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总结

第一章 史前美术

名词解释

1.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高47 厘米、口径 32.7厘米。陶瓮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仵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瓮外壁绘出鹳、盘、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2.黑陶

黑陶工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彩陶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坏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称彻骨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锗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4.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太通上孙家寨。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

并肩携手,欢快起舞。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圈猎野兽的生动场景,或为氏族成员围着火堆欢庆的场面。

5。岩画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岩石上的图画。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东到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田,从东北的太兴安岭到西南边陲都有分布。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作品分析题

1.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杰出代表。盆内壁绘有两两相对的两种图案,一为口衔两尾鱼、双耳分别饰以鱼形团的圆形人面,有头饰。另一图案为独立鱼纹,简括而形象。画面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其含义目前尚不明确,有图腾符号说、祈求渔猎丰产或生殖繁衍象征说等不同看法。

2.C 形玉雕龙。

C 形玉雕龙,1 97 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钩,龙首作猪嘴形,长吻修囝,头颈鬣飘摇。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3.试析泥塑女神头像作品。

图中所示为泥塑女神头像,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头像与

真人头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塑像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

简答题

1。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啕特点。

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造型:以圆底或平底的盆较多, 亦有小口长颈太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风格朴实厚重。

(2)纹饰简朴,以红地黑彩为主,或原地红花或加白衣饰黑红两色。其中有动物、植物纹,有图案花纹(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动物纹以鱼纹最多, 人面形纹、蛙纹、鹿(或羊)次之。其中以人面鱼纹最为奇特。

2.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特点。

答:庙底沟类型彩陶以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最为典型。

1)器物造型多为大口、小底、曲腹的盆、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挺秀饱满,轻盈稳重。碗较小,直口。

2)纹饰多绘于陶器的上腹部,这是最显著的部位,同时也加强了造型的丰满感。多为红地黑花及少量白衣彩陶。主要为以圆点、钩叶、

弧边三角及曲线组成的带状纹饰,还有垂障、豆荚、花瓣、网格等图形。出现了鸟纹和蛙纹,鱼纹多已半图案化,头体分开。因其图案以圆曲线为主,曲弧度太,具有奔张之势,流动感强。

3.简述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特点。

答:(1)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出土于甘肃省半山遗址雨得名,为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早期陶器工艺史上最为成功的造型之一。

(2)半山类型彩陶的代表器型是长颈(或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造型比例、外轮廓线的转折变化都非常考究,形象丰富浑厚、稳重太方。

(3)半山彩陶流行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漩涡纹、波浪纹、葫芦形纹、大圈纹等等,也有变体的蛙纹。色调和谐热烈,不像马家窑类型的纹饰那样整洁繁缛,但却更加粗壮浓烈。

4.请简述中国原始美术中岩画代表及艺术特点。

答:(1)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雕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因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南北方岩画的艺术特点各异。

(2)北方岩画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它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以内蒙古阴山岩刻为代表。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较写实, 大都是岩刻,经磨刻、敲凿、线刻雨成,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

(3)南方岩画主要有广西左江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色彩稳定,经久不变。表现手法古拙独特,人物形象多不表

现五官,通过四肢位置体现动作、体态和感情,动物也重点刻画出教角、尾、耳等特征部位,但表现出生活的真实。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名词解释

1.原始瓷器

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

2.“六齐”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其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六齐”,即用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

3.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4.失蜡法

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模蜡法。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器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饰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5.青铜礼器

礼器失用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

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簋等容器。

分析题

1.《人物龙凤图》。

人物龙风图帛画,1 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高3 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方尊口沿外侈,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及夔纹,尊肩四隅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太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的空间,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3。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艺术风格。

简答题

1.请简述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1)目前为止,战国帛画共发现两例,其一为《人物龙风图》,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合掌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另一幅为《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两幅帛画的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2)艺术特点是:①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②以线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③人物形象皆为正侧面的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④龙风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昧。

2。简述青铜器中礼器的种类。

答:(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完备,最重要的是礼器。礼器的种类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和水器。

(2)炊煮器有鼎、鬲等品种;食器有簋、豆、盂等品种;酒器有觚、爵、觯、角、尊、壶、卣、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有盘、鉴等品种。

第三章 秦汉美术

名词解释

1.瓦当

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圆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 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2. 马踏飞燕

雷台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马式,俗称“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铸造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其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作者巧妙地让燕隼双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3.画像石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掏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粱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4.循石造型

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 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5.高颐阙

高颐澜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前的威仪性建筑,位于四川雅安,它是仿木结构的子母阙,由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组成。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刻楼面平坐本枋和挑檐斗拱,屋顶雕刻椽木及瓦饰,石研究汉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6. 釉陶

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棕红色。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的明器。

作品分析题

1.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鎏金铜灯的杰作,出土于河北满城窦绾墓,因灯上刻有“长信”铭文,故名“长信宫灯”。铜灯构造精美,各个组成部分均可拆卸。捧灯之宫女作跪地侍奉状,人物性格鲜明;人像中空,可以容纳烟垢,手臂作烟道;灯罩可以活动以调节亮度与方向。长信宫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汉代青铜雕塑工艺的典范。

2。马王堆T 字形帛画。

马王堆T 字形帛画属西汉时期。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画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与死相关的阴神,并且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上段为墓主最终所要到达的天堂胜境。该帛画是西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

3.分析陶塑击鼓说唱俑作品。

该作品为陶塑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郫县出土,作品塑造了一位民间

说唱艺人的表演说唱艺术的瞬间,人物左手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息,堪称东汉陶塑的杰作。

六、简答题

1。请简述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答:(1)总体布局上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兵马俑的形象是类比秦代军队的形象而创作的,俑的形状太小与真入真马差不多相等。兵马俑的服饰也是完全按照当时的情况设计的。

(3)兵马俑注意刻画入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形象生动。从已发现的兵马俑看,无一雷同,人物表情丰富,个性突出,或威武刚毅、或沉着冷静、或憨厚朴实。

(4)妆彩粉饰,俑最初是着色的,如铠甲俑身穿绿色或红色短袄,领口袖口镶紫色或粉蓝色花边,深蓝色短裤,黑鞋,显得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绘塑结合,如马嘴和鼻孔塑得较小,但绘上红舌、白齿和肉红色的鼻孔后,呈现出张口嘶鸣的效果。这种设色方法使军阵的气氛显得热烈又雄壮。

2。简要论述汉代墓室壁画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作是什么?

答:(1)汉代的墓室壁画大体划分为西汉前期、西汉后期、新莽时期、东汉前期、东汉后期等五个阶段。

(2)主要代表作如下:①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和1983年发现于广州象岗的南越王墓为代表,两处壁画都鲜明地体现出升仙的主题。②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卜千秋墓、烧沟61号墓和浅井头墓为代表,题材主要有日月星象、御龙升天、驱鬼逐疫及历史故事等。③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金谷园墓、山西平陆及陕西千阳墓为代表,流行日月星象与四神图像。④东 汉前期壁画墓以洛阳邙山、金谷园,山东梁山后银山及辽宁金县营城子墓为代表,壁画题材以日月天象、四神、祝祷升天为主,出现门吏、车骑出行等新内容。⑤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河北望都1号墓、逯家庄壁画墓、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为代表。壁画题材主要是标榜墓主人生前地位的属吏与出行车马仪卫、宣扬封建道德的圣贤、孝子、列女、义士等历史故事。 `

3。请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

答:(1)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2)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

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七、论述题

试论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答:(1)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祠堂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范围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域。

(2)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式、形象塑造和雕刻技法三个方面。①主要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②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③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等。画像石最普遍的是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剔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

第一章 史前美术

名词解释

1.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器高47 厘米、口径 32.7厘米。陶瓮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仵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瓮外壁绘出鹳、盘、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2.黑陶

黑陶工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彩陶

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坏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称彻骨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锗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4.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海太通上孙家寨。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

并肩携手,欢快起舞。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圈猎野兽的生动场景,或为氏族成员围着火堆欢庆的场面。

5。岩画

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壁或岩石上的图画。我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东到黄海之滨,西至昆仑山田,从东北的太兴安岭到西南边陲都有分布。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作品分析题

1.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杰出代表。盆内壁绘有两两相对的两种图案,一为口衔两尾鱼、双耳分别饰以鱼形团的圆形人面,有头饰。另一图案为独立鱼纹,简括而形象。画面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其含义目前尚不明确,有图腾符号说、祈求渔猎丰产或生殖繁衍象征说等不同看法。

2.C 形玉雕龙。

C 形玉雕龙,1 97 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钩,龙首作猪嘴形,长吻修囝,头颈鬣飘摇。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3.试析泥塑女神头像作品。

图中所示为泥塑女神头像,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头像与

真人头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塑像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

简答题

1。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啕特点。

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造型:以圆底或平底的盆较多, 亦有小口长颈太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风格朴实厚重。

(2)纹饰简朴,以红地黑彩为主,或原地红花或加白衣饰黑红两色。其中有动物、植物纹,有图案花纹(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动物纹以鱼纹最多, 人面形纹、蛙纹、鹿(或羊)次之。其中以人面鱼纹最为奇特。

2.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特点。

答:庙底沟类型彩陶以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最为典型。

1)器物造型多为大口、小底、曲腹的盆、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挺秀饱满,轻盈稳重。碗较小,直口。

2)纹饰多绘于陶器的上腹部,这是最显著的部位,同时也加强了造型的丰满感。多为红地黑花及少量白衣彩陶。主要为以圆点、钩叶、

弧边三角及曲线组成的带状纹饰,还有垂障、豆荚、花瓣、网格等图形。出现了鸟纹和蛙纹,鱼纹多已半图案化,头体分开。因其图案以圆曲线为主,曲弧度太,具有奔张之势,流动感强。

3.简述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特点。

答:(1)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出土于甘肃省半山遗址雨得名,为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早期陶器工艺史上最为成功的造型之一。

(2)半山类型彩陶的代表器型是长颈(或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造型比例、外轮廓线的转折变化都非常考究,形象丰富浑厚、稳重太方。

(3)半山彩陶流行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漩涡纹、波浪纹、葫芦形纹、大圈纹等等,也有变体的蛙纹。色调和谐热烈,不像马家窑类型的纹饰那样整洁繁缛,但却更加粗壮浓烈。

4.请简述中国原始美术中岩画代表及艺术特点。

答:(1)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雕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因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南北方岩画的艺术特点各异。

(2)北方岩画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它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以内蒙古阴山岩刻为代表。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较写实, 大都是岩刻,经磨刻、敲凿、线刻雨成,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

(3)南方岩画主要有广西左江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色彩稳定,经久不变。表现手法古拙独特,人物形象多不表

现五官,通过四肢位置体现动作、体态和感情,动物也重点刻画出教角、尾、耳等特征部位,但表现出生活的真实。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名词解释

1.原始瓷器

商周时期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

2.“六齐”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其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六齐”,即用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

3.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4.失蜡法

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模蜡法。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器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饰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5.青铜礼器

礼器失用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

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簋等容器。

分析题

1.《人物龙凤图》。

人物龙风图帛画,1 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高3 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2.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方尊口沿外侈,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及夔纹,尊肩四隅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太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的空间,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3。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艺术风格。

简答题

1.请简述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1)目前为止,战国帛画共发现两例,其一为《人物龙风图》,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合掌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另一幅为《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两幅帛画的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2)艺术特点是:①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②以线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③人物形象皆为正侧面的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④龙风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昧。

2。简述青铜器中礼器的种类。

答:(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完备,最重要的是礼器。礼器的种类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和水器。

(2)炊煮器有鼎、鬲等品种;食器有簋、豆、盂等品种;酒器有觚、爵、觯、角、尊、壶、卣、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有盘、鉴等品种。

第三章 秦汉美术

名词解释

1.瓦当

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圆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 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2. 马踏飞燕

雷台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马式,俗称“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铸造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其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作者巧妙地让燕隼双翅张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3.画像石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掏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粱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4.循石造型

西汉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即因材施艺,较多保留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因为当时就有很多手段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 而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显然更有利于表现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5.高颐阙

高颐澜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前的威仪性建筑,位于四川雅安,它是仿木结构的子母阙,由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组成。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刻楼面平坐本枋和挑檐斗拱,屋顶雕刻椽木及瓦饰,石研究汉代建筑的宝贵资料。

6. 釉陶

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棕红色。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的明器。

作品分析题

1.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汉代鎏金铜灯的杰作,出土于河北满城窦绾墓,因灯上刻有“长信”铭文,故名“长信宫灯”。铜灯构造精美,各个组成部分均可拆卸。捧灯之宫女作跪地侍奉状,人物性格鲜明;人像中空,可以容纳烟垢,手臂作烟道;灯罩可以活动以调节亮度与方向。长信宫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汉代青铜雕塑工艺的典范。

2。马王堆T 字形帛画。

马王堆T 字形帛画属西汉时期。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画面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与死相关的阴神,并且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上段为墓主最终所要到达的天堂胜境。该帛画是西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设色沉着雅致。

3.分析陶塑击鼓说唱俑作品。

该作品为陶塑击鼓说唱俑,四川成都郫县出土,作品塑造了一位民间

说唱艺人的表演说唱艺术的瞬间,人物左手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息,堪称东汉陶塑的杰作。

六、简答题

1。请简述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答:(1)总体布局上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兵马俑的形象是类比秦代军队的形象而创作的,俑的形状太小与真入真马差不多相等。兵马俑的服饰也是完全按照当时的情况设计的。

(3)兵马俑注意刻画入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形象生动。从已发现的兵马俑看,无一雷同,人物表情丰富,个性突出,或威武刚毅、或沉着冷静、或憨厚朴实。

(4)妆彩粉饰,俑最初是着色的,如铠甲俑身穿绿色或红色短袄,领口袖口镶紫色或粉蓝色花边,深蓝色短裤,黑鞋,显得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绘塑结合,如马嘴和鼻孔塑得较小,但绘上红舌、白齿和肉红色的鼻孔后,呈现出张口嘶鸣的效果。这种设色方法使军阵的气氛显得热烈又雄壮。

2。简要论述汉代墓室壁画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作是什么?

答:(1)汉代的墓室壁画大体划分为西汉前期、西汉后期、新莽时期、东汉前期、东汉后期等五个阶段。

(2)主要代表作如下:①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和1983年发现于广州象岗的南越王墓为代表,两处壁画都鲜明地体现出升仙的主题。②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卜千秋墓、烧沟61号墓和浅井头墓为代表,题材主要有日月星象、御龙升天、驱鬼逐疫及历史故事等。③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金谷园墓、山西平陆及陕西千阳墓为代表,流行日月星象与四神图像。④东 汉前期壁画墓以洛阳邙山、金谷园,山东梁山后银山及辽宁金县营城子墓为代表,壁画题材以日月天象、四神、祝祷升天为主,出现门吏、车骑出行等新内容。⑤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河北望都1号墓、逯家庄壁画墓、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为代表。壁画题材主要是标榜墓主人生前地位的属吏与出行车马仪卫、宣扬封建道德的圣贤、孝子、列女、义士等历史故事。 `

3。请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

答:(1)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2)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

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七、论述题

试论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答:(1)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祠堂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范围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域。

(2)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式、形象塑造和雕刻技法三个方面。①主要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②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③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等。画像石最普遍的是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剔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


相关内容

  • 2017中传动画艺术学考研辅导书都有什么可以推荐
  • 2017中传动画艺术学考研辅导书都有什 么可以推荐 中传动画艺术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动画艺术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22动画学基础 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 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 约翰·A·兰特:<亚太动 ...

  • 2013教学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我县"高效课堂"和我校"先学后教"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依据,加强课堂教学,有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所在科组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 ...

  • [中国科学技术史]复习资料之3
  • <中国科学技术史>复习题之三(开卷考试) 1.(**分)了解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历史资料,并留意下列问题: a.蔡伦造纸之前的背景?蔡伦什么时间发明/怎样改进造纸术?工序?材料?你依据什么文献确定的?你认为文献的真实性如何? b.鉴定一个发明的署名权通常要具备哪些资料?程序如何?(请选择中国 ...

  • 美术基础知识教案
  • 备课时间:8.31 上课时间:9.2 课题:概述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目的: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素描的定义以及素描的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素描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过程: 一.美术的定义: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 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 ...

  • 美术专业中外美术史重点要点复习资料
  • 美术史复习要点 岩画 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2分)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1分)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秦汉雕塑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 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 ...

  •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就业前景
  •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就业 前景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凯程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 ...

  • 四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 四年级美术教案 长堰小学:王翠芳 2015年秋 长堰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2015年8月30日 学科 美术 班级 四年级 教师姓名王翠芳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②通过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 ...

  • 2013届高三工作总结
  • 三年风雨拼搏,迎来六月总中壮志凌云。xx年在招生不尽理想、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总中全体高三师生挥洒热情,共同谱写奋进之歌,取得了高考优异的成绩:上重点线4人,本科生上线300人,高考上线人数再次突破400人大关。特别是300多名择校生中,约50%上了本科线,甚至还有不少学生考入了名校,如丁琪同学以 ...

  • 赣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
  •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电 子 教 案 (共32课时) 备课教师: 2013年9月1 日 信州区美术教学常规 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