味是私心的,即使是私心的,在当时对于既

得政权也是较为明智的。 “太平天国”全盘否定? 我记得中学教科书里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还是给予非常肯定的态度的,虽然其本身也

存在致命的不足。然而钱穆先生对于“太平天国”的态度,似乎并不那么乐观,甚至接近于

全盘否定。

钱穆先生认为太平天国高层人员不懂政治,没有制度建树;推行均田制度,是某种“粗

浅的社会主义”;甚至“太平天国”国名就违背了历史传统。似乎他们更像是一群不学无术、

毫无政治眼光的封建农民。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胡闹。 我姑且妄自尊大一下,钱穆先生的《得失》一向注重横向、纵向比较,讲究避免孤立看

问题,是不是在“太平天国”上缺失了一些正面认知?当然,先生所言大多在理,只是唯有

“太平天国”全无正面辞篇,让我有些许疑惑。 作为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较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不知进步了多少。前期

的宗教传教,避免了起义的仓促上阵,得以构建自己理论体系, 积累民众基础。在南京时期,甚至提出了农民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肯定的,至少它反映出那个时代下的农民

阶级和进步人士救国的思路与热情。如果全盘否定,可能会使得农民群体的救国思路遭遇“吃

了五个馒头饱了,认为前四个都白吃了”的嫌疑。 对于许多问题,如“贤人制度”与民主到底哪个更有说服力?古代地方政治制度趋势是

自汉之后历代下降?唐朝真正的亡国在于穷兵黩武?我尚未进行比较良好的思考,所以只是

罗列于此,也希望老师能给予一定帮助。 虽然存在诸多疑问,也存在许多重读《得失》更新的认识(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变”)。

但依然欣赏钱老这样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历史首先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比如关于“九卿”的

解释部分,通过“说文解字”般的分析,让原本生疏的官职顷刻间生动起来,难以忘怀。再

者是宏观的叙事基调,(主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理性,令人信服。还有

是政治(中央、地方)、经济、军事、选拔(考试)的多角度展现,内容丰富,分析深入,这

些都是钱老不曾更改的叙事基调,我把它称之为“恒”。 所以“变与恒”这个题目是重读《得失》之时我自己认知的新增与巩固,疑问与答案,

以及通过自己阅读和对比爷爷“讲故事”得到的认知维度的转变,对待历史观念的更迭。在

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用阶级分析法来分析历史形态和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识和包容心

理。而钱老的书早于55年前已经具有诸多这样的认识理念,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钱老先生一本薄书,翻盖千年政治史,真可谓是鸿篇巨著,读来通彻筋骨,令人深思。 而今写读书报告不免仓促,所述观点也尚不成熟,还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正。关于这本

书,我想还是应该继续读下去,多读几遍之后,有些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篇五: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读后感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的一

部辉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

他读了《说文解字》。曾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那么许

慎则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因

此很值得一读。

翻开《说文解字》,在其前言有孙星衍文:“唐虞三代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

《说文》不作,几于不知六艺;六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解”。通过序,

可见《说文解字》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深远的影响。 本想深层次、全方位解读研究《说文解字》,然而由于能力方面原因,只作简要的略读。

而在之前,我认为对陈述许慎生活的背景、创作动机和学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来看序言。《说文解字·序》:“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

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

洞圣人之微旨”,“其迷误不喻,岂不悖哉!。由上可以看出,一是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今

古”

文之争”,同时也可以看出许慎作此文的原因。通过百度,知道“今文经”是指用当时通

行的隶书写成的典籍,而“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典籍。在那个时候,有所谓的“诸

生竞说字解经谊”,就是读书人都猜测讨论文字起源和结构,比如把“长”字说成是“马头人”,

将“斗”字 而抓住文字进行研究,在当时来说,是许慎找到的反对今文经学派的一条捷径。,因为对

文字逐一进行说解可以对六经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达到否定“鄙夫俗儒”臆测文字起源和

结构的目的。另外,对今天来说,《说文解字》这部文字专著也是我们研究文字学的必备。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给“六书”作了很明确、很完整的界定,并同时举了例子。

(一)象形。顾名思义,“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

意思。许慎:“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的随体诘诎也就是随着物体

的自然形状,弯弯曲曲的描绘出来。比如日、月就很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悬天空。再看

“山”的甲骨文字形,当中一峰突起,周围群山环抱。而甲骨文的“洲”是三条曲线,表示

波涛汹涌的流水,其中的小黑点表示水中的陆地。由此可知,象形不难理解。但是象形字要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种造字法有很大的局限,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被有标音

成分的、产字最多的形声法代替。

(二)指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

就是说,初看起来是可以认识的,再细细观察就能了解意思。比如上和下。也就是说指事是

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个指事符号作为标记的一种字。比如在古代表示树的根,在木的下面

加一点。如在上面就表示树梢而成为“末”,这就是本末倒置的由来。综上,上下本末都是在

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上指事符号的指事字。但是指事字在占很少一部分的字。因为绝大部分都

不需要用指事字来表示。

(三)会意。许慎给会意下了这样的定义:“比类合宜,以见指挥,武信是也。”意思是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像“武”、“信”就是会意字。

比如“步”在甲骨文中就是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如果两只脚从水中过就

把“水”字加在两脚中间,这就是“涉”字的由来。

(四)形声。又叫“谐声”。《说文解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清代段玉裁说:“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二字以水为名,譬其声为

工和可,因取工、可之声而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这段话解释了什么

是形声字,而且还说明了形声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结构上的不同。我们知道,象形字或者

会意字有很大局限,世界上很多事物和概念很难用象形和会意来表示。比如,“鱼”是整个鱼

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也就不能为每种鱼都造一个字。于是,就出现了形

声法。在后世,形声字发展很快,在所有字占绝大多数。

(五)转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这个定义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所谓的“建类一首”,就是指的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指几

个部首相同的同义字可以互相解释。比如在《说文解字》中,“考”和“老”就是一对转注字。

都属于八卷的“老部”。这就是“建类一首”的意思。从意义上看,许慎的训释是“老,考也”,

“考,老也”。这种互相注解就叫“同意相受”。读音相同,意义也想通,可以互相解释。就

是一对转注字。

(六)假借。许慎给假借字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说,

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在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

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替(托事),这就是假借。全区声音相同或相近,与字义毫不相

干。假借字在古代普遍使用,这与当时的字少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六书”是后世对文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并不是

先有“六书”,然后再根据六书来造字的。 在《说文解字·序》中,还有一点让我感概颇深的,那就是做学问要“信而有证”、“不

知盖阙”。因此他对每一个字的说解都要求言必有据,出言无论大小都得确凿有证,若实不知

晓,则悬而阙之。许慎的这种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有位作家说过只有淡泊明志

方能宁静致远,做出好的学问来。还有个历史学家曾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这强调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可急功近利。”在《说文解字·序》中,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许慎当时力求做到“信而有证”。因为他看今文经学派信口雌黄,缺少“信而有证”的态度,

可能“使天下学者疑”,于是决定消除这些隐患。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要像许慎一样用一颗

诚实、敬畏的心做学问。而不要写一些套话、空话、废话连篇的文章。更不能弄虚作假。但

就其序而言,我更多的只能大概了解其内容,并不能详尽甚至粗糙的谈论整本书的结构乃至

价值,可有一点又是可以肯定的,我大致了解了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意图,并觉察到其价

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尤值得一提的是,我进一步感受到真正的学者是怎样做学问的。总之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更多的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传统,在对每个字的解读过程中,我知道了用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理解汉字的形、

音、义,为以后进行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打下了基础。


相关内容

  • 如何撰写读书报告
  • 如何撰写读书报告 以前,曾转贴一篇写读书报告的格式,没想到,对同志们的帮助那是相当地还可以! 着 实,初写读书心得或研究报告时往往不得要领. 确实,现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读书态度,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常常要求学生在期 中或期末交读书心得报告或研究报告. 的确,以过来人之经验来说,比考试还辛苦哦! ...

  • 浙江大学读书报告格式要求
  •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 读书报告的相关规定(试行) 一.目的 读书报告是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更多了解当前学术前沿的新问题.新情况,引导研究生尽快融入学术氛围. 二.规范 1.读书报告计2个学分 ...

  • 如何做读书报告.经典论文报告等
  • 如何做读书报告.读经典论文报告 格式(以读书报告为例)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 ...

  • 读书报告格式
  •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 ...

  • 读书报告会总结
  • 读书报告会总结 随着这学期读书活动的启动,全校掀起了一场读书热潮."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积极参加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通过读书报告会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成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让读书成了享受.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能启迪 ...

  • 英美文学实践教学中读书报告的撰写
  • [摘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学的历史与特点.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信息量大.有计划地.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课外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读后进行思考并撰写读书报告,交流读书心得是改革传统文学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英美文 ...

  • 第1阶段--关于读书调研报告的要求
  • 关于读书调研笔记(报告)的撰写要求 读书调研笔记(报告)是在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进行读书.调研和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技术现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的历史背景.他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或生产)现 ...

  • 读书报告会发言稿
  • 读书报告会发言稿 各位参加读书报告会的同志们: 很高兴能由我主持今天的读书会! 记得著名的英国作家肖伯纳说过一句名言,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交换思想不一样.当两个人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而当两个人交换思想之后,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读书能够增长人的阅历.丰富人的情感.深入人的思考. ...

  • [精品]读书报告怎么写
  • 本文目录 1读书报告怎么写 2红楼梦读书报告 3<老人与海>的读书报告 第1篇:读书报告怎么写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要读书.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 ...

  • 读书报告会活动策划书
  • 一、活动背景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毛泽东指示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阶级。五·七指示也成为“文化大革命”中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