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名诗名句

经典的``名诗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老子)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惜时篇]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志向篇]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苏步青 人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对人类,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 ——覃过振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知识学问篇]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波尔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

[品格篇]

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西塞罗

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程允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狄更斯 古诗名句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近乡情更法,不敢问来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既来之,则安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观棋不语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强者心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于患难见豪杰。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 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经典的``名诗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老子)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惜时篇]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志向篇]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苏步青 人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对人类,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 ——覃过振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知识学问篇]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波尔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

[品格篇]

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西塞罗

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程允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狄更斯 古诗名句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近乡情更法,不敢问来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既来之,则安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观棋不语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强者心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于患难见豪杰。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 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关内容

  • 关于洞庭湖的名诗名句
  • 在我国所有的著名湖泊中,有关洞庭湖的名人名句最多,现摘录一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 ...

  • 游园活动游戏方案
  • 兑奖区:集盖章赢奖品 游戏规则:参赛人员可通过参加游戏获得盖章,并在每个游戏后获得一次答题机会,答对一题可获得一个盖章.获得盖章数最多的人可以获得一等奖,以此类推出一二三等奖.如获得盖章数相同则看排队的先后顺序.(本活动将于其他游戏结束后开展) 奖品: 一等奖:A (若干名,8个盖章及以上) 二等奖 ...

  • 人生路上一定要有8个朋友陪伴
  • 人生路上一定要有8个朋友陪伴 在个人生命与工作中,八种不可或缺的朋友角色包括:推手(Builder).支柱(Champion).同好(Collaborator).伙伴(Companion).中介(Connector).开心果(Energizer).开路者(MindOpener).导师(Navigat ...

  • 2015秋季六年级阅读之星读书活动总结(韦崇娟)
  • 2015秋季学期六年级"阅读之星"评比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六年级语文组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这次"海量阅读"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六年级组于12月30日(周三)上午举行了&quo ...

  • 人生十大点
  • 1.  微笑露一点 2.  说话轻一点 3.  脾气小一点 4.  做事多一点 5.  理由少一点 6.  脑筋活一点 7.  效率高一点 8.  行动快一点 9.  嘴巴甜一点 10. 肚量大一点 延伸阅读: 睿智生活的100条建议  平凡生活的100句经典激励语句 人生道路上的100个真相 人性 ...

  • 小学生语文知识竞赛主持全过程实录
  • 男.女主持: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有的情意缠绵,有的豪迈奔放.(男女主持人采用一应一和的方式朗诵.)&quo ...

  • 经典伴我行编写说明
  • 前 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诵读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 ...

  • 高中语文教师期末工作总结
  • [篇一] 工作多年,要说取得的成绩,我个人觉得XX学年度将是我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收获最大的一年.无论从个人成长发展方面来说,还是从对学生学业指导的效果方面来说,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秉承一定的教育理念,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1).(2)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 ...

  • 让阅读照亮人生
  •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也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性手段.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让个体从庸常琐碎的人生中突围,获得存在感与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故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意识到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教师不知推荐学生阅读什么,以及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