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铁岭县人民政府县长 魏 闻
榛子是铁岭县的林业特产之一,以果大、皮薄、味美而著称。经过近几年的连续开发,我县的榛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垦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全县野生榛林垦复面积已经达到13万亩,2004年我县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榛子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铁岭县发展榛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境内东部为长白山余脉,属长白山植物区系针阔混交林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和土壤都十分适合榛子生长。全县野生榛林总面积17万亩,约占全市榛林总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平顶堡、李千户、横道、大甸子、鸡冠山、白旗寨、腰堡、熊官屯、种畜场等九个乡镇(场),其中李千户、横道、平顶堡3个乡镇集中连片的榛林就有6万多亩,成为全县重要的榛子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榛园8处,年产榛子1000余吨,产值6600万元。仅榛子生产一项,东部山区9乡镇年人均增收近300元。
(二)生态优势。榛子主要生长在我县东部山区,远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本身就可以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标准。同时我县又具备了发展绿色榛子和有机榛子的环境基础。2002年,全县的187万亩耕地、山林、水面通过了环境评价。2003年以来,又先后被评为省级优势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县、"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整体推进示范县。2004年李千户乡的1万亩榛林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些都为发展绿色和有机榛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品牌优势。我县十分注重榛子品牌开发,先后注册了"宝华"、"铁珍"、"马侍郎"、"春园"、"刘迁"等知名榛果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2004年,铁岭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春园"和"铁珍"两个品牌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这为铁岭榛子取得了通关条件和关税上的优惠待遇。品牌效应拉动了榛子价格翻番上涨,青榛子收购价格由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4元/公斤,90年代的10元/公斤,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4元/公斤,成品榛子的价格更是由每公斤10元、20元,一路上涨到60元。
(四)历史优势。榛树在我国已有六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铁岭县种植榛子历史也较为久远。《铁岭县志》有:"本境有名特产。邑东诸山皆有之,其仁光圆甲于他处,秋末成熟,味极香,前清作进呈贡品"的记载。据考证,李千户乡的榛子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作为皇宫贡品,历经明清两代,享有"御榛"、"贡榛"的美誉,至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
(五)市场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县从事榛子生产、经营、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数已达2万多人,有经营榛果的榛子行及网点近千家,已牢牢占据沈阳、铁岭市场,并远销到广东、北京及东南亚等地。平顶堡镇小红石村农民佟宝华是全县最早承包榛子山、在城内开设榛子行、注册榛子商标的第一人,他经销的榛子除占领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市场外,还成功打入首都北京。小红石村另一榛子经营大户刘迁也将真空包装的榛子打入沈阳中兴、新盟两大超市,年销售量在5000公斤左右。
二、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管理粗放。目前全县野生榛林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只有6万亩,仅是全县榛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大多数的野生榛林仍处于无序采摘、粗放管理的状态,有的只采不管,亩产只有几公斤,个别老化榛林甚至颗粒无收。就是纳入园化管理的榛子,也限于看护、倒茬、少部分防虫的简单管理。可以说榛子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造成榛子产量不稳定,品质不理想。目前全县榛子的亩产只有15公斤左右,产量的低下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严重的制约了榛林产业的发展。
二是品牌杂乱。虽然我县在榛子品牌方面做得较早,品牌较多,但是由于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全县榛子品牌仍处于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状态,根本达不到"一个拳头对外",造成品牌优势不明显,外埠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近年来,"宝华"牌榛子的销量一直保持在5万公斤的水平,"刘迁"、"马侍郎"等品牌榛子的销量也在2万公斤左右徘徊。由于多个品牌的无序竞争,致使榛子销售还是局限在银州区或沈阳市,而且哪一个品牌都难以做大做强。
三是缺少龙头牵动。尽管我县成立了春园绿色产业集团、铁岭县贡榛有限公司、宝华榛子行等榛子龙头企业,但目前这些企业的基地规模只有2万亩,而且还仅处于收购榛子、粗浅加工、包装上市的初级状态,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精深加工不够。榛子果实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亦可炒食,味美可口并有止咳作用。果仁可制成精美的糕点,也可以制成榛子乳、榛子脂等高级营养品,还可以用于榨油,出油率可达50%左右。可以说榛子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现在我县榛子产业的终端产品只有榛果一种,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要想提高榛子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快高科技终端产品的开发,搞好榛子产品的精深加工。
三、加快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发展,扩大基地规模。虽然我县榛林面积在全市所占比重较大,但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榛子,一部分是本地所产之外,另一部分是从吉林、黑龙江以及辽南地区外运而来。由于外购的榛子质量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榛子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因此要做大榛子产业,就必须扩大榛子基地规模。在做好野生榛林垦复的同时,积极采取退荒还榛和平地栽榛等方式,争取每年新发展榛林2万亩,到2010年全县榛林总面积达到20万亩规模。
(二)集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从野生自然生长到果园化管理,是提高榛子单产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榛子产量和品质必须在实行园化管理上下功夫,实现榛子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我县已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开发榛园的政策,探索出了一整套榛子生产技术。应进一步引导农民采取垦复倒茬、生物防治、疏敦疏果、定期灌溉、适量施肥等技术措施,提高榛子单产。实践证明,如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使榛子的亩产由目前的15公斤提高到30公斤,亩效益可由现在的280元提高到720元。
(三)组建协会,为榛农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把榛子产业做大,就必须尽快组建榛子协会,密切利益关系,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榛农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全县为单位,积极探索组建兴办榛子协会和榛子生产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广大榛农提供一系列服务,形成全县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整合品牌,积极开拓外埠市场。积极整合现有品牌,打造全国知名品牌,靠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开拓外埠市场,拓宽榛子产业的发展空间。在打造品牌的同时,积极利用"铁岭榛子"的品牌集聚效应,打造面向东北的榛子交易市场,向东北三省和更大的范围辐射,形成背靠东北、面向全国的榛子集散地。
(五)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把榛子产业做精做深,就必须丰富榛子的终端产品,实现榛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发榛子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扶强做大现有榛子加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榛子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优质、特色榛子产品,真正把榛子产业发展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和强县富民的一项支柱产业。

关于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铁岭县人民政府县长 魏 闻
榛子是铁岭县的林业特产之一,以果大、皮薄、味美而著称。经过近几年的连续开发,我县的榛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垦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全县野生榛林垦复面积已经达到13万亩,2004年我县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榛子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铁岭县发展榛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境内东部为长白山余脉,属长白山植物区系针阔混交林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和土壤都十分适合榛子生长。全县野生榛林总面积17万亩,约占全市榛林总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平顶堡、李千户、横道、大甸子、鸡冠山、白旗寨、腰堡、熊官屯、种畜场等九个乡镇(场),其中李千户、横道、平顶堡3个乡镇集中连片的榛林就有6万多亩,成为全县重要的榛子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榛园8处,年产榛子1000余吨,产值6600万元。仅榛子生产一项,东部山区9乡镇年人均增收近300元。
(二)生态优势。榛子主要生长在我县东部山区,远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本身就可以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标准。同时我县又具备了发展绿色榛子和有机榛子的环境基础。2002年,全县的187万亩耕地、山林、水面通过了环境评价。2003年以来,又先后被评为省级优势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县、"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整体推进示范县。2004年李千户乡的1万亩榛林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些都为发展绿色和有机榛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品牌优势。我县十分注重榛子品牌开发,先后注册了"宝华"、"铁珍"、"马侍郎"、"春园"、"刘迁"等知名榛果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2004年,铁岭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春园"和"铁珍"两个品牌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这为铁岭榛子取得了通关条件和关税上的优惠待遇。品牌效应拉动了榛子价格翻番上涨,青榛子收购价格由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4元/公斤,90年代的10元/公斤,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4元/公斤,成品榛子的价格更是由每公斤10元、20元,一路上涨到60元。
(四)历史优势。榛树在我国已有六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铁岭县种植榛子历史也较为久远。《铁岭县志》有:"本境有名特产。邑东诸山皆有之,其仁光圆甲于他处,秋末成熟,味极香,前清作进呈贡品"的记载。据考证,李千户乡的榛子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作为皇宫贡品,历经明清两代,享有"御榛"、"贡榛"的美誉,至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
(五)市场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县从事榛子生产、经营、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数已达2万多人,有经营榛果的榛子行及网点近千家,已牢牢占据沈阳、铁岭市场,并远销到广东、北京及东南亚等地。平顶堡镇小红石村农民佟宝华是全县最早承包榛子山、在城内开设榛子行、注册榛子商标的第一人,他经销的榛子除占领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市场外,还成功打入首都北京。小红石村另一榛子经营大户刘迁也将真空包装的榛子打入沈阳中兴、新盟两大超市,年销售量在5000公斤左右。
二、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管理粗放。目前全县野生榛林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只有6万亩,仅是全县榛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大多数的野生榛林仍处于无序采摘、粗放管理的状态,有的只采不管,亩产只有几公斤,个别老化榛林甚至颗粒无收。就是纳入园化管理的榛子,也限于看护、倒茬、少部分防虫的简单管理。可以说榛子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造成榛子产量不稳定,品质不理想。目前全县榛子的亩产只有15公斤左右,产量的低下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严重的制约了榛林产业的发展。
二是品牌杂乱。虽然我县在榛子品牌方面做得较早,品牌较多,但是由于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全县榛子品牌仍处于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状态,根本达不到"一个拳头对外",造成品牌优势不明显,外埠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近年来,"宝华"牌榛子的销量一直保持在5万公斤的水平,"刘迁"、"马侍郎"等品牌榛子的销量也在2万公斤左右徘徊。由于多个品牌的无序竞争,致使榛子销售还是局限在银州区或沈阳市,而且哪一个品牌都难以做大做强。
三是缺少龙头牵动。尽管我县成立了春园绿色产业集团、铁岭县贡榛有限公司、宝华榛子行等榛子龙头企业,但目前这些企业的基地规模只有2万亩,而且还仅处于收购榛子、粗浅加工、包装上市的初级状态,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精深加工不够。榛子果实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亦可炒食,味美可口并有止咳作用。果仁可制成精美的糕点,也可以制成榛子乳、榛子脂等高级营养品,还可以用于榨油,出油率可达50%左右。可以说榛子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现在我县榛子产业的终端产品只有榛果一种,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要想提高榛子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快高科技终端产品的开发,搞好榛子产品的精深加工。
三、加快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发展,扩大基地规模。虽然我县榛林面积在全市所占比重较大,但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榛子,一部分是本地所产之外,另一部分是从吉林、黑龙江以及辽南地区外运而来。由于外购的榛子质量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榛子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因此要做大榛子产业,就必须扩大榛子基地规模。在做好野生榛林垦复的同时,积极采取退荒还榛和平地栽榛等方式,争取每年新发展榛林2万亩,到2010年全县榛林总面积达到20万亩规模。
(二)集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从野生自然生长到果园化管理,是提高榛子单产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榛子产量和品质必须在实行园化管理上下功夫,实现榛子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我县已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开发榛园的政策,探索出了一整套榛子生产技术。应进一步引导农民采取垦复倒茬、生物防治、疏敦疏果、定期灌溉、适量施肥等技术措施,提高榛子单产。实践证明,如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使榛子的亩产由目前的15公斤提高到30公斤,亩效益可由现在的280元提高到720元。
(三)组建协会,为榛农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把榛子产业做大,就必须尽快组建榛子协会,密切利益关系,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榛农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全县为单位,积极探索组建兴办榛子协会和榛子生产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广大榛农提供一系列服务,形成全县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整合品牌,积极开拓外埠市场。积极整合现有品牌,打造全国知名品牌,靠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开拓外埠市场,拓宽榛子产业的发展空间。在打造品牌的同时,积极利用"铁岭榛子"的品牌集聚效应,打造面向东北的榛子交易市场,向东北三省和更大的范围辐射,形成背靠东北、面向全国的榛子集散地。
(五)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把榛子产业做精做深,就必须丰富榛子的终端产品,实现榛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发榛子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扶强做大现有榛子加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榛子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优质、特色榛子产品,真正把榛子产业发展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和强县富民的一项支柱产业。


相关内容

  • 市林业局文明机关创建工作总结
  • 一年来,在市直机关工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林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奋勇争先创优,在认真总结创建市级文明机关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文明机关创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全局形成了“工作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 关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研究
  • 关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研究 孙彪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制定了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了我市集体林产权制度的改革.一些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现状 1998年以来,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

  • 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 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铁岭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袁金田 如何挖掘我市传统农业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把我市建设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崛起做出更大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铁岭市农业发展现状.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松辽平原,属农业地区,辽河 ...

  • 榛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榛子的食用方法
  • 榛子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榛子的食用方法 榛子(zhēn zǐ)是重要的坚果树种之一,是木本油料树种,为榛科榛属植物,全世界有16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果形似栗,卵圆形,有黄褐色外壳. 种仁气香.味甜.具油性,秋季成熟采.收.主产地土耳其,在我国,榛子的大面积栽培种植比较少,但东北.华北的广大 ...

  • 走特色富民强县之路--关于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 走特色富民强县之路--关于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中共西丰县委书记 张志国 发挥资源优势 一.西丰县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特色经济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

  • 充分发挥对台部门优势努力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关于对当前全市对台招商工作的调查
  • 充分发挥对台部门优势努力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关于对当前全市对台招商工作的调查 市委对台办主任 韩义忱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加快铁岭发展的"五大战略",并把"开放立市"列在战略之首.进一步重视对外开放,举全市之力推进对外开放,成为我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 ...

  • 铁岭象牙山导游词
  • 象牙山位于开原市东南29公里处的松山堡境内,距铁岭43公里.属省级森林公园.景取面积32平方公里.主峰高615米,具有石怪,山险,洞幽,泉深,林密,野旷等特点,为历史上开原八景之一. 说到开原,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开原是隶属于铁岭市的一个县级市,东西长89公里,南北宽86公里.全市区 ...

  • 榛子种植可行性报告
  • 岢岚县大平榛子种植项目 建设可行性报告 山西新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项目背景 市场预测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原材料供应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效益分析 研究结论 一.项目背景 ...

  • 3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北古城,隶属铁岭市,位于铁岭市的东南部,辽河中游东测.东与西丰县.清原满 开原市 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经123°43′-124°48′,北纬42°6′-42°53′.东西长89.4千米,南北宽86千米,总面积28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