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八大神咒注解及用法(六)

【祝香咒】

(祝香咒:加强心灵信仰,得到心灵辟邪能力。)

祝香神咒:关键在于假借向上的烟云,传递凡间的讯息,将悃诚之意传达于九天,焚香并非供奉,而是有外之洁净,内之传信这两方面的作用。

道由心生,心假香传。香燕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道”,道教最高教理,一切道经无不宣称以“道”为根本信仰。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原,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以言说。《庄子。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又《老子想尔注》中也说:“一者道也”,既“在天地外”,又“入在天地间”,而且“往来人身中”,“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圣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道经,认为“大道玄寂”,无所不在,无时不存,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等无不由“大道”所派生衍化。同时,道教认为,“至真之道”,无生无死,亘古长存。如《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不生”。主张通过特定的修炼,“虚壹而静”,“返朴归真”,“与道合一”,就可以得“长生久视”、“形体永固”的神仙。《道教义枢》、李荣《老子注》中都曾说过“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此句意为,通过不断的修炼,可以跳出“三界”,成为神仙,从而以证道妙,自然可以无生无死,亘古长存。“假”,音xiá,借用,利用。此句大意指修道者用诚心来修道,借用焚香来表达自己得诚心诚意,将悃诚之意传达仙境。

“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爇”音ruò,《说文》,烧也,从火蓺声。此句意思指修道之人通过诚心诚意的修道,再借助焚香,用其诚心感召上帝眞仙,得到眞仙的护佑,从而得以成为正果。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灵”,仙、眞、神、圣。“灵”,又指道的真谛。神室八法之一。《指南针。神室八法》:“灵之一法,乃神室之主人。有室无人,久必渗漏。神室枉然……何为灵?先发制人之谓灵,义不及实之谓灵,追摄先天之谓灵。夫决后天之谓灵,调和性情﹔外圆内方之谓灵,被褐怀玉﹔心死神活之谓灵。静观密察,炼己待时之谓灵,不欺不瞒之谓灵。常应常静之谓灵。虎不伤人之谓灵,龙不起雾之谓灵。”修道者具此一法,可以动,可以静,可以刚,可以柔,诚信得中,和静得正。“性命得了,神室有主。永久不坏,大道成矣”。按《大洞眞经》说,人体内有百神,如果按照方法修炼,体内万神自然朝谒上界仙眞,以达妙。“旆”,古代旗帜下端燕尾状的装饰物。“轩”,本意是古代的一种带装饰的车。此句意指修道者的真心感动上圣高眞,仙驾降临,自有云拥旌幢,仙旆侍卫,圣驾降临法坛。在修炼中,则比拟修道者用心修炼,则体内万神朝谒上界仙眞,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今臣关告,径达九天”,“径”,路径也,直接达到目的的方法。“九天”,按《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野,中央及四方四隅,故曰九天。”这里泛指天界。此句为道教常用的朝科中的呪文,称其为“发炉作用”。在诵持《早晚功课》时,均诵作“径达九天”。但高功在行持作用时,则分三次进行,一次作“径达三天”,二次作“径达六天”,三次作“径达九天”。

此呪大意为,道必须通过修道者诚心来体悟,修道者可以借助焚香来将自己的悃诚之心向上天表露。香在玉炉中燃烧,心在天帝前发愿存思。修道者的真心感动上圣高眞,仙驾降临,自有云拥旌幢,仙旆侍卫,圣驾降临法坛。我受命向上眞祝告,希望意愿可以直接达到九天之上,仙眞之前。

【祝香咒】

(祝香咒:加强心灵信仰,得到心灵辟邪能力。)

祝香神咒:关键在于假借向上的烟云,传递凡间的讯息,将悃诚之意传达于九天,焚香并非供奉,而是有外之洁净,内之传信这两方面的作用。

道由心生,心假香传。香燕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道”,道教最高教理,一切道经无不宣称以“道”为根本信仰。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原,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以言说。《庄子。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又《老子想尔注》中也说:“一者道也”,既“在天地外”,又“入在天地间”,而且“往来人身中”,“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圣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道经,认为“大道玄寂”,无所不在,无时不存,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等无不由“大道”所派生衍化。同时,道教认为,“至真之道”,无生无死,亘古长存。如《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不生”。主张通过特定的修炼,“虚壹而静”,“返朴归真”,“与道合一”,就可以得“长生久视”、“形体永固”的神仙。《道教义枢》、李荣《老子注》中都曾说过“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此句意为,通过不断的修炼,可以跳出“三界”,成为神仙,从而以证道妙,自然可以无生无死,亘古长存。“假”,音xiá,借用,利用。此句大意指修道者用诚心来修道,借用焚香来表达自己得诚心诚意,将悃诚之意传达仙境。

“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爇”音ruò,《说文》,烧也,从火蓺声。此句意思指修道之人通过诚心诚意的修道,再借助焚香,用其诚心感召上帝眞仙,得到眞仙的护佑,从而得以成为正果。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灵”,仙、眞、神、圣。“灵”,又指道的真谛。神室八法之一。《指南针。神室八法》:“灵之一法,乃神室之主人。有室无人,久必渗漏。神室枉然……何为灵?先发制人之谓灵,义不及实之谓灵,追摄先天之谓灵。夫决后天之谓灵,调和性情﹔外圆内方之谓灵,被褐怀玉﹔心死神活之谓灵。静观密察,炼己待时之谓灵,不欺不瞒之谓灵。常应常静之谓灵。虎不伤人之谓灵,龙不起雾之谓灵。”修道者具此一法,可以动,可以静,可以刚,可以柔,诚信得中,和静得正。“性命得了,神室有主。永久不坏,大道成矣”。按《大洞眞经》说,人体内有百神,如果按照方法修炼,体内万神自然朝谒上界仙眞,以达妙。“旆”,古代旗帜下端燕尾状的装饰物。“轩”,本意是古代的一种带装饰的车。此句意指修道者的真心感动上圣高眞,仙驾降临,自有云拥旌幢,仙旆侍卫,圣驾降临法坛。在修炼中,则比拟修道者用心修炼,则体内万神朝谒上界仙眞,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今臣关告,径达九天”,“径”,路径也,直接达到目的的方法。“九天”,按《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野,中央及四方四隅,故曰九天。”这里泛指天界。此句为道教常用的朝科中的呪文,称其为“发炉作用”。在诵持《早晚功课》时,均诵作“径达九天”。但高功在行持作用时,则分三次进行,一次作“径达三天”,二次作“径达六天”,三次作“径达九天”。

此呪大意为,道必须通过修道者诚心来体悟,修道者可以借助焚香来将自己的悃诚之心向上天表露。香在玉炉中燃烧,心在天帝前发愿存思。修道者的真心感动上圣高眞,仙驾降临,自有云拥旌幢,仙旆侍卫,圣驾降临法坛。我受命向上眞祝告,希望意愿可以直接达到九天之上,仙眞之前。


相关内容

  • 道教八大神咒注解及用法(二)
  • [净口神咒] (净口咒:消口业,对往后念咒有很大好处) 净口神咒:关键在于令口部诸神归于正位,消除口业,涤荡我们口中的秽气,以便用清净之口来讽诵灵章.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避免不了吃肉.吃五辛三厌之类的食物,而且还有讽刺.漫骂.两舌.妄语等等口业,需要用此神咒以清净之.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 ...

  •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解]之经前韵 澄清韵
  •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解>之经前韵 澄清韵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是道教徒修真每天必修之法门,通过修习早晚功课,可以使道教徒心神明了,体悟大道,贫道根据所学相关典籍,加上自我的感悟,将早晚功课经作相应的注解,有不对或不妥之处,望诸仙长.道友不吝赐教斧正,感恩不尽. 也希望此注 ...

  • 宋太宗_逍遥咏_赵润金
  • 第14卷第1期2013年2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UniversityofSouthChina(SocialScienceEdition)Vol.14No.1Feb.2013 宋太宗<逍遥咏> 赵润金,刘玉芳①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 要 ...

  • 道家 目录[生命太极拳_新浪博客]
  • 天合生命教育学院 博文 全部博文(4076) 儒学经典(119) 道家经典(190) 易经(261) 儒学(591) 道家(439) 佛学(462) 中医养生(147) 心理学(279) 西方哲学(313) 现象学(227) 美学(412) 教育(331) 经典拳论推荐(80) 生命太极拳(12) ...

  • 道教八大神咒讲解之 净心神咒
  • 神咒:   指可以沟通天人,具有有神奇力量的秘语.<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曰:"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镇五方,济法界,故日神咒."道教认为咒乃天神所颁,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早期道经<太平经>云:"天上有常 ...

  • 古代汉语(第三种)大纲
  •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02.010003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学分:7 总学时:119课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下).二年级(上) 一.课程概述 (一) 类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 ...

  • 养生:茶道与道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新闻频道
  • 晋代郭璞注解<尔雅>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此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而巴蜀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两汉期间,张陵奉老子为教祖,创五斗米教.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社会各阶层都普遍对道教 ...

  • 古代汉语第一册术语通论整理
  • 术语整理 术语01 古代汉语:清代前期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文言:与白话相对,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古白话: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 ...

  • 最常用的50个经方
  • 最常用的50个经方(几乎每天都遇到)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 姜枣+桑白皮 连翘 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