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规定阅读时间

1、每周两节的统一阅读课。

2、每周一个下午的阅览室自由阅读。

3、一天在校的三读

①诵读:每天早读30分钟的师生共同阅读;每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前3-5分钟大声诵古诗说名著时间。

②听读:周一至周五早上到校后和大课间,广播站为学生读儿童文学作品、名著等。

③默读: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20分钟的自主阅读;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的30分钟的自由阅读。

4、每晚一次的家庭阅读

总之,通过开展“书香班级”读书工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几句话不但提出了九年义务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目标,概括出了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而且指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靠大量阅读。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语文课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低年级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抓住开读的最佳时段,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低年级开设阅读指导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指导课。

一、铺设过渡阶梯 引导儿童顺利起步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获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有关研究表明:汉语的读与写,必须有2000左右的识字量作为基本条件。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识字量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拼读音节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开设阅读课,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拼读音节的速度,又可以认识和巩固常用汉字,扩大识字量。这个阶段的指导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铺设好过渡的阶梯,引领学生认识书籍,走进书籍的殿堂,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看。首先,教师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参观,亲自看一看那些内容丰富的图书,听一听图书管理员饶有趣味的介绍,使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其次,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中、高年级学生组织的手抄报展览、故事会、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讲。在看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欢读书、读书成才的故事和有关书的格言,让学生认识到书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

3.听。低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在起步阶段。就要借助“听”的力量,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也可让那些平时喜欢读书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此时再让学生开始阅读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二、教给读书方法 帮助儿童学会读书

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在阅读时应该遵循“五步读书法”,做到“四个结合”。

五步读书法:

1.审题设疑。即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2.粗读感知。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

3.细读理解。这一环节是对读物内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

4.诵读积累。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5.总结收获。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个结合”:

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读物,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

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指出:能借助读物种的图画阅读。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教师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尤其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会默读以后,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一是加快阅读速度,二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激发阅读兴趣 保持儿童读书欲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使儿童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也是阅读指导课的重要任务。

1.介绍读物激趣。在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读物的内容,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变换形式激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注意保持时间较短,持久性差,表现在阅读上就是开始特别专心和认真,读了一会儿就把书翻得哗哗直响,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读物的内容和特点,利用儿童喜欢高声朗读的心理特点,通过赛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再次激发或保持学生的兴趣。

3.开展活动激趣。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读物的内容改一改、演一演、讲一讲、议一议、画一画,让学生复述一下故事的大意,讲一讲精彩的情节,或者是讲述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还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活动中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背诵会、小故事家评选、小演员评选,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推荐优秀读物 保障儿童健康发展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还

没有形成,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自己还不能鉴别,因此,他们的读物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的推荐。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下列读物感兴趣: ⑴ 篇幅短小的寓言、成语、和童话故事;

⑵充满神奇想象的幻想性题材的故事;

⑶ 简单的传记和历史故事;

⑷ 字句活泼,内容变化大的读物,如儿歌、童谣、古诗等;

⑸ 介绍自然界、动物界的儿童读物;

⑹ 介绍不同生活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儿童读物。

这些书籍学校图书馆都能很容易找到,为了体现自主性,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和阅读。此外,还可以在班级设立“新书发布角”,由教师或学生推荐喜欢的优秀读物。

此外,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开放性和时代性较强,需要补充丰富的课外资源,这就要求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后,就安排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介绍宇航员生活的图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安排学生和大家交流感兴趣的动物和植物,像这样的内容在新教材中安排的很多,因此,为了配合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其它学习活动,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爱好的不同,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以防学生选择读物时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五、指导读书笔记 丰富儿童语言积累

低年级的读书笔记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始,主要以抄写型、听记型、摘抄型为主。前两种阅读笔记以教师读,学生听记、按原文抄写等形式为主,不需要教师太多的指导;而摘抄型笔记则需要教师指导。因为低年级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较少,语感差,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摘抄,他们不得其法,可能会胡乱地摘抄,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失去了摘抄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首先哪些内容需要摘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明确的规定:带有生字的词语,可以巩固生字;学生口语表达中不规范的词语书中正确的表述,可以规范语言;描写人物、动物、景物的形状、声音、动作、色彩十分形象的词句,描写四季天气变化的语句,精彩片段以及成语、格言、警句等,可以丰富学生的

语言;用来概括总结道理,对人有警示、启迪作用的语句,可以教育学生;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自然界等各方面的科学小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这样学生摘抄起来目标就很明确了。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摘抄的方法,学会摘抄,还可以采用集体示范法。以大家共同阅读的一篇或几篇文章为例,通过教师示范,讲清摘抄的理由。还可以运用比较法,把学生的摘抄笔记进行比较,通过教师讲评,使他们指导哪些词需要摘抄,哪些词则不需要摘抄。这样,通过反复的摘抄训练就能达到逐渐掌握摘抄方法的目的。

《学记》里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又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就是教育要抓住时机这个道理。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起步阶段阅读指导课的方法,抓住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段,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帮助每一名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为他们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规定阅读时间

1、每周两节的统一阅读课。

2、每周一个下午的阅览室自由阅读。

3、一天在校的三读

①诵读:每天早读30分钟的师生共同阅读;每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前3-5分钟大声诵古诗说名著时间。

②听读:周一至周五早上到校后和大课间,广播站为学生读儿童文学作品、名著等。

③默读: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20分钟的自主阅读;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的30分钟的自由阅读。

4、每晚一次的家庭阅读

总之,通过开展“书香班级”读书工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几句话不但提出了九年义务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目标,概括出了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而且指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靠大量阅读。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语文课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低年级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抓住开读的最佳时段,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低年级开设阅读指导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指导课。

一、铺设过渡阶梯 引导儿童顺利起步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获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有关研究表明:汉语的读与写,必须有2000左右的识字量作为基本条件。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识字量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拼读音节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开设阅读课,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拼读音节的速度,又可以认识和巩固常用汉字,扩大识字量。这个阶段的指导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铺设好过渡的阶梯,引领学生认识书籍,走进书籍的殿堂,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看。首先,教师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参观,亲自看一看那些内容丰富的图书,听一听图书管理员饶有趣味的介绍,使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其次,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中、高年级学生组织的手抄报展览、故事会、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讲。在看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欢读书、读书成才的故事和有关书的格言,让学生认识到书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

3.听。低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在起步阶段。就要借助“听”的力量,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也可让那些平时喜欢读书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此时再让学生开始阅读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二、教给读书方法 帮助儿童学会读书

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在阅读时应该遵循“五步读书法”,做到“四个结合”。

五步读书法:

1.审题设疑。即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2.粗读感知。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

3.细读理解。这一环节是对读物内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

4.诵读积累。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5.总结收获。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个结合”:

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读物,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

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指出:能借助读物种的图画阅读。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教师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尤其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会默读以后,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一是加快阅读速度,二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激发阅读兴趣 保持儿童读书欲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使儿童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也是阅读指导课的重要任务。

1.介绍读物激趣。在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读物的内容,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变换形式激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注意保持时间较短,持久性差,表现在阅读上就是开始特别专心和认真,读了一会儿就把书翻得哗哗直响,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读物的内容和特点,利用儿童喜欢高声朗读的心理特点,通过赛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再次激发或保持学生的兴趣。

3.开展活动激趣。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读物的内容改一改、演一演、讲一讲、议一议、画一画,让学生复述一下故事的大意,讲一讲精彩的情节,或者是讲述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还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活动中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背诵会、小故事家评选、小演员评选,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推荐优秀读物 保障儿童健康发展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还

没有形成,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自己还不能鉴别,因此,他们的读物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的推荐。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下列读物感兴趣: ⑴ 篇幅短小的寓言、成语、和童话故事;

⑵充满神奇想象的幻想性题材的故事;

⑶ 简单的传记和历史故事;

⑷ 字句活泼,内容变化大的读物,如儿歌、童谣、古诗等;

⑸ 介绍自然界、动物界的儿童读物;

⑹ 介绍不同生活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儿童读物。

这些书籍学校图书馆都能很容易找到,为了体现自主性,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和阅读。此外,还可以在班级设立“新书发布角”,由教师或学生推荐喜欢的优秀读物。

此外,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开放性和时代性较强,需要补充丰富的课外资源,这就要求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后,就安排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介绍宇航员生活的图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安排学生和大家交流感兴趣的动物和植物,像这样的内容在新教材中安排的很多,因此,为了配合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其它学习活动,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爱好的不同,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以防学生选择读物时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五、指导读书笔记 丰富儿童语言积累

低年级的读书笔记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始,主要以抄写型、听记型、摘抄型为主。前两种阅读笔记以教师读,学生听记、按原文抄写等形式为主,不需要教师太多的指导;而摘抄型笔记则需要教师指导。因为低年级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较少,语感差,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摘抄,他们不得其法,可能会胡乱地摘抄,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失去了摘抄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首先哪些内容需要摘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明确的规定:带有生字的词语,可以巩固生字;学生口语表达中不规范的词语书中正确的表述,可以规范语言;描写人物、动物、景物的形状、声音、动作、色彩十分形象的词句,描写四季天气变化的语句,精彩片段以及成语、格言、警句等,可以丰富学生的

语言;用来概括总结道理,对人有警示、启迪作用的语句,可以教育学生;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自然界等各方面的科学小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这样学生摘抄起来目标就很明确了。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摘抄的方法,学会摘抄,还可以采用集体示范法。以大家共同阅读的一篇或几篇文章为例,通过教师示范,讲清摘抄的理由。还可以运用比较法,把学生的摘抄笔记进行比较,通过教师讲评,使他们指导哪些词需要摘抄,哪些词则不需要摘抄。这样,通过反复的摘抄训练就能达到逐渐掌握摘抄方法的目的。

《学记》里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又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就是教育要抓住时机这个道理。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起步阶段阅读指导课的方法,抓住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段,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帮助每一名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为他们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内容

  • 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 <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年级 柴艳 [内容摘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现在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所以,必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给予科学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与量,并传授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

  •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育调查报告
  •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育调查报告 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 ...

  • 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意志品质的铸炼,心理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阅读.读书可以涵养其性情,高尚其情操,健康其情绪,成熟其性格,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在 ...

  •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一.循序激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知识结构要适应某一学习阶段学生普遍能接受的形式,安排好知识结构的合理序列,深浅程度应适合于认知发展的水 ...

  •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
  • 作者:深圳市卓雅小学 郭秋中 ●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目标 1、学习、宣传《课程标准》,以新教材的实验为抓手,以课改生本班为实验点,以起始年级的全面推进为突破口,进行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努力寻找适合我校语文教学新路子。 2、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完成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 ...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认为,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课内教学时间,而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一片空白.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是在学校养成的,而学校的读书,属语文科最为需要,因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一 ...

  • 浅谈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
  • 浅谈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早在50多年前就指出:"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 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 好."显然,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课本上是不现实的. 著名语 ...

  • 浅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 浅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百遍其义自解".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 ...

  • 关于阅读方式的调查报告
  • 三年级阅读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的调查报告 --小学阅读教学中增强"有效体验"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 三年级阅读行为(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