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微波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量

实验八微波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可变短路器实现开路的原理;

(2)学会不同负载下的反射系数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3)学会利用三点法测量、分析和计算微波网络的[S]参数。

二、实验原理

[S ] 参数是微波网络中重要的物理量,其中[S ]参数的三点测量法是基本测量方法,其测量原理如下:对于互易双口网络有 S 12=S 21,故只要测量求得 S 11、S 12 及 S 21三个量就可以了。被测网络连接如图 8-1 所示。

图 8-1 [S ] 参数的测量

设终端接负载阻抗 Z l ,令终端反射系数为Γl ,则有: a 2 = Γl b 2, 代入[S ]参数定义式得:

于是输入端(参考面 T 1)处的反射系数为

将待测网络依次换接终端短路负载(既有Γl = -1)、终端开路负载(即Γl = 1)和终端匹配负载(即Γl = 0)时,测得的输入端反射系数分别为Γs 、Γo 和Γm ,代入式(8-1)并解出:

由此得到[S ]参数,这就是三点测量法原理。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波导开口并不是真正的开路,故一般用精密可移动短路器实现终端等效开路 l 0位置(或用波导开口近视等效为开路),如图 8-2 所示。

图 8-2 用可变短路器测量[S]参数实验步骤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将匹配负载接在测量线终端,并将测量线测试系统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

(2)将短路片接在测量线终端,从测量线终端向信源方向旋转探针座位置(测量线前的大旋钮),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为零(或最小) ,此时的位置即为等效短路面,记作 zmin0 ;

(3)在终端将短路片取下,换接上可变短路器,在探针位置 zmin0 处,调节可变短路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为零(或最小) ,记录此时可变短路器的位置 l1 ;

(4)继续调节可变短路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再变为零,再记录此时可变短路器的位置 l2 ;

(5)在终端将可变短路器取下,换接上待测网络,并在待测网络的终端再接上匹配负载,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得到此时的反射系数Γm ;

(6)在待测网络的终端取下匹配负载,换接上可变短路器,并将可变短路器调到位置 l1 ,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得到此时的反射系数Γs ;

(7)将可变短路器调到终端等效开路位置,即 l0=(l1+l2)/2 的位置,按实验五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得到此时的反射系数Γo ;

(8)要求反复测量三次,并处理数据(即参考实验五方法,将根据测量得到的 Imin 、 Imax 、zmin1 等数据计算相应的反射系数) ; (9)再根据式(8-3)计算得到[S]参数。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z min0 = 79.56mm l 1= 12.760mm l 2 = 36.984mm

匹配:直接法

ρ=

Γl =

3. 152

ρ-1

=0. 518ρ+1

z min 1=99. 40 z min n

λg λg =φl +(2n +1) 4π4

⇒φl 1=19. 257

Γl =Γl e j φl =0. 518e j 19. 257=Γm

短路:直接法

ρ=

Γl =

3. 323

ρ-1

=0. 537ρ+1

- 1 -

z min 1=100. 36 z min n

λg λg =φl +(2n +1) 4π4

⇒φl 1=19. 534

Γl =Γl e j φl =0. 537e j 19. 534=Γs

开路:直接法

ρ=

Γl =

. 942

ρ-1

=0. 320ρ+1

z min 1=99 z min n =

λg λφl +(2n +1) g 4π4

⇒φl 1=19. 141

Γl =Γl e j φl =0. 32e j 19. 141=Γo

S 11=Γm =0. 518e j 19. 257

2

S 12=

2(Γm -Γs )(Γo -Γm )

=2. 127

Γo -Γs Γo -2Γm +Γs

=-8. 238

Γo -Γs

S 22=

S 12=S 21=1. 458

⎡0. 5181. 458⎤[S ]=⎢⎥

⎣1. 458-8. 238⎦五、思考及体会:

为什么等效开路的位置取 l 0=(l 1+l 2)/2 ?

等效开路的位置取 l 0=(l 1+l 2)/2 可以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理解了可变短路器实现开路的原理,学会了不同负载下的反射系数的侧量、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了利用三点法侧量分析和计算微波网络的[S]参数。第一次测量匹配和开路情况时采用的是大驻波比方法,计算过程中发现驻波比小于6,于是重新使用直接法测量。

- 2 -

实验八微波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可变短路器实现开路的原理;

(2)学会不同负载下的反射系数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3)学会利用三点法测量、分析和计算微波网络的[S]参数。

二、实验原理

[S ] 参数是微波网络中重要的物理量,其中[S ]参数的三点测量法是基本测量方法,其测量原理如下:对于互易双口网络有 S 12=S 21,故只要测量求得 S 11、S 12 及 S 21三个量就可以了。被测网络连接如图 8-1 所示。

图 8-1 [S ] 参数的测量

设终端接负载阻抗 Z l ,令终端反射系数为Γl ,则有: a 2 = Γl b 2, 代入[S ]参数定义式得:

于是输入端(参考面 T 1)处的反射系数为

将待测网络依次换接终端短路负载(既有Γl = -1)、终端开路负载(即Γl = 1)和终端匹配负载(即Γl = 0)时,测得的输入端反射系数分别为Γs 、Γo 和Γm ,代入式(8-1)并解出:

由此得到[S ]参数,这就是三点测量法原理。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波导开口并不是真正的开路,故一般用精密可移动短路器实现终端等效开路 l 0位置(或用波导开口近视等效为开路),如图 8-2 所示。

图 8-2 用可变短路器测量[S]参数实验步骤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将匹配负载接在测量线终端,并将测量线测试系统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

(2)将短路片接在测量线终端,从测量线终端向信源方向旋转探针座位置(测量线前的大旋钮),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为零(或最小) ,此时的位置即为等效短路面,记作 zmin0 ;

(3)在终端将短路片取下,换接上可变短路器,在探针位置 zmin0 处,调节可变短路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为零(或最小) ,记录此时可变短路器的位置 l1 ;

(4)继续调节可变短路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再变为零,再记录此时可变短路器的位置 l2 ;

(5)在终端将可变短路器取下,换接上待测网络,并在待测网络的终端再接上匹配负载,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得到此时的反射系数Γm ;

(6)在待测网络的终端取下匹配负载,换接上可变短路器,并将可变短路器调到位置 l1 ,按照实验五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得到此时的反射系数Γs ;

(7)将可变短路器调到终端等效开路位置,即 l0=(l1+l2)/2 的位置,按实验五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得到此时的反射系数Γo ;

(8)要求反复测量三次,并处理数据(即参考实验五方法,将根据测量得到的 Imin 、 Imax 、zmin1 等数据计算相应的反射系数) ; (9)再根据式(8-3)计算得到[S]参数。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z min0 = 79.56mm l 1= 12.760mm l 2 = 36.984mm

匹配:直接法

ρ=

Γl =

3. 152

ρ-1

=0. 518ρ+1

z min 1=99. 40 z min n

λg λg =φl +(2n +1) 4π4

⇒φl 1=19. 257

Γl =Γl e j φl =0. 518e j 19. 257=Γm

短路:直接法

ρ=

Γl =

3. 323

ρ-1

=0. 537ρ+1

- 1 -

z min 1=100. 36 z min n

λg λg =φl +(2n +1) 4π4

⇒φl 1=19. 534

Γl =Γl e j φl =0. 537e j 19. 534=Γs

开路:直接法

ρ=

Γl =

. 942

ρ-1

=0. 320ρ+1

z min 1=99 z min n =

λg λφl +(2n +1) g 4π4

⇒φl 1=19. 141

Γl =Γl e j φl =0. 32e j 19. 141=Γo

S 11=Γm =0. 518e j 19. 257

2

S 12=

2(Γm -Γs )(Γo -Γm )

=2. 127

Γo -Γs Γo -2Γm +Γs

=-8. 238

Γo -Γs

S 22=

S 12=S 21=1. 458

⎡0. 5181. 458⎤[S ]=⎢⎥

⎣1. 458-8. 238⎦五、思考及体会:

为什么等效开路的位置取 l 0=(l 1+l 2)/2 ?

等效开路的位置取 l 0=(l 1+l 2)/2 可以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理解了可变短路器实现开路的原理,学会了不同负载下的反射系数的侧量、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了利用三点法侧量分析和计算微波网络的[S]参数。第一次测量匹配和开路情况时采用的是大驻波比方法,计算过程中发现驻波比小于6,于是重新使用直接法测量。

- 2 -


相关内容

  • 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 课题:微波射频测量技术基础姓名:学号:班级: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微波测量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微波同轴测量系统的熟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微波同轴测量系统的组成,熟悉各部分构件的工作原理,熟悉其操作和特性. 2.熟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以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常用微波同轴测量系统的认 ...

  • 安捷伦网络分析仪选型指南
  • 安捷伦 网络分析仪选型指南 安捷伦网络分析仪 专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设计 安捷伦提供各种不同测量频率范围.性能和功能的网络分析仪,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测量需求.这份选型指南概要介绍了安捷伦所有的网络分析仪产品,并提供同类产品间的比较,以帮助用户选择最能满足测试需要的产品.此外,资料中还简要地介绍了网络分 ...

  • ADS设计定向耦合器
  • 课程设计--分支线耦合器 目 录 1概述.................................................................................................................................. ...

  • 网络分析仪校准
  • 发货查询 · 购买联系·加入收藏·设为首页·网站导航·教程列表·旧站入口 首 页微波仿真PCB设计高校视频课程微波测量仪器微波器件设计在线工具免费资源购买联系 微波仿真 ADS2008 | HFSS | Microwave Office | Ansoft Designer | CST | Ansof ...

  • 功率放大器毕业论文
  • 毕 电 业 子 科 技 大 学设 计 论 文 摘 要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的发展,微波功率放大器已成为微波通信设备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通信质量.因而,对微波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也越来越受关注. 本文分析了微波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介绍了其阻抗匹配电路的方法,并根据指标要求对晶体 ...

  • 适用于MMIC的功率合成器设计
  • 第88卷第1期0期第卷,第10Vol. 8,No.10 电电子子与与封装 ELECTRONICS & PACKAGING 总 第66期2008年10月 电适用于MMIC的功率合成器设计 成海峰,张 斌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单片集成电路与模块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16) 摘 要:设计了 ...

  • 定向耦合器论文
  • 摘要 定向耦合器在射频电路中有着重要作用,既可作分支器件及功率检测部件,又可作为放大器的反馈元件. 本文在介绍了课题背景的基础上,首先简要阐述了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种类以及相关应用.接着又具体介绍了几种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包括波导双孔.双分支.平行耦合微带和隔离器.最后放眼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而对本 ...

  • 微波实验报告3
  •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微波技术 实验名称: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室名称:通信与控制基础实验室 成绩: 实验日期:2014年月日 实验三.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阻抗匹配原理,重点掌握单支节阻抗匹配器的应用 ...

  •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指导书
  • 自编教材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指导书 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二0一一年九月 实验一 谐振腔法测量微波频率(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了解微波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微波测试系统各组件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3.掌握谐振腔法测频率的原理. 二.实验框图及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