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十三)

镜喻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

客有任目而恶(wù)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也,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注释】①黑子,即黑痣。②乌在,何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官莫明于目 于:____________ .

(3)客有任目而恶镜者 任:____________ .

(4)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咎:____________ .

2.给下列句子断句。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①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泰然谓美莫己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眼睛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比②向,对③信任④责备

2.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

3.①眼睛能看见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面容,要借助镜子才能看到。②(他竟)安然自得地认为世上没有比自己漂亮的。

4.面有黑子,而目不知(或“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人应有自知之明,人应借助外力,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或“人需要别人的指点,批评、帮助,使自己有一个较全面清醒的认识。

【译文】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物体,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来才能看见。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责怪眼睛不明亮。镜子有什么对不起眼睛的地方呢?有一位客人,只相信眼睛而讨①②(2)镜不求于目 于:____________ .

厌镜子,说:“这(镜子)太害得我好苦啊,我自己有眼睛,为何要用镜子呢!”时间一长,看到世人所称赞的美人,很少有满意的,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痣,泰然自若地说:“(她们)都不没有我美丽。”旁边的人偷偷地笑他,这个人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是可悲啊!

1.解释加点的词。

(1)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

(3)然吾闻古之贤士( . ) (2)而予齿益加耄矣( . ) ) ) (4)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2.对画线句“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B.在我小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因此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学习。

C.我年轻的时候,总想着游历天下,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学习。

D.在我小的时候,总想着游历天下,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学习,以至学业无成。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5.本文也是赠序,作者宋濂当时地位显赫,但能激励提拔后生晚辈。请结合节选内容及《送东阳马生序》,分析一下这些赠序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空闲(2)更加(3)听说(4)却

2.A。点拨:注意关键词语“方”“顾”“暇”。

3.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4.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5.①以自身经历勉励对方。②尊重对方,态度谦和。(意近即可)

【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十九)

田子造朝还金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少)奉其母。母曰:“于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③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③致诚:做到十分诚实。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田子为相( .

(3)退请就狱( . ) ) (2)孝子之事亲也( .(4)以金赐其母( . ) ) ③①②

2.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田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田子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做 (2)侍奉 (3)进 (4)他的

2.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3.田子很惭愧的走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自己进监狱。

4.田子是一个孝敬长辈,知错就改的人。田子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人,能严以教子。

【译文】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

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二十)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wēi)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注释】①成王:即周成王,姓姬,名诵。②伯禽:甩代鲁国的始祖,字伯禽,周公旦长子。③守:保持。④畏:同“威”,威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子无以鲁国骄士( .

(3)不谦而失天下( . ) (2)犹恐失天下之士( .) (4)可不慎欤( . ) ) ④③①②

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4.“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这“六者”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美德的核心可归结为____________二字。

5.《周公诫子》一文中,周公以“ ”(用原文填空)来形容自己的勤政辅君,以此来教育儿子要以谦恭态度来治国安邦。

6.文中周公告诫儿子立身治国的道理,你从中看出周公具有怎样的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因(2)担心(3)谦虚(4)谨慎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却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的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3.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4.守之以恭、守之以俭、守之以卑、守之以畏、守之以愚、守之以浅、核心是“谦虚”二字。

5.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6.周公具有谦虚谨慎、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

【译文】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

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十三)

镜喻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

客有任目而恶(wù)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也,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注释】①黑子,即黑痣。②乌在,何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官莫明于目 于:____________ .

(3)客有任目而恶镜者 任:____________ .

(4)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咎:____________ .

2.给下列句子断句。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①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泰然谓美莫己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眼睛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比②向,对③信任④责备

2.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

3.①眼睛能看见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面容,要借助镜子才能看到。②(他竟)安然自得地认为世上没有比自己漂亮的。

4.面有黑子,而目不知(或“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人应有自知之明,人应借助外力,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或“人需要别人的指点,批评、帮助,使自己有一个较全面清醒的认识。

【译文】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物体,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来才能看见。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责怪眼睛不明亮。镜子有什么对不起眼睛的地方呢?有一位客人,只相信眼睛而讨①②(2)镜不求于目 于:____________ .

厌镜子,说:“这(镜子)太害得我好苦啊,我自己有眼睛,为何要用镜子呢!”时间一长,看到世人所称赞的美人,很少有满意的,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痣,泰然自若地说:“(她们)都不没有我美丽。”旁边的人偷偷地笑他,这个人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是可悲啊!

1.解释加点的词。

(1)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

(3)然吾闻古之贤士( . ) (2)而予齿益加耄矣( . ) ) ) (4)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2.对画线句“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B.在我小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因此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学习。

C.我年轻的时候,总想着游历天下,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学习。

D.在我小的时候,总想着游历天下,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学习,以至学业无成。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5.本文也是赠序,作者宋濂当时地位显赫,但能激励提拔后生晚辈。请结合节选内容及《送东阳马生序》,分析一下这些赠序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空闲(2)更加(3)听说(4)却

2.A。点拨:注意关键词语“方”“顾”“暇”。

3.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4.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5.①以自身经历勉励对方。②尊重对方,态度谦和。(意近即可)

【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十九)

田子造朝还金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少)奉其母。母曰:“于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③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③致诚:做到十分诚实。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田子为相( .

(3)退请就狱( . ) ) (2)孝子之事亲也( .(4)以金赐其母( . ) ) ③①②

2.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田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田子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做 (2)侍奉 (3)进 (4)他的

2.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3.田子很惭愧的走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自己进监狱。

4.田子是一个孝敬长辈,知错就改的人。田子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人,能严以教子。

【译文】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

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二十)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wēi)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注释】①成王:即周成王,姓姬,名诵。②伯禽:甩代鲁国的始祖,字伯禽,周公旦长子。③守:保持。④畏:同“威”,威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子无以鲁国骄士( .

(3)不谦而失天下( . ) (2)犹恐失天下之士( .) (4)可不慎欤( . ) ) ④③①②

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4.“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这“六者”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美德的核心可归结为____________二字。

5.《周公诫子》一文中,周公以“ ”(用原文填空)来形容自己的勤政辅君,以此来教育儿子要以谦恭态度来治国安邦。

6.文中周公告诫儿子立身治国的道理,你从中看出周公具有怎样的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因(2)担心(3)谦虚(4)谨慎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却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的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3.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4.守之以恭、守之以俭、守之以卑、守之以畏、守之以愚、守之以浅、核心是“谦虚”二字。

5.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6.周公具有谦虚谨慎、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

【译文】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

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4)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②,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③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④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 上⑤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 其忧.乐以⑥天下,忧以天下:然⑦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 ...

  • 有心栽"花""花"必开
  • [摘要]课外文言文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只要掌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方法(如审视标题.熟读文章.课内寻根.灵活运用等),你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胜利之"花"必会为你开放. [关键词]课外文言文 阅读方法 熟读文章 课内寻根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重 ...

  •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
  • 浅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及方法 第一篇:存在问题探究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听学生吐槽:"你目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根据所提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作了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兴趣方面: 1.对语文兴趣还不够.老师讲有趣的东西,不考:讲考试的东西,又无趣. 2.感觉 ...

  • 试卷分析(初中语文经典版)
  • 试 卷 分 析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 ...

  • 初中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姓1
  • 初中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姓名 7.问说<孟涂文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 ...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q ...

  • 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思考
  • 一.问题: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等成绩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由于高中课程的难度加大,不少学生很不适应,学习很吃力.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学习就是其中的困难之一. 从课文本身看,初中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以故事性.哲理性的散文居多,内容浅易:高中不少文言文 ...

  • 初中语文新课程定稿
  • 搭建桥梁,沟通你我 浅谈教师应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摘 要: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在初中语文学得不错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个别同学甚至对学习语文产生了畏惧感,失去了学习的 ...

  • 初中语文作业二
  • 初中语文作业二 文言文的学习是初中语文的重点之一,它是开启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钥匙.文言文教学事关学生古汉语掌握效果,不可不重视. 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很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还觉得有几分新奇,可不久就对文言文枯燥的串讲加上背翻译和默写感到厌烦,学生疲于应付,效果甚微,当初的那股新鲜劲很快就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