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_b的意义

第33卷第13期西建筑 Vol.33No.13 山2007年5月May.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7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3-0073-0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的意义

姜雪晶

摘 要:介绍了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并对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公式推导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含义,对设计人员正确理解设计规范提供了帮助。关键词:受弯构件,承载力,受压区高度,规范中图分类号:TU311.1

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 桥规 )中受弯构件(含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计算中引入的一个系数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b=xb/h0。其中,xb为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其强度设计值时的受压区高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

按公式(5.2.2-3)x bh0的要求,该系数的引入限制了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防止受弯构件的超筋设计。如果设计人员把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仅仅看作是一个系数,那么是对设计规范的一种误解。下面对该系数的正确理解做进一步阐述。

文献标识码:A

同的,在弹性阶段应力 应变曲线基本上是直线,进入塑性阶段

应力 应变曲线变为曲线,此时混凝土的应力 与应变 的比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并不完全遵循虎克定律。以C50混凝土为例, 桥规 中C50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cu=0.0033, 桥规 中提供的混凝土弹性模量Ec=3.45 104MPa,按虎克定律 c= cuEc=0.0033 3.45 104=113.85MPa,而113.85MPa远大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d=22.4MPa,说明在混凝土产生极限压应变的状态时,其应力 应变 弹性模量。 桥规 中提供的混凝土弹性模量Ec是混凝土的加荷割线弹性模量,即在应变

所示。

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重要内容。 桥规 规定,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下列基本假定作为计算的基础:

1)构件弯曲后,其截面仍保持平面;2)截面受压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简化为矩形,其压力强度取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值fcd;截面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予考虑;3)极限状态时,受拉区钢筋应力取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sd或fpd(小偏心受压构件除外);受压区或受压较大边钢筋应力取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sd或fpd;4)钢筋应力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平截面假定认为构件截面受力后,受压区和受拉区的应变按线性关系处理。如图1所示。

混凝土是弹塑性体,混凝土弹性和塑性状态其应力状态是不

混凝土受压达到塑性条件仍可工作,但混凝土受拉即退出工作。混凝土的应力图形也不是三角形,而是呈曲线应力图,不同截

供结构的抗风性能。结构抗风能力可以通过结构措施、气动措施、机械措施予以提高。结构措施是通过增加结构的总体刚度来提高桥梁的气动稳定性;气动措施是通过选择空气的动力稳定性好的断面或改变某些构件的外形提高气动稳定性;机械措施是通过附加阻尼来提高气动稳定性。

过,不通过还需重复上面所述几个步骤,直至抗风设计通过。参考文献:

[1]埃米尔 希缪.风对结构的作用 风工程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2]项海帆.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3]张相庭.结构风压和风振计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4]赵 果,张 萍.膜结构及其风振控制研究综述[J].山西建

筑,2006,32(13):37-38.

5 结语

随着桥梁跨径和桥梁断面的复杂化,桥梁的气动稳定性越来

越复杂,大多需要做风洞试验确定三分力系数,并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做动力响应分析,以最终确定桥梁结构的抗风设计是否通

Onstructuralwindengineeringandwind-resistantdesignoflarge-spanbridge

LIShu-guang LUJie

Abstract:Combinedwithknownstaticanddynamiccharacteristicsofwindinstructuralwindengineering,thearticlestudiesthemainformsofstaticanddynamicresponseoflarge-spanbridgestructureundertheactionofwind,andintroducesmainresearchobjectsandworkoflarge-spanbridge swind-resistantdesign,whichtooffertheoreticalbasisforfurtherresearch.Keywords:windengineering,large-spanbridge,wind-resistantdesign

收稿日期:2006-12-20

作者简介:姜雪晶(1973-),女,工程师,沈阳中铁铁道勘察设计院,辽宁沈阳 110013

74

第33卷第13期

2007年5月

山西建筑

面高度处的应力值 cx,根据应变值 cx由混凝土应力 应变曲线确定。实际混凝土压力值Nc应通过积分运算求得,即Nc=

明显的破坏预兆下突然发生破坏。

第二种情况表现为 值过小,说明梁高偏大,属于少筋梁范

围。其截面配筋过少,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会突然增加,很快达到屈服极限。少筋梁破坏前只有一条裂缝,但裂缝开展很快,挠度增长也很大,即使受压区混凝土尚未压溃,实用上梁被认为已破坏。一般应修改设计,在满足最小配筋率限值的前提下,降低梁高。

工程中采用的是适筋梁设计,其破坏始于受拉区钢筋的屈服,钢筋应力达屈服强度时,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引起裂缝向上发展延伸,使受压区高度减小,从而迫使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达到混凝土压应变极限值而破坏。即理想状态是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区钢筋同时达到极限应变值。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为混凝土压应变达到极限值( c= cu)的同时,恰好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也达到极限值( s= su)时的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其数值可由平截面假设(见图1)求得。

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例:根据图1,可得:代入x=x0/ 和x0= bh0,

bh0bh0

) 。cu=cu b( su+ cu)

等式左右约去h0得: 。cu=上式变化得: b=,

su1+cu

fsd

将 代入上式,得: b=即为 桥规 5.2.1条文su=ssd

1+cuEs则上式为:(h0-说明中的公式(5.4)。

将所有计算参数按 桥规 材料篇的数值代入公式即得出表1。

C550.79

0.003250.6140.5520.524

C600.780.003200.6050.5430.515

C650.770.003150.5950.5330.505

C700.760.003100.5850.5240.496

C750.750.003050.5750.5140.487

C800.740.003000.5650.5050.477

dA

c

A0

cxx

。简化计算,把该曲线应力图简化成矩形应力图,为使

简化前后受压区混凝土合力作用点位置不变,此处引入一个系数 , 为截面受压区矩形应力图高度x0与实际受压区高度x的比值,是第二个基本假定。

构件有两种极限状态,即按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 c达到极限压应变 cu或者纵向受拉钢筋拉应变 s达到极限拉应变 su这两种情况控制设计。换句话说,这两个极限应变中只要具备其中一个,即标志构件达到极限状态。基本假定三表示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s达到极限强度fsd时,钢筋的拉应变也达到极限拉应变 su。钢筋的极限拉应变 su大于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cu,故构件受拉区允许混凝土开裂基本假定四表示钢筋是弹性体,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公式的推导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是按上述极限状态设计引出的一个函数,该函数与受压区混凝土产生的压应变和受拉区钢筋产生的拉应变相关,控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防止出现两种情况:1)受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而受拉区钢筋未达到抗拉强度。换言之, c= cu,而 s远小于 su;2)受拉区钢筋受拉破坏,而混凝土未达到抗压强度。换言之, s= su,而 c远小于 cu。

这两种情况发生都表明材料的浪费。第一种情况表现为 值过大,说明梁高过小,属于超筋梁范围。其破坏始于受压区混凝土,即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先达到混凝土压应变极限值,此时受拉区钢筋尚未达到屈服极限。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达到 cu,混凝土被整体压碎并导致整体构件破坏。这种梁破坏前钢筋仍处于弹性阶段,延伸不多,梁体裂缝和挠度变形均较小,在没有

fsd/MPa

cuR235HRB335HRB400KL400

195280330

2.10E+052.00E+052.00E+05

0.000930.001400.00165

Es/MPa

su

C50及以下0.80

0.003300.6240.5620.533

cu su

=。xh0-x

表1 b计算表

为设计计算方便对该表已进行简化处理,即得 桥规 表5.2.1。

限应变来控制截面承载力。

故 桥规 中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适筋梁的塑性破坏

为基础,按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值控制设计的计算图式导出的。这一点作为设计人员在公式应用中应充分认识,体会规范的设计基本概念,而不是牢记计算公式的表达式。参考文献:

[1]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S].[2]黄 棠,王效通.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9.[3]周以恪,张绍麟.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3 结语

众所周知, 桥规 给出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0Md x

)+f sdA s(h0-a s)+(f pd- p0)A p(h0-a p)2

(5.2.2-1)和fsdAs+fpdAp=fcdbx+f sdA s+(f pd- p0)A pfcdbx(h0-(5.2.2-2),是以材料强度的形式来反映截面承载力要求。公式适用条件x bh0(5.2.2-3)规定了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最大值限制,其实质是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必须不小于钢筋的屈服应变 s su,保证在极限状态下,钢筋进入塑性状态。根据公式x -1)和(5.2.2-2)公式是以材料的极bh0的要求,事实上(5.2.2

Themeaningsofrelative-boundarycompressiveregion sheight b

JIANGXue-jing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basicpostulationofthecalculationofnominalsection sbearingcapacityofbendingmember,analyzesthefor-muladerivationforrelative-boundarycompressiveregion sheight b,anddiscussesitsmeanings,whichtoofferhelpfordesignerstocorrectlyunderstanddesigncode.

Keywords:bendingmember,bearingcapacity,compressiveregion sheight,code

第33卷第13期西建筑 Vol.33No.13 山2007年5月May. 2007SHANXI ARCHITECTURE

7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3-0073-0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的意义

姜雪晶

摘 要:介绍了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并对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公式推导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含义,对设计人员正确理解设计规范提供了帮助。关键词:受弯构件,承载力,受压区高度,规范中图分类号:TU311.1

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 桥规 )中受弯构件(含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计算中引入的一个系数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b=xb/h0。其中,xb为纵向受拉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其强度设计值时的受压区高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

按公式(5.2.2-3)x bh0的要求,该系数的引入限制了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防止受弯构件的超筋设计。如果设计人员把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仅仅看作是一个系数,那么是对设计规范的一种误解。下面对该系数的正确理解做进一步阐述。

文献标识码:A

同的,在弹性阶段应力 应变曲线基本上是直线,进入塑性阶段

应力 应变曲线变为曲线,此时混凝土的应力 与应变 的比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并不完全遵循虎克定律。以C50混凝土为例, 桥规 中C50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cu=0.0033, 桥规 中提供的混凝土弹性模量Ec=3.45 104MPa,按虎克定律 c= cuEc=0.0033 3.45 104=113.85MPa,而113.85MPa远大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d=22.4MPa,说明在混凝土产生极限压应变的状态时,其应力 应变 弹性模量。 桥规 中提供的混凝土弹性模量Ec是混凝土的加荷割线弹性模量,即在应变

所示。

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重要内容。 桥规 规定,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下列基本假定作为计算的基础:

1)构件弯曲后,其截面仍保持平面;2)截面受压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简化为矩形,其压力强度取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值fcd;截面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予考虑;3)极限状态时,受拉区钢筋应力取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sd或fpd(小偏心受压构件除外);受压区或受压较大边钢筋应力取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sd或fpd;4)钢筋应力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平截面假定认为构件截面受力后,受压区和受拉区的应变按线性关系处理。如图1所示。

混凝土是弹塑性体,混凝土弹性和塑性状态其应力状态是不

混凝土受压达到塑性条件仍可工作,但混凝土受拉即退出工作。混凝土的应力图形也不是三角形,而是呈曲线应力图,不同截

供结构的抗风性能。结构抗风能力可以通过结构措施、气动措施、机械措施予以提高。结构措施是通过增加结构的总体刚度来提高桥梁的气动稳定性;气动措施是通过选择空气的动力稳定性好的断面或改变某些构件的外形提高气动稳定性;机械措施是通过附加阻尼来提高气动稳定性。

过,不通过还需重复上面所述几个步骤,直至抗风设计通过。参考文献:

[1]埃米尔 希缪.风对结构的作用 风工程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2]项海帆.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3]张相庭.结构风压和风振计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4]赵 果,张 萍.膜结构及其风振控制研究综述[J].山西建

筑,2006,32(13):37-38.

5 结语

随着桥梁跨径和桥梁断面的复杂化,桥梁的气动稳定性越来

越复杂,大多需要做风洞试验确定三分力系数,并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做动力响应分析,以最终确定桥梁结构的抗风设计是否通

Onstructuralwindengineeringandwind-resistantdesignoflarge-spanbridge

LIShu-guang LUJie

Abstract:Combinedwithknownstaticanddynamiccharacteristicsofwindinstructuralwindengineering,thearticlestudiesthemainformsofstaticanddynamicresponseoflarge-spanbridgestructureundertheactionofwind,andintroducesmainresearchobjectsandworkoflarge-spanbridge swind-resistantdesign,whichtooffertheoreticalbasisforfurtherresearch.Keywords:windengineering,large-spanbridge,wind-resistantdesign

收稿日期:2006-12-20

作者简介:姜雪晶(1973-),女,工程师,沈阳中铁铁道勘察设计院,辽宁沈阳 110013

74

第33卷第13期

2007年5月

山西建筑

面高度处的应力值 cx,根据应变值 cx由混凝土应力 应变曲线确定。实际混凝土压力值Nc应通过积分运算求得,即Nc=

明显的破坏预兆下突然发生破坏。

第二种情况表现为 值过小,说明梁高偏大,属于少筋梁范

围。其截面配筋过少,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会突然增加,很快达到屈服极限。少筋梁破坏前只有一条裂缝,但裂缝开展很快,挠度增长也很大,即使受压区混凝土尚未压溃,实用上梁被认为已破坏。一般应修改设计,在满足最小配筋率限值的前提下,降低梁高。

工程中采用的是适筋梁设计,其破坏始于受拉区钢筋的屈服,钢筋应力达屈服强度时,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引起裂缝向上发展延伸,使受压区高度减小,从而迫使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达到混凝土压应变极限值而破坏。即理想状态是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区钢筋同时达到极限应变值。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为混凝土压应变达到极限值( c= cu)的同时,恰好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也达到极限值( s= su)时的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其数值可由平截面假设(见图1)求得。

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例:根据图1,可得:代入x=x0/ 和x0= bh0,

bh0bh0

) 。cu=cu b( su+ cu)

等式左右约去h0得: 。cu=上式变化得: b=,

su1+cu

fsd

将 代入上式,得: b=即为 桥规 5.2.1条文su=ssd

1+cuEs则上式为:(h0-说明中的公式(5.4)。

将所有计算参数按 桥规 材料篇的数值代入公式即得出表1。

C550.79

0.003250.6140.5520.524

C600.780.003200.6050.5430.515

C650.770.003150.5950.5330.505

C700.760.003100.5850.5240.496

C750.750.003050.5750.5140.487

C800.740.003000.5650.5050.477

dA

c

A0

cxx

。简化计算,把该曲线应力图简化成矩形应力图,为使

简化前后受压区混凝土合力作用点位置不变,此处引入一个系数 , 为截面受压区矩形应力图高度x0与实际受压区高度x的比值,是第二个基本假定。

构件有两种极限状态,即按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 c达到极限压应变 cu或者纵向受拉钢筋拉应变 s达到极限拉应变 su这两种情况控制设计。换句话说,这两个极限应变中只要具备其中一个,即标志构件达到极限状态。基本假定三表示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s达到极限强度fsd时,钢筋的拉应变也达到极限拉应变 su。钢筋的极限拉应变 su大于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cu,故构件受拉区允许混凝土开裂基本假定四表示钢筋是弹性体,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公式的推导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是按上述极限状态设计引出的一个函数,该函数与受压区混凝土产生的压应变和受拉区钢筋产生的拉应变相关,控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防止出现两种情况:1)受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而受拉区钢筋未达到抗拉强度。换言之, c= cu,而 s远小于 su;2)受拉区钢筋受拉破坏,而混凝土未达到抗压强度。换言之, s= su,而 c远小于 cu。

这两种情况发生都表明材料的浪费。第一种情况表现为 值过大,说明梁高过小,属于超筋梁范围。其破坏始于受压区混凝土,即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先达到混凝土压应变极限值,此时受拉区钢筋尚未达到屈服极限。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达到 cu,混凝土被整体压碎并导致整体构件破坏。这种梁破坏前钢筋仍处于弹性阶段,延伸不多,梁体裂缝和挠度变形均较小,在没有

fsd/MPa

cuR235HRB335HRB400KL400

195280330

2.10E+052.00E+052.00E+05

0.000930.001400.00165

Es/MPa

su

C50及以下0.80

0.003300.6240.5620.533

cu su

=。xh0-x

表1 b计算表

为设计计算方便对该表已进行简化处理,即得 桥规 表5.2.1。

限应变来控制截面承载力。

故 桥规 中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适筋梁的塑性破坏

为基础,按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值控制设计的计算图式导出的。这一点作为设计人员在公式应用中应充分认识,体会规范的设计基本概念,而不是牢记计算公式的表达式。参考文献:

[1]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S].[2]黄 棠,王效通.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9.[3]周以恪,张绍麟.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3 结语

众所周知, 桥规 给出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0Md x

)+f sdA s(h0-a s)+(f pd- p0)A p(h0-a p)2

(5.2.2-1)和fsdAs+fpdAp=fcdbx+f sdA s+(f pd- p0)A pfcdbx(h0-(5.2.2-2),是以材料强度的形式来反映截面承载力要求。公式适用条件x bh0(5.2.2-3)规定了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最大值限制,其实质是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必须不小于钢筋的屈服应变 s su,保证在极限状态下,钢筋进入塑性状态。根据公式x -1)和(5.2.2-2)公式是以材料的极bh0的要求,事实上(5.2.2

Themeaningsofrelative-boundarycompressiveregion sheight b

JIANGXue-jing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basicpostulationofthecalculationofnominalsection sbearingcapacityofbendingmember,analyzesthefor-muladerivationforrelative-boundarycompressiveregion sheight b,anddiscussesitsmeanings,whichtoofferhelpfordesignerstocorrectlyunderstanddesigncode.

Keywords:bendingmember,bearingcapacity,compressiveregion sheight,code


相关内容

  • 混凝土考试题及答案
  • 选择题(1分×10=10分) 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试件尺寸是( A ). A .150×150×150: B .150×150×300: C .200×200×400: D .150×150×400: 2.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的条件是用来防止( ). A .斜压 ...

  • 混凝土填空集合
  • 一.材料的物理学性能 1.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之所以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是由于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 . 二者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 以及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层作用.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即为30mm2,它具有的 保证率. 3.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时,延性 4. 混凝土在长期不 ...

  • 混凝土缩印
  • 基底压力:作用与基础底面传至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称为基底压力 地基临塑荷载:地基从压密变形阶段转为弹塑性变形阶段的临界荷载 灌注桩:是直接在设计桩位造孔,然后灌注混凝土成桩. 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的差值 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性指数之比即为液性指数 地下水:存在于地面下土和岩石的孔隙.裂缝或溶洞 ...

  • 长安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规定以每边边长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构件,在20℃ ±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件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fcu 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按照与立方体时间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方法所得的棱柱 体 ...

  •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题2015
  •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思考题1-1] 钢筋的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标志钢筋的什么性能? [思考题1-2] 检验钢筋的质量有哪几项要求? [思考题1-3]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怎样确定的?有什么用途?<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思考题1-4]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 ...

  • 混凝土 参考资料
  • 第一章 1.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三要素(特点): 绪论 ①很可靠的粘结作用 ②混凝土保护钢筋(耐腐蚀.耐火)③几乎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2.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缺点 优点:取材容易:合理用材:耐久性较好:耐火性好:可模性好:整体性好 缺点:自重较大,对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不利:抗裂性较差:施工复 ...

  •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试卷
  • 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试卷B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对于有流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 B )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取值. A.弹性极限: B.屈服强度: C.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2.受弯构件在正截面工作的第一阶段末期,即将开裂的Ⅰa状态时,钢筋的应力大约为 ...

  • 混凝土柱计算
  • 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一般把钢筋混凝土柱按照箍筋的作用及配置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柱,简称普通箍筋柱:配有纵筋和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简称螺旋箍筋柱. 最常见的轴心受压柱是普通箍筋柱,见右图.纵筋的作用是提高柱的承载力,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 ...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题库答案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必要时绘图加以说明.每题8分.)绪 论 1.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根据混凝土中添加材料的不同通常分哪些类型? 2.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3.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4.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主要阶段. 第2章 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