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

论 工资薪金 所 黄桃 红 工 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 人 因任 职或者 受雇 而取得 的工资 、   薪金 、 年终加薪 、 劳动分红 、 贴 、 贴等其他所得 。工 资薪金  津 补 所得按个 人每月工资薪金收入 固定减 除20 元 的费 用 ,并适  00用于5 4 %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 。 %~ 5 随着 故 当个人 月收入 在 13 5 以下 时 , 9 7元 按工 资 、 薪金所 得纳  税税 负较轻 , 月收入 高于 13 5 而 9 7 元时 , 劳务报 酬所得 纳税  按 税负较轻 。可任意设定两个数字 进行验算 , 见表3  :二、 工资薪金福 利化 经济 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 , 个人 的工资薪金所得也 不断提高 , 税  收负担也越来越高 。  一个人每月从雇 佣单位取得 的工 资薪金收入越 多 ,应纳的 个人所得税额 就越 大。因此事先合法 地降低个人每月 的工资 发放额 , 一定程度上可 以为单位职工减轻税负。  1 . 按规定扣除法定福利项 目。按 国务 院相关规定 , 企业和 、纳 税 项 目选 择 低 负 化 现行 个人所得 税共有九个应税所得 项 目。在 九个 应税所 得项 目中, 工资 、 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在计税依据 的确定方  法 以及适用的税率两个方面均不相 同。 两者 的比较分析见表 1 :   这就意 味着个 人月收入相 同时 ,按 工资薪金所得 纳税与  按劳 务 报 酬纳 税 其 税 收负 担 是 不 一样  的。但工资薪金所 得与劳务报 酬所得均 是个人从 服务单位取 得的收入 。一般情  况下 ,若个人与 服务的单位签 订 了长期 表 1  比较项 目  个人按照 国家或地方 政府规定 的比例 提取并 向相关机 构实际 缴付 的住 房公积 金 、 医疗保 险金 、 养老保 险金 、 失业 保险金 不 计入个人 当期 的工 资 、 薪金收 入 , 免征 个人所得税 。根 据此规 计税依据  20 0 0元 -所 得项 目的特征 税率  九级超额 累进 税 室 工资薪 金  人与 服务 单位 存 在  个 月工 资薪金 收入所 得  稳 定 的雇 佣 关 系  临 时 的用 工关 系 劳务报 酬  个人与 服务 单位 只 有  次收入≤40 元 时, 收入 - 80 00 次 0 元 2 %; O  的雇佣 合同 ,则取得 的所得 为工资薪金  所 得  所得 ;若 个人与服务 的单位 只有I 时 的  I 缶 用工合 同 ,则取得 的所得为劳 务报酬所  得 。这就 为两个所得 项 目的转 换提供 了 可行性 ,个人可通过 两个所得 项 目的灵  活选择来合理节税 。   [ 例 1:王先生 为一下 岗再 就业青  案 ]表2  方案 一  次 收 入  ̄4 0 00元 时 , 收人 × ( —2   ) 加 成 征 收  次 1 O  纳税项 目  计税公式 应纳所得税  68 0 0元 决策 工资薪金 所得  [3 0 - 20 ) 0 -2] 0 ( 80 0 0 ×1  5 ×1 个月 15 元    50劳务报酬所得  30 ×( - 2 %) O ×1 8 0 1 0 ×2   0个月 应选择 方案一 表 3  :个 月  人 收按 资 金 得 税 工 薪 所 纳 按 务 酬 得 税 劳报 所 纳 年 ,0 8 20 年从3 月份起 在某企业 提供技术  I9 0 l 9 0 2 0X 0 一 7 3 5   9 0 ( 2% × 0 = 0 元   3 元 ( 3 — 0 ) 2 3 = 0 元 1 0X 1 O ) 2% 3 8   10 10 0  ̄ 5 8 3 — 8  4 元 ( 4 2 0X 0 - 5 30元 1 0×(- 0 ) 2 10 1 0 0 3 9 0 1 2% × O 30元  4  = 14 指导服务 , 每月获取劳务收入30 元 。本  l 9 0 l 90— 0 ) 2 ̄- 7= 15 80年度有两种方案可供王先生选择 : 一是 与企业签订雇佣合 同 ;  二是与该企业签订f 临时用工合 同。两种方案下应 纳所得税额  的计算及 最终 王先生该做 出的决策见表2  :定, 雇佣 企业 在发放工资 时应 尽量为职工足额 缴付法定福利 项 目, 一方面可 降低企业 和个人 的各 种风 险 , 为职工 谋福利 ;   另一 方面 可降低工资 、 金所得 的计税依 据 , 薪 以达到降低个人 所 得 税 税 负 的 目的 。  由于“ 资 、 工 薪金所 得 ” 的税 率 中有 三个档 次 的税 率5   %、 1%、5 0 1%均低于“ 劳务报酬所得 ” 的比例税率 2 %。而 “ 资 、 0 工  薪金所得 ” 的第 四档次 的税 率虽然等 于“ 劳务报 酬所得 ” 的税 2采用实报实销的方法列支部分支 出, 而达到降低名义  . 从 工资 、 降低适用税率 的 目的。此条筹划方法对外籍个人尤其适 率2 %, 由于工资 、 0 但 薪金所得为超额累进税率 , 其在计算应纳 税 额时 , 本档次应 纳所得税 可减去速 算扣 除数3 5 , 7 元 而劳 务  报 酬却不能 , 当应 税所得额 较低时 , “ 故 按 工资 、 薪金所得 ” 项 目纳税的税负会较低 。   设个人 月收人 为x( 1o 0 ~ 0 0 元 之间 ) 假设按 两  属 o o 元 20 0 ,用。按税 法规定 ,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 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 的住房补贴 、 伙食补贴 、 搬迁费 、 衣费 , 洗 可暂免征 收个 人所 得  税。因此公 司在 向外籍职工发放工资时可降低工资发放标准 ,   允 许其实 报实销 多个支 出项 目, 从而实 现低工 资 、 高消 费 , 但  税负较低 的 目的。   3 . 向职工提供住所 、 企业 上下班交通 车服务或 职工 福利设  施, 一方面可在 本企业 内部满 足职工 的物 质 、 服务需 求 , 减少 7  3个项 目纳税 的金 额相等 ,则有算式 :X 2 0 ) 0 3 5 X ( 一 0 0 ×2 %一 7 =  (— 0 × 0 1 2 %) 2 %。经计算X 13 5 。 = 9 7元  金融理财 经济效 应 分析 姜 涛杠杆 收 购 的 涵 义 杨成 文 一、业性。收购方一般是专 门从事杠 杆收购的投资银行或投资基 金, 而收购方锁定 的 目标公司一般 为资产优 良 、 业绩 一般 、 股 杠杆收 购(eeae u  u, Lvrg  y t简称L O)是公司收 购中的  B O B ,一种特殊形式 ,它的实质 在于举债 收购 ,即通过信贷融通资 价偏低 的公司 。 . 4杠杆收购的程序与一般收购也截然不同。一 般公司收购中 , 收购方式 出于本公 司发展战 略的考虑 , 目标  而公 司 无论 是 出 于主 动 还 是 被 动 ,终究 是 为 _实 现 股 东 利 益 的  r本 ,运用财务杠杆加 大负债 比例 ,以较少的股本投入 ( 占  约 1 %) 0 融得数倍 的资金 , 对企业进 行收购 、 重组 , 以所收购 、 并  重组的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 。因此 , 杠杆收购就  是用别人的钱购买公 司 ,购买的 目的是 以更高的价格再将其 卖 出, 以也有学者将杠杆收购称 为“ 所 别人的钱” o e epe (t r o l’ h p  sm o y     ne  o最大化。而实施杠杆 收购的特定公司所注重的是战术上的盈 利性。这种盈 利的 目的, 使得收购方在战术上苦心经 营 、 精心 策划 , 以保证其盈利 的最大化。   二、 杠杆收购的发展概况 与其他收购形式相 比,杠杆收购有 如下特征 :. 的资  1收购 金主要来 自市场融资 ,尤其是以 目标公司资产为抵押或担保 杠杆 收购6 年代 出现于美国第三次并购浪潮 ,在这之前  0杠杆收 购被称 为“ 靴攀交易 ”并 且只是在 小型私有公 司的并  ,而获得 的银行贷款和各种信用等级的债券 ,而不是收购方 的 自有资金 ;. 2收购的 目的是收购方为了 以更高的价格 出售其所  收购公司或该公司的股票 ,即收购方 只是利用市场融资这个  “ 杠杆” 收购完成后 , , 在对公司重组和经营改善 的基础上重新  把公 司部分或全部售 出 ,以实现买卖差价所带来 的利润 ;. 3资 购 中偶尔被 采用 , 在那时的 “ 靴攀交 易” 中通常 以并 购公司 的  固定资产 和 自有流动资金做抵押来申请贷款。因此 , 以借债融  资来进行收购的企 业 ,逐步转向采用发行这种不需要资产抵  押的债券来融资 , 使得杠杆收购更具灵活性。7 年代随着投资  O银行的介入 , 并逐步成为杠杆 收购 主要 的财务中介 , 杠杆收购 金来源与收购 日的的独特性 ,决定 了杠杆收购具有更强 的专 职工 的相应外部开支 , 增强企业 的凝 聚力 ; 另一方面也可 少纳 所得 税 。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期间相继成立 了一些专 门以从事杠 轻个人所得税税负 。   [ 案例3: 】某空调 安装 公 司经 营旺季是 每年的6 9 , ~ 月 发放  的工资为5 0 元从 ;而其他月份为经营淡季 ,发放 的工资为  30 80 人 。 0 元/ 该公 司职工的年工资 收入总额为2 6 0 若将该公  70 元。 司 向职 工发放的工资按 “ 山头 ” 进行纳税 筹划 , 削 法 此时每年  可为每位职工节税 10 元。筹划前与筹划后应纳个人所得税  30 额的计算见表4  :工资分布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决策 税 10 3 0元 【 案例2:某公司部 门经理2 0 年 1月从公 司获取工 资薪  】 08 0金收入4 0 元 , 4 0 由于租住房 屋 , 每月 向外 支付房租 10 元 , 50 每  月上 下班交通费约3 0 , 0 元 每月可实 际支 配收入 为2 0 元 。部  60门经 理 应 纳 个 人所 得 税 为 :4 0 - 0 0 ×1%一 2 = 3 元  (4 0 20 ) 5 15 2 5若该公司为部门经理免费提供住房 , 并提供上 、 下班 的班  车免费接送 , 将每月工资下调 为2 0 元 , 此时部  60 则门经 理 应 纳 个 人 所 得 税 为 : 20 —0 0 (6 0 2 0 )×1%  0一比较分析 筹划前  6 月 50 元/ ; [ 5 o -20 ) 5 一1 5 ×4 ~9 2 0 月   ( 3 o 0 0 ×1  2 ] 个月 筹划后可节   其 他 月份 8 0元 / 0 月  一 1 8   4 0元2 = 5 。每月可 为该 部门经理节省个 人所得税  53元为 :3— 5 20 2 5 3 = 0 元 筹划后  每月工资均为 2 0 元  20 - 20 )   ×1 个 月一10 3 0 ( 3 0 0 0 ×5 2 8 元 三、 工资薪金均衡化 由于 工 资 、 金 所 得 适 用 九级 超 额 累进 税 率 , 纳 税 所 得  薪 应通过 以上案例可看 出, 工资薪金在全年均匀分布 , 利 将 有  于减轻工薪所得的所得税负 。  额越大 ,其适用 的税率也就越高 。现实 中有些企业 季节性较  强, 旺季实行高工资 、 淡季实行较低 工资。另外企业 中也有些 工资薪金所得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除以上方 法以外 ,还可 通 过充分利用税收优 惠政策 、对社会进 行公 益性救济性捐赠  等渠道进行 。当然实际 中每种筹划方法各有局限, 并且需要有 特殊 岗位按不同劳动时间来 确定每月工资额的 ,岗位工作量 繁忙的月份工资较高 , 工作量少的月份工资额较低 。在此情况 外 部因素的配合 , 因此征对不 同个人 、 不同工资发放单位应将 理论结合实际 , 酌情采纳适合 自身 的筹划方法 。  ( 作者 单 位 : 冈职 业 技 术 学院 ) 黄  下可采用工资 、 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 , 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 的工薪进 行平 均 , 削掉“ 山头” 从而适用 较低档 次的税率 , , 减 7  4

论 工资薪金 所 黄桃 红 工 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 人 因任 职或者 受雇 而取得 的工资 、   薪金 、 年终加薪 、 劳动分红 、 贴 、 贴等其他所得 。工 资薪金  津 补 所得按个 人每月工资薪金收入 固定减 除20 元 的费 用 ,并适  00用于5 4 %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 。 %~ 5 随着 故 当个人 月收入 在 13 5 以下 时 , 9 7元 按工 资 、 薪金所 得纳  税税 负较轻 , 月收入 高于 13 5 而 9 7 元时 , 劳务报 酬所得 纳税  按 税负较轻 。可任意设定两个数字 进行验算 , 见表3  :二、 工资薪金福 利化 经济 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 , 个人 的工资薪金所得也 不断提高 , 税  收负担也越来越高 。  一个人每月从雇 佣单位取得 的工 资薪金收入越 多 ,应纳的 个人所得税额 就越 大。因此事先合法 地降低个人每月 的工资 发放额 , 一定程度上可 以为单位职工减轻税负。  1 . 按规定扣除法定福利项 目。按 国务 院相关规定 , 企业和 、纳 税 项 目选 择 低 负 化 现行 个人所得 税共有九个应税所得 项 目。在 九个 应税所 得项 目中, 工资 、 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在计税依据 的确定方  法 以及适用的税率两个方面均不相 同。 两者 的比较分析见表 1 :   这就意 味着个 人月收入相 同时 ,按 工资薪金所得 纳税与  按劳 务 报 酬纳 税 其 税 收负 担 是 不 一样  的。但工资薪金所 得与劳务报 酬所得均 是个人从 服务单位取 得的收入 。一般情  况下 ,若个人与 服务的单位签 订 了长期 表 1  比较项 目  个人按照 国家或地方 政府规定 的比例 提取并 向相关机 构实际 缴付 的住 房公积 金 、 医疗保 险金 、 养老保 险金 、 失业 保险金 不 计入个人 当期 的工 资 、 薪金收 入 , 免征 个人所得税 。根 据此规 计税依据  20 0 0元 -所 得项 目的特征 税率  九级超额 累进 税 室 工资薪 金  人与 服务 单位 存 在  个 月工 资薪金 收入所 得  稳 定 的雇 佣 关 系  临 时 的用 工关 系 劳务报 酬  个人与 服务 单位 只 有  次收入≤40 元 时, 收入 - 80 00 次 0 元 2 %; O  的雇佣 合同 ,则取得 的所得 为工资薪金  所 得  所得 ;若 个人与服务 的单位 只有I 时 的  I 缶 用工合 同 ,则取得 的所得为劳 务报酬所  得 。这就 为两个所得 项 目的转 换提供 了 可行性 ,个人可通过 两个所得 项 目的灵  活选择来合理节税 。   [ 例 1:王先生 为一下 岗再 就业青  案 ]表2  方案 一  次 收 入  ̄4 0 00元 时 , 收人 × ( —2   ) 加 成 征 收  次 1 O  纳税项 目  计税公式 应纳所得税  68 0 0元 决策 工资薪金 所得  [3 0 - 20 ) 0 -2] 0 ( 80 0 0 ×1  5 ×1 个月 15 元    50劳务报酬所得  30 ×( - 2 %) O ×1 8 0 1 0 ×2   0个月 应选择 方案一 表 3  :个 月  人 收按 资 金 得 税 工 薪 所 纳 按 务 酬 得 税 劳报 所 纳 年 ,0 8 20 年从3 月份起 在某企业 提供技术  I9 0 l 9 0 2 0X 0 一 7 3 5   9 0 ( 2% × 0 = 0 元   3 元 ( 3 — 0 ) 2 3 = 0 元 1 0X 1 O ) 2% 3 8   10 10 0  ̄ 5 8 3 — 8  4 元 ( 4 2 0X 0 - 5 30元 1 0×(- 0 ) 2 10 1 0 0 3 9 0 1 2% × O 30元  4  = 14 指导服务 , 每月获取劳务收入30 元 。本  l 9 0 l 90— 0 ) 2 ̄- 7= 15 80年度有两种方案可供王先生选择 : 一是 与企业签订雇佣合 同 ;  二是与该企业签订f 临时用工合 同。两种方案下应 纳所得税额  的计算及 最终 王先生该做 出的决策见表2  :定, 雇佣 企业 在发放工资 时应 尽量为职工足额 缴付法定福利 项 目, 一方面可 降低企业 和个人 的各 种风 险 , 为职工 谋福利 ;   另一 方面 可降低工资 、 金所得 的计税依 据 , 薪 以达到降低个人 所 得 税 税 负 的 目的 。  由于“ 资 、 工 薪金所 得 ” 的税 率 中有 三个档 次 的税 率5   %、 1%、5 0 1%均低于“ 劳务报酬所得 ” 的比例税率 2 %。而 “ 资 、 0 工  薪金所得 ” 的第 四档次 的税 率虽然等 于“ 劳务报 酬所得 ” 的税 2采用实报实销的方法列支部分支 出, 而达到降低名义  . 从 工资 、 降低适用税率 的 目的。此条筹划方法对外籍个人尤其适 率2 %, 由于工资 、 0 但 薪金所得为超额累进税率 , 其在计算应纳 税 额时 , 本档次应 纳所得税 可减去速 算扣 除数3 5 , 7 元 而劳 务  报 酬却不能 , 当应 税所得额 较低时 , “ 故 按 工资 、 薪金所得 ” 项 目纳税的税负会较低 。   设个人 月收人 为x( 1o 0 ~ 0 0 元 之间 ) 假设按 两  属 o o 元 20 0 ,用。按税 法规定 ,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 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 的住房补贴 、 伙食补贴 、 搬迁费 、 衣费 , 洗 可暂免征 收个 人所 得  税。因此公 司在 向外籍职工发放工资时可降低工资发放标准 ,   允 许其实 报实销 多个支 出项 目, 从而实 现低工 资 、 高消 费 , 但  税负较低 的 目的。   3 . 向职工提供住所 、 企业 上下班交通 车服务或 职工 福利设  施, 一方面可在 本企业 内部满 足职工 的物 质 、 服务需 求 , 减少 7  3个项 目纳税 的金 额相等 ,则有算式 :X 2 0 ) 0 3 5 X ( 一 0 0 ×2 %一 7 =  (— 0 × 0 1 2 %) 2 %。经计算X 13 5 。 = 9 7元  金融理财 经济效 应 分析 姜 涛杠杆 收 购 的 涵 义 杨成 文 一、业性。收购方一般是专 门从事杠 杆收购的投资银行或投资基 金, 而收购方锁定 的 目标公司一般 为资产优 良 、 业绩 一般 、 股 杠杆收 购(eeae u  u, Lvrg  y t简称L O)是公司收 购中的  B O B ,一种特殊形式 ,它的实质 在于举债 收购 ,即通过信贷融通资 价偏低 的公司 。 . 4杠杆收购的程序与一般收购也截然不同。一 般公司收购中 , 收购方式 出于本公 司发展战 略的考虑 , 目标  而公 司 无论 是 出 于主 动 还 是 被 动 ,终究 是 为 _实 现 股 东 利 益 的  r本 ,运用财务杠杆加 大负债 比例 ,以较少的股本投入 ( 占  约 1 %) 0 融得数倍 的资金 , 对企业进 行收购 、 重组 , 以所收购 、 并  重组的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 。因此 , 杠杆收购就  是用别人的钱购买公 司 ,购买的 目的是 以更高的价格再将其 卖 出, 以也有学者将杠杆收购称 为“ 所 别人的钱” o e epe (t r o l’ h p  sm o y     ne  o最大化。而实施杠杆 收购的特定公司所注重的是战术上的盈 利性。这种盈 利的 目的, 使得收购方在战术上苦心经 营 、 精心 策划 , 以保证其盈利 的最大化。   二、 杠杆收购的发展概况 与其他收购形式相 比,杠杆收购有 如下特征 :. 的资  1收购 金主要来 自市场融资 ,尤其是以 目标公司资产为抵押或担保 杠杆 收购6 年代 出现于美国第三次并购浪潮 ,在这之前  0杠杆收 购被称 为“ 靴攀交易 ”并 且只是在 小型私有公 司的并  ,而获得 的银行贷款和各种信用等级的债券 ,而不是收购方 的 自有资金 ;. 2收购的 目的是收购方为了 以更高的价格 出售其所  收购公司或该公司的股票 ,即收购方 只是利用市场融资这个  “ 杠杆” 收购完成后 , , 在对公司重组和经营改善 的基础上重新  把公 司部分或全部售 出 ,以实现买卖差价所带来 的利润 ;. 3资 购 中偶尔被 采用 , 在那时的 “ 靴攀交 易” 中通常 以并 购公司 的  固定资产 和 自有流动资金做抵押来申请贷款。因此 , 以借债融  资来进行收购的企 业 ,逐步转向采用发行这种不需要资产抵  押的债券来融资 , 使得杠杆收购更具灵活性。7 年代随着投资  O银行的介入 , 并逐步成为杠杆 收购 主要 的财务中介 , 杠杆收购 金来源与收购 日的的独特性 ,决定 了杠杆收购具有更强 的专 职工 的相应外部开支 , 增强企业 的凝 聚力 ; 另一方面也可 少纳 所得 税 。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期间相继成立 了一些专 门以从事杠 轻个人所得税税负 。   [ 案例3: 】某空调 安装 公 司经 营旺季是 每年的6 9 , ~ 月 发放  的工资为5 0 元从 ;而其他月份为经营淡季 ,发放 的工资为  30 80 人 。 0 元/ 该公 司职工的年工资 收入总额为2 6 0 若将该公  70 元。 司 向职 工发放的工资按 “ 山头 ” 进行纳税 筹划 , 削 法 此时每年  可为每位职工节税 10 元。筹划前与筹划后应纳个人所得税  30 额的计算见表4  :工资分布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决策 税 10 3 0元 【 案例2:某公司部 门经理2 0 年 1月从公 司获取工 资薪  】 08 0金收入4 0 元 , 4 0 由于租住房 屋 , 每月 向外 支付房租 10 元 , 50 每  月上 下班交通费约3 0 , 0 元 每月可实 际支 配收入 为2 0 元 。部  60门经 理 应 纳 个 人所 得 税 为 :4 0 - 0 0 ×1%一 2 = 3 元  (4 0 20 ) 5 15 2 5若该公司为部门经理免费提供住房 , 并提供上 、 下班 的班  车免费接送 , 将每月工资下调 为2 0 元 , 此时部  60 则门经 理 应 纳 个 人 所 得 税 为 : 20 —0 0 (6 0 2 0 )×1%  0一比较分析 筹划前  6 月 50 元/ ; [ 5 o -20 ) 5 一1 5 ×4 ~9 2 0 月   ( 3 o 0 0 ×1  2 ] 个月 筹划后可节   其 他 月份 8 0元 / 0 月  一 1 8   4 0元2 = 5 。每月可 为该 部门经理节省个 人所得税  53元为 :3— 5 20 2 5 3 = 0 元 筹划后  每月工资均为 2 0 元  20 - 20 )   ×1 个 月一10 3 0 ( 3 0 0 0 ×5 2 8 元 三、 工资薪金均衡化 由于 工 资 、 金 所 得 适 用 九级 超 额 累进 税 率 , 纳 税 所 得  薪 应通过 以上案例可看 出, 工资薪金在全年均匀分布 , 利 将 有  于减轻工薪所得的所得税负 。  额越大 ,其适用 的税率也就越高 。现实 中有些企业 季节性较  强, 旺季实行高工资 、 淡季实行较低 工资。另外企业 中也有些 工资薪金所得的所得税纳税筹划 除以上方 法以外 ,还可 通 过充分利用税收优 惠政策 、对社会进 行公 益性救济性捐赠  等渠道进行 。当然实际 中每种筹划方法各有局限, 并且需要有 特殊 岗位按不同劳动时间来 确定每月工资额的 ,岗位工作量 繁忙的月份工资较高 , 工作量少的月份工资额较低 。在此情况 外 部因素的配合 , 因此征对不 同个人 、 不同工资发放单位应将 理论结合实际 , 酌情采纳适合 自身 的筹划方法 。  ( 作者 单 位 : 冈职 业 技 术 学院 ) 黄  下可采用工资 、 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 , 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 的工薪进 行平 均 , 削掉“ 山头” 从而适用 较低档 次的税率 , , 减 7  4


相关内容

  •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如业务提成),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外籍人员工资.薪金 ...

  • 第四章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掌握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税目和计税依据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五)熟悉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六)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七)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

  •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 2011年第35期总第145期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No.35,2011SerialNo.145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田明强 (中煤三建集团安徽安厦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员工工资薪金所得不断增加,越 ...

  • 外籍在华高管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及纳税筹划技巧
  • 外籍在华董事.高管人员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及纳税筹划技巧 一. 高层管理职务的内涵 对于董事的内涵,在实务中都比较清楚,即董事是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人员,是公司重大决策制定的参与者,也是对公司决策执行人员进行监督的参与者.而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定义,实务中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关于"高管"的 ...

  •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2011.6
  •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之相应,财政收入中来源于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维护切身利益.减轻税收负担的角度出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越来越受到纳税人的高度重视.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所谓纳税筹 ...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国税发[1994]089号 颁布时间:1994-3-31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本法规所附"税率表一&qu ...

  • 外籍员工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原则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缴纳 从2008年3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及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附加扣除费用2800元,即在原扣除标准2000元的基础上加计扣除2800元,共可扣除4800元 ...

  • 个人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选择的探究
  • [摘要]按照我国现行税法,工资薪金适用3%到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动报酬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同时一次性收入畸高可加成征收.本文通过计算工资薪金.劳动报酬所得平衡点来比较不同计税方式下个人实际所得,以期为个人收入的税收筹划提供参考和意见. [关键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平衡点,税收筹划 一. ...

  •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09-6-5 9:48:00 文章来源:财会信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2008年2月1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9号,以下简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