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文 件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沪教委语〔2008〕2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

开展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

诵读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语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高等学校语委:

为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在全国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活动以中华经典诗文为载体,通过诵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语文素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激发全社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从而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不断推进整合创新。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上述精神,市教委、市语委决定于2008年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我爱祖国语言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当代学生》杂志社。

二、活动范围

本市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活动分大学生组、中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组、小学生组进行。

三、诵读内容

篇目见《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附件1),具体内容自3月10日起可登录“上海语言文字网”(http://www.shyywz.com/)下载。

四、诵读形式

诵读形式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

个人诵读:在规定范围内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

集体诵读:在规定范围内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并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人数不少于10人。

五、活动时间

2008年2月至9月。

六、活动步骤

(一)学校开展诵读活动

本市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校外教育机构应广泛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拓展课或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并进行个人诵读比赛。学生参赛情况应记入《学生成长手册》“课外阅读情况记录表”。在个人诵读比赛的基础上,以教学班、年级组等为单位,遴选个人成绩优异的学生编排集体诵读节目。各校在全面开展诵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校级比赛,并于2008年6月底以前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语委报送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1个,参加区县组织的相应组别的复赛。

本市各高等学校要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广泛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组织校级比赛,并于2008年6月底以前向市教委、市语委报送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1个,参加市里组织的大学生组复赛。

学校比赛采取统一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个人诵读比赛按照“背诵熟练30%,普通话标准40%,朗诵技巧及效果30%”的标准进行评定;集体诵读比赛按照“普通话标准40%,朗诵技巧30%,整体艺术效果30%”的标准进行评定。

(二)复赛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语委于2008年7月至8月间分别组织中学生组(含中职校学生)、小学生组复赛,2个组别分别选拔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1个,参加市里的决赛。决赛名单于8月底前报市语委办。

市教委、市语委委托市语协于2008年7月至8月间组织大学生组复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选拔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20个,进入决赛。

复赛的评定标准与校级比赛相同。

(三)决赛和汇演

2008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期间(中秋节前夕),市教委、市语委委托市语协、《当代学生》杂志社分别举办大学生组、中学生组(含中职校学生)和小学生组决赛。各组别个人诵读决赛除了诗文诵读,还将增加诗文阅读方面的知识问答项目,命题范围为规定篇目的文学背景知识,以及《当代学生(2008年度“诗文阅读”比赛专刊)》中的内容。各组别集体诵读决赛根据整体艺术效果进行评判,内容可不限于规定篇目。各组别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9月下旬,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总决赛暨优秀诵读节目汇演。决赛录像将于国庆期间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

七、奖项设置

决赛在大学生组、中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组、小学生组等3个组别各设个人奖和集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若干名。

根据各区县、高等学校组织发动的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若干。

附件:1.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2.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复赛节目报送表

3.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决赛节目报送表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联系人:姜冠成,联系电话:23116784)

主题词:教育 语言文字 学生 活动 通知

抄送: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当代学生》

杂志社、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2月29日印发

(共印125份)

附件1:

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小学生组

1. 凉州词(王之涣)

2. 过故人庄(孟浩然)

3. 山居秋暝(王维)

4. 赠汪伦(李白)

5. 春夜喜雨(杜甫)

6. 黄鹤楼(崔颢)

7.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8. 夜雨寄北(李商隐)

9. 游园不值(叶绍翁)

10. 明日歌(钱鹤滩)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 滁州西涧(韦应物)

13.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4.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15. 泊船瓜洲(王安石)

16. 过零丁洋(文天祥)

17. 观书有感(朱熹)

1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9.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0. 匆匆(朱自清)

21. 春雨(佚名)

22. 下雪了(峻青)

23. 我是什么(佚名)

24. 羊和水牛(金江)

25. 寒号鸟(佚名)

26. 鼻子和嘴的争斗(龙世辉)

中学生组(含中职校学生)

1.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 咏怀?其三十九(阮籍)

4. 从军行(杨炯)

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6. 登高(杜甫)

7.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

8. 锦瑟(李商隐)

9. 书愤(陆游)

10. 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

11.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

1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8.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19.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0. 马说(韩愈)

21. 小石潭记(柳宗元)

22. 岳阳楼记(范仲淹)

23. 秋声赋(欧阳修)

24. 陋室铭(刘禹锡)

25. 墨池记(曾巩)

26. 祈祷(闻一多)

27. 预言(何其芳)

28.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魏钢焰)

29. 微笑(杨钧炜)

30.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大学生组

1. 木兰辞(乐府诗集)

2. 短歌行(曹操)

3. 将近酒(李白)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7. 正气歌(文天祥)

8.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9.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10.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1.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1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14. 卜算子?咏梅(陆游)

15. 沁园春?雪(毛泽东)

16. 大学(礼记)

17. 洛神赋(曹植)

18. 兰亭集序(王羲之)

19. 滕王阁序(王勃)

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文 件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沪教委语〔2008〕2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

开展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

诵读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语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高等学校语委:

为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在全国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活动以中华经典诗文为载体,通过诵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语文素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激发全社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从而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不断推进整合创新。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上述精神,市教委、市语委决定于2008年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开展“我爱祖国语言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当代学生》杂志社。

二、活动范围

本市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活动分大学生组、中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组、小学生组进行。

三、诵读内容

篇目见《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附件1),具体内容自3月10日起可登录“上海语言文字网”(http://www.shyywz.com/)下载。

四、诵读形式

诵读形式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

个人诵读:在规定范围内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

集体诵读:在规定范围内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并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人数不少于10人。

五、活动时间

2008年2月至9月。

六、活动步骤

(一)学校开展诵读活动

本市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校外教育机构应广泛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拓展课或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并进行个人诵读比赛。学生参赛情况应记入《学生成长手册》“课外阅读情况记录表”。在个人诵读比赛的基础上,以教学班、年级组等为单位,遴选个人成绩优异的学生编排集体诵读节目。各校在全面开展诵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校级比赛,并于2008年6月底以前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语委报送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1个,参加区县组织的相应组别的复赛。

本市各高等学校要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广泛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组织校级比赛,并于2008年6月底以前向市教委、市语委报送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1个,参加市里组织的大学生组复赛。

学校比赛采取统一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个人诵读比赛按照“背诵熟练30%,普通话标准40%,朗诵技巧及效果30%”的标准进行评定;集体诵读比赛按照“普通话标准40%,朗诵技巧30%,整体艺术效果30%”的标准进行评定。

(二)复赛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语委于2008年7月至8月间分别组织中学生组(含中职校学生)、小学生组复赛,2个组别分别选拔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1个,参加市里的决赛。决赛名单于8月底前报市语委办。

市教委、市语委委托市语协于2008年7月至8月间组织大学生组复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选拔集体和个人诵读节目各20个,进入决赛。

复赛的评定标准与校级比赛相同。

(三)决赛和汇演

2008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期间(中秋节前夕),市教委、市语委委托市语协、《当代学生》杂志社分别举办大学生组、中学生组(含中职校学生)和小学生组决赛。各组别个人诵读决赛除了诗文诵读,还将增加诗文阅读方面的知识问答项目,命题范围为规定篇目的文学背景知识,以及《当代学生(2008年度“诗文阅读”比赛专刊)》中的内容。各组别集体诵读决赛根据整体艺术效果进行评判,内容可不限于规定篇目。各组别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9月下旬,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总决赛暨优秀诵读节目汇演。决赛录像将于国庆期间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

七、奖项设置

决赛在大学生组、中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组、小学生组等3个组别各设个人奖和集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若干名。

根据各区县、高等学校组织发动的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若干。

附件:1.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2.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复赛节目报送表

3.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决赛节目报送表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联系人:姜冠成,联系电话:23116784)

主题词:教育 语言文字 学生 活动 通知

抄送: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当代学生》

杂志社、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2月29日印发

(共印125份)

附件1:

2008“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小学生组

1. 凉州词(王之涣)

2. 过故人庄(孟浩然)

3. 山居秋暝(王维)

4. 赠汪伦(李白)

5. 春夜喜雨(杜甫)

6. 黄鹤楼(崔颢)

7.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8. 夜雨寄北(李商隐)

9. 游园不值(叶绍翁)

10. 明日歌(钱鹤滩)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 滁州西涧(韦应物)

13.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4.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15. 泊船瓜洲(王安石)

16. 过零丁洋(文天祥)

17. 观书有感(朱熹)

1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9.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0. 匆匆(朱自清)

21. 春雨(佚名)

22. 下雪了(峻青)

23. 我是什么(佚名)

24. 羊和水牛(金江)

25. 寒号鸟(佚名)

26. 鼻子和嘴的争斗(龙世辉)

中学生组(含中职校学生)

1.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 咏怀?其三十九(阮籍)

4. 从军行(杨炯)

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6. 登高(杜甫)

7.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

8. 锦瑟(李商隐)

9. 书愤(陆游)

10. 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

11.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

1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8.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19.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0. 马说(韩愈)

21. 小石潭记(柳宗元)

22. 岳阳楼记(范仲淹)

23. 秋声赋(欧阳修)

24. 陋室铭(刘禹锡)

25. 墨池记(曾巩)

26. 祈祷(闻一多)

27. 预言(何其芳)

28.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魏钢焰)

29. 微笑(杨钧炜)

30.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大学生组

1. 木兰辞(乐府诗集)

2. 短歌行(曹操)

3. 将近酒(李白)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7. 正气歌(文天祥)

8.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9.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10.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1.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1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14. 卜算子?咏梅(陆游)

15. 沁园春?雪(毛泽东)

16. 大学(礼记)

17. 洛神赋(曹植)

18. 兰亭集序(王羲之)

19. 滕王阁序(王勃)


相关内容

  • 经典传承文明诵读滋润人生.doc教研计划
  • 经典传承文明 诵读滋润人生 --宜昌市实验小学中语组经典诵读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积淀着民族的思想智慧,闪耀着先贤的理性光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浓缩着崇高的道德精神.诵读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

  •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 双岘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 ...

  •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小学生组)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小学生组) 1.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山居秋暝(李白 ...

  • 育才小学经典诵读办学特色介绍
  • 育才小学经典诵读办学特色介绍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思想和文化资产.本学期,我们创 ...

  • "中华经典诵读行动"实施方案
  • 必斯营子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行动"实施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 ...

  • 33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的方案
  • 诵读经典,书香育人 ---- 李场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活动方案 灵璧县李场小学 二0一一年二月 诵读经典,书香育人 ----李场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 ...

  •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主持词
  • - 男: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 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下午好! 男: 今天,我们欢聚在明家城小学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 ...

  •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总结
  • 芹池中心小学 清明节经典诗文集体诵读比赛 活 动 总 结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4月9日--4月13日,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了"清明节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 ...

  •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践探析
  •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十三岁以前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开展古典诗文诵读,将古典诗文诵读与多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进行,加强孩子脑的记忆开发和知识训练,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