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表1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年级

复习内容 几何证明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二次根式:代数式 性质 1: (

初二

学科

数学

期中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二次根式的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a (a  0) 叫做二次根式。

性质 2:

a )2  a(a  0)

ab  a  b (a  0, b  0)

a2  a

性质 3:

性质 4:

a a  (a  0, b  0) b b

(2)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各因式的指数为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同时符 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第二节: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分 别合并。

知识梳理

(2)二次根式的乘法:两个二次根式相乘,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二次根式的除法: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一般是把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同一个适当的代数式,使分母不含根号。 (4)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非零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 我们就说这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非零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如

x y与 x y

互为有理化因式,

a 与 a 也互为有理化因式。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 程。 任何一个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 ax

2

 bx  c  0(a  0) 的形式,这种形式

简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其中 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 c 叫做常数项。 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因式分解法: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等于零的形式, 从而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像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 法叫做因式分解。 (3)配方法 解方程 ax

2

2

 bx  c  0(a  0)

2

通过移项、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原方程变形为 x

 px  q ( p 、 q 是已知数)

2

的形式;通过方程两边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将方程 x 成一个关于 x 的完全平方式,方程化为 ( x  再利用开平方法解方程;当 ( (4)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px  q 的左边配

p 2 p p )  ( ) 2  q ;当 ( ) 2  q  0 时, 2 2 2

p 2 )  q  0 时,原方程无实数根。 2

 bx  c  0(a  0) ,当 b 2  4ac  0 时,它有两个实数根:

x1

 b  b 2  4ac  b  b 2  4ac , x2 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a 2a

ax2  bx  c  0(a  0) 的求根公式。

第三节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根的判别式: 把b

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a  0) 的根的判别  b 2  4ac

式,通常用  来表示,记作:  (2)一元二次方程 ax 当 b 当 b 当

2

2

 bx  c  0(a  0)

 4ac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4ac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

 b 2  4ac 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上述判断反过来说,也是正确的。即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  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  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 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第一节 几何证明 (1)演绎证明:从已知的概念、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 出某结论为正确的过程。 (2)命题、公理、定理 定义:能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句子叫做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 命题叫做假命题。数学命题通常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 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 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它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 原始依据。 定理:有些命题是从公里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进一步作为判 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2)证明举例:利用关于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来证明有关线段 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简单问题,了解添置辅助线的基本方法,会添置几 种常见辅助线。

 0;

 0;

 0。

课时

二次根式

日期

10.24~10.25

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二次根式运算

章节复习

课时安排

一元二次 方程章节 复习 复习常见 10.30~10.31 错误问题 复习中学生常见错误讲解 10.26~10.29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综合分析

11.1~11.2

各种典型的综合题

性质 练习卷安 排

综合测试 二次根式(两份)

内容

综合测试

一元二次方程(两份)

综合测试

综合试卷(三份) ( 以 10、11 年期中测试为主。 )

本年级共 100 名学生,在 9 月份阶段性测验中,优良率为 24%,合格率为 80%,其中能够参 加中考的学生中 50 分段的有为:杨倩 53、刘梦 50、米胜杰 59、孙莹 59、王怡 58、唐薇 52,40 分段的有罗晋禹 47、丁婍 45.刘煜阳 42、袁野 41

、王宇辉 46、董林胜 41。对于八 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听课习惯已经养成,大多数生还缺乏对所学知识整体性、综合性的认

学情分析

识,所以在期中复习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 是对于 40、50 分数段的学生,期中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部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 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完成的学生,最基本学习要求还是要严抓不放。从月考 及近段时间学生的学习表现看, 学生的计算的与审题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故在复习里, 对于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运算还是要多下苦功。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年级

复习内容 几何证明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二次根式:代数式 性质 1: (

初二

学科

数学

期中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二次根式的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a (a  0) 叫做二次根式。

性质 2:

a )2  a(a  0)

ab  a  b (a  0, b  0)

a2  a

性质 3:

性质 4:

a a  (a  0, b  0) b b

(2)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各因式的指数为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同时符 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第二节: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分 别合并。

知识梳理

(2)二次根式的乘法:两个二次根式相乘,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二次根式的除法: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一般是把分子和分母都乘以同一个适当的代数式,使分母不含根号。 (4)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非零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 我们就说这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非零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如

x y与 x y

互为有理化因式,

a 与 a 也互为有理化因式。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节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 程。 任何一个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 ax

2

 bx  c  0(a  0) 的形式,这种形式

简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其中 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 c 叫做常数项。 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因式分解法: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等于零的形式, 从而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像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 法叫做因式分解。 (3)配方法 解方程 ax

2

2

 bx  c  0(a  0)

2

通过移项、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原方程变形为 x

 px  q ( p 、 q 是已知数)

2

的形式;通过方程两边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将方程 x 成一个关于 x 的完全平方式,方程化为 ( x  再利用开平方法解方程;当 ( (4)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px  q 的左边配

p 2 p p )  ( ) 2  q ;当 ( ) 2  q  0 时, 2 2 2

p 2 )  q  0 时,原方程无实数根。 2

 bx  c  0(a  0) ,当 b 2  4ac  0 时,它有两个实数根:

x1

 b  b 2  4ac  b  b 2  4ac , x2 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a 2a

ax2  bx  c  0(a  0) 的求根公式。

第三节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根的判别式: 把b

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a  0) 的根的判别  b 2  4ac

式,通常用  来表示,记作:  (2)一元二次方程 ax 当 b 当 b 当

2

2

 bx  c  0(a  0)

 4ac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4ac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

 b 2  4ac 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上述判断反过来说,也是正确的。即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  当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  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时, 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第一节 几何证明 (1)演绎证明:从已知的概念、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 出某结论为正确的过程。 (2)命题、公理、定理 定义:能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句子叫做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 命题叫做假命题。数学命题通常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 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 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它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 原始依据。 定理:有些命题是从公里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进一步作为判 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2)证明举例:利用关于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来证明有关线段 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简单问题,了解添置辅助线的基本方法,会添置几 种常见辅助线。

 0;

 0;

 0。

课时

二次根式

日期

10.24~10.25

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二次根式运算

章节复习

课时安排

一元二次 方程章节 复习 复习常见 10.30~10.31 错误问题 复习中学生常见错误讲解 10.26~10.29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综合分析

11.1~11.2

各种典型的综合题

性质 练习卷安 排

综合测试 二次根式(两份)

内容

综合测试

一元二次方程(两份)

综合测试

综合试卷(三份) ( 以 10、11 年期中测试为主。 )

本年级共 100 名学生,在 9 月份阶段性测验中,优良率为 24%,合格率为 80%,其中能够参 加中考的学生中 50 分段的有为:杨倩 53、刘梦 50、米胜杰 59、孙莹 59、王怡 58、唐薇 52,40 分段的有罗晋禹 47、丁婍 45.刘煜阳 42、袁野 41

、王宇辉 46、董林胜 41。对于八 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听课习惯已经养成,大多数生还缺乏对所学知识整体性、综合性的认

学情分析

识,所以在期中复习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 是对于 40、50 分数段的学生,期中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部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 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完成的学生,最基本学习要求还是要严抓不放。从月考 及近段时间学生的学习表现看, 学生的计算的与审题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故在复习里, 对于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运算还是要多下苦功。


相关内容

  • 初中数学期中考试各年级备考重点
  • 进入新学期快两个月了,检验过去两个月学习的试金石--期中考试也如期而至.这不仅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一次大练兵,也是老师和家长渴望达到反馈的大阅兵.那么,该如何备考初中数学科目呢?下面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初三:调整心态锁定中考 相较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参加期中考试调整心态要重于信息反馈.北京市 ...

  • 初一期中总结作文
  • [篇一:初一期中考试小结] 时间似流水,学期以经过半,期中考试也已来临,而就是短短两天,期中考试也结束,我自信满满的走进考场,却唉声叹气的走出了考场,可这是因为什么呢,为了能让下次的考试考好,我做了一次小结. 我一向数学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考了那么点分数,翻开卷子一看,红红的大叉一个接着一个,看 ...

  • 初二年级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二年级组将紧紧抓装两个重点"这个核心,以开展多种形式.多功能的主题班会及各项活动为教育载体,以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团结合作的班主任队伍为主要抓手,以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为教育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即将进入初三年级打下扎实的 ...

  • 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
  • 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1.2班两个班的教学,1班现有学生57人,十三班现有学生56人,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从成绩看,优中差分化比较大,优生不突出,差生相对较多.学生的 ...

  •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方法的改变
  • 从小学到初中,对同学们来说,知识上有跨越,从算术到代数:环境上,心理上也有跨越.初一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在进入初中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备借鉴. 1.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的学习. 一进入初 ...

  • 心理剧考试前后
  • 心理剧<考试前后>剧本赏析 剧情概要 初二某班老师在期末考前以精英班诱惑和年级第一的期待向学生施加压力,致使班级4名学生因此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小红情绪紧张而烦躁,为保住自己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在复习期间,废寝忘食地学习,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考场上:小军因担心考试不理想妈妈难过而焦虑,致使 ...

  • 高三全年规划
  • 决战2014高考全年冲刺规划(中学数学) 月份学习阶段季度 4月 5月(五一长假) 高二阶段 春季 5月3套供题(市教科院) 全年热点大事记 高三四月调考 武昌区供题 6月(高考)高二升入高三 7月(暑假) 暑期 高考高二升入高三 各批次分数线及高考分数公布 高招咨询会 高校招生录取 高考录取通知书 ...

  • 初高中各学科特点(1)
  • 初一 [年级危机] 这是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个年级,因为初一是打基础的学习阶段.这些孩子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初一是学生一生学习的转折点,初一学生的学习心态,决定着他的成绩定位.成绩档次,甚至影响他的高考成绩.很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不堪重负,成绩大幅下滑,主要是缺少学习方法,小学课程只有三门,只要用心就能 ...

  • 初二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 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我是八年级(6)班的数学老师.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从百忙之中抽空出席本次家长会,有些家长可能路途还比较远.我想咱们家长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二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为数学老师,接下来我主要就学生数学的学习情况大概的跟各位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