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来摆:广西最早的水利工程--古丹水塘

周末我去君武森林公园玩耍,发现在公园门口附近,有一片大大的鱼塘,我就讲,如果来这里钓鱼应该是蛮“爽神”的了,这么大一个塘,里头应该有不少鱼吧。不过怎么没有见有人在那钓呢?我旁边的一个朋友就讲了,这片水域才不是什么鱼塘,这是我们广西最早的水利工程,叫做古丹水塘,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算起来时间蛮久了,那当年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这个水塘,这个水塘又是哪个要求修建的呢?这里头的古仔听我摆啦。

[《摆古》顾问 沈培光:当时不叫古丹村,叫做孤单村。为什么叫做孤单村呢?因为这个村在那个山林里面,离这个沙塘这边好远的。很少有人来往,就几家人在那边住,很孤单,所以就叫做孤单村。后来的话,因为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吧,不太适用,所以呢,喊来喊去就把它改成古丹村。]

古丹村位于沙塘北部,约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村子周围人烟稀少,史称“孤单村”。后来陆续有外地人迁来,村子才日渐兴旺,改做“古丹村”。民国时期,农村的稻田全都是“望天田”,靠天吃饭,每逢天旱,农作物绝收或者减产,发生饥荒,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1925年,新桂系主政广西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其中一项新政就是兴修水利,力图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原来是做过广西省代主席的伍廷飏,他后来在战后,就到日本去考察农业,学习人家日本是怎样发展农业的,这样的话,也到了中国的北方,看看北方是怎样发展农业经济的。所以这样的话,取得这些经验以后,他就向省政府提出,在沙塘搞一个广西垦殖水利示范区,来通过开荒、垦殖、建设水利来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时的省政府就拨了钱给伍廷飏,让他到沙塘来办这个垦殖水利示范区。1932年示范区就正式成立了。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成立的时候先是开荒,这个垦民从融县啊,北流啊,岑溪啊,各个县来的垦民就在这里开荒,开了几万亩的荒地,这个荒地开好了,没有水来供应田地,那庄稼就没有办法种得下去。]

于是伍廷飏又请来广西地形测量队总队长盘珠衡,对试办区内的无忧、沙塘、石碑坪三个垦区进行水利工程实地勘测。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当时扛着标杆拿着卷尺,一步一步的在山林里,不管是有蛇也好有蜈蚣也好,茅草多深也好都顾不上。天热流汗,天冷起风,都扛着标杆到实地,到古丹村这里实地测绘,去设计。当年这些设计员想象起来应该是很辛苦的]

他们不仅写出调查报告,还科学地提出在何处可以修建水塘,经精密设计的水塘建成后,可蓄水多少立方米,能灌溉多大面积的农田,连同修建哪一座水塘需要多少人工、资金等,都做出了详细的报告。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周昊旦在沙塘住的,他当时就参与了测量。这个测量的话,那么首选的最佳位置,最好开辟的,就是沙塘有个村,叫做古丹村。]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测绘,他们最先拿出沙塘垦区古丹水塘的设计报告。因为这一带山岭起伏,溪流繁多,很适宜修建水库。申请很快通过,这里就开始修建了当时垦殖水利示范区的第一个水塘。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当时叫做古丹水塘,不叫做水库。因为那个时候对这个水利建设的名词,不是像现在起得那么标准。所以我们现在听起来,这个水塘好像是好小的,像个鱼塘一样,其实不是,是个大水库。古丹水塘,它是我们整个广西最早的农业水利的水库。]

修建完成的古丹水塘位于古丹村东北,总面积约160余亩,容水量150万立方米,可灌溉田地3000到5000亩。1934年3月,共动用人工11037工,古丹水塘初步建成,但因灌溉沟工程尚未修好,未能提高水位灌溉,只有简易的水道出水,灌溉村边附近的水田。到了1936年7月,水塘架好300多尺水槽,开通1400多尺灌溉水沟后,潺潺流水终于可以引到远处农场背一带田地,蓄水灌溉面积达到500亩,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修好了这个水库,它周边的农民也好,垦区的田地也好,都大大受益:有雨的时候,引那个水流进水塘来,保存着先;天旱的时候,就可以打开闸,放水拿去灌溉周边的田地。当时水库的设计还是非常科学和先进的。

[《摆古》顾问沈培光:如果是暴雨,水很大的时候,它有泄洪的,那是很科学的。十年前我去看的时候,泄洪闸还在。它就可以打开那个闸口,自动打开那个闸口,那个水就泄出去了,就不会造成洪灾,山洪,影响下面的田地。]

在沙塘,凡是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懂得,流传一句话是说:沙塘有三宝,一宝是原始馆,第二宝是森林,第三宝是沙塘的水塘。

[现场同期 蓝生葵:这是农科所的一水塘,这边的二水塘是并排的,隔着一个小小的山坡,翻到那边就是二水塘。等下可以到实地去拍。这里是郭村三水塘。三宝就是:这里是森林,沙塘的三宝,一直现在都在流传。]

他讲,加上古丹水塘,沙塘共有五个水塘,都是当时伍廷飏亲自策划建设的。

[蓝生葵:其中一水塘、二水塘是在林校附近,二水塘三水塘是在郭村,有些叫做三水塘其实分为两个塘。第五个塘是在林校的对面的里面,叫做旺塘,当时名称怎么定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叫做旺塘。这几个水塘在沙塘来讲是个最大的贡献。]

现在古丹水塘仍然还在发挥它的作用,塘里的水还一直灌溉着附近方圆百里之内的农田,今年已经87岁的古丹村村民莫如英讲,这片水塘就是他们农民吃饱饭的保证啊。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87岁):(以前)天下雨就有得吃,不下雨就没有得吃的。后来做好的这个水塘,我们就叫做“保水田”。上面有“闷水”啊,所以说以前有水是有水,让它这样流,没有东西挡着,关不了水,底下的水要“望天”下才有得吃,天不下雨就没有。]

她讲,修水塘那展,自己还是一个小娃仔,大人去做工好辛苦的,他们小小年纪也去帮搬点石头。大家是齐心协力共同修水利。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拿锄头去挖拿簸箕去挑泥,他放到拖拉机拉石头来,那时有拖拉机啊,我那个姨爹在生产队的,姓梁的,我那个姨爹,开拖拉机去大岭拉石头来。从大岭那边拉石头来做塘基,那些石头都是很大块的,塘基里面外面都放石头。]

这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垦民们的大力支持。每天,黑压压一大片的垦工,打着赤脚,光着膀子,不管是烈日还是严寒,不停地用锄头挖土方,用肩膀挑箩筐,把泥土一担一担地挑上堤坝,堆高夯实,筑成大坝,开沟修渠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有这个水塘好,没有这个水塘我们的田,没有保障。我们这里的田都是用那里的水。]

因为做了这么多的好事,所以那里的村民至今对伍廷飏还是交口称赞,他们非常感激这位农都的奠基人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每到清明时节,很多垦民都会自发来到伍廷飏的墓前扫墓。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那时我们还编山歌来讲:唱歌不过黄三弟,开垦不过伍廷飏。开垦都不过伍廷飏,伍廷飏开垦很厉害的。]

古丹水塘让附近农田和农民大大受益,古丹水塘竣工灌溉农田之后,沙塘周边的古木、杨柳、旺塘、福立、古丹二水塘及郭村的二、三水塘相继建成投入灌溉。而古丹水塘作为民国时期,最早的水利工程,起了示范作用,推动广西各地的水利发展。至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古丹水塘储存的水还在造福周边农民,它的修建者也至今活在人民的心中。如果每一个主政者都能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么我们人民的生活一定是越来越好的。好了,今天摆到这里!

摆古公众微信号:Lzbaigu

热线:[1**********]/[1**********]

首播:柳州科教频道 时间:18:30

重播:柳州科教频道 时间:21:55

周末我去君武森林公园玩耍,发现在公园门口附近,有一片大大的鱼塘,我就讲,如果来这里钓鱼应该是蛮“爽神”的了,这么大一个塘,里头应该有不少鱼吧。不过怎么没有见有人在那钓呢?我旁边的一个朋友就讲了,这片水域才不是什么鱼塘,这是我们广西最早的水利工程,叫做古丹水塘,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算起来时间蛮久了,那当年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这个水塘,这个水塘又是哪个要求修建的呢?这里头的古仔听我摆啦。

[《摆古》顾问 沈培光:当时不叫古丹村,叫做孤单村。为什么叫做孤单村呢?因为这个村在那个山林里面,离这个沙塘这边好远的。很少有人来往,就几家人在那边住,很孤单,所以就叫做孤单村。后来的话,因为这个名字不太好听吧,不太适用,所以呢,喊来喊去就把它改成古丹村。]

古丹村位于沙塘北部,约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村子周围人烟稀少,史称“孤单村”。后来陆续有外地人迁来,村子才日渐兴旺,改做“古丹村”。民国时期,农村的稻田全都是“望天田”,靠天吃饭,每逢天旱,农作物绝收或者减产,发生饥荒,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1925年,新桂系主政广西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其中一项新政就是兴修水利,力图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模式。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原来是做过广西省代主席的伍廷飏,他后来在战后,就到日本去考察农业,学习人家日本是怎样发展农业的,这样的话,也到了中国的北方,看看北方是怎样发展农业经济的。所以这样的话,取得这些经验以后,他就向省政府提出,在沙塘搞一个广西垦殖水利示范区,来通过开荒、垦殖、建设水利来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时的省政府就拨了钱给伍廷飏,让他到沙塘来办这个垦殖水利示范区。1932年示范区就正式成立了。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成立的时候先是开荒,这个垦民从融县啊,北流啊,岑溪啊,各个县来的垦民就在这里开荒,开了几万亩的荒地,这个荒地开好了,没有水来供应田地,那庄稼就没有办法种得下去。]

于是伍廷飏又请来广西地形测量队总队长盘珠衡,对试办区内的无忧、沙塘、石碑坪三个垦区进行水利工程实地勘测。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当时扛着标杆拿着卷尺,一步一步的在山林里,不管是有蛇也好有蜈蚣也好,茅草多深也好都顾不上。天热流汗,天冷起风,都扛着标杆到实地,到古丹村这里实地测绘,去设计。当年这些设计员想象起来应该是很辛苦的]

他们不仅写出调查报告,还科学地提出在何处可以修建水塘,经精密设计的水塘建成后,可蓄水多少立方米,能灌溉多大面积的农田,连同修建哪一座水塘需要多少人工、资金等,都做出了详细的报告。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周昊旦在沙塘住的,他当时就参与了测量。这个测量的话,那么首选的最佳位置,最好开辟的,就是沙塘有个村,叫做古丹村。]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测绘,他们最先拿出沙塘垦区古丹水塘的设计报告。因为这一带山岭起伏,溪流繁多,很适宜修建水库。申请很快通过,这里就开始修建了当时垦殖水利示范区的第一个水塘。

[《摆古》顾问专家 沈培光:当时叫做古丹水塘,不叫做水库。因为那个时候对这个水利建设的名词,不是像现在起得那么标准。所以我们现在听起来,这个水塘好像是好小的,像个鱼塘一样,其实不是,是个大水库。古丹水塘,它是我们整个广西最早的农业水利的水库。]

修建完成的古丹水塘位于古丹村东北,总面积约160余亩,容水量150万立方米,可灌溉田地3000到5000亩。1934年3月,共动用人工11037工,古丹水塘初步建成,但因灌溉沟工程尚未修好,未能提高水位灌溉,只有简易的水道出水,灌溉村边附近的水田。到了1936年7月,水塘架好300多尺水槽,开通1400多尺灌溉水沟后,潺潺流水终于可以引到远处农场背一带田地,蓄水灌溉面积达到500亩,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修好了这个水库,它周边的农民也好,垦区的田地也好,都大大受益:有雨的时候,引那个水流进水塘来,保存着先;天旱的时候,就可以打开闸,放水拿去灌溉周边的田地。当时水库的设计还是非常科学和先进的。

[《摆古》顾问沈培光:如果是暴雨,水很大的时候,它有泄洪的,那是很科学的。十年前我去看的时候,泄洪闸还在。它就可以打开那个闸口,自动打开那个闸口,那个水就泄出去了,就不会造成洪灾,山洪,影响下面的田地。]

在沙塘,凡是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懂得,流传一句话是说:沙塘有三宝,一宝是原始馆,第二宝是森林,第三宝是沙塘的水塘。

[现场同期 蓝生葵:这是农科所的一水塘,这边的二水塘是并排的,隔着一个小小的山坡,翻到那边就是二水塘。等下可以到实地去拍。这里是郭村三水塘。三宝就是:这里是森林,沙塘的三宝,一直现在都在流传。]

他讲,加上古丹水塘,沙塘共有五个水塘,都是当时伍廷飏亲自策划建设的。

[蓝生葵:其中一水塘、二水塘是在林校附近,二水塘三水塘是在郭村,有些叫做三水塘其实分为两个塘。第五个塘是在林校的对面的里面,叫做旺塘,当时名称怎么定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叫做旺塘。这几个水塘在沙塘来讲是个最大的贡献。]

现在古丹水塘仍然还在发挥它的作用,塘里的水还一直灌溉着附近方圆百里之内的农田,今年已经87岁的古丹村村民莫如英讲,这片水塘就是他们农民吃饱饭的保证啊。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87岁):(以前)天下雨就有得吃,不下雨就没有得吃的。后来做好的这个水塘,我们就叫做“保水田”。上面有“闷水”啊,所以说以前有水是有水,让它这样流,没有东西挡着,关不了水,底下的水要“望天”下才有得吃,天不下雨就没有。]

她讲,修水塘那展,自己还是一个小娃仔,大人去做工好辛苦的,他们小小年纪也去帮搬点石头。大家是齐心协力共同修水利。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拿锄头去挖拿簸箕去挑泥,他放到拖拉机拉石头来,那时有拖拉机啊,我那个姨爹在生产队的,姓梁的,我那个姨爹,开拖拉机去大岭拉石头来。从大岭那边拉石头来做塘基,那些石头都是很大块的,塘基里面外面都放石头。]

这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垦民们的大力支持。每天,黑压压一大片的垦工,打着赤脚,光着膀子,不管是烈日还是严寒,不停地用锄头挖土方,用肩膀挑箩筐,把泥土一担一担地挑上堤坝,堆高夯实,筑成大坝,开沟修渠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有这个水塘好,没有这个水塘我们的田,没有保障。我们这里的田都是用那里的水。]

因为做了这么多的好事,所以那里的村民至今对伍廷飏还是交口称赞,他们非常感激这位农都的奠基人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每到清明时节,很多垦民都会自发来到伍廷飏的墓前扫墓。

[古丹村村民 莫如英:那时我们还编山歌来讲:唱歌不过黄三弟,开垦不过伍廷飏。开垦都不过伍廷飏,伍廷飏开垦很厉害的。]

古丹水塘让附近农田和农民大大受益,古丹水塘竣工灌溉农田之后,沙塘周边的古木、杨柳、旺塘、福立、古丹二水塘及郭村的二、三水塘相继建成投入灌溉。而古丹水塘作为民国时期,最早的水利工程,起了示范作用,推动广西各地的水利发展。至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古丹水塘储存的水还在造福周边农民,它的修建者也至今活在人民的心中。如果每一个主政者都能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么我们人民的生活一定是越来越好的。好了,今天摆到这里!

摆古公众微信号:Lzbaigu

热线:[1**********]/[1**********]

首播:柳州科教频道 时间:18:30

重播:柳州科教频道 时间:21:55


相关内容

  • 环球漫谈 | 治国必先治水(一)
  • 军迷朋友若想持续阅读,请点击????"刀口谈兵"的蓝色字关注我们,欢迎大家转发朋友圈,传播正能量!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生命,孕育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依靠河流发展生存的,比如文明都是顺流而下的,都是有水滋养才可以群居生存. 文明都是顺流而下的,都是有 ...

  • 壮族文化经典
  • 壮族文化情结 --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是每个民族的情结. 如果连自己民族的老祖宗都不知道那就太悲哀了.那是什么原因令我们要寻根问祖呢? 个人原因:探寻自己的根源,血统:社会原因:许多人对壮族的种种误解"壮族是共产党生造的民族""壮族人当领导是广西落后的原因"等: ...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范文
  • 实践目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农家,下地帮农户干农活,与村民攀谈,搞农村调查. 实践时间:xx年7月17日--7月23日 实践地点: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雒容镇南庆村凉水塘屯 实践组织者: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团总支 实践参与者: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05级暑期&qu ...

  • 清洁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 实践主题: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一场旨在进一步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活动,正在八桂大地上演。5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电视动员大会,决定用将近两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随着我 ...

  • 传统广府村落布局的传承与革新_以广东省阳东县平地村新村详细规划为例
  • [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8-0025-04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B 传统广府村落布局的传承与革新 -以广东省阳东县平地村新村详细规划为例 □ 黎逸科 [摘 要]传统广府村落的布局规整,前后有田野和鱼塘,东.西.北三面围有树林,建筑平面为三合院式,呈梳式布局 ...

  •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补充知识点(0308-1) 一.中国历史文化进程: 历史朝代歌: 唐尧禹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1.奴隶社会--夏.商.周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 ...

  • 2010大学生远程教育志愿者工作总结
  • 炎热的七.八月,每一滴汗水都在讲述一个平凡的历程,在这样的七.八月里,我荣幸的成为广西钦南区大学生远程教育志愿者的一名. 我的服务地本应是村里的,可是我却留在了市里,这是有原因的.我之所以留在市里工作,主要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远程教育志愿服务工作,对于这样的活动进行并不了解,而且对于我们村而言,这 ...

  • 2儿童溺水
  • 一.前言 儿童溺水是指儿童呼吸道淹没或浸泡于液体中,产生呼吸道等损伤的过程.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溺水结局分为死亡.病态和非病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本(ICD-10),溺水分为故意性.非故意性和意图不确定三类.故意溺水包括用淹溺和沉没方式故意自害 ...

  • 如何鉴定玛瑙石
  • 玛瑙的英文名称为Agate,来自希腊文的拉丁字。玛瑙是石英的变种,是由二氧化硅沉积而成的隐晶质石英的一种。从切开的剖面可以看到由灰、白、红、绿、淡褐、淡蓝等多种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圆状、波纹状、层状或平行条带状。俗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说。宝石界将其中具有同心层状和不规则纹带、缠丝构造的隐晶质块体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